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茶

  • 陕西泾阳茯茶文化艺术形式
    12046)1 茯茶文化背景茯茶从属于我国六大茶系中的黑茶,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黑茶品种。茯茶在古代被称为官茶,《明史·茶法》中已经有相关的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茯茶已经成为运往西北少数民数的官茶”。茯茶拥有独特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西北地区,到现在还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1]的谚语。茯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金花”,是其他品种的茶所没有的。茶道专家松下智先生称之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各民族生命之茶”[2]。在我国茯茶主要是指陕西泾阳

    福建茶叶 2023年4期2024-01-02

  •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茯茶文化与产品外宣翻译研究
    度。陕西泾阳作为茯茶文化发源地,历史上茯茶砖依靠丝绸之路,畅销西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重新挖掘陕西茯茶这一古老产业魅力,依托原有古村落独特历史遗迹,打造茯茶产业小镇,进而整合产业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实现茯茶文化的再次复兴,对于乡村振兴工作有着积极探索意义。历史上茯茶砖远销中亚、西亚,因此茯茶产业不仅要着眼国外,更要放眼国际市场,要加大产品对外宣传力度,吸引优秀翻译人才将茯茶文化与产品介绍给更多国家与地区爱茶人士,使茯茶文化走向国际。1 陕西茯茶文化概

    福建茶叶 2023年9期2023-10-25

  • 茯茶发花工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歆 梁艳摘要  茯茶属于后发酵茶,发花工艺是茯茶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工序。发花过程中茶叶生化成分在湿热作用、微生物作用和酶促作用下发生剧烈复杂变化,这些生化成分的综合变化和协调为茯茶独特品质风味和保健功效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影响茯茶发花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发花工艺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实际生产中合理调控茯茶发花提供探索方向和参考依据。关键词  茯茶;发花工艺;冠突散囊菌;生化成分;影响因素中圖分类号  TS272   文献标识码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5期2023-07-04

  • 无果枸杞叶茯茶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作用
    到市场广泛认可。茯茶为黑茶类全发酵茶,是以黑毛茶为原料,经冠突散囊菌为主的多菌群发酵制作而成,具有金花普茂、菌香浓郁、汤色红浓、口感醇厚的独特特征和风味,品质较加工前显著提升[5]。为此,前期以采摘于宁夏中宁的无果枸杞嫩梢和叶为原料,经杀青、干燥等工艺制成枸杞叶茶,进一步与黑毛茶拼配,并采用泾阳茯茶加工工艺制成枸杞叶茯茶,不仅改善了枸杞叶茶的口感,而且丰富了茯茶产品类型。在枸杞叶茯茶成功制作的基础上,对枸杞叶茯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及发花后枸杞叶茯

    农产品加工 2023年8期2023-05-19

  • “金花”出咸阳 茶承一脉香
    植茶,唯有咸阳出茯茶。咸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驿站,从汉代起就是南茶北运的重要枢纽。茯茶就起源于这里。茯茶,手工筑制,由于在伏天加工而成,故称之为“伏茶”,又因其香味和功效类似茯苓,又叫茯茶。作为古代茶马互市的主要商品,茯茶由官府统一向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销售分配,因而又有官茶、府茶、附茶之称。为方便运输压制成砖,因而又叫茯砖茶。茯茶属黑茶,是我国最早也是唯一具有发花工艺的发酵茶。采自陕南和湖南等地的黑毛茶,得益于独特的泾渭水质气候环境,辅以匠心独具

    陕西画报 2023年2期2023-04-12

  • 黄金杜仲茯茶中氟含量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3]。黄金杜仲茯茶,利用湘西黄金茶树的夏秋茶和杜仲树的幼芽嫩叶,初加工成黑毛茶和杜仲干叶后,根据不同比例拼配,按照茯茶生产工艺制作的黄金杜仲茯茶,以达到降低黑茶氟含量,改善杜仲茶的感官品质,发挥杜仲叶食药两用物质的保健作用,促进饮茶群体身体健康。1 样品与方法1.1 样品湘西和益生物科技公司2022年2月提供样品。该公司把湘西黄金黑毛茶和杜仲干叶按照10%梯度进行重量拼配,采用汽蒸、渥堆、二次汽蒸、压制、定型、发花和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黄金杜仲茯茶,一共制

