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俄文的一点体会

1953-08-17 02:15刘宾雁
中国青年 1953年11期
关键词:俄文口译生字

刘宾雁

只要爱它,就能掌握它

我刚从小学毕业,在旧书摊上买到一本托尔斯泰的童话集和一八九八年出版的高尔基的最初几本著作。以我的俄文程度,不要说高尔基的著作,就是托尔斯泰的童话我也看不懂,因为那时我还只不过学会了俄文字的拼音。

但就从这时起,我喜爱起俄文。俄文,在当时是和我心目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俄文——这就是那“母亲”的作者用的语言,这就是黑龙江彼岸的那个让人羡慕的没有穷人的国家……的人们的语言。

也可能是幼稚,我开始自学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会是很困难的事。但重要的,则是因为我对文学着了迷,我不满足于读那些俄国文学的译本;而后来,则是亟于要知道苏联。

我说这些,目的是说明我自己的一个最主要的体会——只要把俄文和你所喜爱的事业或学问联系起来,你就会逐渐爱上这个语言本身(它也真是可爱的,它具有世界上许多其它民族语言所没有的优美之处);而当你对它有了感情的时候,你就不会怕征服它所遇到的困难了。

我的学习环境是并不顺利的。我并没有和俄罗斯人接触的机会;后来在日本占领时期的北京,我也得逃开日本人的眼睛偷偷读俄文。我没有甚么外文基础,我找不到地方可以高声朗读,听不到俄罗斯的语言,只能听自己那结结巴巴的拼音。但是,我仍然把这学习坚持下来了,虽然不是不间断地——每年平均三个月左右时间。第三年,我能对照着读高尔基的“三人”,第四年,我就能越过一些生字读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了。

困难使我中断过俄文学习。我体验过个人的动机——作一个作家、语言学家之类的幻想还不能给人以真正的毅力。只是当自己政治觉悟提高了一些、对苏联有了更深厚的情感,并愿意把自己的力量更多地贡献给人民的时候,俄文学习才继续下来。

不但懂得而且经常感觉到自己是在为着甚么而学习,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学好,而学好俄文——这就是在为人民而斗争中增添了一个武器,——对于自学俄文的人,这是克服困难的一个重要的力量。

自学可以成功

有一些问题阻碍着想自学俄文的人学好俄文。

许多同志提出发音的问题,读和说的问题。这的确是自学中首先遇到的困难,但它不是不可克服的。首先,在没有广播的地方是不是可以学会拼音呢?可以。目前已经有一些课本——像北京的广播俄语讲座的课本,已经用注音符号和拉丁字把音拼好了。当然,想靠书面上的拼音取得很准确,是不大容易的。但其实这也只是几个字的问题:P可能发不出来(这,就是听人讲或听广播的人起初也往往是困难的),п可能发和轻一些(它比英文的L要重)等等。一般说来,这些困难在以后找到一定的机会,就可以解决。而这几个个别字音暂时读不很准,也决不会是基木上掌握俄罗斯语言所遇到的不可逾越的困难。

光会读,不会说怎么办?这也不是大问题。由于长期的自学,我到一九四八年为止,还只会读,不能说,也不能听。但后来靠一段很矩时期和苏联人的接触。耳朵和嘴就比较灵了。对于很少机会和俄罗斯人接触的同志,这也可以靠以后有机会时听莫斯科广播或与懂俄文的同志练习交谈来解决。也有一些同志,工作和生活可能不大需要他去说俄文的,那问题就更简单了。

光会笔译不会口译怎么办?这也是容易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年纪轻的人。我在一九四七年——一九五○年中间译过几本剧本和小册子,当时我就想:口译,我可一定不行。可是后来偏巧就有那么一段时期要作口头翻译。结果我发现:原来随便译过的几本东西对自己这段工作大有帮助,这不但是因为许多字和词是过去在纸上熟悉的了,面且因为:口译所需要同时进行的记忆、组织、修饰等工作,是在笔记上也必需的。因而,一个人的笔译,也就是在为他的口译能力作准备,作锻炼。

时间不够怎么办?除了外国语专门学校的学生以外, 没有谁是时间很充分的。重要的是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早操后的十几分钟,开会前、等人来、乘电车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学习或复习。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废时间”利用的办法比起坐在自习室里一连一、二小时的自习还更好些,因为它使你不是每天一次、而必须每天几次甚至十几次地与你

的生字见面,这种巡回记忆,实际经验证明,效率是高的,同时它也训练你善于在各种环境中集中精神做脑力工作。化零为整,再忙的人每天也可以挤出一、二小时来,

速度太慢怎么办?任何事情,开始时总要慢些。随着字汇的增加、对基本文法规则的熟悉,俄文自习的速度就可以逐渐加快,甚至越来越快。现在,许多专业书籍的阅读,都已经有了速成的办法,如果有机会用速成的方法突击一批生字和文法,为进一步掌握俄文打下基础,那当然是很好的;但即使有这点基础要想真正弄通俄文,还要靠长期的巩固和不断的学习。不可要求过快,单纯依靠“捷径”“秘诀”而想一下子精通一种语言,是永远不可能的,如果有这样的企图,那反而只会使自己不能有恒地学下去。

