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有关掌握科学技术的一些问题

1954-08-29 02:54张稼夫
中国青年 1954年3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苏联祖国

张稼夫

目前全国青年正在热烈展开对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学习,《中国青年》一九五四年第一期陆定一同志的文章,不仅结合着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从理论上说明了总路线的精神实质,而且为全国青年指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向光明灿烂的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在总路线的灯塔照耀之下,全国青年的心情均为之欢欣鼓舞,每一个先进的青年朋友都愿和全国人民一道,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光荣的伟大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面前,无数的青年正在以忘我劳动和顽强学习的态度,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水平,以期能够在祖国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来。同时,当我们国家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的现在,绝大多数的青年尤其青年科为技术工作者,都已在工作实践中深切体验到必须更好地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否则就无法解决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问题。毛主席在去年二月,即当我们国家开始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候,曾经教导我们说:“我们要进行伟大的国家建设,我们面前的工作是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的,因此,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无论共产党内、共产党外、老干部、新干部、技术人员、知识分子以及工人群众和农民群众,都必须诚心诚意地向苏联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而且要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斯大林于一九二八年五月,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曾号召青年向科学作群众性的进军;他说:“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就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他又说:“我们面前有一个堡垒。这个堡垒叫作科学,它有许多许多的知识部门。这个保垒我们不管怎样要把它拿下来。青年应当把它拿下来,如果他们愿意成为新生活底建设者的话,如果他们愿意成为老近卫军底真正替换者的话。”我们今天正有千千万万的青年,以空前浩大的声势向着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进军。如何更多、更好和更快地掌握科学技术,已成为当前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当中普遍的迫切的要求。这个要求是必然的、正当的、合理的,也是完全符合于我们国家的整体利益的。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在各种工作、学习岗位上向着科学技术进军的广大青年,是我们国家建设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和有生力量,祖国和人民均对他们寄以无限希望并祝颂他们所已经取得的和在前进中将不断取得的胜利。

掌握科学技术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很好地掌握科学技术光凭主观愿望是不行的,还必须具备有纯正的思想、态度和方法。科学是一种老老实实的学问,它本身就是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法则的学问,所以要掌握它就必须老老实实地学习,必须有坚定的纯正的立场,虚心的踏实的态度和坚忍的实事求是的方法,更重要的还必须耐心地顽强地肯于付出大量的劳动。如果你具备了这些条件,掌握它就不是难事,否则不管你主观愿望如何迫切,其结果常常是相反的。因为如果你的思想方法不对头,企图以侥幸心理或粗暴态度去对待科学,那你就根本上违反了科学的客观法则,其结果也就必然是适得其反。一年以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和许多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接触颇多,据我所了解的大多数的青年对于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是热情的,他们的出发点是纯正的,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也是对头的,肯于付出大量劳动并能虚心地向导师们学习,因而他们的进步就很快。在全国各地的工厂、矿山、工地、学校、研究所以及各个企业部门里,都有着许多这样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他们不仅很快地摸到了科学技术的门径,而且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了不少的成就,有的还发挥了一些惊人的创造能力,这正说明了他们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但也有部分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同行条件下由于他们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和方法不对头,结果不仅在工作中造成许多不应有的困难,因而也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进步。这类情况虽然是为数不大的,但估计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许多工矿企业部门以及事业机关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些问题,因此就有特别提出来谈一谈的必要。

