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红旗手

1964-08-29 02:54宋文郁
中国青年 1964年21期
关键词:伙房炊事员螺丝钉

宋文郁

自觉地投入革命的大熔炉

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普照下,我们的时代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啊。英雄成长的具体过程虽然不同,但是所走的基本道路却是共同的。像一块块未经冶炼的矿石,必须通过高温千锤百炼,他们都是自觉地投入革命的大熔炉,下决心在革命的烈火中,把自己锻炼成优质的纯钢的。

张洪池是个贫农的儿子,自小就饱受地主恶霸的剥削和压迫。十五岁那年,他到上海一家私营竹架店当学徒,又尝到了给资本家干活的痛苦。伟大的“三反”“五反”运动开始唤醒了他的阶级觉悟,在党的教导和关怀下,他逐渐懂得了一些工人阶级当家做主和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因此,一九五六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时候,他就毅然报名参加了解放军。

一九六○年三月,张洪池在部队里服役期满了。当时,这个二十三岁的战士在日记上写道:“为了党的利益,不管是深山密林,不管是海岛边疆,哪里艰苦、困难,哪里需要我去工作,我就到哪里去。我决不因为退伍而去贪图享受安逸。”“一句话,听从分配,跟党走!”就这样,他告别了心爱的上海,毅然奔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油田建设的大庆。

在大庆,到处洋溢着革命气氛。决心不在任何困难下低头的英雄们,在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红旗的指引下,要在这儿展开一场激战,向地下索取石油。人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没有房子,住在帐篷里;帐篷不够,就睡在大地上;技术不高,边干边学;经验不足,及时总结,总之,万众一心,斗志昂扬,一定要排除万难,在这个未开垦的处女地上,建立起一个自己勘探、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采炼的现代化的石油企业。张洪池就是在这种革命精神的鼓舞下投入战斗的。他为自己能够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中充当一名尖兵,而感到格外的光荣和自豪!

张洪池在部队里当过电话班班长,如今分配在钻井大队电测队当电测学徒工。当钻探机打出一口井之后,他们便把漆着红白两色的汽车——仪器车和电缆车开来了。粗大的电缆一端接在仪器车上,另一端装上探测仪,一步步垂到井里,详尽而精确地测出井斜、井温、井径以及流体等等。像灵敏的眼睛一样,观测井下的奥秘,为进一步采油提供准确的科学资料和数据。然而,要掌握这一套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是需要许多科学知识的啊,对于仅仅有高小文化水平的张洪池来说,该是多么困难!可是,他刻苦钻研,顽强学习,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掌握了滑轮、马达、转速表三大件,能独立在井上操作了。从此,哪里钻井,他就到哪里,和钻井大队的英雄们一起日夜战斗

在井边。

不能让测井工作停下来!

钻井工作争分夺秒,紧张地进行着。一九六○年七月一天傍晚,尽管当时毛毛细雨下个不停,测井队还是准备从已测定的井场出发,到四里外另一个井场去进行电测。但是,动身时却得知那个井场的电源发生了故障。没有电,测井便无法进行。唯一的办法是派人架一条电线到那里去,再回到这儿来接上电源。这时,暮色苍茫,狼正在荒野上活动,架这么一条四里长的电线可真不轻松。派谁去呢?队长正在犹豫,当过电话兵的张洪池立刻挺身而出了:“我去!”没等队长答应,他已卷起了裤腿,背上六十多斤重的一捆电线,冲了出去。接着有两个伙伴也跟了出来。当队长率领全队乘车出发时,张洪池和两个伙伴,已消失在莽莽苍苍的夜海里了。全队来到新井场以后,毛毛细雨突然变成了倾盆大雨,好容易才看见张洪池冒着大雨喘吁吁把电线架了过来。现在,探测仪电缆都已准备好,唯一的工作是跑回去接电源了。张洪池一刻也不歇息,顺手抄起一条小钢管当作打狼的武器,马上向回跑。又是风,又是闪电,又是雷;雨,就像几个大水库在天空中翻了个儿,遮头盖脸地倾倒下来,压得他抬不起头。他和暴风雨顽强地搏斗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摔倒了,爬起来,又摔倒了,再爬起来。突然,他一脚陷到没膝的烂泥里,说什么也拔不出来了。借闪电的亮光一看,哎呀,竟是一个稀泥塘。张洪池使尽了力气把脚拔出来,索性把鞋子甩在一边,赤脚踩着烂泥,拄着钢管,一步一步往前挪……好容易越过了稀泥塘,不顾两脚被石渣刺破,他拼着命大踏步地向远远的井场灯火处奔去。电源接通了,终于保证了测井工作的及时进行。

