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在青年技术人员中间进行工作的

1954-08-29 02:54
中国青年 1954年3期
关键词:汉民总支团总支

我们公司在一九五二年底承包了安装两合巨型的完全自动化的水力发电机的工程。机器完全是苏联设计和制造的,安装工程质量要求精密度达到苏联标准。而我们安装队是新建立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工人们差不多都没有安装过水力发电机,技术人员大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任务重、主观力量弱,这是当时遇到的困难。

党总支在研究工作时,对团的工作作了指示:我们的工程需要一套新的技术,为了要按期完成安装任务、并能保证质量,必须百分之百地贯彻苏联专家建议和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由于技术人员在建设事业中有巨大作用,青年团应该协助党在青年技术人员中进行工作。

开头难

当时全队有一百三十多名技术人员,大多数是青年,其中国员有四十余人。但团支部只有一个专职团支部书记孟庆山。他只读过三年书,离开农村也不久,过去在农村里从没见过大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向他们做工作。

他才到队的时候,青年团还是个支部,工作很乱。有的作团支部委员的技术人员看到上级派了个农民出身的干部来做团支部书记,冷言冷语地说些看不起的话,孟庆山本来信心就不高,这样一来更胆怯了。

过了几天,孟庆山一连听到好几个人反映,有一个姓张的技术员(团员)工作不深入,好出风头,人家叫他“三队长”。为了找这个技术员谈话,他考虑了好几次:谈什么?怎么谈?如果他提出一大堆问题解决不了,弄得“烧香不成反引出鬼来”怎么办呢?他就写个提纲,写得不行,撕了又写,写好了又想,头一句话该怎样说呢?想好了才去找这个技术员。他走到技术员办公室门口,又害怕又不好意思,退了回来,转了好几个圈,最后才硬着头皮跑了进去。

困难终久是可以逐渐克服的

一九五二年底,验收和清点工作正紧张的时候,有些技术员因生活问题闹起意见来,这个说那个不讲卫生,饭吃得多;那个说这个一天洗七、八次脸,有资产阶级思想,争吵得愈来愈厉害,晚上闹到十二点钟,工作上受到很大影响,有些团支委也牵扯在这纷纷中。孟庆山找他们谈话,听听各人都有个理,分辨不出青红皂白,就请示了党委委员王经理。王经理告诉他:“不要纠缠在生活小事清上,要通过团的组织,从工作出发来教育他们。”他觉得这回开窍了,回去先找了几个工人支委做了个初步酝酿,就召开支委会来检查工作,对那些牵扯在纠纷中的支委进行了批评。这些支委都进行了检讨。接着召开了有青年群众参加的团员大会,进行了教育。生活小事的争吵解决了,工作上也有了起色。

团支部从这里学到了第一个经验:“只要依靠党和组织的力量,对青年技术人员进行教育,他们是能够认识和改正自己的毛病的。”

一九五三年一月后,工程进入预安装阶段,技术人员的工作尤其显得重要了。这时,队里的人员增加了,团支部改成了总支,又从工人中提拔了二名专职委员。可是,团的干部都感到技术人员工作还是没有方向,连技术员属于哪个阶级都不明白。

经过党总支同意,我们决定组织团小组以上的干部学习东北局关于团结教育技术人员的指示和青年团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等文件,又请党委宣传委员做了报告。通过这些学习,全体团的干部明确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技术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对他们应该采取团结教育的方针。

方针明确了,思想豁亮了,工作有了方向。

到宿舍去

要做好技术员的工作,就要了解他们,密切和他们的联系。但是,技术员见到总支的干部总是躲躲闪闪的。和他们一起打球跳舞吧,玩完了就散了,还是啥都不了解。总支委员会上就研究这个问题,总支委员潘景奎(技术员)说:“咱们总支委员活动的面太窄了,最好能常常到技术员宿舍去。”大家都觉得有道理。

我们开始到技术员的宿舍去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他们也不太理睬我们。我们问:“你们生活怎样?”他们回答:“很好!没什么。”就过去了。像这样怎么能深入下去呢?回来合计合计,潘景奎又建议说:“他们干啥你们也就干啥。”这以后,他们有人玩扑克,我们也参加,有人闲谈,我们也搭讪,日子长了,也就熟悉了一些。

有一次,我们听到有些技术员在说:“下场工作没有工作服和手套,将来手搞坏了怎么办?”我们

研究后觉得应该帮助解决,就建议行政上解决了。许多技术员反映说:“真不错,咱们团总支还管这些事。”以后,他们就主动地反映一些生活上的问题,总支经过研究后,分别不同情况,有的发动他们自己动手解决了,有的就建议行政给予适当的解决,有的根据现有条件不能做到的,也给以确切的解释。这样,我们再到技术员宿舍中去,他们东拉西扯的,非要我们把所有的宿舍都走一圈才行。

