跖骨

  • 一期延长与渐进性延长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的疗效比较
    362000)跖骨短小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足畸形,大多出现在第4跖骨[1]。跖骨短小症除在外观上会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外,由于跖骨短小,足前部的应力分布与正常足迥异,也可导致久站或运动后出现前足的疼痛。同时该畸形也经常出现足趾向背侧翘起,导致穿鞋时摩擦疼痛,这也是患者要求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2]。临床上矫正跖骨短小的主要术式包括一期跖骨植骨延长术和外固定架渐进性跖骨延长术,但由于该疾病发病率较低,国内外的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对两种术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的文献较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2期2023-02-28

  • 自制管形抗生素骨水泥假体治疗跖骨慢性骨髓炎1例
    断:① 左足第四跖骨骨髓炎;② 左足感染性溃疡;③ 左足第四跖骨骨折。于2019年6月2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足骨髓炎清创+病灶清除+溃疡修复+抗生素骨水泥假体置入术。术中探查见左足背第四、五趾蹼间有长约1.5 cm的伤口,内有窦道向深部延伸达跖骨骨质。沿原窦道口做长约6 cm的手术切口,切开至第四跖骨骨质,可见右足第四跖骨完全溃烂,仅远近端关节面软骨尚存留完好,周围软组织腐烂,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将第四跖骨完全去除后制作骨水泥跖骨假体:将万古霉素1.0 g+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2期2022-11-24

  • 跖骨皮质指数在跖骨应力性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的承重部位,其中跖骨应力性骨折的发生率高达25%,常见于第二和第三跖骨[2]。临床上,跖骨应力性骨折发病隐匿,缺乏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误诊和漏诊率高,一旦延误治疗时机,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3]。既往研究发现,皮质厚度较薄和骨内膜适应性扩张会导致骨骼具有脆性倾向,但其是否会增加应力性骨折的风险尚未明晰[4]。同时,Spross等[5]研究提出,在肩部手术领域,三角肌粗隆指数(皮质厚度/骨内膜厚度)可用作评估局部骨质量的工具。因此,我们提出新的放射学指标跖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21期2022-11-15

  • 脚趾固定器对跖痛症的疗效研究
    跖痛症被认为是跖骨头反复应力负荷过大所致。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理治疗、足底矫形器、跖骨垫和鞋类改良等保守治疗可缓解跖痛症。本研究比较了脚趾固定器(FTD)与传统固定带(ST)的疗效。这项横断面研究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家足踝诊所进行。受试者为24名无足底疼痛的成年人。主要的结局指标为动态足底压力检测的最大足底压力。试验在四种不同情况下进行,包括裸足、第二和第三足趾的ST、有跖骨垫的FTD(FTD-W)和无跖骨垫的FTD (FTD-W/O)。与裸足相比,足底压力在

    中国康复 2022年9期2022-09-30

  • 第二趾短伸趾肌腱转位加强拇内收肌止点重建治疗拇外翻
    切口内向腓侧第2跖骨远端显露第二趾长、短伸趾肌腱,将短伸趾肌腱从中节趾骨止点切断,向近端游离后从第2跖骨足底转向第1跖骨头腓侧待用。③ 加强拇内收肌在第1跖骨颈止点重建:在第1跖骨头腓侧近端约5 mm处,用钻头在跖骨轴线偏上处将腓侧皮质骨打磨穿透后形成5 mm的毛糙肌腱重建止点,用ø 1.5 mm克氏针经止点向对侧穿过皮质造2个缝线通道用于穿缝合线。采用Kessler法用肌腱缝合线分别缝合拇内收肌肌腱和第二趾短伸趾肌腱端头,将缝合线穿过跖骨头部缝合线通道后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1期2022-02-28

  • 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畸形的疗效
    外侧半脱位,第1跖骨头内侧骨赘增生以及籽骨向外侧移位[1],可采用骨性截骨术或软组织松解术等方式治疗。一般认为,第1跖骨远端的截骨术用于轻、中度拇外翻畸形,第1跖骨近端的截骨术用于重度拇外翻畸形[2]。Scarf截骨术是第1跖骨干的Z形截骨,对于中、重度拇外翻畸形均可使用,临床适用范围广[2-3]。2014年9月~2015年7月,我科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29例中、重度拇外翻畸形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9例(34足)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1期2022-02-28