一年来,由于张洪池勤学苦练,一贯拣重担挑,抢重活干,高度发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终于在全探区被评上了红旗手。

这又是另一种考验

一九六○年冬天,党委发出号召,要求尽一切努力办好全探区的食堂。电测站的食堂办得不大好,党支部决定派一个红旗手去,改变这个一直是落后的食堂的面貌。派谁去呢?张洪池!

张洪池自顾到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来,自觉地投入了这个革命的大熔炉,他已经接受了不少艰苦、困难的考验;现在,正当他打算在勘探的第一线上再接再厉大显身手的时候,这个大熔炉啊,却对他提出了另一种考验。张洪池对于轰轰烈烈大事情和平平凡凡小事情的理解,会和一些青年人的理解有所不同吗?他肯不肯老老实实去当一名炊事员呢?当一名炊事员,这就是说,要丢下他心爱的探测仪、电缆车,当别人在第一线上轰轰烈烈为祖国豪迈的英雄事业立功的时候,自己却只能留在后方。自己刚刚辛辛苦苦学到手的电测技术,岂不白白扔掉了吗?何况,他本来不会炒菜、做饭啊,现在却偏偏教他去改造一个办得不好的食堂,他干得了吗?

张洪池毕竟还在成长的过程中啊。他能不能愉快地服从党的分配?他的内心里,会不会有尖锐的斗争呢?……

“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多少激动的往事,一齐掠过张洪池的心头。特别是在部队里他个人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又清晰地浮现在他的面前!

一九五九年九月,排长因公出差,班长张洪池暂时负责排里工作。就在这个时候,张洪池突然患了急性肝炎,当领导上派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时,张洪池巳经昏迷不醒了。有的大夫心里想:恐怕不行了,可能要送到太平间去。党委书记却坚决地说:“一定要千方百计挽回这个战士的生命!”医院党委召开了紧急会议,全院立即动员起来。人们给张洪池打了一针

又一针,胳膊上的血管打硬了,又从腿上给他注射。多少贵重的药物用到他的身上啊。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也特地从南京赶来抢救……。经过十多天的努力,张洪池终于从昏迷状态中清醒过来。当院长亲自来看他的时候,张洪池呆着眼珠望着院长和医生们,热泪一直滚落到枕边。

张洪池躺在病床上,心情激动,思潮汹涌:过去给资本家当学徒时,他也曾经害过一场几乎送了命的伤寒病。但是,那时他得到的是什么待遇啊!老板舍不得给他请医生,就亲自动手替他刮痧,刮得他身上直冒血津儿,一次不好又刮二次,病情却愈加恶化,最后他发起高烧来完全昏迷了。狠心的老板觉得不济事了,竟把张洪池撵出店外,……在资本家眼里,工人的生命简直不如一条狗。要是十一年前害今天这场大病,自己早就埋到土里去了。可是在今天,在人民解放军的部队里,党为了挽救我的生命,整个医院动员起来了。是党,是亲爱的毛主席,给了我这第二次生命啊!张洪池呀,张洪池,要牢牢记住,你的生命是党给你的,只要你心脏还跳动一分钟,就要为党工作一分钟。党指向哪里,你就应该奔到哪里!为了党的事业,你即使粉身碎骨,也是值得的啊!……

现在,党派他到伙房去当炊事员了。

深厚的阶级感情,毛主席著作给他的教育,党对他的信任和期待,过去部队里革命传统和一切英雄人物的感染,都不能不使张洪池很快地克服了内心的矛盾,毅然地走上了炊事员的岗位。

