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

  • 注水开发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措施研究
    摘要:剩余油研究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管理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实现稳油控水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世界上注水开发油田比例最高的国家‚大多数油田都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随着勘探难度和油田开发成本的增加,提高原油采收率就显得更加迫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注水开发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剩余油挖潜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注水开发;剩余油;分布;挖潜技术剩余油主要是指一个油藏经过某一采油方法开采后,仍不能采出的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1期2021-12-03

  • S1块中高渗砂岩油藏储层构型表征研究
    价和构型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等开展研究,建立中厚层河道砂体顶部水淹较低、中厚层河道砂体夹层上下水淹较低和分流河道间薄层砂反韵律上部含油饱和度较高三种剩余油模式。关键词:储层构型表征;剩余油;砂体分类评价。不同级次储层构成单元的形态、规模、方向及其叠置关系,导致储层内部形成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是造成剩余油滞留地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S1块扇三角洲中高渗储层开展储层内部构型表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 单一砂体构型单元精细表征在复合砂体内部识别四级构型单元,首先需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11期2021-11-17

  • 化子坪黑山梁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各层采出程度和剩余油存在类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黑山梁区长6层的剩余储量从纵向分布来看,其它层位相差不大,C6层剩余油最多(占比29.63%),各层采出程度不均, C1~C3层采出程度低,在1.9~4.63%之间,C5~C6层采出程度相差不大,在6.6%~7.66%之间,C4层采出程度最高,为8.66%;②模拟层C1~C3剩余油相对富集,從剩余油平面分布来看,模拟层C1~C3存在大量连片剩余油,而模拟层C4~C6剩余油主要呈条带状分布和点状零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8期2021-09-27

  • 低渗透油田剩余油开采再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及常规油田剩余油开采再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差,井间剩余油量大等技术问题不斷出现。因此如何解决好低渗透油田剩余油开采再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确保长庆油田提质增产的关键。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径向缝网压裂技术和深部封堵技术。同时,研制出了相应的产品,包括变粘度转向酸、微膨胀高强度堵剂和暂堵剂(油溶性、水溶性、防垢)。目前这两项技术已在长庆油田成功推广应用。与常规再处理工艺相比,这两种工艺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和应用前景。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剩余油;径向缝网

    粘接 2021年9期2021-09-22

  • 动态监测技术在杜255杜家台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况和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供指导方向,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伴随动态监测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动态监测技术已成为油藏开发最有力的技术支持之一。关键词:动态监测技术、油藏开发、剩余油、技术支持一、地质概况杜255块位于曙一区西南部,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齐曙上台阶东部地区,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四段杜家台油层,含油面积2.3km2,石油地质储量441×104t。目前区块标定采收率为21.6%,可采储量95.3×104t,为典型的薄互层稠油油藏。储层为中孔、中渗储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4期2021-09-17

  • 砂岩油藏薄层水平井部署研究
    ,井网不完善,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动用程度较低。为了提高该块储量动用程度,进行薄层水平井开发部署研究,以实现该类油藏的开发动用。通过薄层水平井部署研究,落实S84边部井区构造形态和沉积特征,以含油单砂体为单元进行精细单砂体刻画,落实单砂体油水分布特征,量化单砂体剩余油分布,优选有利目标区,部署薄层水平井3口,实施后提高了S84边部储量动用程度,实现油藏高质量开发,对于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关键词:薄层水平井   精细油藏描述 单砂体  剩余油1.概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4期2021-09-17

  • 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特征与挖潜对策分析
    展,使后期油田剩余油的检测成为可能,鉴于计算机处理技术已得到进一步发展。鉴于在国内外,适应发展趋势正在朝着共同的多学科方法发展,只有技术通过不断加强研究和实践,才能尽快找到有效的剩余油开发对策。关键词: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挖潜措施剩余油是我国油田作物开发过程中需要及时解决并处理的问题,在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后,综合的含水率大幅下降,回收率相对之下变低,循环效率低,突显非常严重。油田开发后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这两个问题是油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7期2021-09-10

  • 茨9块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影响因素,寻找剩余油平面富集区域进行挖潜,使老油田重新焕发生机。关键词:天然能量;水淹规律;剩余油中图分类号:TE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192一、区块开发历程茨9块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牛青茨构造带南部,依附于北东向的茨西断层,主要含油层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5期2021-04-28