  • 中老年人谨防跖痛症
    刺激而引起的前足跖骨干及跖骨头跖面(即前足底部)的疼痛,临床上分松弛性和压迫性。松弛性跖痛症主要由于第一跖骨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横弓慢性损伤之故,为原发性跖骨内翻症和跖骨过度活动症。跖痛症是一种常见的脚病,在各种疼痛中“名列前茅”,是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高发病。本病多发于30~50 岁中老年妇女,和足部狭瘦松弛者,大多为单侧。此外,穿鞋不当比如穿超细跟高跟鞋,也容易得上此病。人类的每一只脚掌,除了足趾外,共有12 块小骨,统称为跗骨。它们由韧带、肌肉联结

    养生月刊 2021年4期2021-12-01

  • 微创截骨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第4跖骨短小症
    0041)先天性跖骨短小症是一种罕见的足部畸形,以跖骨骨骺板过早闭合为最常见的病因[1]。该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发病率为万分之二至万分之五[2-4],也可继发于创伤;可累及任何跖骨,其中以第4 跖骨最常见;单双侧均可发病,双侧发病率高达75%[5];女性发病率高,男女比为1∶25[4]。患足上翘的短小足趾妨碍穿鞋,足底痛性胼胝形成通常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手术目的在于改善足趾外观、缓解疼痛及恢复跖骨头连线抛物线形态[6]。手术方法大致分为:跖骨即时延长术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6期2021-09-27

  • 慢跑技术动作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研究
    跟(H2)、第1跖骨头(M1)、第2跖骨头(M2)、第3跖骨头(M3)、第4跖骨头(M4)、第5跖骨头(M5)和大拇趾(T1)。分析指标主要有:计算脚底 8 个区域的压强峰值、绝对冲量(平均压力×着地时间);到达最大压强的时间、各个区触地瞬间时间、各个区离地瞬间时间、总触地时间(TFC)、足最初触地时间(IFC)、第一跖骨触地时间(IMC)、前脚掌触地时间(FFF)、足跟离地瞬间时间(HO)、足离地瞬间时间(LFC)。通常我们把整个支撑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

    体育科学研究 2021年3期2021-07-12

  • 微创截骨单臂架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
    见骨延长的部位是跖骨[1_7],常用于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先天性跖骨短小症是一种罕见畸形,发病率为0.02%~0.05%[8],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女性多发[4_6,9],单侧或双侧均可受累。Córdo_ba_Fernández等[10]的综述中统计了407例病人行跖骨延长的既往发表资料,共计690足,47%的病人是双侧受累,女性和男性比例为10.5∶1。跖骨短小症多累及第四跖骨,其次为第一跖骨,常见原因为跖骨骨骺自发性早闭,畸形在出生后就可能出现,随着

    骨科 2021年3期2021-06-05

  • Akin截骨联合第1跖骨截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
    in截骨联合第1跖骨截骨治疗27例拇外翻患者,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7例(27足),均为女性,年龄47~64岁,病程8~17个月。临床症状:拇外翻拇囊炎,前足疼痛,穿鞋受限。Akin截骨联合Chevron截骨19例,Akin截骨联合Scarf截骨6例,Akin截骨联合Juvara截骨2例。1.2 手术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步骤:① 软组织松解术:在第1、2跖骨头间做长2 cm的纵行切口,暴露并切断收肌止点,纵行切开第1跖趾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1期2021-03-08

  • 第一跖骨基底闭合楔形截骨联合远端软组织平衡手术治疗中重度外翻25例
    AOFAS)第一跖骨、趾骨及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功能[2]。包括疼痛(最高45分)、功能(最高45分)、对位对线(最高15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功能越理想,评分越低功能障碍越严重。其中疼痛参考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定。分别于术后1,2,3,6个月及以后每隔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摄X线片。末次随访时再次按照AOFAS第一跖骨、趾骨及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功能。2.5 统计学方法3 结果表1 中重度外翻手术前后HAA,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1年2期2021-02-23

  • 超声检查对诊断疲劳性跖骨骨折的价值分析
    在日常运动期间,跖骨需要承受较大的应力作用,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跖骨疲劳,增加跖骨骨折风险。疲劳性跖骨骨折发生后会引起肿胀疼痛,造成患者活动功能受限[1]。鉴于疲劳性跖骨骨折在临床有较高的发病率,早期明确诊断有助于尽早实施治疗。目前疲劳性跖骨骨折诊断方面可采用的方法较多,比如X线检查、CT检查、超声检查等[2]。为明确超声在疲劳性跖骨骨折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而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本文结合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疲劳性跖骨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7期2021-01-11