但是作为一点体会,我想介绍一下”精读和浏览相结合”的办法。这就是说,学到一定程度(比方说,记住了一千字或更多些,文法学到了动词)的人,可以不把自己拘泥在课本上,尽量找机会多跟俄文见见面。可以找一些童话或画报,找一些文字构造比较简单的小说或报纸上的易懂的文章,随便翻翻。生字太多时,可抽着查查字典,但也不必要求马上记住:生字少时可以一如半解地试着读下去。这样,你可以跟自己学过的字在许许多多不同的场合见面,它带着不同的尾巴或不同的头,它可能是代表着你原来学过的意思也可能不完全是;它可能一见面就跟你打个招呼,也可能躲躲闪闪,——但每一次见面,都帮助你对它的记忆加深一些甚至更广一些。对于掌握文法规则说来,浏览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光靠课本上的练习就把名词的变格完全记住特别是学会应用,谁都觉得有些困难。但是在浏览中,可以多次地和处境不同的名词见面,可以不断看见字与字之间的不同的关系,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会应用各种词类。这种作法,实际上就是实践,反复地把学得的东西应用于实际,同时又丰富原有的知识。有一些长期苦读俄文而进展不快的同志,有时就是因为把自己的学习活动完全限制在一两本课本的课文和练习头上了。当然,这种浏览必须和经常的精读相结合,后者还得是主要的。

打开新世界之窗

常常听到人们说俄文太难学。有人说。“这简直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一种语言,就说那六格吧……”

真的是这样难吗?为甚么有人学英文学了十几年还不能读报,而学俄文只要一年就可以看书呢?

一切困难,都是相对的。困难的程度,决定于立在这困难面前的是甚么人,他在为着甚么目的来和这困难面面相对。强烈的愿望和坚强的意志可以减轻困难的程度。况且,俄文并不是像有些人夸张的那样可望不可即。

学会俄文,我们就可以掌握住一把珍贵的钥匙,它给我们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那里是取之不尽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和技术,优秀的俄罗斯的革命家,学者和作家们智慧的果实,列宁斯大林党领导苏联人民在几十年中的斗争成果。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最珍贵的东西,使他在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斗争中得到加倍的力量。

我自己和许多学过俄文的同志每天都在体验着这个幸福:每天,莫斯科的飞机都把新鲜的真理报、青年团真理报送到我身边,每隔一天,我就能看到满载着世界上最新的文学评论和报告文娱的“文学报”,而每逢月初,我又能在“新世界”“旗”“星”……三等大型杂志上读到现代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我是作青年团工作和新闻工作的,我的俄文知识帮助我根据苏联青年团的经验更好地理解了青年团工作中的某些问题,也帮助我从每份苏联报纸上都看到有益于我今天工作的东西。这一切,是永远也翻译不完的。从事政治、军事或科学技术工作的每一个同志,也都可以得到同样的享受。我常常想,如果在中国有更多的人掌握了俄文,那就可以大力加速我们国家的建设事业。我想,这想法并不夸大。

为了这样的目的,我们为甚么不学习俄文呢?我们为甚么学了又半途而废呢?我们又怎能害怕困难呢?

光有一个学习的要求还是不够的,必须善于坚持。有不少同志,他们几次想起要学俄文,而且都开了头,但开了头也就停顿下来了;几次中断又几次开始,弄来弄去还是AБВ和桌子、椅子,这些同士常常就对俄文失去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当然,不顺利的事总是有的——出差啊,突击啊,生病啊等等。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说还在学习的人的决心和毅力。不少青年同志学习热情很高,但往往遇难而退——碰到名词格,心就凉了一半;学到动词变化,就觉得又没意思、又没把握了。其实,要想掌握任何一种语言,都得迈过一些障碍,都得付出不少时间;就是用速成方法学习阅读专业书籍的人,如果不坚持地进一步巩固和不断应用自己学过的东西,那速成也不是完全可靠的。不怕学得少、学得慢,只怕常常间断。我自己遇到过这个教训,急于求成和常常间断使我不能有系统地、彻底地掌握俄文。要有决心,要在开始后不怕困难、不怕某些初看起来似乎枯燥的东西,耐心地坚持下去。这样,要不了多少时候,一个人就可以逐渐看到俄文的美,它的真正可爱之处。而这时候,学习就会变成一种需要,你想放弃也不忍放弃了。

来,让我们每一个有一定学习条件的人都来学习俄文吧!这也就是我们对于毛主席号召学习苏联的一个回答。

猜你喜欢
俄文口译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卡拉·陶格陶夫所藏手抄本《观自在经》(俄文)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卫拉特本《уHeκep TopeлκиTy汗史》(俄文)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卫拉特文译般若经(俄文)
准噶尔的物质文化遗产(俄文)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