后来,技术员们也开始在工作上提意见了。他们反映:有些技术员不遵守操作规程,如老工友张恒龄去作高压试验,技术员吴君平却给推上了电闸,险些造成人身事故;材料上没有统一的调拨制度,用得少,领得多,影响别的部门施工等等问题。这些意见行政上十分重视,及时建立了必要的制度,改进了工作。

通过上面一些事实,团总支认识到技术人员的工作是可以进行的、因而增加了我们的信心。

用事实来教育

有些技术员在学校时,都曾经幻想过建设工地的伟大壮丽,而不了解我们国家建设要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破烂摊子上开始,不懂得任何伟大的建设事业都需要有许多人作许多平凡的、具体的工作。因此在分配工作后,有些人就认为大材小用,分配在管理部门的认为没出息,因而不安心工作,也有公开要求调动工作的。

我们针对这些思想问题,进行了研究,组织了技术人员学习文件,并召开了学习心得座谈会,请参加工作较早的技术员报告了自己的体会。这样,公开要求调动工作的不见了,但是还有三个最不安心的,虽然经过总支的同志跟他们反覆地谈了三十多次话,还是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团总支召开了团员和青年技术员会,批判了他们的思想。会上他们也承认了自己不对,但第二天早晨,他们却悄悄地溜走了。

两个月以后,团总支接到其中一个姓高的团员来信说:他们离开队后,到处找不到工作,回到家里父母也埋怨,这时才开始悔恨起来,觉得国家花了很多钱财和心血培养了自己,现在正需要他们为国家做一点事情,自己却成了逃兵,太对不起党和人民了,所以请团组织向行政联系,允许他们回来工作。总支接到这封信后就进行了讨论,有的支委说:“当时费那么大的劲教育不过来,现在我们不要了。”有的说:“回来可不要到我那个工场去。”经过了一番争论,大家还是一致认识到:青年有时会走错一步,是不是这样就永远丧失了前途呢?我们还应该教育他们,何况现在他们已初步觉悟了,这时更需要我们的教育和帮助。团总支又把讨论的结果请示了王经理,王经理说:“这样做是对的,这样也可以给别人一个实际教育。”因此团总支就和行政联系,帮助他们回到了队里。

这三位同志回来后,行政没有立即给他们分配工作,让他们反省;团总支就和他们谈话,帮助他们认识错误。他们缺乏棉衣,行政上就预支了工资给他们。这样,他们一方面感到组织的温暖,同时,更进一步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便自动要求在会上检讨。团总支就召开全队青年大会,他们在会上作了较深刻的检讨,其中一个上台后一句话没说成就痛哭起来,大家也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会后,不少团员、青年技术员都作了检查,有一个检查了自己不愿做高压线工作,想到变压器班去,如果领导上不允许,也准备不辞而别,这时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事后,团总支又建议行政将个别工作分配得的确不妥当的作了适当的调整,此后,不安心工作的现象逐渐减少了。

团总支经过这件事后感到:“青年是比较单纯的,上进心很强,即使是走错了步子,只要我们坚持耐心教育的方针,他们是能够改正错误的。”

在我们向技术员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曾出了一些偏差,我们在一个时期内过分着重了批评。遇到他们发生问题时,我们就批评一顿。这种作法引起了另外一种结果。

有一阵子,实验室一连打碎了不少贵重仪器,团总支开会批评了这些损害国家财产的人,并且说这些人是“黑瞎子吃山里红,满不在乎”。批评之后,有两个女技术员痛哭了好几次,在工作时脑袋里经常想:“对不起国家,组织上会不会处分我?”需要用贵重仪器的试验她们也不敢做了,几次向行政要求辞退组长职务。党总支知道了这件事,指示团总支说:“对青年应多从正面教育,批评也应该分别情况和注意分寸。”我们研究了党的指示以后,立即找了被指名批评的技术员谈话,帮助他们找出了错误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办法,又鼓励他们积极地工作下去。这时他们的工作情绪才逐渐转变过来,并且向团总支提出了改进工作的保证计划。

和工人结合

自从这件事后,团总支感到对技术员还了解得不深,因此在党总支书记直接指导下,对技术人员工作做了一次专门的研究,一致认识到:队里的青年技术员绝大部分是要求进步,工作积极,肯于钻研,能够吃苦,愿意向工人和苏联专家学习;缺点是空想多,实际经验少,技术水平不高,对工人阶级和苏联先进经验也缺乏具体的了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碰到不少解决不了的困难。我们认为必须帮助他们密切地和工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顺利前进。

青年技术员在学校时,只是从书本子上抽象地了解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和先进,到工地以后看看工人们也很平常,就觉得工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自己也不虚心了,这样一来,有些老工友们也懒得和他们接近。这时,工程进行得很紧张,如果技术员和工人团结不好,耽误了一件工作,就会影响整个工程。因此,团总支根据党委的指示,决定首先组织