  • 跖骨多发上皮样血管瘤1例
    体:左足第2、3跖骨轻微肿胀,压痛(+)。足部X线正位片及CT平扫示左足第2、3跖骨不规则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晰、硬化,达关节面下,与跖骨长轴平行,内见多发分隔及残存骨嵴,局部骨皮质连续性存在(图1A)。MRI:左足第2、3跖骨膨胀性骨质破坏,平扫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可见轻度骨膜反应(图1B),第2跖骨病变外侧缘及第3跖骨病变内侧缘病变周围脂肪间隙稍显模糊;肌间隙内见斑片状长T2信号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强化,(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11期2021-01-04

  • 踇外翻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峰值会向第二、三跖骨头转移。这与临床中常见第二、三跖骨痛和疼痛性胼胝相吻合。这是由于当全脚掌着地足部完全负重时,第一跖趾关节背伸的范围约为20°,趾骨背伸每增加1°则需要跖骨沉降3°,而第一序列的抬高限制了这一运动范围。跖骨抬高导致足底的应力向外侧转移,但是旋前和内翻力矩会导致趾内侧负荷增加。这就造成第一跖趾关节向内侧突出,而足底应力向外侧转移。Zhang等[8]通过对比重度外翻患者和非外翻者发现外翻患者足底应力的峰值会向外侧转移。外翻发展至重度时第一跖骨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7期2020-12-20

  • 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
    定治疗25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5~54岁。术前均摄DR片或行CT检查,确诊为新鲜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12~24 h。1.2 治疗方法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位。用点式复位钳钳夹第5跖骨转子和跖骨干复位,C臂机透视确认复位满意。由外踝尖向足外侧皮肤红-白交接线做垂线,其交点作为空心螺钉导针首次穿针点。C臂机透视下将导针尖经由第5跖骨尖穿入髓腔内,选择ø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5期2020-12-12

  • 改良McBride手术联合跖骨双截骨术治疗青少年踇外翻的生物力学分析
    以软组织松解术和跖骨截骨术为主[4]。改良McBride 手术是软组织松解的代表性手术,该术式将足踇收肌腱移至第1 跖趾关节外侧,同时清除跖骨和籽骨上突出的骨赘。McBride 手术不仅消除外翻畸形的因素,而且避免第1 跖骨过度偏斜[5-6]。截骨术则通过减少跖趾关节的立体容量,消除跖外侧挛缩,改变跖趾关节的负重功能,该术式在矫正畸形的同时,还可减轻患者的疼痛[7]。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与改良McBride 手术相比,改良McBride 手术联合跖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年22期2020-12-08

  • Scarf联合Akin手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A)增大,第1 跖骨逐渐内收,第1 跖趾关节(metatarsophalangeal,MTP)半脱位,并出现骨关节炎。Scarf 截骨是第1 跖骨干部截骨手术方法,能够在不同维度进行矫正[1],尤其对拇外翻第1、2 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 ,IMA)增大有很好的矫正效果。Akin截骨术是通过纠正远侧关节固有角(distalarticularsetangle,DASA)来改善拇趾外翻角(HVA)的手术方法。Scarf 联合Aki

    实用医学杂志 2020年20期2020-11-10

  • Scarf截骨联合Akin截骨治疗拇外翻
    疼痛可来源于第1跖骨头内侧拇囊,也可由脱位籽骨引起。目前有100多种手术方式治疗拇外翻,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拇外翻的严重程度以及术者的熟练程度。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采用Scarf截骨联合Akin截骨手术治疗20例拇外翻患者(22足),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纳入标准:① 拇外翻角(HVA)≥20°,第1、2跖骨间夹角(IMA)≥13°(中重度);② 第1跖趾关节内侧拇囊疼痛和(或)转移性跖骨痛经治疗无效;③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5期2020-11-03

  • 闭合复位组合式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多发跖骨颈骨折
    尚学红 魏世隽跖骨骨折是前足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足部骨折的35%[1],高能量损伤导致的多发跖骨颈骨折尽管只占其中一小部分,但常合并比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目前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1-3]。跖骨颈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跖骨头的对线和跖趾关节的对位[4],石膏或支具外固定难以维持跖骨头的解剖位置,可能遗留成角移位导致后期负重行走时出现前足疼痛。而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内固定对局部软组织骚扰相对较多,存在并发深部感染、跖骨头血供损害等较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目前对

    骨科 2020年5期2020-10-12

  • 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支撑固定治疗新鲜跖骨骨折
    456400)跖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足部损伤,约占足部骨折的35%。如复位不良导致畸形愈合,将带来不良后果,如跖痛症、神经瘤、创伤性关节炎、平足症外翻等[1]。虽然传统的克氏针纵向髓腔内固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4],但对关节的早期活动产生干扰是其不足。2014年3月-2017年10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支撑固定治疗新鲜跖骨骨折2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8~64岁,平均36岁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2期2020-07-03