  • 缝洞型油藏微观驱替规律可视化实验研究
    油。驱替结束,剩余油除油膜外,还包括储集体顶部的楼顶油、大溶洞顶部未被完全驱出的洞顶油以及裂缝中的缝间油等。该研究对理解缝洞型油藏底水抬升过程、油藏出水规律以及指导油井堵水、剩余油挖潜等均有积极意义。关键词:缝洞型油藏;屏蔽效应;逆流;卡断;剩余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由于储层地质条件复杂、非均质性强、油水赋存形式多样、渗流机理特殊等,具有初期产量高但递减快,见水早、含水上升快,原油采收率较低等开发特征[1]。当前,明确缝洞型油藏出水規律,制定有针对

    新疆地质 2021年1期2021-04-12

  • 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优化探究
    和断层等影响,剩余油分布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本文简单阐述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特点,以渤海油田为例,提出一些剩余油挖潜和提高采最终收率的方法。关键词:剩余油;渤海油田;采收率;稠油油田开发到了中后期便会出现油井产能降低、含水大幅度上升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手段、科学合理的工艺技术来降低油井内的含水, 使产油量不至于大幅下降,这样既降低了开发生产的成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的采收率。因此,提高采油工艺技术对于油田的中后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渤海油田稠油储量占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3期2021-03-09

  • 块状底水油藏二次开发部署研究
    要:近几年,在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油藏的潜力方向,探索油藏目前开发中存在的矛盾,合理部署挖潜工作,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该块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随着侧钻技术以及水平井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区块开发效果,为老油田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关键词:块状底水油藏;高含水;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水平井;二次开发前言为进一步挖潜剩余油,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符合油藏实际的构造、属性模型。在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部署水平井、侧钻井等挖潜措施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1期2021-03-08

  • 采油工程中节约挖潜技术研究
    效率。本文将对剩余油的含义与影响因素和节约挖潜开采油田发展现状进行简单概括,重点分析采油工程中节约挖潜技术的应用措施,包括热力采油技术、井网加密技术、周期注水技术、细分层技术、压裂技术等方面。关键词:采油工程;节约挖潜技术;剩余油引言:在我国工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石油能源具有重要地位。就我国目前油田开采状况来看,有部分油田,油水粘度较高,在实际开采时,常常存有大量剩余油未能被开采,浪费了部分石油资源。在石油资源极其重要的现在,能够利用先进技术,将剩余油开采出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6期2020-11-20

  •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形式与评价方法研究
    阶段,对其进行剩余油的开发和利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分析高含水油田中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其分布状态,从而更好的提高对其开发的效率,提高油田产量。关键词:高含水期;剩余油;综合评价剩余油的形成机理多样,主要包括地质和开发因素等,其分布方式多样,主要呈现高度分散和相对富集的特征[1]。我国大多数油田正处于开发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高含水阶段的油田开发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剩余油的研究,剩余油的研究离不开相应测井方法和评价技术的发展,本文将对剩余油的测井方法和剩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2020-11-06

  • 采油工程中节约挖潜技术
    要问题。本文从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入手,具体分析了在采油工程中节约挖潜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对采油工程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采油工程;剩余油;节约挖潜技术前言:目前,石油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类型,尤其是在如今,石油开采量在不断的增加,需求量也在增加,但是石油总量却在减少。在采油过程中,由于开采不够彻底,会导致很多石油残留在地下,进而形成剩余油,造成了严重的石油浪费。节约挖潜技术是采油工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能有效提高采油效率,避免石油资源不必

    科学与财富 2020年8期2020-10-21

  • 动态监测技术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开发后期,面临剩余油分散、井筒条件日益恶化的形势,挖潜难度越来越大。为实现综合判断油水井生产动态、评价生产效率、掌握井下技术状况以及各种地质参数的动态变化情况,就要依靠动态监测技术。将生产测井和试井技术的应用与采油、工程实践相结合,分析了动态监测技术的综合应用效果,表明在开发后期动态监测对稳产挖潜、综合调整的重要性。关键词:动态监测 ;剩余油;应用0 引言通过加强地质研究,深入油藏开发分析,充分利用油藏动态监测技术指导高含水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主要开展

    科学与财富 2020年8期2020-10-21

  • 不稳定注水在坨21断块的应用
    等因素的影响,剩余油分布异常零散,各小层大多单向注水或只采不注,通过不稳定注水,近年来剩余油挖潜取得了较好效果。关键词:高含水;不稳定注水;剩余油;挖潜对策1、油藏地质概况坨21断块位于三区的西南部,为一地堑式长条状断块,其北部和东部分别以5号和9号两条大断层与坨28和坨11断块相接,南部以7号大断层与胜二区相接,西部与边水相连,油藏含油面积自上而下变小。坨21断块1-5单元最大含油面积3.4km2,地质储量735×104t。共5个砂层组23个小层,主力层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9期2020-10-20

