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1987-08-24 05:50钱小芊
中国青年 1987年7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图式资本主义

钱小芊

当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但又不得不去做“本应”由资本主义社会完成的事情时,困惑是难免的,重要的是理出一条——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实在是一个值得再三讨论的问题。几十年的实践,使我们开始意识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就为正确认识我们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科学理论的通俗化本身有时也包含着某种简单化的危险。我们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是否也存在着这种“简单”的情况?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科书和各种读物,常常把人类社会的发展通俗地表述和图解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基于这种依次更替的图式,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与资本主义前后相继的社会形态。这是一种简单化的通俗说法,它却深深地影响和左右着我们对社会主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只要稍加环顾就可以发现,无论在经济问题上,还是在政治问题上,或者在文化问题上,我们对社会主义,以及它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很多判断和评价,几乎都是以此为基准的。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矛盾状况:

一方面,由于我们的国家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社会的民主传统、民主风气较为淡薄。我们国家的不少边远穷困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方面,甚至还处在前资本主义状态,资本主义已经完成的许多事情,在我们这里还没有完成。可是,另一方面,在我们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图式上,资本主义早已成了过去,我们已经超过了资本主义。

由此,当我们在新社会里不得不去做有些“本应”由资本主义旧社会去完成的事情时,这在理论上就产生了疑问:这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这种情况在改革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充分。我们的改革首先是循着实践的道路前进的(循着实践的道路前进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列宁认为,十月革命就是循着这样的道路而不是理论的道路前进的)。在改革中,实践上正在做的和不得不做的,在理论上有时却说不通,似乎这不是社会主义的“正业”。于是,人们在今天的实际生活中产生了许多这样的困惑:

既然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形态,为什么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劳动生产率现在还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呢?为什么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呢?既然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为什么我们社会主义现在也要提发展商品经济?既然《共产党宣言》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发展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可以再具体地开列下去。由此,一些同志怀疑我们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而另一些同志则提出要“补资本主义的课”。

显然,人们所以产生疑问和产生思想混乱,是由于头脑中有了这样一个从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依次更替的简单化的理论图式,换言之,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先验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笼统的理论图式,人们才对社会主义的实际生活产生了怀疑。

当实际生活与以往的理论图式发生冲突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修订这个理论图式,而不是去修订实际生活。

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消灭一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这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应该指出:一、马克思、思格斯从来没有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简单地表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而且相反,他们反对把关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马克思毫不客气地说:否则,“会给我过多的荣誉,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130页)二、马克思、恩格斯是在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的基础上论述未来社会的,在他们那里,社会主义当然应该是产生于资本主义之后的、在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都高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的这样一种社会发展阶段,他们对未来社会的一些论述,包括他们对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和商品经济问题的想法,是与此相联系的。对此,恩格斯早就说得很明白了,他说:“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419页)因此,当我们的社会主义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不是作为与资本主义前后相继的社会形态出现时,我们也只能从我们自己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出发,建立起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观,即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观。

今天我们谈论社会主义,谈论它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只能站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不是别的阶段。

实际上,我们都已承认,现实的社会主义几乎都不是建立在充分发展了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的。但是,我们又常常把它作为“普遍规律”之外的东西,把它作为一种“例外”,而没有就此去仔细想一想,这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究竟意味着什么,因此,常常只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谈论抽象的社会主义。现在看来,漠视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特点,是不应该的。因为正是由于这一点,决定了在认识社会主义以及它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方面,我们只能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基于这一认识,我以为,至少这样几点是应该提出的:

一、社会主义,从一般的意义和终极的意义上说,其社会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是高于资本主义的,这也就是说,它所能达到和实现的,即使是发达的资本主义也不可能达到和实现的。但就其初级阶段而言,则看来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地说,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建成社会主义,那么,这个社会主义在其社会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可能都将高于现代资本主义,而对于在非资本主义的落后国家建成的社会主义来说,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在不少方面,则可能是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的。看不到这一点,或者不承认这一点,恐怕就难以解释今天我们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而脱离历史发展过程,脱离了我们是在落后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以及我们还只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历史事实,那么也很可能会从现在的这一“低于”中,得出怀疑社会主义的错误结论。

二、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与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虽然同样都是社会主义,但其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所处的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显然是不一样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它们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也因此很不相同。在欧美国家,那时,资本主义就已基本上成了过去;而在我们这里,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借用列宁的话说,则是向资本主义的德国、美国学习(《列宁文稿》第3卷94页),“向资产阶级学习”(《列宁选集》第4卷839页)。因为,“不利用大资本主义所达到的技术上和文化上的成就,社会主义便不可能实现”(《列宁全集》第27卷324页)。这里的学习,当然不是学习和搬用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是学习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一系列东西。

三、进而言之,事实已经证明,资本主义是可以逾越的,但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反映这些规律的许多历史环节,是不能绕过的。因此,在非资本主义的落后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在一个时期内,不能不去做“本应”由资本主义来完成的事情,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里遵循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所曾做的和资产阶级所曾提出的许多东西,当然就不是只能与资本主义挂在一起的,不能以此来作为划分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而怀疑我们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以及主张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补课说”,就是在这里混淆了问题的界限。

从书本上,从抽象的、一般意义上谈论社会主义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事实,它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历史任务,都是具体的。因此,我们只能站在今天我们国家这样的发展水平上,也就是说只能站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图郭予群)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图式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对制定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培养方案的启示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
对外汉语听说一体化教学模式新探——以初级阶段听说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