  • Lapidus手术治疗外翻的疗效分析
    拍摄X线片,测量跖骨夹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等角度。术前常规凝血功能、尿酸、血糖、类风湿等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1.3 手术方法 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患者仰卧位,术区消毒、铺巾,在第1、2趾蹼间隙做切口,显露第1跖趾关节囊,1.4 术后处理 术后72 h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4期2020-05-06

  • 未受伤也会发生骨折
    来,他右足的第二跖骨颈骨折了。没有受过伤,怎么会骨折呢?其实,赵老先生的骨折叫疲劳性骨折。容易出现在不服老,经常坚持大运动量行走锻炼的中老年人中。足的纵弓受长时间反复的、超常负荷的下垂应力作用,加上跖骨颈本身在解剖上先天处于较薄弱地位,一旦身体及随身附帶物的重力,以及向地面的应力,超过足部跖骨的承受能力,就极易使第二、三跖骨的骨组织结构渐渐发生退变,最终导致跖骨骨折。疲劳骨折往往被认为是长途跋涉后难免的一般性足部不适。待到足部隐隐疼痛不断加重时,才引起重视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2期2019-12-16

  • 微型外固定架牵张成骨术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
    6000)先天性跖骨短小症俗称短趾症,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跖骨发育畸形。可累及任何跖骨,可发生单侧或双侧,以第4 跖骨最常见,其发生率为1/4 586~1/1 820[1]。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25[2]。其病因以先天性最为常见,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也可伴有 Down 综合征、Turner 综合征、Larsen 综合征、Albright 综合征、侏儒症及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目前利用Ilizarov 技术进行牵张成骨术,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3期2019-09-23

  • 长时间站立、走路引起跖骨头坏死
    上写着:右足第二跖骨头密度增高,骨骺消失,考虑是Freiberg病。爸爸、妈妈文化水平低,字都认不全,红英认得这些字,可不知其中意思,于是一起向医生请教。见一家三口都流露出不解的眼神,医生拿起X光照片给他们讲解。Freiberg病的中文名称叫跖骨头坏死,或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或无菌性坏死。此外,还有幼年畸形性跖骨头骨软骨炎、跖骨头骨软骨病等名称。绝大多数发生在第二跖骨头,有时发生在第三跖骨头。跖骨是脚趾后面的骨头,共有5根。拇趾后面是第一根,一直数到五,每个

    家庭医学 2019年3期2019-06-10

  • Chevron联合Akin截骨与Scarf联合Akin截骨治疗中度外翻的临床疗效对比
    DMAA)、第一跖骨长度、胫侧籽骨位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1。三、手术方法本次研究所有病人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成功后,病人取仰卧位,常规消毒下肢手术视野,使用止血带。表1 术前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一)Chevron组手术方法取第一跖趾关节内侧纵行切口,长约为5 cm,“L”型切开关节囊,注意避免损

    骨科 2019年3期2019-06-05

  • 三平面截骨术矫正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增大型外翻畸形*
    近节趾骨基底部至跖骨干基底长约7~8 cm,暴露第一跖趾关节囊内侧面,梭形切除3~4 mm关节囊,暴露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及第一跖楔关节,注意避免过度剥离第一跖骨远端跖侧及背侧软组织,保护远端血供。术中多见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明显增生、关节面向外侧严重倾斜及跖骨头跖侧、内侧关节软骨明显剥脱。在冠状沟内侧约1~2 mm沿着第一跖骨内侧缘方向切除骨赘,注意保护跖侧籽骨沟。在第一趾蹼背侧切长约1 cm 切口,常规进行第一跖骨远端外侧软组织的松解。最后行第一跖列三平面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8期2019-03-30

  • 拇外翻矫形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分析
    一趾骨相对于第一跖骨外翻畸形,二是第一跖骨相对于足纵轴线内翻畸形,常伴发锤状趾、骨关节炎、疼痛性胼胝等[1]。拇外翻的病因较为复杂,扁平足、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肌肉病变、遗传等因素均是造成拇指外翻内在因素,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如尖头高跟皮鞋等是外在因素。目前,临床治疗拇外翻的方案较多,包括理疗、热敷、推拿、拇外翻矫正垫等保守疗法,Keller手术、Chevron截骨术等手术疗法,但保守疗法适用于轻度外翻的年轻患者,手术疗法虽然可矫正拇外翻,但其术后并发症的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4期2019-03-27