第一种情况是急于求成。许多科学技术工作者,包括部分老科学家在内,在伟大的祖国建设事业的鼓舞下,都热诚地希望自己能够立刻对祖国建设有所贡献,因而就产生了一种程度不同的急躁情绪,不过在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中表现的更为突出一些。这种情绪的出发点多数是好的,基本上还是出于爱国心和革命的热情。但是在科学的面前是不容许有急躁情绪的,愈是在严重的战斗任务面前就更加需要有冷静的头脑;急躁就不能冷静地考虑问题,不冷静就必然要犯错误。许多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在这种急躁情绪的驱使下,甚至企图采用一些突击、速成或巧妙的办法去掌握科学技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什么都搞,什么也搞不成。有时完全抛开了现实的主客观条件,生搬硬套别人的或别处的现成经验,事实证明离开了时间、地点、条件的任何取巧办法,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因客观法则总是拒绝任何不切合实际的主观要求的。斯大林曾对苏联青年说过这样的话:“同志们,必须懂得现在的斗争条件比起国内战争时期是不同了。在国内战争时期,敌人阵地是可以用攻打、勇敢、猛力、骑兵似的冲锋取得的。现在,在和平经济建设条件下,用骑兵似的冲锋只能是把事情搞坏。”这些话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青年,也是完全适用的和恰中要害的宝贵指示。(当然,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是起了质的变化的这一特点,解放了的生产力和解放了的智慧是具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创造能力的,对于那种处处都要求要按照老规矩办事的保守思想,也必须要加以反对。)在掌握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我们必须采取老实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企图用生吞活剥的鲁莽办法去一下就拿到它。这种急于求成的想法与作法,不仅不能达到掌握科学技术的愿望,而且还常常给祖国的建设事业带来一些不应有的损失。我们必须把革命的主观能动性和贪多冒进的侥幸心理区别开来,如果我们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都能够把自己的革命热情,充分运用到不畏艰险地辛勤劳动和顽强学习方面去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不管它怎样高深和复杂的科学技术,也都将会变成为我们自己的驯服的工具的。

第二种情况是好高鹜远。我们也还有部分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非常不安心于他们现实的岗位工作,认为这些工作是琐碎的、平凡的和不重要的工作,终日苦闷地企图摆脱这些工作,要求能把他们调到自己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去。在事业机关中工作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认为机关工作“没出息”,“看不见祖国建设的伟大,看到的只是表报”,要求去搞专业,要求下厂矿去工作。在专业或厂矿中工作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又认为自己的工作有点太单纯了,不如到事业机关工作可以了解的更全面一些。在科学技术机关中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则又大都不愿意担负在科学分工上所必须分配给他们去做的工作,有的甚至认为这些工作是低级的工作,是“伺候人”和“抬轿子”的工作。他们的共同愿望是要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的高深理论和掌握关键性的复杂的科学技术,他们不懂得任何科学技术都必须有一定的科学分工,初学科学技术的人都必须从这些在他们看来是琐碎的、平凡的和不重要的工作做起,否则也就一定不能够真正掌握和精通这一门科学技术。这就和世界上的名将官多数是行伍出身,名演员大半是科班出身一样,世界上任何伟大的科学家也都是经过了这些似乎是琐碎的而实际是必须掌握的科学技术的分工过程的。所以,我们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懂得掌握科学技术是一个细致的劳动过程,不能撇开细小的工作不做,就想一下去掌握高深的复杂的科学技术;而对于这些必要的科学分工不仅要认真地去做,而且还要耐心地反覆地去做。只有经过反覆的工作实践才能摸出窍门,才能够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发明创造,这也就是所谓“熟能生巧”的道理所在。更重要的是青年朋友们首先就要把握住自己的当前的岗位工作,实事求是地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进行一些可能的和必要的科学研究工作。任何岗位工作都有它本身的规律性,如果我们能够在工作实践中分析、总结和具体掌握了这些规律的话,这就是一种可贵的科学工作,较之那种脱离现实的所谓科学工作就要其有价值的多了。不容否认,在目前情况下还不可能把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分配得完全合适,如果工作分配得太不合适是可以向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的,但在未获批准之前,你仍然应该继续在现在的岗位工作中好好进行工作。离开了现时的岗位工作,你就是离开了你自己当前的最重要的实际了。更高的工作做不了,现在的工作又不愿意做,这样就会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白白浪费掉;对自己一无所成,对祖国一无贡献。好高骛远是目前部分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中的严车间题,在学习苏联问题上也有同样的情况,他们往往以苏联今天的水平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规模和工作条件,忘掉了苏联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的条件也是异常艰苦的。我们必须学习苏联青年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如何在列宁、斯大林的思想指导下战胜困难和掌握科学技术的榜样。同时,我们还必须学习苏联的每一个社会事业的从业人员,对待自己的岗位工作的那种严肃态度;他们都以能够担负国家所交给自己的任务而感到光荣和骄傲,因而全心全意地从事于自己的岗位工作,使自己成为精

通这一门业务的专家。这种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希望有着以上这些不正确想法的青年朋友,能够提高认识、改变作风,向着苏联青年的先进榜样看齐。

