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谜

1982-01-01 04:4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2年4期
关键词:玄宗细胞膜杨贵妃

“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故事,相传出自唐天宝年间。据说有一年的春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到兴庆宫沉香亭畔观赏牡丹,命乐师李龟年召李白进宫填写新词,以歌助兴。当时身为翰林院学士的李白,正醉在长安街上一家酒楼里。李龟年叫人把他抬到马上,驮进兴庆宫。玄宗唤宫女端来醒酒汤,由他亲自用调羹调温送与李白,然后说:“今日牡丹盛开,朕与爱妃在此赏玩,不想听旧乐,故召卿来作新词。”李白闻听,启奏玄宗先赐酒。玄宗关切地说:“卿刚醒,再喝醉了怎么办?”李白躬身答道:“臣是斗酒三百篇,醉后诗兴涌如泉。”玄宗即命人取来西域进贡的上品葡萄酒,叫杨贵妃手执七宝杯,亲自倒了满满一杯,赐与李白。李白连饮数杯,微微入醉,飘飘欲仙,立即挥毫赋了三首《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玄宗读了三首新词,大悦,即命乐工演唱,并亲自吹着玉笛伴奏。

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一千多年。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李白能醉熏熏地写出那么好的诗句来呢?酒能助才思、长诗兴吗?现在,这个谜终于解开了。原来酒中的酒精,能使含有脂肪和蛋白质的脑细胞膜产生物理变化。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脑细胞硬化,反应迟钝,需喝上一定数量的酒,才能使脑细胞膜暂时恢复正常。李白之所以酒后才思敏捷,诗如泉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是一种慢性酒精中毒症。长此下去,会变成恶性循环,产生对酒精的依赖,以致身体越来越差,思想越来越迟钝。由于唐代还不会酿造酒精含量很高的白酒,一般喝的都是用糯米或黄米酿造的米酒,因此李白才能敢说“一日须倾三百杯”。要是今天的六十度白酒,莫说一天喝三百杯,恐怕喝三十杯也受不了。

(摘自《科苑》1982年第2期)

猜你喜欢
玄宗细胞膜杨贵妃
狡黠
杨贵妃死亡之谜
杨贵妃死亡之谜
细胞膜色谱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来华景教徒与怛逻斯冲突之形成
基于定量分析的细胞静息电位教学探讨
皮肤癌的成因及形状推论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析论
皇上面子也不给
坐在轮椅上的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