  • 缝洞型油藏潜力评价分析
    地质模型,总结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并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总结出一套定量-半定量化选井标准。关键词:注气三采;剩余油;气水比;采收率1 注气三采潜力评价1.1 注气三采机理不同油藏类型注气适应性不同,强底水与弱能量油井注气三采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强底水油藏,为实现有效驱替顶部剩余油、抑制油水界面目的,所需注气量一般较大,多轮次注气达到同样效果所需注气量更多,在注气量设计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补充油藏能量产生的压差,压低油水界面作用高于临界水侵压差,然后根据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石油研究 2020年9期2020-10-20

  • 单砂体构型表征及分类
    ,为最终单砂体剩余油表征奠定了基础,形成精细研究的技术系列,开发效果好。关键词:中高渗砂岩油藏;构型;储层分类;剩余油1 砂體叠置关系的内部构型扇三角洲前缘叠置砂体内部构型单元的展布分为不同期复合与同期复合两种方式。前者在垂向上表现为独立型、叠加型和切叠型三种叠置模式,不同期的河口坝或水下分流河道相互叠加。后者同相复合砂体高程没有明显差异,基本在同一时间段形成。异相复合砂体由不同微相砂体拼接而成,砂体趋向于独立分布或者拼接分布。同期连片状复合砂体主要为各种

    石油研究 2020年9期2020-10-20

  • 新海27块二次开发后期剩余油再认识及挖潜对策
    对油藏特点,在剩余油再认识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关键词:底水油藏;剩余油;侧钻水平井;均匀注汽1 油藏概况新海27块是含油饱和度较低的厚层状底水普通稠油油藏,是受大洼断层和海35断层所夹持的短轴背斜构造,南北方向比较平缓,地层倾角约1度左右,东西两翼构造变陡,地层倾角约2度~4度左右,该块天然能量充足,水油体积比达62:1,一次开发采取141m×141m正方形直井井网,油井快速水淹。针对油藏特点,2004年开展水平井二次开发,实施后采油速度

    石油研究 2020年2期2020-10-19

  • 三层系厚层试验开展调驱试验,加快驱替效果
    借鉴。关键词:剩余油;化学驱;注采平衡;一、油藏基本情况锦16块地处大凌河河套内。构造位置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油田中部。开采层位为兴隆台油层,含油面积6.0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985万吨(锦采:3.92km2,地质储量2523×104t,水驱标定可采储量1336×104t)。锦16块三层系二元驱位于16块中部分采区,构造形态为两条近东西向正断层夹持的南倾的鼻状构造。试验区目的层为兴Ⅲ6-8,含油面积0.24km2,有效厚度18.1m,孔隙度

    石油研究 2020年2期2020-10-19

  • 黄沙坨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区又存在大量的剩余油,研究剩余油平面上、剖面上分布位置,为下步挖潜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是本油田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油田开发后期水淹区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开发提供指导性方向。关键词:剩余油;平面;剖面;水淹区;黄沙坨前言黃沙坨油田为一块状边底水火山粗面岩油藏,为孔隙-裂缝双重孔隙结构储层。油田2000年投入开发,3年后产量达到最高峰(33万吨),随之进入快速递减期,油田最高自然递减达57.6%。2005年5月开始转入注水开发,但难以改善油

    石油研究 2020年2期2020-10-19

  • 海一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因此对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意义重大。关键词:剩余油;物质平衡;数值模拟1 区域地质简况海一块是海外河油田的主力断块之一,位于辽河坳陷中央凸起的南端。主要开发层系为古近系东营组。构造上总体表现为大洼断层切割的半背斜构造形态,构造轴线呈近东西向。海外河地区的物源供给区是中央凸起,沉积物搬运方向为北东向,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该块在1989年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并与同年投入开发,目前采出程度20.5%,综合含水达84%,进入开发中后期,寻找剩余油分布规律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20年7期2020-09-10

  • PNN测井技术在PB油田的应用
    :PNN测井;剩余油;应用0 引言PB油田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主要产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长4+5和长6,主要产油层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工区油层平均孔隙度11%,平均渗透率1×10-3μm2,平均含油饱和度50%,属于低孔、特低渗、低含油饱和度油层。地层水矿化度约30000~80000mg/L。工区油层无自然产能,需要压裂后投产。工区现有储量资源有限,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發阶段,挖潜剩余油对油田稳产意义重大。PNN测井是奥地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20年4期2020-09-10