    农业与技术 2023年5期2023-03-15

  • 茯茶多糖的消化特性和体外免疫调节活性比较研究
    [11,12].茯茶起源于陕西泾阳,属于后发酵黑茶,由其特有的冠突散囊菌(“金花”)发酵,“金花”能够影响茯茶的滋味香气及营养[13].茯茶因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和其独特的风味已被茶爱好者广泛接受.目前已鉴定出茯茶中的主要成分包括多酚、多糖、酚酸、黄酮类化合物等[14],但近年来对于茯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酚[15],而多糖作为另一种生物大分子活性物质研究较少.有研究报道,茯茶多糖是一种非消化性多糖[16],具有抗氧化、抗肥胖、抗炎等活性,并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3-04

  • 茯茶的主要成分及其功效
    酵茶和后发酵茶。茯茶属于发酵茶,是我国6大茶类中的黑茶类。茯茶又名茯砖茶,为我国陕西省特产。“发花”是茯茶生产过程中特有的加工工艺,也是形成茯茶独特风味和药理功效的关键。“发花”实质是在茯茶中培养一种益生菌——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食用菌对低品质茶叶的发酵作用可以降解茶叶中的大分子物质,产生氨基酸、可溶性多糖等次级代谢产物,降低茶叶中的酚氨比,从而提高茶叶的饮用口感和品质[1]。研究证明,茯茶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1期2022-11-17

  • 大国之饮,泾阳茯茶(上)
    水平,而黑茶类的茯茶又因其独特功效获得了市场的接受,占据黑茶5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非常利好泾阳茯茶的发展。前言2000年前,陕西人张骞开辟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从此,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等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和欧亚非各国之间的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中西文明的桥梁。正是在丝绸之路的连接下,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开始影响世界。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

    食品界 2022年5期2022-06-14

  • 大国之饮,泾阳茯茶(下)
    水平,而黑茶类的茯茶又因其独特功效获得了市场的接受,占据黑茶5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非常利好泾阳茯茶的发展。接上期文化营销:迅速形成市场口碑政府推动泾阳茯茶发展就是希望做成一个大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大量的生产必须以大量的销售为前提,否则产品滞销,造成“做大导致做烂”的适得其反的结果。2013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茶叶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茶产区政府积极加大投入,纷纷启动公共品牌打造,茶叶市场竞争突然激烈起来。产业营销不同于企业营销,产业的主

    食品界 2022年6期2022-06-11

  • 茯茶品牌的发展路径探索
    赵敏晶“中国茯茶出陕西,陕西茯茶出泾阳。”茯茶品牌成型于明洪武元年(1368)的陕西泾阳茯砖茶,记录着古丝路传统文化和西域各地的历史变迁。随着时代变迁,为了更好地宣传茯茶,让更多的人了解茯茶,通过分析茯茶品牌目前存在的困境,以期通过文化品牌的打造及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助力陕地茯茶文化的重新繁荣,进而促进陕西地区商业文化,尤其是陕茶产业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最终成为宣传陕西、传承陕西文化的一张新名片。泾阳茯茶茯茶文化的传播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得到了新的历史发展机

    炎黄地理 2022年11期2022-05-30

  • 茯茶的主要成分及其功效
    受到人们的关注。茯茶是黑茶中最具有特色的产品,因其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及功效,一直被人们视为养生、保健兼瘦身的绝佳饮品,在国内外的销量与日俱增。本文着重对茯茶的保健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茯茶;保健功能;冠突散囊菌The Main Components and Efficacy of Fu TeaWEN Yujie, PENG Shufeng, FENG Jiang, LIU Ruige, KOU Jing*(School of Med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2年4期2022-05-28

  • 不同加工工艺对金花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供参考。关键词:茯茶;发花工艺;红茶;轻压金花红茶;轻压茯茶技术Impact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on the  Sensory Qualities of Jinhua Black TeaCAI Hongmei1, ZHANG Xuemao1, CHEN Lizhuang2, LIU Meijin1,ZHANG Taixiang1, LIU Zhanghao1, XIAO Lizheng3*1. Yiy

    中国茶叶 2022年5期2022-05-24

  • 乡村振兴背景下泾阳茯茶推广策略研究
    茶类的独特之处。茯茶中关于金花的研究目前已通过现代的技术条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已有上千年之久,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对其有所了解的人却少之又少。1 茯茶市场分析1.1 茯茶的市场现状分析随着全民对于养生以及保健意识的加强,大众对产品要求越来越高,茯茶因其独有的保健功能深受大家喜爱,消费者在购买时会重点考虑该因素,影响泾阳茯茶购买因素占比如图1 所示。但是大多数人在购买茶叶时会选择比较出众的红茶、绿茶以及花茶,而黑茶的销售量和知名度则较小,往

