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杂感》的杂感

1991-07-15 05:29
读书 1991年4期
关键词:卡门浪漫主义文化

常 江

《读书》第一期林斤澜的《读<卡门>杂感》,写得自在,意思也独到。卡门是寻自由和认死理儿的女人。说透了,大凡寻自由的人,都是认死理儿的。因为“自由”本身就是大哲们提出来的死理儿。不知自由为何物的人,保险不认死理儿,就像“带适,不知腰也”一样。请看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了自由,就非得抛弃生命和爱情么?这不是卡门的认死理儿吗?或者可以说,这是浪漫主义文化模式。其定义为:“寻自由而认死理”主义。爱什么,爱到为之去死,都是此类。书痴,情痴,都是此类。浪漫主义文化,是痴人文化。为了忠于自己的所信所爱,不惜死之,是谓痴人。寻自由的人,多半是痴人。

这层意思,梅里美没有说,林斤澜也没有说。但所谓“有魅力”,不就是令人去思去想么?甚至不妨胡思乱想。

猜你喜欢
卡门浪漫主义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谁远谁近?
从浪漫主义角度浅析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唐朝美女卡门
卡门教会我们的
奶牛卡门的朋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