  • 超声检查在疲劳性跖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0034)疲劳性跖骨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是因为力度较小的应力在跖骨上反复作用,引发跖骨的骨小梁不断经历断裂与愈合,长期轻度的损伤不断积累导致机体自我修复能力下降,进而使跖骨出现骨折[1]。疲劳性跖骨骨折常出现在军人、运动员以及舞蹈人员中,此类人群由于长时间的训练,导致跖骨需要承受的应力较大,特别是是第1,2跖骨[2]。由于疲劳性跖骨骨折属于慢性疾病,通常为隐匿性骨折,患者早期无任何不适感,病情发展速度较慢,足部没有显著的外伤,很容易被忽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4期2019-01-03

  • Chevron截骨联合Akin截骨的双截骨手术治疗中重度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的疗效分析
    力增高,导致外侧跖骨头下产生疼痛[2-3]。踇外翻手术治疗方法较多[3],合并趾骨痛的手术一般选择较长的跖骨进行短缩,也往往不能取得十分满意得效果。鉴于目前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是否需行相应外侧跖骨短缩术还存在争议。我院采用改良Chevron截骨联合Akin截骨治疗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此进行了回顾研究,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34期2019-01-03

  • High-frequency ultrasonic screening method and characters of plantar metatarsal levelin normal adults
    剖构造相近,足底跖骨水平与手掌部相当,是人体活动、运动最多的部位。足底疼痛及肿物在临床上较常见,尤其是足底筋膜炎[1],既往主要依靠临床及MR检查[2]。本研究应用高频二维超声检查40名正常成人足底跖骨水平解剖结构,旨在讨论足底跖骨水平的超声扫查方法、解剖结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健康志愿者40名,男20名,女20名,年龄18~46岁,中位33.5岁;男性身高150~180 cm、体质量45~80 kg,女性身高145~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6期2018-06-25

  • 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治疗僵硬的回顾分析
    病因是否存在第1跖骨过长和抬高、手术是否需要改变跖骨长度和高度尚存在争论。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第1跖骨关节唇切除术治疗僵硬,但该术式并不能很好的治疗僵硬的症状,并且有很多患者需要二次行跖趾关节融合术。为了保留第1跖趾关节活动、改善其功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行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治疗13例15足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5年1 月至2016年5月行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治疗僵硬患者13例15足。男3例,女10例;年龄3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2期2018-05-31

  • 疲劳性跖骨骨折的超声诊断价值
    7000)疲劳性跖骨骨折,又被称之为趾骨应力骨折或者是跖骨行军骨折,之所以会引起疲劳性跖骨骨折是由于在运动员训练或者是军事训练中,其跖骨头,尤其是第一跖骨头和第二跖骨头会产生比较大的应力,而人体的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跖骨头相对比较薄弱,从而容易导致跖骨骨折[1]。疲劳性跖骨骨折比较常见于人体足部,这是由于跖骨是组成足部的重要部分,而足部对于帮助人体完成各种运动以及帮助人体直立行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旦跖骨骨折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直立行走的能力[2]。本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6期2018-03-23

  • 拇外翻,亦轻亦重?
    趾近节趾骨与第1跖骨成角大于15度,就可以诊断为拇外翻。这个角称作拇外翻角(HAV)。拇外翻可以分为:轻度拇外翻。拇外翻角小于30度,跖骨间夹角小于13度。关节常是匹配的,畸形可能由趾间拇外翻引起。中度拇外翻。拇外翻角30~40度,跖骨间夹角13~20度。跖趾关节常不匹配半脱位,拇趾旋前并常对第二趾造成压迫。重度拇外翻。拇外翻角大于40度,跖骨间夹角20度或更大。拇趾旋前并常常重叠在第二趾之上或之下,跖趾关节不匹配。第二跖骨头下时常有转移性疼痛,可能有关节

    益寿宝典 2018年12期2018-01-26

  • Scarf截骨治疗外翻
    ±2.4;第一二跖骨间角术前为16.7±3.2,术后7.8±1.9;第一跖骨远端关节角术前10.1±2.2,术后5.9±1.4;术前籽骨I度脱位13例,II度脱位22例,III度脱位29例,术后籽骨均获得复位;AOFAS评分术前44.6±7.4分,术后86.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复发患者。结论 Scarf截骨具有自身稳定性强,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可做为中、重度踇外翻矫形手术的首选方法。踇外翻;scarf截骨;踇外翻角(HVA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3期2017-11-01

  • 某部新兵跖骨行军骨折风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论 著·某部新兵跖骨行军骨折风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范志刚,夏巍巍,潘森鑫,刘美霞目的探讨新兵战士跖骨行军骨折的风险因素,为部队建立新兵战士健康预警机制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对东部战区某部新兵战士身高、体重、训练时间、跖骨长度、跖骨宽度、跖骨密度、足弓高度、骨龄等风险因素进行逐层筛选分析。结果跖骨宽度、跖骨密度、足弓高度、骨龄为跖骨行军骨折的消极因素。而训练时间、跖骨长度为跖骨行军骨折的积极因素。进一步的结果显示训