  • 数值模拟方法在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之中的原油即为剩余油剩余油开采难度较大,但作为中后期油田提高产能的可靠途径,是不少油田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简要讨论了剩余油研究的现状,希望可供研究人员参考。关键词: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数值模拟以往在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方案编制等工作中,主要应用原始的测试等资料,采用油藏工程常规方法分析潜力、拟定措施,这种定性研究难以满足油田特高含水期精细分析、精细挖潜的要求。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就是一种更快速、更直观、信息处理更加迅速进行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定性

    石油研究 2020年7期2020-09-07

  • 昆北油田切六区E1+2油藏异步注采可行性研究
    ;提高采收率;剩余油前言昆北油田靠近昆仑山前,为近物源沉积,储层特征极其复杂,非均质性强烈,油藏开发难度较大[1]。切六区E1+2油藏储层沉积条件、物性、含油性差,油藏弹性采收率低,投产初期即含水,没有无水采油期;油藏远离油源,油气充注程度不足,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2,3],开发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油层天然能量及自然产能低、能量消耗快;油田具有自然能量开采递减大,采收率低的特点;天然微裂缝的存在,增加了注水开发的难度;纵向上,油层较少,水

    石油研究 2020年6期2020-07-23

  •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
    期,而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便会增加挖潜油田的难度。为此,本文首先对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其挖潜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油田的开采潜力及效率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关键词:高含水;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1.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1.1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1)片状剩余油。片状剩余油是指在注水的过程中,由于水没有驱入,造成剩余油残留于模型的边角位置,进而产生的剩余油。片状剩余油主要包

    石油研究 2020年5期2020-07-23

  • 探讨采用工程中节约挖潜技术的研究
    节约挖潜技术;剩余油;技术探索我国油田当中的油水粘度本身就有一定特点,在这样的油田中会有许多剩余油很难被开采出来。所以说,作为技术人员就要对开采技术进行研究,要改善当前的开采技术,尽可能将地下残留的剩余油开采出来,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国内石油采储量,并促进整个石油行业的发展。1 基于剩余油理论上的含义其实剩余油有狭义和广义上的区别,剩余油在广义上的含义就是油田的通过各项开采技术后剩下来的油,而狭义概念上的剩余油就是滞留在油田下部的地质当中,这些油需要通过一

    石油研究 2020年5期2020-07-23

  • 锦22块油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研究
    间,上部砂岩组剩余油相对富集;同一砂岩组不同小层之间,上部小層剩余油相对富集;单层内上部的水淹程度剩余油相对富集。在平面上,薄层砂、构造高部位和断层遮挡部位、岩性遮挡处、旋回夹层上部、油层未动用处等剩余油相对富集。关键词:油水运动;剩余油;构造控油;旋回锦22断块于1978年进行勘探,1979年投入开发,1988年油田开始注水开发,经过30年的注水开发,注采系统相对完善,水驱效果较好,开发中经历了试采阶段、上产、稳产阶段、目前已进入高含水产量递减阶段。经过

    石油研究 2020年5期2020-07-23

  •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4-7油藏剩余油研究
    ,综合应用构造剩余油分析、全能谱资料统计、吸水剖面分析、油藏工程方法分析、数值模拟分析、沉积相与注采结合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油藏进行了系统的构造、沉积、注采的定量研究和综合评价,加强了剩余油的认识,为措施调整提供了有利依据。关键词:构造;沉积相;注采;剩余油1 开发现状东沙二上4-7油藏由于储层发育差,单井产能低,措施有效期短等因素影响,2014年到2016年受低油价开发影响,事故井修复力度减少,油水井措施工作量大幅减少,造成目前注采不完善,单效受效井多,平

    石油研究 2020年3期2020-07-10

  • 齐2-7-10块底水油藏二次开发部署研究
    状,近几年,在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合理部署挖潜工作,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关键词:二次开发;提高采收率;块状底水油藏;高含水;剩余油;水平井前言齐2-7-10块为块状气顶底水油藏,近年来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底水锥进造成油井水淹,井间形成大量剩余油。为进一步挖潜剩余油,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符合油藏实际的构造、属性模型。在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部署水平井、侧钻井等挖潜措施,实现区块上产,提高油藏采收率。对底水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5期2020-06-29