第三种情况是想当专家。我们的国家今天正需要培养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专家,否则就无法完成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斯大林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提到培养专家时曾说过:“我们现在需要整批的成百成千的能在各种各样知识部门里精通一项的布尔什维克专家。没有这个,就用不着谈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底很快的速度。没有这个,就用不着谈什么我们会赶上和超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专家既是如此的重要,我们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志于把自己锻炼成为适应祖国需要的专家,这有什么不好呢?想当专家不仅是好的而且是正确的。不过这也仍是需要勤勤恳恳地学习,踏踏实实地掌握科举技术,也是性急不得的。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的专家,那是为人民、为国家以忘我的精神付出了大量劳动之后的结果。我们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如果也能够做到了这样的地步,人民自然就会承认他们是专家的。所以,只有靠了自己的勤劳和贡献才能取得“专家”这一光荣的称号。古今中外都不曾有过这样的事,即仅仅由于他“想当专家”而终于就成为专家的事。竟然也还有少数的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学三年技术可当工程师,学三年政治当不了个科长。”因此他才去学技术,这是升官发财思想的残余。有着这样的一些个人打算,是决然不会成为祖国所需要的布尔什维克的专家的。这是危险的个人主义思想。他们把政治和技术对立起来,认为不能二者并进。因而不学政治,不愿做社会工作,认为这些是“耽误时间”。然而他们自己却在喊着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技术。他们不知道苏联科学之所以成为最先进的科学,正是由于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的原故。著名的米邱林、巴甫洛夫、勒柏辛斯卡娅、斯密特等伟大的科学家都是由于他们取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器,因而也就充实和奠定了他们的卓越的科学理论,同时他们的学说又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内容。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一书里,曾再三地指出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那种有学识的人,但有学识的人并不仅是读书读得以多的人,而是那些切实研究唯物哲学,通晓科学宝藏的人,是那些既能思考已经学得的东西,并且懂得怎样把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的人。”苏联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正是遵循着这样的道路前进的人。同样的,我们中国今天所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具有高度的政治和技术水平的专家。所以,那些脱离政治、脱离现实地一心要想成为“工程师”和“专家”的幻想,是一定不能够实现的。

第四种情况是对待老科学家、老工程师和老技术工人的态度问题。我们有一些青年朋友常常由于自己学得了一些政治口号和革命道理,就对于老科学家、老工程师和老技术工人们有着不够尊重的片面看法;认为他们思想落后,用不着他们。有的竟认为可以自己钻研书本,无师自通。这样不仅妨碍了青年自己的学习,同时也严重影响到科学技术人员之间的团结。许多老的科学技术人员由于旧社会所给他们的影响,使他们不能不或多或少地有着一定程度的缺点,但同时由于他们长期从事于自己的科学业务,所以,他们也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其中许多知识和经验,对于青年来说都是最可宝贵的,因而他们应该是值得尊敬的先生和导师。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应该虚心地向这些先生和导师们学习,以他们的所长补自己的所短。当然无批判地盲目接受是不对的,而一概抹煞他们的长处则是最大的错误。“无师自通”这句话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每一个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都必须有一定的导师的指导,才可以免走或少走许多变路。有时在一些关节问题上,青年自己往往摸索不出解决的门径,一经导师指点就可以省走许多冤枉路。无论在自修当中,在实验室里,在实际工作中都需要他们指点。也许他们所知道的并不完全是你所需要的,但是只要在一点两点重要问题上能够解决了你的问题,这对你就是非常可贵的了。假若这些问题要由你自己去摸索解决,也许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工夫,但在导师的帮助下,节省了你的劳动时间,同时也就是节约了国家建设中的力量。他们的这些知识和经验,也是他们的长期劳动的成果,我们应该诚心地感谢他们,很好地尊重他们。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如果要想很好地掌握科学技术知识,那就必须严肃纠正过去对老科学家、老工程师和老技术工人不够尊重的错误态度,今后应该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并经常在政治上帮助他们,做到彼此团结和“教学相长”,为提高我们国家的科学业技术水平,为实现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共同奋斗。

以上所谈的这些问题,仅仅是部分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因为它是具有一定危害性的错误倾向,一定不能允许其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所以有提请青年朋友们加以注意的必要。这就是我所以要写这篇东西的用意所在。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苏联祖国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