    东南国防医药 2017年5期2017-10-18

  • 第1跖骨基底Chevron截骨矫形治疗中重度外翻
    冰目的 评估第1跖骨基底Chevron截骨平移旋转矫形治疗中、重度外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中、重度外翻畸形16例(16足),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2±6.6)岁。术前排除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第1跖楔关节松弛、骨质疏松症及其他足部畸形。手术进行第1跖骨基底Chevron截骨,将跖骨基底内移、外旋嵌插,应用钢板固定截骨端。记录每足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术前、末次随访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7期2017-09-15

  • 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结合关节囊松解治疗轻、中度拇外翻
    志江·临床论著·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结合关节囊松解治疗轻、中度拇外翻赵志江目的 探讨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结合关节囊松解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32例患者(48足)行Chevron截骨手术治疗,测量手术前后拇趾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夹角(IMA)的变化,评估足部疼痛及关节活动恢复情况。结果 29例(44足)获得随访,时间12~16(14.5±4.1)个月;3例(4足)失访。患者对术后临床效果满意,截骨部位愈合时间为4~6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4期2017-09-03

  • Ludloff截骨治疗小趾内翻畸形并小趾囊炎的疗效分析
    俊回顾性分析第5跖骨Ludloff截骨治疗小趾内翻畸形并小趾囊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第5跖骨Ludloff截骨方法治疗小趾内翻合并小趾囊炎8例;患足均于手术前、后拍摄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相关解剖角度;应用拇趾一跖趾一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OFAS)对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60 min;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10个月;第4、5跖骨间角,小趾内翻角,改良第4、5跖骨间角,第5跖骨外翻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年1期2017-07-01

  • 第1、2跖骨头间捆绑术治疗成人轻中度足母外翻
    500)第1、2跖骨头间捆绑术治疗成人轻中度足母外翻周跃江,包洪卫,程彦骁(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靖江 214500)目的 探讨第1、2跖骨头间捆绑术治疗成人轻中度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第1、2跖骨头间捆绑术治疗的成人轻中度足母外翻病例18 例30 足,手术前后均摄X片,通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Maryland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12期2017-01-09

  • 跖骨近端Z形截骨短缩手术治疗成人症状性Morton趾
    阳110016)跖骨近端Z形截骨短缩手术治疗成人症状性Morton趾解冰张昊杨超 薛海鹏周大鹏田竞*(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沈阳110016)背景:采用跖骨近端Z形截骨短缩手术治疗症状性Morton趾,并评价其初期疗效。方法:临床上症状性Morton趾较为少见,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其手术治疗方面的报道。目的: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6例(10足)Morton趾患者实施相对较长跖骨的近端Z形截骨短缩手术,评价患足手术前后影像学改变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6年4期2016-10-17

  • 顺行弹性髓内固定第2,3,4跖骨干、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我院对9例13处跖骨干、跖骨颈骨折移位患者行经预弯克氏针顺行弹性髓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13处骨折,男7例,女2例;年龄19~56岁。致伤原因:碾轧伤2例,车祸撞伤2例,重物砸伤5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6例。单发跖骨骨折6例,多发跖骨骨折3例,其中2根跖骨骨折2例,3根跖骨骨折1例。横行骨折3处,短斜行骨折7处,粉碎性骨折3处。跖骨干骨折9处,跖骨颈骨折4处。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4例。1.2 手术方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4期2016-06-13

  • 跖骨Jacoby截骨术治疗早期跖骨头骨软骨病
    京100029)跖骨Jacoby截骨术治疗早期跖骨头骨软骨病陈兆军*吴俊德 祁印泽 马玉峰 马占华 李昕宇 王正义(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骨科,北京100029)背景:跖骨头骨软骨病,又称跖骨头骨坏死,对于跖骨头关节面出现塌陷的晚期患者目前大都主张手术治疗,早期患者主张保守治疗。但对于疼痛严重的早期患者的治疗则存在争议。目的:探讨Jacoby截骨术治疗早期跖骨头骨软骨病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地治疗跖骨头骨软骨病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2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5年4期2015-12-14