  • 提高锦16块(兴)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认识基础上,提出将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相结合的一种开发方式,在尽量不动用目的层的前提下,继续进行了目的层以下的“二三采油”挖潜,改善近井地带地层堵塞问题,通过动静联动的方式重新总结归纳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改善近年新井生效果改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断块开发水平。关键词:水驱;剩余油;动用程度;二三结合;一、油藏基本情况锦16块构造上位于辽河裂谷盆地西斜坡南部,欢喜岭油田中部,南临鸳鸯沟向斜,东隔鲕滩与欢26块相望,为一

    石油研究 2020年4期2020-06-27

  •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2+3厚层非均质油藏精细开发研究
    、储层发育以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继而制定合理可行的开发技术政策,进一步有效提高油藏水驱波及体积、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关键词:沉积相;构造;非均质性;剩余油1 前言濮城油田东区2+3油藏是沙河街组沙二段上部第二、第三两个砂层组组成的一套含油层系,属具有边水的构造层状油藏。油藏具有如下地质特征:(1)储层沉积特征表现为浅水环境下的快速沉积岩性特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物源主要来自东北方向。油层主要在断层高部位较发育,东部只发育沙二上2砂组的上油组,油层由西

    石油研究 2020年4期2020-06-27

  • 锦16块二层系二元驱驱替后期综合调整
    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认识基础上,利用以采调注的挖潜模式,同时优选层位挖潜,在锦16二层系二元驱调整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剩余油分布的进一步落实,同时结合C/O、吸聚剖面等资料的动静结合研究,对注入状况变差的水井进行针对调整,对高含水井选层挖潜,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和借鉴。关键词:剩余油;驱替后期;以采调注;一、油藏基本情况锦16块构造上位于辽河裂谷盆地西斜坡南部,欢喜岭油田中部,南临鸳鸯沟向斜,东隔鲕滩与欢26块相望,为一北东向长条状南倾

    石油研究 2020年1期2020-05-22

  • 薄差层二次加密井压裂效果评价
    进行了逐层层内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分析,并通过对应注入水井的注水方案及井间的注水结构有目的的进行措施调整,从而保证了9-X3212井压裂效果长期有效,实现压裂增产效果新突破,进一步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为喇嘛甸油田薄差层的综合挖潜提供了借鉴经验。关键词:砂体发育;剩余油;动用程度;压裂引言:喇嘛甸油田已经开发了三十多年,地下油水分布越来越复杂,进入特高含水期后,由于油井产液量与含水均较高,注水效果差,平面矛盾突出,压裂选井选层的难度越来越大。然而产量压力直接带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期2020-04-01

  • 齐108块莲花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油藏描述,分析剩余油分布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开发对策研究,挖掘油田潜力。关键词:稠油;薄互层;蒸汽吞吐;剩余油1 区块概况齐108块莲花油藏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部欢曙上台阶中段上倾部位,为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断裂背斜构造。区块于1991年开始蒸汽吞吐开采,截至目前,采出程度35%,累计油气比0.41,累计吞吐6923轮次,平均单井吞吐周期为16.6,累积返水率118.9%。2 区块开发面临问题2.1 层间矛盾突出,上部油层动用程度好于下部齐10

    科技风 2020年7期2020-03-23

  • 锦2-14-110井区油井综合措施调整方案
    量动用差异大,剩余油分布不均,为了缓解层间和平面矛盾,在区块加密及注采系统调整的基础上,进行油井的综合措施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挖潜效果。通过“加、停、控、调”及“酸、压、补、堵”综合措施,结合加密及注采系统调整,优化注水、产液结构,控制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及含水上升速度,提高低含水井、差油层动用速度,控制产量递减,形成特高含水区块控水挖潜方法,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关键词:剩余油;优化注水;动用速度;开发效果锦2-14-110区块对其注采系统调整后,虽然进一

    石油研究 2019年14期2019-12-28

  • 锦16块(兴)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技术及对策
    期”开发阶段,剩余油平面和纵向上分布极其复杂,在锦16块兴隆台油层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认识基础上,针对区块油井井况差造成的部分井区井网难以调整、井网欠完善等问题,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等方法,对区块实施新井部署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部署化学驱新井完善井网,通过“二三结合”配套挖潜技术的赢输,适时转变开发方式,实现了老区块的特高含水期的持续稳产,进一步提高了断块开发水平,形成了锦16块特高含水期的挖潜配套技术,值得推广和借鉴。关键词:VSP;剩余

    石油研究 2019年14期2019-12-28

  • 特高含水期韵律层内部剩余油定量监测方法
    高含水后期油藏剩余油的研究目前国内外主要集中在对其形成机理与分布的研究上。本文针对M油田相对固定的剩余油监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为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的认识提供借鉴。关键词:特高含水;韵律层;剩余油;定量检测M油田于1971年投入开发,随着注采系统的不断完善,自1990年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目前综合含水95%,主力油层的油井全部高含水。为进一步了解韵律层内部油水井的原油驱替和剩余油分布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剩余油监测网络。1、韵律层内剩余油定点连续监测采取三固定

