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农民需要的科技信息微信公众平台

2017-03-01 13:12辛悦谭英
科技传播 2016年23期
关键词: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不足

辛悦+谭英

摘 要 中国农业的发展需要两靠:一靠政策引领,二靠科技带动。媒体作为这两者与受众的中间介质,是我国农业大迈步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如今是数字化的时代,各种新媒体凭借自身形式多样、内容灵活、互动性强、及时性强的特点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领域展现了极大的潜力和优势。本文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中深受受众喜爱的微信附属功能到底该如何打造,从而才能成为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的新工具。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农民日报;优势;不足;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92-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平均转化率30%。我国大规模集约生产数量不多,年轻劳动力几乎都不愿意留在村庄,大多选择非农就业。村里50~60岁甚至70的老人才是主要劳动力。他们身体不如年轻人、头脑不是很灵敏,但是有经验。所以,他们最缺乏的就是技术。技术减少劳动力消耗,提高劳动效率。而技术的传递需要一种恰当的媒介。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发展进入第三个高峰期:即时网络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用户规模增加,用户需求更加注重个性化与需求化。《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7%。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26.9%,规模达1.91亿。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超过九成。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为31.7%,但是城乡差距仍然巨大[ 1 ]。通过以上基本情况研究发现:移动端新媒体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的新媒体市场仍有巨大缺口,但这是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

微信作为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比如: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其免费、即时、互动等特色迅速赢得受众市场。微信传播的方式主要有3种:好友互聊、朋友圈发布、公众号信息传播。根据《2015年腾讯公司微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微信注册用户达到9.27亿。可见微信作为手机移动端的新媒体,已经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方面潜存着巨大的能量。在微信与农业传播领域,很多学者对于微信这种新媒体的优缺点以及发展对策也都有研究。概括来说微信的特点就是:便捷、及时、丰富、受众广。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于制度、信息、功能缺口、公众号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

根据腾讯微信官方消息,截至2015年8月,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1 000万个。巨大的应用量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公众平台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与优势,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我们可以概括为3点:第一,网络化、智能化的开放使传播环境扩大了知识传播的途径和范围;第二,专业化、针对性的知识传播具有更强的目标性;第三:更加注重与知识接受者的互动,知识传播效果反馈更加迅速直接[ 2 ]。

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学习,我们发现:众多研究中对微信公众号详细、具体的研究比较缺乏。在如此的大发展趋势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如何搭上微信公众平台这列“快车”,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成了亟待探索的问题之一。为此,以优秀农业科技信息公众号之一的“农民日报”为例,探索其成功运营及维护的经验,对于打造农民所需的科技信息传播微信平台可能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1 “农民日报”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微信公众号的优点

微信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如:文字、语音、视频、朋友圈发布、资料分享等给微信平台的运营营造了扎实的基础条件,而一个健康良好公众平台的构建关键是如何将资源合理配置运用。为此笔者将以“农民日报”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方面如何规避现存公众号存在问题以及对其实现基本良好运营的手段、方式等领域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公众号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实现农业公众号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的目标。

1.1 合理的信息推送时间

现阶段我国农业没有全部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一家一户的小农耕作仍是农业产业的主力军。大部分农民自由学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餐期间、就寝前。一些所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公众号对于信息的推送有较大的任意性且不固定。有一些县镇级的农业公众号普遍存在信息推送时间不固定而且时间间隔大的问题,如:推送的时间有时是早上有时是晚上,甚至是凌晨。最新一条信息推送时间是2016年9月5日,上一条信息推送是2016年7月27日。时间跨度是1个多月。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农民有规律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技术,也不利于及时知晓相关的国家政策。

但筆者观察到“农民日报”公众号自开办以来,不论是法定假日还是重大事件每天都风风雨无阻地进行消息推送,时间跨度小且有规律。推送的时间范围集中在14:30-21:00,并且以17:00-20:00推送信息为主,其所占比例大约为85%。这段时间恰好主要是大家晚饭前后的时间段,比较空闲。如此更能实现微信公众号移动化或自由化学习的效率。再者,晚上发布消息,有利于发布者对于信息的全天候总结,确保了信息的全面与新鲜。

1.2 信息板块丰富、清晰

不同的公众号推送的内容不同,但农民真正想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经过整理调查我们发现,有些公众号推送内容很多,却与主题不符。尤其是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农资公司公众号。“北京早上农业”是北京早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设的公众号,进入公众号我们感到内容繁多,美文、拉票、笑话、促销消息……交杂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想要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非常费时费力。在此情况下,又有多少农民有这样的时间有这样的心情去从微信上获得有助于农户发展的信息呢?