原来最困难的工作不仅是在第一线

张洪池带着党的期望来到伙房。

现在,他决心要把这个落后的食堂变成先进的食堂,成为全站职工的“温暖之家”。可是,张洪池到底是一个没有经验的青年人,他恨不得一个早晨,就扭转整个局面。见到脏活重活,他抢着干;见到不合理的事,他都要管。他亲自把箱箱柜柜和仓库的锁匙统统掌握起来。有的炊事员卖饭卖菜不公平,他就亲自动手给职工打饭打菜……这使有的炊事员觉得这个红旗手简直是来“监视”他们的,对张洪池特别冷淡。领导上号召节约煤炭,炉灶太大,既不好烧又浪费煤,他们也不管,张洪池只好张罗请两个瓦工来修理。两个瓦工进到伙房就问:“这儿谁负责?”张洪池迎了上去,两个瓦工望望这个矮小的青年,故意说:“你就是这儿的主任呀?!”他们看了炉灶,说要全部拆掉重建,顶快也得四天时间,还要花四十多元钱。张洪池一听,忙摇头说:“算了,我自己干吧。”其他炊事员在旁边把嘴一撇:“人家瓦工都干不了,就你能!?”张洪池毫不理会,一个人埋头修起炉灶来,一干就是一天一宵。不久,炊事员乔克礼请假回家结婚去了,老炊事员王臣兴因牙痛不来上班了,只剩下一个会做饭的内行孙连荣,却整天在张洪池身边唉声叹气。张洪池还不会做饭,不是把饭烧焦了就是夹生,蒸的馒头根本发不起来,又黑又小又硬。开完饭,洗碗刷锅还是张洪池的事儿。他一天从早忙到晚,手脚不识闲儿,事情却越办越糟。本来六点钟开的早饭,到九点钟才吃上,到了下午三点才开午饭。等着买饭的职工议论纷纷:“哼,红旗手不进食堂还能吃上饭,他进了食堂连饭也吃不上了!”有的公开提出责问:“你们炊事员敢情吃饱了不饿,我们还得干活去呢!”……

张洪池越往下听,心里越难过。自己一天到晚辛辛苦苦忙得不可开交,吃不好,睡不安;结果呢,炊事员不合作,食堂搞不好,群众意见这么大,心里感到挺委屈。唉,真是困难呵!思前想后,越想越干不下去,干脆,还是回去当自己的电测工吧,就是风里雪里也干个痛快啊!想到这里,他几乎要卷起铺盖就走。可是,这样做符合党对自己的要求吗?离开部队时,首长对自己是怎样说的?现在,碰了壁就想回头,岂不辜负党多年对自己的教导。恰当这个时刻,党支部书记有意识地教他学习毛主席的《关于重庆谈判》这篇文章。文章中这一段话把他吸引住了:“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毛主席的话多么深刻多么亲切,就像站在身边,对自己说的一样。它像一盏明灯,把张洪池的心照亮了。对啊,食堂办得不好,是有很多困难。没有困难,党也

不会把我调到伙房来工作。到最艰苫、最困难的地方去工作,这不是自己最初的志愿吗?原来,最艰苦、最困难的工作,不仅仅是在勘探前线,也在保证前线的后方。这里,不能光凭猛攻猛打了;这里,原来也是那豪迈的英雄事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革命英雄主义,更需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这不正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吗?想到这里,他心里更加平静了,决心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战胜一切困难。

最主要的是首先抓思想

可是,这么多的困难,怎样人手解决呢?这个时期党委正号召全体职工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张洪池想起了毛主席的《矛盾论》,食堂工作里的矛盾很多,要冷静地分析,抓住主要矛盾。他想来想去,终于想清楚了:最主要的是首先抓思想,这个问题搞得好,一切都好办。现在,几个炊事员不理自己,除了由于自己的作风简单生硬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思想工作还没有做到家!

张洪池默默地埋头修理炉灶,连续拆开了两次,总算是修好了。过去,一天烧四百厅煤,如今只烧二百斤,火苗跳得老高,挺好使。这时,老炊事员孙连荣才说了他句好话:“还行呀,你这小伙子!”张洪池不会做饭,就虚心向孙连荣学习。在干活当中,两个人渐潮能谈得来了。有一次孙连荣说:“当炊事员就是倒楣。你看,伙房里精湿,棉鞋几天就沤烂了。”说着就举起张了嘴的破鞋给张洪池看。张洪池看了,立刻就把自己当电测工跑野外时,上级发的一双崭新的棉胶鞋送给了孙连荣。孙连荣一下子楞住了,说:“不,还是你留着自己穿吧!”张洪池诚恳地说:“伙房里很潮湿,里里外外,经常进进出出,容易湿鞋冻脚。你穿上比我穿更适合,作用更大。我是真心送给你的!”孙连荣抱着这双新的棉胶鞋,感动得不知说啥好。他这才发现张洪池并不是到伙房来故意跟他们为难,而是真心想把工作搞好。从此,张洪池经常与他谈心,进一步启发他的觉悟,孙连荣也主动地帮助张洪池来改善食堂工作。食堂开始有些起色了。