    名城绘 2019年1期2019-10-21

  • D1C1油藏北部潜力分析及下步调整意见
    进行分析,深挖剩余油,通过注采方式调整,长停井治理等方面提高采收率。关键词:低产低效;剩余油;提高采收率1 油田地质概况1.1 地质特征D1C1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沉积中心,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单斜构造,于砂体沉积的不均一性以及成岩压实的差异,形成了一系列南北向排状分布小型鼻状构造;位于东北、西南两大物源交汇区,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发育。1.2 储层特征D1C1油藏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特征,天然微裂缝发育。低渗:平均孔隙度12.2%,空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19年11期2019-10-21

  • 浅谈大庆油田聚驱后剩余油挖潜技术
    会容易产生一定剩余油,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应对和解决,使用挖潜技术手段将能够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本文主要从聚驱后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分析入手,其中重点从平面上、纵向上和微观上进行说明,并结合聚驱后剩余油的实际产生情况,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挖潜技术,为全面有效提升大庆油田聚驱后剩余油的处理水平提供良好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大庆油田;聚驱;剩余油;挖潜技术1.前言大庆油田是我国石油开采业的重要内容,其开采技术和处理技术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996年,大庆油田将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7期2019-10-21

  • 文西垒油藏效益稳产技术研究
    模拟两种方法对剩余油进行了精细描述;研究了高含水后期油藏开发调整的相关技术研究,采用合理注采井网、井距、厚油层剩余油挖潜配套技术等,并依托工艺技术进步,实现了油藏开发状况和效益的持续改善。【关键词】低序级断层;微构造;剩余油;配套技术1、区块概况文西垒油藏区域构造位于东濮洼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带中部开发区,属中-低渗复杂断块层状油藏,自下而上有三套主要含油层系,沙三中、沙三上和沙二下,油藏埋深1800-3130m。全块含油面积14.3km2,动用地质储量1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2期2019-10-21

  • 剩余油测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井方法进行套后剩余油评价工作,先后进行了多种套后剩余油测井方法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近年来开展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TNIS热中子成像测井和PNST脉冲中子全谱测井等测井技术,在油田剩余油挖潜和红台X组浅层气识别种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在总结了此三种套后剩余油测井方法在鄯善采油厂主要區块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剩余油测井方法在鄯善采油厂主要区块的适应性判断。关键词:测井;剩余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TNIS测井;脉冲中子全谱测井剩余油的挖潜问题,是油田开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19年9期2019-10-21

  • 黄沙坨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区又存在大量的剩余油,研究剩余油平面上、剖面上分布位置,为下步挖潜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是本油田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油田开发后期水淹区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开發提供指导性方向。关键词:剩余油;平面;剖面;水淹区;黄沙坨前 言黄沙坨油田为一块状边底水火山粗面岩油藏,为孔隙-裂缝双重孔隙结构储层。油田2000年投入开发,3年后产量达到最高峰(33万吨),随之进入快速递减期,油田最高自然递减达57.6%。2005年5月开始转入注水开发,但难以改善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19期2019-09-10

  • 卫22块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水驱流线方向与剩余油分布适应性变差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开展了综合治理方案研究。通过精细地层对比和高精度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进一步对储层、构造再认识,搞清了下步潜力分布,科学调整流场,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关键词】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流线;流场;挖潜调整1  研究背景卫22块位于卫城构造北端,区域构造属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是一个常温常压、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含油层位沙三中6-7砂组和沙三下1-10砂组,含油面积3.6Km2,石油地质储量496.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15期2019-09-10

  • 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分析与研究
    油;工艺技术;剩余油;采油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持续增加,以我国为例,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截止到2018年为止,我国原油进口量为4.19亿t,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70%,我国的石油产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我国大部分的油田开采时间过长,很多开发区块都进入了高含水阶段,油井的含水上升速度快,水控难度增加,产能连年降低[1-2]。针对上述问题,只有采取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提高采油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满足油田生产的实际要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9年8期2019-09-10

  • 锦16块(兴)动态调配技术的应用
    注水为中心,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深入油藏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锦16块动态调配注水技术、为油田稳产打下了基础。关键词:锦16块; 剩余油; 动态调配; 潜力层前言锦16块兴隆台油层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处于双高期,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产量逐年下降,产能接替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技术人员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开展多样的调配水技术,提高注水利用率,改善水驱效果,实现了区块持续稳产上产。1 油藏基本情况锦16块构造上位于辽河裂谷盆地西斜坡南部,上报探明原油