技术员访问老工友,请老工友们谈谈自己工作的清沉和经验。经过几次访问以后,技术员认识到:“我们应该向工人学习,人家经的多,见的广,做的比我们见的还多。”因此在施工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就虚心地向老工友请教,老工友们也主动地告诉他们,使技术员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推动整个工程上起了很大作用。

为了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团总支选派了二十名青年技术员做技术学习班的教员。

技术学习班才开始时,上课没有黑板擦,技术员张怀韬(团员)就用手擦。第二天,张怀韬来看,黑板擦乾净了,抹布有了,炉子也生了,他在课堂上教得更有劲,下课后跑到团总支那里说:“工人太好了,我一定要把我所懂得的东西尽量教给他们。”此后,他自己订了七条教好课程的计划,青年工人知道后,也都自动订了学好技术的计划,团总支就抓住了这机会,发动了全体教员和学员都订了教好学好的保证计划,掀起了学习的热潮。

通过技术学习,工人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到安装第二台发电机时,许多徒工和助手(普通工)已能做刮轴瓦、研磨推力头等工作,他们的技术熟练程度已达四、五级技工的水平,在工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青年团员赵光荣在下线圈时,创造了六小时二十七个的最高纪录。苏联专家也兴奋地祝贺他的成绩,并且鼓励他继续努力。

鼓舞和支持

在预安装过程中,缺少一个试验同期发电机的工具,影响着安装工作,党和行政都提出号召,要求工人和技术员想办法解决。

一天,青年技术员陈汉民拿了一张图纸到团总支来,他说:“我想做一个风力透平机来进行同期发电机的试验,你们看行不行?”我们把那张图纸看了半天,看不出个门道来,但是觉得应该想办法帮助他完成这个创造,就对他说:“老陈,这个我们不大懂,你应该请工人帮助。只要你肯钻,一定能行,我们找人帮助你研究。”我们找了发电机场团支书张怀韬和卷线班班长老工友杨昌桢、团员李贞洙去帮助他。他们把陈汉民的图纸拿到班里去讨论,修改了不合适的部分,组织工人替他找寻材料,制造了零件。个别落后工人说这是浪费时间,他们就在工会小组上批判了这种思想。

风力透平机凝成了,可是在试验时出了问题。风力透平机本身周转情况很好,但带负荷后就停止了转动。试验失败了,群众议论纷纷,这时只有杨昌桢和李贞洙两人留在那儿研究失败的原因。陈汉民情绪很颓丧,两眼瞪着风力透平机,急得眼泪汪汪。杨昌桢和李贞洙对陈汉民说:“老陈,别这样,世上没有一下就成功的事儿,这算啥,我们重新来!”这时,孟庆山比陈汉民更焦急,满心指望的事落了空;心想,自己虽然不懂技术,不能帮助陈汉民,但无论如何在这时是不能离开他的。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应该使他感到组织上对他的支持,于是就安慰他,鼓励他。党总支和行政上很重视这件事,请了安装队长、助理工程师吴成玉亲自来帮助他。经过吴成玉、杨昌桢和李贞洙的帮助,陈汉民再次修改了原设计,加添了一部风叶和风洞的上下部盖后,试验成功了,转数四百,超过需要能力一倍多。

正式试验周转时,党委书记、经理、苏联专家都来了。苏联专家赞许地伸出大拇指向陈汉民致意,党委书记和经理表扬了他。这时陈汉民眼里闪耀着光辉,激动地说:“这都是党、团组织和工人同志帮助得来的呀!”

几天以后,青年工人李长荣创造了手动式鉋床,工作效率提高三十七倍。

我们抓住了这些好的人物和事例大力进行宣传。此后发明创造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变电场青年技术员李天培、金希功、张柏忍创造了电极養生法的经验;配电场刘书生和工人一起创造了找电缆线的先进经验;张怀韬和陈斌小组一起在铁片去锈中创造了木槽架、铁刷子和流水作业法;陈汉民第二次创造热风机。这些事迹大大地推动了工程的进度,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

学习苏联

学习苏联,贯彻苏联专家的建议,是保证完成安装水电机工程的关键。但是,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员都充分地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一般的是缺乏实际体验,有的甚至还有怀疑情绪,说“苏联专家建议有考虑之必要”。一个青年技术员在分导水翼间隙时不执行专家建议,结果造成了返工。