与此同时,乔克礼结婚回来,不慎烧了棉被,正在发愁没有被子可盖时,张洪池抱着自己的被子进来了,撂在乔克礼的炕上。乔克礼连忙推辞说:“数九寒天的,我怎么能要你的被子,让你挨冻?”张洪池笑着说:“我比你年青,顶得住,再说我还有被子啊!”乔克礼见他诚心诚意,便收下了。后来他才偶然发现张洪池每晚仅仅盖一件旧皮大衣,蜷着身子睡在伙房里。他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决心好好工作了。

张洪池又不止一次到因病不能上班的炊事员王臣兴家里去探问。王臣兴躺在炕上,头发留了好长也不理。连他的孩子也是蓬头垢面。于是他就汇钱给上海做工的哥哥,请他买一套理发工具寄来。张洪池拿上推子剪子首先来到王臣兴家里,给孩子理了发,最后又给王臣兴剪了头。一家子十分高兴。第二天,王臣兴就到伙房上班了。张洪池再三劝阻他,请他回去休息,王臣兴执意不肯。

人手多了,食堂工作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忙乱不堪了。张洪池一有空就跟他们三个人聊天,谈谈政治,谈谈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可是,他发现炊事员因为一天从早忙到晚,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机会参加政治运动和会议,思想很闭塞。怎么办呢?琢磨好久想不出办法来。他忽然想到要有一架收音机就好了,可以让大家天天能听听国家大事,学习政治形势,思想不就开阔了!想到这儿,他就取出自己所有的积蓄一百五十元,又向别的同志借了二十三元,买了一架美多牌收音机乐呵呵地抱回伙房里。三个炊事员都乐了。从此,大家都能天天听广播,了解国家大事,学习党的政策,工作劲头更大了。张洪池又买了一个扩音喇叭,装到饭厅里。全站职工不仅及时吃到了可口的饭菜,还能听广播,感到食堂里特别温暖。

平凡的工作就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吗?

食堂搞好了,职工吃得满意了,张洪池干得越发起劲了。现在,他既是炊事员,又是管理员,又是饲养员。他买了本《怎样养猪》苦心钻研,不仅把四头猪喂

得滚溜圆,还学会了给猪治病、打针、下药。他和其他炊事员一起,互相学习,齐心协力把他们这个食堂办得更加出色,成了全探区食堂的一面旗帜。

平凡的工作就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吗?炊事员的工作按说是最平凡的工作了,还能有什么不平凡的创造?但是,凡属于革命的工作,干起来就没有止境,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不断地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有一回,人们发现从来不进饭馆的张洪池,突然进了饭馆。原来他是去拜师学艺,向人家请教烹调的方法去了。他结合钻研《大众菜谱》那本书,学会了粗粮细作,学成了能做二十多种饭菜的能手。

又有一回,一个徒工嫌菜里有大酱不愿意吃。张洪池开玩笑说:“这不吃,那不吃,干脆一个人配一个炊事员好了。”那个同志听了,噘着嘴连饭也没吃就走了。张洪池很后悔,心想炊事员的任务就是让大家吃好、吃饱、吃得满意。同志们不满意,正说明自己的工作没干好。为什么对人家说那样的话?我这样做能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记得在部队医院里,护士来打针时,自己在昏迷中痛得直咬她,可是她还是耐心把针打下去,在为自己端屎端尿时也完全没有一点厌烦的神色,人家那种高贵的精神,才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己是个炊事员,对待同志应该像医生、护士对待病人那样和蔼可亲,使大家感到温暖,让大家完全满意才对啊。