  • 第五跖骨基底永存骨骺1例报告
    ·骨肌疾病·第五跖骨基底永存骨骺1例报告广东省佛山市桂洲医院骨科 (广东 佛山 528305)徐自强 郝沛勇第五跖骨;永存骨骺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反复右足扭伤6个月”就诊,自述近1年来体重有较明显增加(约10%)。体格检查:右足第五跖骨基底部肿胀,局部压痛,无轴向叩击痛,无明显假关节活动,踝关节负重跖屈位疼痛加重。X线平片见第五跖骨基底部有一横行线状透亮影,边缘光滑整齐(图1,图2)。临床诊断为:右第五跖骨基底永存骨骺,足扭伤。行局部制动,中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5期2015-06-22

  • 改良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治疗重度拇外翻
    3年9月采用第一跖骨基底截骨联合楔形植骨的方法, 治疗拇外翻患者23例(34足), 取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34足), 男2例(2足), 女19例(32足), 年龄:35~80岁, 平均52岁, 其中拇囊炎患者19例(22足), 锤状趾患者8例(10足), 胼胝体患者15例(20足),根据X线测量结果将畸形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轻度:拇外翻角≤19°, 第l、2跖骨间角≤13°;中度:拇外翻角20°~40°。第1、2跖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期2014-11-15

  • 切开解剖复位内固定法治疗跖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224700)跖骨位于足的前部,其基底部与楔骨、骰骨组成跖跗关节,跖骨头是负重区域。任何损伤造成跖骨骨折,如不能解剖复位,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对病人来说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进一步分析跖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对在某院诊治的1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跖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诊治的1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跖骨骨折病人,其中男性13名,女性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4-15

  • 跖骨缓慢延长植骨治疗严重跖骨短小畸形
    actice .跖骨缓慢延长植骨治疗严重跖骨短小畸形陈汇浩 赵良瑜 郭兴峰 尹刚 雷德桥 侯春林目的探讨跖骨缓慢延长植骨治疗严重跖骨短小症的效果,并介绍该手术方法的优点。方法2006 年至 2012 年,共治疗10 例14 根跖骨短小,其中双侧第四跖骨短缩4 例,单侧第四跖骨短缩5 例,第一跖骨短缩1 例,女9 例,男1 例,年龄13~30 岁。纳入标准:跖骨短缩>20 mm。术前跖骨 X 线测量:短缩2.0~2.7 cm,平均2.3 cm。本组10 例中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4年7期2014-02-13

  • 足母外翻的术后并发症分析
    足母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及第一跖骨头内侧的足母囊炎,常伴发疼痛性胼胝、锤状趾及骨关节炎等。足母外翻实际上包含两部分概念:a)第一趾骨相对于第一跖骨的外翻畸形;b)第一跖骨相对于足纵轴线的内翻畸形。足母外翻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在因素包括扁平足、第一跖骨内翻、类风湿性关节炎、胶原及神经肌肉病变,第一跖趾关节不稳定以及遗传因素。而穿高跟尖头鞋是导致足母外翻发生的外在因素。足母外翻畸形一旦形成后,一般无法自行矫正[1]。足母外翻保守治疗一般适用于轻度外翻、年轻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1期2013-04-07

  • 观察跖骨远端截骨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
    34000)观察跖骨远端截骨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姚桂昌(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上饶 334000)目的 观察跖骨远端截骨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跖骨远端截骨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术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确定手术方法,截骨矫形后运用Herbert钉内固定。结果 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截骨骨远端无不良反应,切口在12周内愈合,跖骨远端内侧疼痛均缓解或消失。结论 跖骨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2013-01-25

  • 高校新生军训期间跖骨疲劳骨折14例临床分析
    高校新生军训期间跖骨疲劳骨折14例临床分析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 (吉林 长春130012) 张立夏,张伟川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 长春130033) 于保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2012年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新生军训期间就诊经计算机平片摄影 (computed radiography,CR)确诊的跖骨疲劳骨折的大学新生14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17~19岁。1.2 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本组14例患者均摄CR平片,显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研究进展
    校)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s angle)指侧位X线片上距骨线和第一跖骨线的夹角,反映前足和后足的对线关系,为一种直接测量足部矢状面畸形的方法,常用来评价足部内侧足弓畸形,其交点可用来确定中足塌陷的部位,目前已用于评价多种足部疾病,如扁平足、平足症、高弓足、马蹄内翻足、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等。因此,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是足部X线测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测量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对于评估足部功能、选择治疗方式及评估疾病预后非常重要。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已广泛用于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7期2012-06-05

  • 足母外翻的临床病理改变与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月,采用小切口、跖骨颈梯形截骨致嵌插骨折、辅以软性外固定治疗足母外翻 106例(182足 )本文对患者的临床病理变化及术后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06例 (182足),均为女性;年龄18~50岁 ,平均 42岁。负重位 X线检查:足母外翻 (hallux abductor valgus,HAV)角 20°~40°,平均 28.6°;第 1、 2跖骨间(intermetatarsal angle,IM)角 9°~15°,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6期2012-04-12

