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伟大的历史变革

1984-08-20 05:13
中国青年 1984年11期
关键词:生产力变革现代化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将以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更好地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载入史册。全国人民和青年无不为正在进行的伟大历史变革而欢欣鼓舞。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所决定的改革,既不是搞旧的僵化模式的社会主义,更不是搞资本主义,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调节,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场革命。这将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具有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就,推动技术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的更加强大的能力,促进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生产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保证我们国家的繁荣强盛和人民的富裕幸福。我们每个青年都要充分认识这场改革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满腔热情地迎接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英勇积极地投身到这场全面改革的洪流中去。

这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中心环节是搞活经济,提高企业的活力。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企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职工,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工作,人人关注企业的经营,人人重视企业的效益,人人的工作成果与社会荣誉和物质利益密切结合起来。一句话,我们每个青年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积性极、智慧和创造力为高速度发展我国经济贡献力量。这也应该成为变革时期青年们的行动准则。

历史表明,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青年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缺乏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知识和经验,这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学习文化知识、现代技术、科学管理,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青年适应历史变革的需要。青年,特别是工矿企业中的青年,都应该结合本职工作,刻苦学习、钻研,尽快地使自己成为熟练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者。我们希望一大批有志青年,经过学习和锻炼,成为具有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又有革新精神,勇于创造,能够开创新局面的经营管理人才,成为年轻的厂长、经理、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各种专门家。青年们要发奋图强,用二、三十年的时间使我们整个民族的科学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的青年手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这是我们青年迎接和实现伟大历史变革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青年在意识上要有变革的思想,要敢于摆脱“左”的和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传统观念及旧习惯势力的束缚。对于资产阶级思想,我们当然要反对和克服。但是,由于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延续时间长,我们要批判和克服的主要是封建意识。比如等级观念,论资排辈;搞平均主义,不许冒尖;安于现状,墨守陈规,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等。这些旧观念,都会抑制和影响青年成长。青年人思想敏锐,接受新事物快,很少保守思想,应该做新思想、新文化、新风尚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一个大的社会变革,往往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也必然带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决不会停留在原有水平上。不能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统统当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地把自己打扮得更美一点,吃得更丰富一点,玩得更欢乐一点。在伟大变革的时代,青年们不仅要争当社会主义新生产力的代表,还要争当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带头人。

猜你喜欢
生产力变革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变革开始了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