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茶道

1994-12-30 06:51王立道
祝您健康 1994年1期
关键词:日月山茯茶肉汁

王立道

青海高原虽不产茶,高原人饮茶却十分考究。东部农业区的农人,夏天炕上也少不了火盆,不论远近。只要有客人来了,就架起柴火燎茶。最讲究的茶具是粗砂罐。一把茯茶一把粗盐,再加许多花椒、姜皮和革果,千滚万煮熬好的茶像牛血,我初来青海下乡最怕喝这种茶,又涩又苦,简直如吃中药。草原人也是这种熬法,不过,另外还要加些草原珍品——牛奶和酥油,苦涩没有了。却添了腥膻。总之,对品惯南方茶韵的人来说,是活受罪!

早年,在日月山下,曾设了个茶马交易市场。皇帝所需的骏马,是拿茶叶换的。茶叶都是茶山收场的老叶,经过发酵压制成块的茶砖。若让妙玉看了,会恶心呕吐的。然而,生意却十分兴隆,而且全让官方垄断了去。所经营的茶砖一概称为“正茶”。一本万利。后来一些官僚眼馋得很,便把“正茶”改装了一下,变成“副茶”,捎带私营了一些,以饱私囊。现在的“茯茶”实际上就是当初的“副茶”,副牌的茶。本世纪50~60年代,这“副茶”仍很走俏,一包茶叶可换一只肥羊。

我曾为高原人不平过。太老实了!为何拿美味换那茶场的下脚料?

60年代初,适值大饥荒。我与黄某在乡下幸遇一位仁慈的老农民,他看到两个穷秀才面黄饥瘦,于一个风雪之夜偷杀了一只山羊,下锅时为了不让香气溢向村间,把窗都封严了。我与黄某饱餐了一顿,肥美的肉汁我喝了三大碗。肚子都胀成鼓了。

餐后,老农又送来一罐像牛血的茶,我们的肚子都无法容纳了,可老农非逼着喝不行。我已喝惯了这种茶,便硬撑着喝了两碗,遂后动也不想动,就蒙头睡了,黄某没喝惯这种茶,应付了两口也睡下了。

半夜时分。黄某在炕上打起滚来,说肚子痛。我只好于睡梦朦胧中跳起来,帮他揉搓,这一搓不要紧,他伸展四肢伏在炕头连声大叫,张开嘴像高压下的水龙头喷吐起来,肉汁肉块像炸弹似的散射了一屋子。酸、臭、腥、膻弥漫空间,把我的胃也给引翻了……

我俩好象比赛呕吐,把肠肠肚肚都尽情倾泻,霎时间秽物成河,炕下竟无一寸净土!

经此一吐,我俩都舒服了,睡下都做了一场酣梦,次日都不知日升三竿,把出工的时间也忘了。

老农进屋呼唤我们,不禁大吃一惊,问:“你们没把那罐旷茶喝下去么?”

我下炕一看,遍地是羊油——都板结成块了,仿佛铺了一层裂痕累累的白瓷砖。

“好险哟!”老农说,“幸亏你们都吐了出来,要是装在肚子里,今儿你们都没命了!”

原来,他送的茶,竟是暖胃的药!他说,冬天吃羊肉,尤其是吃山羊肉,不喝茯茶不睡热炕,羊油就会结在肠肚里,五脏六腑都会堵死的!

从此,我才明白了,高原的茶道,不是为了品味附雅,而是为保命健身,难怪唐以来日月山的赤岭茶马交易会那么隆重,那么经久不衰。

猜你喜欢
日月山茯茶肉汁
日月山
欧盟批准可可果肉、果肉汁和浓缩果肉汁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
去流浪,去换成长——三生三世,片片茯茶入水流
关中古道茶事新
关中古道茶事新
——陕西泾阳县茯茶小镇转型观察
肯德基又遇“肉汁短缺危机”
日月山以西
泾渭茯茶: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琯溪蜜柚果实贮藏期间果肉汁胞质地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