怎样使他们踏踏实实地学习苏联呢?当时在队上工作的省、市委工作组和党总支指示团总支:“要切实掌握清沉,用事实说服大家。”因此团总支研究了苏联专家的建议,用对比的办法向技术员进行教育:例如安装水力发电机的关键性工作之一是轮辐套轴,在采用专家建议后较伪满时提高工作效率二十一倍;同大体积的水力发电机,由于运用了苏联的先进经验,打破了旧的设计理论,比旧德国的机器蓄力提高百分之十四;只一个简单的上下主轴连接,经采用苏联经验后,工作效率提高了六十倍。这些生动的事实,教育了一些不重视专家建议的人。

为了使大家学习有个样子,团总支就帮助陈汉民总结了怎样在一个月内学习和积累三十七条苏联专家建议,怎样帮助工人掌握电弧焊接等苏联先进经验的经验,并在和工会共同举办的苏联先进经验展览和表演会上作了介绍。这样,就进一步地推动了青年技术员去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和贯彻苏联专家建议。

苏联发电机专家奥尔洛夫对我们说:“第一台我们教给你们,大家来一起干;第二台我们指挥你们干;第三台应该是你们自己干了。”但是我们不懂的地方太多了,例如技术员王林范在教磁铁配重时,

工人问:“如果磁铁片数相等而重量不等怎么办?”他就回答不出来。类似这样问题很多。照这样,苏联专家走后,自己怎么能干得了呢?因此,青年技术员普遍感到自己技术不足,迫切要求更多地学习苏联先进技术理论和操作经验,一次次地向团总支反映,要求团帮助他们组织起来,请苏联专家讲课。

团总支研究了这要求,请示了党总支和行政,领导上同意请苏联专家作专题报告,系统地向技术人员教授水力发电的技术知识。从那时起到全部工程竣工,苏联专家一共给做了二十九次专题报告,这里包括了安装水力发电机的全部深渊的理论和精湛的操作技术经验。技术人员在学习中表现了从未有过的热心和钻研,在二十九次报告中从无一人无故缺席。许多技术员都为苏联专家热诚和无保留地教学精神所感动;都为自己掌握了先进的理论和经验,能在将来更多地为祖国建设水力发电站服务而感到光荣。

政治上的关心和培养

团总支经常围绕工作帮助青年技术员解决一些思想问题,但是只靠团总支的力量是不够的,要经常地请党、上级团委和上级工作组指示和帮助。

青年技术员迫切要求政治上的进步,我们总支也很关心他们的入党、入团问题。当我们了解到有些技术员要求入党的动机不够正确,团总支就组织了一次“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的座谈会,并叫有比较正确的入党动机的同志做了报告,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觉悟。今年上半年团总支为党推荐了一批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党的对象,现在巳有七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开始时技术员一般不够重视,认为学好技术什么地方都吃得开,要学习的话,就要听大报告,认为自学是浪费时间。团总支向党汇报了情况,并针对这些思想召开了座谈会,批判了不重视理论学习的思想;同时根据队在野外工作的情况和技术人员的文化水平,说明理论学习应该以自修为主。这些工作帮助了党在组织理论学习上起了作用,从一九五三年九月份开始学联共党史,学习制度现在还保持着。

由于青年技术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提高了,工作进步了,现在巳有十二名被提拔为场长、股长,成为工作中的骨干。青年们也都把团的组织看成是帮助他们进步的希望和寄托。

吸收团员技术员参加团组织的领导

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吸收团员技术员参加团组织的领导,对于做好青年技术员的工作是很有益处的。开始时我们不了解技术员的思想、要求、意见和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不晓得进行这一工作的方式方法。支部委员潘景奎(技术员)就经常地向我们反映情况,提供办法,并且也纠正了我们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团的组织通过他们也能够把党、行政和团组织的工作意图较好地贯彻到青年技术人员中去。另外,在开始阶段,我们不懂业务技术,很难在这方面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具体意见,而支部委员中的技术员就具有较多的知识,能够在团的会议上提出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并且能在实际工作中给技术员以具体的帮助。

此外技术员参加了团组织的领导,增加了技术员团员对团组织的关心和责任感,更有效和更充分地发扬民主,对整个团的工作改进和提高有很大作用。

把工作做得更好些

我们虽然在技术人员工作上摸到了一些经验,但是我们还是有困难。我们不熟悉他们的业务,对于技术是外行,经过陈汉民制造风力透平机第一次试验失败和李长荣制造手动式鉋床时请团总支帮助的两件事,特别使我们总支的几个同志感到必须熟悉业务,学习技术知识。在工程期中,我们常常到工地去帮助工人工作,同时又请了技术员教我们甚础技术知识,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使我们熟悉工作情况,熟悉技术员,更密切和他们的联系,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猜你喜欢
汉民总支团总支
小小志愿者
心声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万岁中国
高校院系党委(总支)组织力的维度构成与提升策略研究
山东自贸区的四点建议
党总支在教师队伍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有效性研究
刍议地方应用型院校团总支、学生会工作
高校团总支工作新思路探析
抓好凝聚力工程,提升履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