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色的综合科学史

1985-07-15 05:54刁培德
读书 1985年3期
关键词:文化史科学史著作

刁培德

科学史的研究和普及,近年在国内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关注。但那种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既有严密的科学性,又通俗易懂的科学史著作在国内还不多见。最近翻译出版的汤浅光朝著《解说科学文化史年表》一书,则兼有上述优点,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综合科学史著作。

汤浅光朝教授是日本著名的科学史专家,一九六九年至一九八一年曾担任日本科学史学会会长。本书初稿写于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以后又经过多次增补修订。这次出版的中译本,是根据一九七一年的增补版翻译的。

《年表》的最大特点,是作者没有采取传统的将各门学科史简单地拼凑罗列的办法,而是将科学史放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上进行观察,既致力于各学科的综合,又力图在社会结构的发展中把握科学和技术的整个历史。例如,对于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开创了科学史上一个新时代的牛顿力学,本书没有重复已有的科学史著作的内容,去介绍众所周知的牛顿原理(万有引力和运动定律),而是着重考察牛顿原理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和认识论依据,介绍了黑森、马赫及武谷三男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在科学史的各个转折时期,作者都十分注意引发这种转变的社会契机,尽可能简要而又明确地说明其前因后果,及与其他文化子系统的关联,表明了作者独特的历史眼光。

书中除了着重介绍西方科学史外,还专门编写了日本科学史和中国近代科学史两个部分。鉴于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日本科学史,这一部分具有特殊的价值。以明治维新为分界,日本古代主要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近代则转向学习西方,在短时期内,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如作者指出的,日本科学文化史年表“显示了引进和消化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过程”。这对于我们借鉴日本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亦不无意义。总的来说,中国和日本,东方和西方,在科学文化的发展中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的。但由于各种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具体走过的道路又表现出巨大的歧异。本书注意了发掘它们之间的联系,比较其异同,并力图“从广阔的人类文化史整体的观点出发”来加以说明,在论及一方时,尽量与其他方面相对照。作为一个东方人,作者既突破了历史研究中“西方中心论”的羁绊,也没有囿于东方古老封闭的学术眼光。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采取“解说”与“年表”相结合这一独创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书中将自人类出现至一九七○年这一漫长的历史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由年表和文字解说组成。这种写法,一方面使读者能够通过年表明确掌握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纵横关系,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单纯列表的枯燥乏味。各表的解说,都以简明生动的文字,突出点明了该时期科学文化史的主流和重点。对于伟大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活生生的形象、光辉业绩和新学科诞生的历程,该书用举例描述的手法,绘出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科学史画面。

《解说科学文化史年表》是世界科学文化史的一个大纲,是一部鸟瞰式的著作,并不以说明科学史上的各个细节和具体阐释历史上的科学原理为己任。因此,对于专门从事科学史研究的读者来说,可能显得过于简略。特别是其中二十世纪西方科学史和中国科学史部分,材料比较单薄,不无缺憾。但总的说来,它仍不失为一部叙述生动、可读性高,而且资料丰富又便于查索的好书。

(《解说科学文化史年表》,〔日〕汤浅光朝著,张利华译,樊洪业校,科学普及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八月版,2.30元)

猜你喜欢
文化史科学史著作
论科学史与情景创设的探究式教学
秒变戏精
试论儒家和道家著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
浅谈科学史在初中科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科学教学中挖掘科学史的有效途径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初探
画家的数学著作
从系带到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