推送内容杂乱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进行连贯学习,还很容易让受众分心。这方面农民日报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笔者通过对其内容的阅读,发现其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针对农民的心理接受习惯,农民日报公众平台的每天消息量保持在2~5条。其中以5条信息为一组进行发布为主。其二,内容有清晰的板块区分,比如:相关政策、致富消息、日常提醒、健康生活、农资信息、生活实用等等。其三,每天都会有选择性地推出几个板块信息。其四,信息经过严格的筛选,基本没有杂七杂八的科技信息,且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如“农业政策类信息”除了时下热门的政策条例外,还有图解阐释、人物访谈、案例分析和对农民的现实问题解答。此板块信息量所占比例最大,约为24%(见图1)。其次比例较大的分别是“资讯”“致富信息”“健康”“生活实用”。可以看出“农民日报平台”在关注农民的发展同时,更注重农民身体健康与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这也是该平台的特色,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丰富的板块设置,利于阅读者对农业科技信息的全面把握,清晰的版块设置增强了信息的定向服务利用效率。

1.3 农业科技信息文本编辑有特色

调查中了解到,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始终把农民受众放在核心地位,订阅用户主要是本行业相关的人群。粗略分为3类:农民、农业相关工作者、关心国家农业发展的兴趣人群。文章在国家方针政策的大方向下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发展“三农”的宗旨,不论从题目、排版、还是内容上都做到了简明生动、通俗易懂、紧跟时事。

首先,信息标题的类型分类比较具体清晰。信息标题的字数一般在10个左右。每一个题目之前都会有符号:“【】”,符号中对信息内容的叙述也做到了简明扼要,比如:“【致富】如何实现亩产纯收入过万元,看完你就知道”“【政策】六部门联合部署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这样的标题易于农民会很快了解消息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有的标题还比较赶潮流,有时代词语的元素,比较吸引年轻人。比如:“曝光这些坑人合作社,都是套路。”

其次,进行版面排版重点突出。文章的主要元素是“文字、图片”。文字篇幅比较小,每篇都有小标题以不同的文本颜色加以区分,文中重要的文字也会以不同的颜色加以突显。图片比较贴近信息内容,穿插在文本中,活泼生动。有的则以图片为主体,例如:“【一图读懂】土地确权,农民要做哪些工作”。这些设置,便于农民把握内容,理解内容。

再次,内容丰富多样,文风轻松,语言通俗。内容涉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等众多领域,真正用农民听得懂得语言叙述信息,善用农民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从而帮助农民对信息的理解。

1.4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反馈机制,增加互动

每一篇消息最后,参与者均可以进行评论与点赞。有意义的“评论”都会有小编的回复,实现了二者的互动。点赞的信息也会被该平台用以大数据分析,从而分析出读者的兴趣,不断完善平台建设。虽然,每个平台传播的消息都会有“转发、评论、点赞”的功能,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就是关键点了。农民日报小编的积极回复、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的综合运用均赢得了阅读量的攀升。

2 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维护中存在的不足

2.1 推送信息形式单一

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农民日报微信中的信息大部分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视频、语音的科技信息较少。阅看繁重的文字,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可能是个挑战。编辑仅用接地气的语言故事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还是远远不够的。

2.2 信息缺少可搜索性

虽然农民日报公众号的文章都有分类,但是不足之处就是缺少一把“放大镜”,农民想要找的内容可能是好几天以前的信息,甚至是不同年份发布的信息,如果一条一条地去翻阅是很繁琐的,极易挫伤农民学习科技信息的积极性。

2.3 反馈、互动机制有待完善

现有的反馈机制主要是3个途径:邮件发送、消息评论、点赞以及大数据运算、分析。对于普通农民来说邮件发送的可操作性不强。写消息评论或点赞常缺乏及时专业的信息回馈。笔者曾尝试在主页发消息给平台,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回复,可见其反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 建议与对策

综上所述,针对农民日报科技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政府大环境以及平台自身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1 国家加大投资并完善相关法规

国家农业规划中应该对新媒体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问题综合考虑。在有基础的农村社区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从物质上保证农民对新媒体的使用便捷性;对涉农部门加大投资,为涉农部门建设、管理微信公众服务项目提供有力支持;对涉农企业通过减免税收增加资金投入,间接支持微信等新媒体农业科技传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可循,微信作为新媒体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微信现阶段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信息事故不是没有。一些公众号或是个人,没有道德标准发布不实信息,造成农民损失。这样类似的案例,应该有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制度去规范,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处理。

