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三个“盛世”

1993-01-01 09:26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3年2期
关键词:农民日报文帝志远

“文景之治”

公元前180年,汉帝刘恒即位,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两次下令把田亩从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并提倡节约。有一次,他想盖一所露台,一计算需要花费一百斤黄金,相当于中等人家十户的家产,就把这项营建计划取消了。文帝还把原来连坐亲属的法律和一些残损肢体的肉刑也取消了。

文帝崩,景帝继文帝即位,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虽黄金珠玉好,但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劝民农桑。这一有力措施,促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社会秩序也得到安定。

——这就是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公元前140年)。

“贞观之治”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唐太宗执政期间(公元627年—649年),以古为镜,把隋朝的灭亡作为警戒,选贤任能,唯才是举,倡导谏诤,广开言路,屡屡采纳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建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俭以息人”,刑罚宽简,轻徭薄赋,留心人民的疾苦,鼓励流散农民回乡生产,继续推行均田制……因此,致使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阶级矛盾随之缓和,物价下降,人口增加,“百姓安乐”,整个社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国家的财力、物力也随之日趋强盛起来。

——这就是历史上被誉为“盛世”之一的“贞观之治”。

“康乾盛世”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共执政一百三十三年(公元1662—1795年)。在这期间,先实行了“更名田”(即将明代宗室藩王所遗田地改归民户所有,并将它们编入所在州县缴纳赋税)。后来又实行了“摊丁入亩”的办法,将丁银并入田粮统一征收。这样,推丁入地后,地丁合一,简化了税种,而且无地的农民可以不纳丁税。因此,逃避徭役和丁税而隐蔽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耕地面积因此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人口数字也迅速增加到三亿六千万;手工业生产比明朝更加发达,商品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这就是历史上的“康乾盛世”。

(张志远摘自《农民日报》)

猜你喜欢
农民日报文帝志远
黑板和粉笔
走出党媒“舒适区”:《农民日报》的思维再造与融合新生
我最喜爱的玩具①
党媒微博农民议题的文本呈现研究
贾生与文帝
品悟张释之为政之道
止谤妙招
浅谈如何打造农民需要的科技信息微信公众平台
香喷喷的年哟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