  • B-POP矫形钢板内固定结合截骨治疗重度足母外翻
    18例 2.3跖骨头跖面同时有疼痛性胼胝形成,8例第2跖骨头跖面有疼痛性胼胝形成,1例合并2.3并趾畸形,3例合并小趾内翻畸形,15例有不同程度的第2趾交叉趾畸形。1.2 手术方法 腰麻。仰卧位,常规使用充气式止血带。在第一跖骨干中近段背内侧作一纵形手术切口长约5.0cm,依层切开,保护皮神经,充分暴露第一跖骨中近段,沿切口方向切开骨膜向两侧少量剥离,在离跖楔关节面约1.5cm处从内侧开始垂直于跖骨干截断第一跖骨干,但应保留外侧皮质不断,用手法在第一跖骨

    浙江实用医学 2012年4期2012-02-27

  • 常见跖骨畸形的外科治疗
    内收限定为前足(跖骨)在横断面上异常的内收变化,而后足正常或轻度外翻的前足畸形。跖内翻是指前足在相对后足向内侧偏移的情况下又有旋后为特征的足部畸形;后足正常或伴有轻度内翻。这两种情况下,足的外侧边界凸起并向第五跖骨基底部突出(图1)。图1 跖内收外形1. 1 儿童跖内收跖内收又称内收跖,多见于儿童,常引起儿童足趾向内侧倾斜的步态。该病几乎均为先天性,文献报道,发病率0.1%~12%。在大童或成年人中,除个别僵硬型未能自行矫正或未行治疗而残留畸形外,还可见于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2年4期2012-01-17

  • 跖骨头坏死截骨筋膜瓣包裹治疗跖骨头无菌性坏死19例
    收治19例23趾跖骨头坏死手术治疗患者,女14例,男5例;年龄16~56岁,主要年龄段为16~21岁;第2跖骨头坏死18趾,均采用跖骨头坏死截骨筋膜瓣包裹,形成假关节,治疗跖骨头无菌性坏死,取得良好效果。术后疼痛即消失,随访11例症状无复发,X线检查截骨面血运良好,正常行走无症状,长跑时脚底不适2例。该术式操作简单,术后假关节血运良好,愈合快,症状无复发,远期效果好,值得借鉴。2 手术操作①切口:在足背侧以跖骨头为中心作长约4~5 cm纵弧形切口。②显露病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6期2011-02-10

  • 站立负重位足跖骨的应变分析
    负重和应力缓冲。跖骨作为中前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足部应力传导及负重缓冲方面至关重要。本研究模拟站立负重位的足部生物力学模型,通过电阻应变片法检测跖骨的应力变化,并比较各跖骨应变值的差异,从而为跖骨应力性骨折的发病机制提供生物力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由同济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6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足标本;CCS-44010电子万能试验机:长春试验机研究所;DH-3818电阻应力仪:靖江华东测试技术公司;BE120-2CA微型箔式电阻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年3期2010-11-27

  • 第五跖骨底和粗隆分离引起足痛1例
    生物,双足掌第五跖骨底部有红肿,局部压痛较明显。X线片:双足正位片显示跖骨粗隆与第五跖骨底出现对称性分离而独立存在,诊断为罕见的双侧第五跖骨底与跖骨粗隆分离。给予如下治疗措施:①减少运动,抬高双足休息;②局部理疗热敷,不少于20 min/d,10 d一疗程;③功能锻炼,加强足部力量,尽量培养多用足跟走路习惯;④增强防护意识,足掌外侧垫高0.5 cm,负重力向内侧偏移,对减轻足痛有帮助。人体的第五跖骨骨骺融合大多在16~19岁时完成,正常情况下第五跖骨底与粗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11期2010-04-13

  • 小鸟在电线上睡觉会倒下来吗
    会弯曲胫跗骨和跗跖骨,然后蹲伏在树枝上。这个时候,它们的体重全集中在跗跖骨上,拉紧了跗跖骨的韧带,以及跖骨上的弯曲韧带,所以脚趾能够自然弯曲,紧紧抓住树枝。即使是睡着了,它的体重也会压在脚趾上,紧紧抓住树枝,直到立起身子,脚趾的尖端才会伸展开来。小知识:鸟类的小脑在鸟脑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鸟不仅善于飞行,在调节运动和视觉方面的能力也很强。

    小星星·阅读100分(低年级) 2009年2期200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