3.2 微信公众号加强自身的管理

3.2.1 推送时间合理化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阅读场景较为丰富,碎片化现象较为明显。超五成的微信公众号用户有晚上睡觉前阅读的习惯,玩手机、刷微博、上微信、玩游戏等成为了许多手机网民的固定催眠模式。虽然已经开始朝着耗时长、重度化应用的方向过渡,但微信阅读仍主要表现为碎片化时间的消费模式[ 3 ]。所以,推送时间是一个影响阅读消息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农民日报为例,我们看到一个好的公众号应该是以读者为核心的。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民的作息时间工作性质、生活习惯来看,科技信息推送时间间隔最多不宜超过两天,时间段以傍晚至夜间22:00为佳。

3.2.2 推送内容丰富、简明、可搜索化

不同層次的农民需要的信息不同,作为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者既要担任教育者的角色,主动为大家推送农民需要的、应该知晓的内容,同时又要充当参与者的角色,发布农民关心的信息。

考虑到农民受教育以及阅读能力和阅读要求的多样化,内容要有清晰明确的板块,文字尽量口语化、通俗化,能用图解的就不要用文字赘述。重要的信息可以多几次以不同形式发布,以便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加强读者的阅读理解。在每个平台的主页添加搜索功能,进一步加强信息的定向利用。各个平台之间也应该相互学习,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打造出真正有用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类微信公众平台。

3.2.3 推送方式多样化、趣味化

在文字、图片元素下,配上音乐,使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也不枯燥。微信视频的好处相比较于传统媒体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重复观看还可以二次转发、自己收藏。视频较于文字更加具体可操作化。所以再次提倡推送形式跟随微信功能的开发改进步调,在原有文字、图片为主的推送方式上搭配语音、视频,增加大众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形式。

3.2.4 加强反馈机制的建设

及时了解农民的想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公众服务号的“主人”是读者。微信信息反馈通过语音进行反馈,可以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输写的障碍。大家可以在某条信息后面写评论,说出自己的疑惑、见解;可以实现自动回复,也可以联系小编进行“私聊”,实现人工服务。但问题是现有的大多数公众号的信息反馈途径比较少,而且迟缓,造成农民朋友的使用障碍。所以,各平台要认真对待工作漏洞,注重读者反馈而不是闭门造车。反馈的途径可以有:邮箱、评论、电话、短信、微信一对一私聊等等,平台负责人要及时明确地回复或及时沟通专业人员。

3.2.5 增强自律意识、服务意识

公众号平台相关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相关制度条款。增强服务意识,不为利益驱动而发布不实信息。公众号对于信息源的信息要经过严格审核,情况属实才能发布。

3.3 建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的“人”包括:农民、农业带头人、政府工作者、微信农业科技传播者。“建设”指的就是培养和培训。

笔者调研中发现,多年的农业发展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人没有管理好。微信公众平台在传播科技信息领域的建设一定也要注重以人为本人的建设理念。

首先,要加大新媒体运用意识的灌输。这种意识灌输给农民、带头人,让他们从心里真正意识到微信公众号对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性,对于他们发展的助力性。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学习,变“你要”为“我要”。这种意识一旦灌输或渗透给政府工作者,便会加大对农民微信的使用指导与技术,使公众微信平台的良性发展。

其次,农民有了意识,就要“趁热打铁”,培训他们更好地使用这种新媒介。同时加强相关微信公众号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农业科技传播一定要将“参与式”因素加入其中,让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者与受众共同享受微信带来的便捷与互动性。让农业科技传播更加实用而不是信息和实际脱轨。

4 结论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道路中,重视培育农民科学的生活观念及农业科学技术因素的加入最为关键。微信公众平台在农业科技传播中以其应用性、亲民性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而它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发展中也会不断出现。当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微信公众号在农业科技传播信息方面的优越性放大做实,将其存在的问题一一攻破。将“微信公众号”这把利剑打磨锋利,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关键时刻亮剑而出。

参考文献

[1]张歌.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人民網,[2016-8-03].http://it.people. com.cn/GB/119390/118340/406323/.

[2]刘 文浩,曲建升,刘燕飞.科技类微信公众平台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J].新媒体研究,2016(14):46-49.

[3]艾媒咨询.2015年手机网民自媒体阅读情况调研报告[R/OL].艾媒网,[2015-11-06].http://www.iimedia. cn/39692.html.

猜你喜欢
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不足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日报》农业科技报道的内容分析
走出党媒“舒适区”:《农民日报》的思维再造与融合新生
党媒微博农民议题的文本呈现研究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