    石油研究 2019年12期2019-09-10

  • 齐2—13—11块大凌河油层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究,配套相应的剩余油挖潜措施,达到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保证区块稳产。为同类区块的研究具有借鉴指导作用。关键词:注水;井网;剩余油;挖潜1 区块概况齐2-13-11块大凌河油藏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北部。该块东与齐4块相接,西临双台子河,南临齐2-16-12块,北与齐2-12-9井区相望。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平均有效厚度9.2m,油藏埋深2100-2220m,构造高点在齐2-13-311井附近。齐2-13-11块估算含油面积0.95km2,地质储量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4期2019-09-10

  • 动静结合多举措挖潜在锦16(兴)的应用
    措挖潜,对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再认识,结合微构造研究,对部分高含水井进一步落实构造,实施有效挖潜,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和借鉴。关键词:剩余油;水淹严重;VSP;1.油藏基本情况锦16块位于欢喜岭油田中部,总体构造形态为两条近东西向断层所夹持断鼻构造。开发目的层为兴隆台油层,含油面积3.92km2,地质储量2523×104t,是我厂最大的稀油区块,占我厂稀油产量的73.5%。区块油层分布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全区有两套油水组合。兴Ⅰ油组有一套油水组合,油

    石油研究 2019年12期2019-09-10

  • 双河油田ⅧⅨ油组控制自然递减技术研究
    状况评价,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利用注采调整达到提高单元储量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减缓单元产量的自然递减。关键词:自然递减;注采调整;剩余油一、基本概况ⅧⅨ油组地处河南省唐河县和桐柏县境内,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西南部的双河鼻状构造西部,为一东南向西北抬起的单斜构 造,构造与上倾方向砂体尖灭配置形成层状构造岩性油藏。至 2014年 12 月,ⅧⅨ油组采油井开井 77 口,日产液量 1730.3t,日产油量116.5t,综合含水 93.27%,自然递减 22.

    石油研究 2019年1期2019-09-10

  • 稠油油藏精细地质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增加,对其进行剩余油的开发和利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分析高含水油田中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其分布状态,从而更好的提高对其开发的效率,提高油田产量。本文结合实际问题,对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狀态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其分布规律,提出相关的建议。关键词:稠油油藏;精细地质;剩余油;分布;研究剩余油的形成机理多样,主要包括地质和开发因素等,其分布方式多样,主要呈现高度分散和相对富集的特征。我国大多数油田正处于开发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高含水阶段的油田开发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石油研究 2019年10期2019-09-10

  • 精细研究优选措施,助力油田降本增效
    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措施潜力基础日渐薄弱,挖潜难度日益增大,各个区块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增产措施的作业量,油井的产油量得到了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措施成本也不断增加,油田在产量上升的同时整体经济效益下滑。为此,优选措施,降本增效是目前油田开发管理的当务之急。在保证油田增产、稳产的前提下,确定开展优选措施,控制措施成本的研究,既提高了油田最终采收率,又提高了油田开发的经济合理性和稳定性,并且维持了油田正常的生产经营。关键词:措施;剩余油;降本增效1

    石油研究 2019年10期2019-09-10

  • 锦2-14-0011井区于楼油层二次研究及应用
    借鉴。关键词:剩余油;水淹严重;VSP;一、油藏基本情况锦16块位于欢喜岭油田中部,总体构造形态为两条近东西向断层所夹持断鼻构造。开发目的层为兴隆台油层,含油面积3.92km2,地质储量2523×104t,锦16块西部合采区位于锦16块分采区西南边,北与欢17块相连,西部为锦45块,东南边与锦2-6-9断层相接,南边为锦24块。锦2-14-0011断块,是锦16块西部合采区一部分。主要开发层系有两套:兴隆台和于楼油层。二、区块目前存在的问题1、于楼油层油水

    石油研究 2019年13期2019-09-10

  •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与评价研究
    阶段,对其进行剩余油的开发和利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分析高含水油田中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其分布状态,从而更好的提高对其开发的效率,提高油田产量。关键词:高含水期;剩余油;综合评价剩余油的形成机理多样,主要包括地质和开发因素等,其分布方式多样,主要呈现高度分散和相对富集的特征[1]。我国大多数油田正处于开发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高含水阶段的油田开发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剩余油的研究,剩余油的研究离不开相应测井方法和评价技术的发展,本文将对剩余油的测井方法和剩