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尽善尽美呢?张洪池想起了毛主席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 权”的教导,他又找出毛主席这一著作进行学习,越学心里越明亮,他决心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对大家的口味进行调查研究。每天开饭后他细心观察,空闲时和职工聊天。日久天长,他逐渐把每个人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摸得一清二楚。他了解到全队里有二十七个同志是江南人爱吃大米和甜食,十六个同志是东北人爱吃葱蒜,十四个同志是华北和西北人爱吃面食。张洪池并未满足,他觉得这仅仅是基本情况,还要摸出每个人的具体特点。诸如,谁不爱吃葱蒜,谁不爱吃大酱;谁喜欢吃辣椒,谁喜欢吃香菜,等等。甚至连口味浓淡,爱吃咸还是爱吃淡,他都摸透了,做饭炒菜时,就区别加以对待。有个女描图员不吃猪肉,过去队里一吃猪肉,她就悄悄在一边啃干粮。张洪池看到眼里,记在心上。再吃猪肉时,张洪池端着一碗香喷喷的油炸豆腐送到她的桌前,乐得女描图员称谢不迭。有两个女同志吃不下饭,被张洪池发现了,心想她们一定是病了,特地做了两碗挂面。可是她们还是吃不下。张洪池从侧面一打听,原来她们怀孕了,吃了就吐,光想吃酸的东西。于是张洪池在煮挂面时多放点醋,蒸馒头时特别拣出几个来少放碱。这两位见饭就吐的女同志,果然吃得津津有味了。

当同志们吃了香喷喷的大米饭,或是美味的饺子,满意地走出食堂时,人们常常看到张洪池躲在伙房里吃玉米饼子、啃焦在锅底上的锅巴,要不就是吃煮破了的饺子皮。有时大家过意不去,便纷纷来劝他。张洪池却总有一大套理由:玉米营养多,焦锅巴、烂饺子皮容易消化呀!职工们都忍不住一再表扬他,这正是对张洪池最高的奖赏!

要像个万能的螺丝钉一样

张洪池下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懂得自己不仅是一个炊事员,而且首先是个共产党员。因此,他除了在生活上关心同志外,还进一步从政治上帮助别人进步,自觉地做思想工作。技术员田国安在工作中不小心把马达烧坏了,他不虚心检查自己的责任,反而埋怨领导批评太多。张洪池知道了这件事,便主动找他攀谈起来,又是中肯的批评,又是积极的鼓励,说得田国安心服口服,以后果然在实际行动中改进了。工人潘振先探亲回来,思想上有些消沉。张洪池就立刻找他谈心,发现他想回家务农,就耐心地向他说明搞石油工业的伟大意义……没过几天,潘振先来找支部书记检讨了。后来他主动地在支部大会上谈了自己的体会,大家听了很受启发。张洪池看到这一切,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人先进单枪匹马,众人先进移山倒海!”大庆人的革命风格,不就是也表现在人人都做思想工作吗?从此,他更加自觉地做思想工作了。一九六三年五月,党派张洪池去担任队里的副指导员。张洪池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党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自己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工作中的困难也更多了。但是,他一往直前,越干劲越足,越干体会越深。他在日记里写道:“我要像个万能的螺丝钉一样,拧在枪杆上也行,拧在农具上也行,拧在汽车上、机器上、锅台上……凡是拧在对党有利的地方都行,都要起到一个小螺丝钉的作用。……”

其实,张洪池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枚小螺丝钉的作用吗?看你怎么理解。从整个革命机器来说,一枚螺丝钉的位置只能是一枚螺丝钉的位置;但从这一枚螺丝钉本身来说,也许它就不仅仅是一枚螺丝钉了。照张洪池的说法,或者它是一枚万能螺丝钉吧,它不仅拧在哪儿都行;而且拧在哪儿,它都能发挥出超过它本身应起的那种作用,比如说,它甚至能够代替齿轮,代替杠杆,代替机器里一切起着作用的机件。有这样的万能螺丝钉吗?科学上也许还没发明出来,然而,在我们这部革命机器里,却的确就有着这样的螺丝钉。

猜你喜欢
伙房炊事员螺丝钉
伯牙鼓琴
老朱的用武之地
我是小小螺丝钉——走进“3·5”学雷锋日
我家的那颗“螺丝钉”
“火”字歌
河北省赤城县伙房—大岭堡一带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炊事员也能立大功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
做民生永远闪亮的螺丝钉
不做“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