    石油研究 2019年13期2019-09-10

  • 深层高压低渗油藏井网恢复技术研究
    层、沉积微相、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井网恢复技术政策等研究基础上,利用侧钻、大修、换井底、转注等手段开展井网优化恢复工作。由此,油藏注采井网得到了部分恢复与完善,水驱控制和水驱动用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开发水平、效益均显著改善。【关键词】油藏精细刻画;井网恢复;剩余油;配套技术1、区块概况文东盐间油藏属于深层高压低渗油藏。主要含油层位沙三中4-10,动用含油面积24.8Km,石油地质储量4232×10吨,标定采收率27.22%。具有油藏具有深层、低渗、异常高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2期2019-09-10

  • 精细提高产能建设效果研究
    词】产能建设;剩余油;挖潜;经济效益1研究背景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由于油田开发时间长、井况损坏严重、开发成本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在复杂断块油藏中存在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控制储量下降、平均单井产能降低等问题,油田开发形势严峻,整体效益明显下滑。精细提高产能建设效果研究是油田高效开发与效益开发的需要,坚持“资源为根、效益为先”的理念,在单位内部坚持动静有机结合,外部油藏与工程、地面、经济评价各环节紧密合作,单一地质设计向油藏地质设计观念进一步加强,研究认识、部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2期2019-09-10

  • 油藏动力学在碳酸盐岩中的分析研究与应用
    破单元如何明确剩余油分布,进行针对挖潜,从而提高单元整体采收率。关键词:油藏动力学;流体势;高产单元;剩余油;断溶体;采收率1.流体势分析基本原理1.1流体势分析方法20世纪40至50年代M.K.Hubbert(1940,1953)最早把流体势概念引入石油地质学,简称:Hubbert势——质量势,即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主要由位能、压力能和动能组成。后来,W.A.England(1987)对Hubbert流体势的概念进行了完善,引入毛管力的作用

    石油研究 2019年8期2019-09-10

  • 类稠油油藏稳产技术对策研究
    仅**%。层间剩余油分布差异大,受原油粘度及储层非均质性因素影响,层间吸水差异较大,注水指进现象明显,常规注采调控不明显。剩余储量如何有效动用是类稠油油藏稳产的重要研究方向。关键词:类稠油;剩余油;II砂组;热水压裂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热采是近几年扶余油田主体措施之一,2006年以热采方式开发类稠油资源,部署了651口热采井,动用储量2405万吨,已累产油54万吨,但新井热采后产量递减较快。随着轮次的增加,效果逐渐变差。201 1年以来老井热采工作量逐年减少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9年1期2019-09-10

  •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突破,从而实现剩余油高效挖潜。关键词:复杂断块;剩余油;成藏规律;挖潜技术0 引言复杂断块油藏在我国陆上油田开发过程中较为常见,相对于整装油藏来说,复杂断块油藏地质体复杂,开发难度较大,特别是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十分零散,需要寻找有效的技术手段,精细研究落实地质体,实现复杂断块剩余油的高效挖潜。1 复杂断块特点复杂断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单个断块含油面积较小,区块被两条以上断层遮挡,而且次一级断层发育,总体构造背景清晰,但局部构造形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9年4期2019-09-10

  • 卫城油田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益研究
    的不均匀性,使剩余油高度分散而又局部相对富集,低效油水井增多,开发效益变差。本次通过精细地质基础研究,搞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挖潜措施,实现层间最大动用,最终达到降低开发成本、增加产量的目的.【关键词】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降成本;增产量1 研究背景卫城油田地质构造属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端,构造背景为一穹隆背斜。是一个复杂断块油气藏,表现为构造复杂,含油井段长,储层岩性复杂,油层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强,储层油气水关系复杂。1980年先后投入滚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2期2019-09-10

  • 侧钻井技术在挖潜油田剩余油中的应用
    径实现挖掘油田剩余油潜力的目的,是提高油田采收率、恢复停产油井挖潜的重要手段。与挖钻新井相比,侧钻井优势(投资少、见效快等)比较显著,然而受制于诸多因素(工程因素、地质环境因素等),侧钻井技术无法保证绝对成功,开窗侧钻风险难以估量且最终的收益不可确定,因而在落实侧钻井技术时需要严格的遵循相关原则,按部就班地落实每一道工序,以确保侧钻井技术能够保证油田稳产基础、有效提升油田的经济效益。关键词:油田;侧钻井技术;挖潜;剩余油与挖钻新井相比,侧钻井优势比较显著,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4期201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