    山西农经 2022年1期2022-01-20

  • 泾阳茯茶面向新丝路沿线语国家的推广研究—以茯茶面向法国推广为
    意义。笔者就泾阳茯茶如何面向新丝路沿线法语国家推广进行了研究。本文以法国为例,介绍了茶在法国的传播历史,详述了泾阳茯茶的历史传承及产品价值,总结了对法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应对策略,旨在帮助泾阳茯茶扩大国际知名度,推动茯茶产业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自古茶叶就是古丝路上的重要流通商品。作为“古丝路上的神秘之茶”,泾阳茯茶素有“丝路黑黄金”的美誉。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今天,新丝路茯茶不论是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还是在对外贸易方面都依然发挥

    内江科技 2021年7期2021-12-29

  • 关于泾阳茯茶的几个问题 ——兼论泾阳茯茶的历史
    青茶、黑茶。泾阳茯茶是在陕西泾阳境内经过二次加工的一种黑茶,这既是清王朝改变“茶马互市”政策后的产物,也是伴随同治年间(1862—1875)左宗棠进军甘肃、宁夏和新疆而出现的产物。陕西泾阳位于秦岭以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茶树生长,但其通过深加工湖南安化出产等级最低的四级毛茶,造就了一种新的黑茶类型。普通大众可能对泾阳茯茶的认识还不大全面,笔者欲利用自己调查和收集到的有关泾阳茯茶的历史资料,对此展开研究,以求抛砖引玉,求教方家。一、泾阳茯茶的产生时间据

    农业考古 2021年2期2021-12-15

  • 不同提取方法对茯茶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茯茶多糖的热水提取,而采用酸法或碱法制备茯茶多糖的研究鲜有报道.据此,本研究分别采用水提法、酸法和碱法等不同方法提取茯茶多糖,并比较其理化性质和抗氧化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茯茶多糖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茯茶资源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1.1.1 主要材料与试剂茯砖茶,购于陕西省泾阳茯茶镇,粉碎后过60目筛,备用;葡聚糖标准品(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12、25、50、80 和150 k Da),购 于 美 国Sig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0-27

  • 泾阳茯茶茶艺中引入秦筝文化的思考
    西历史名茶“泾阳茯茶”醇厚甘润的风格一致,其悲苦忆怀的曲风能够渲染泾阳茯茶作为“边销茶”安邦保国的历史地位。将秦筝文化融入泾阳茯茶茶艺中,编排反映泾阳茯茶文化的秦筝曲作为其背景音乐,可提高泾阳茯茶的艺术品位,丰富其文化内涵,是文化助力茶产业发展的一项创新跨界实践。一、筝乐与茶艺(一)音乐对茶艺的重要作用中国茶艺形成于唐代。朱红缨[1]认为,唐陆羽《茶经》里的“煎茶法”确立了茶艺的范式。陆羽之后的常伯熊“著黄衫,戴乌纱帽,手执茶器……”,对煎茶方法进行了艺术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3-08

  • 陕西地域文化下的茶与器*
    主要的贸易商品。茯茶曾经沿着“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远销到世界各地,有"丝路瑰宝"之称。耀州窑陶瓷在唐宋时期,也借助丝绸之路闻名世界。新“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为陕茶陕器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促进特色茶与器的结合,推动茶文化与茶器开发研究的快速发展。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茶叶品种,泡茶的方式也各有不同。陕西茯茶与众不同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要将茶叶切碎、过筛、浇汁、灌封,最后压制成形,发花干燥等。再经过时间的沉淀,茯茶香味更加醇厚,用沸水来冲泡可以将茶

    陶瓷 2020年11期2020-12-24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陕西茯茶外宣途径研究
    为丰富多元。陕西茯茶作为我国地域茶文化的代表,自产生以来,在“丝绸之路”中占有较大影响力。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背景下,面对其沿线国家开展陕西茯茶外宣活动,对扩大陕西茯茶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陕西茯茶外宣的背景“一带一路”既是当前国家对外开放的伟大倡议,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重要机遇。相对于其他茶文化形态而言,在陕西茯茶外宣过程中,通过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翻译理念,将阐释、评注和增加解释等多种方法融入其中,有效突出茯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2020-12-22

  • 山乡茯茶
    撮荆芥,抓一大把茯茶,把这些依次放入那把被岁月浸润成黑亮亮的大茶壶中。茶壶中盛山泉水约七八分,炉火呼呼烧起来。茶壶“哧哧”欢叫,水开了,女人再加半勺山泉水,如此三番,壶满了。女人放两勺盐,茯茶熬好了。天亮了,山谷像水洗过般清新。男人和孩子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坐在饭桌前。女人在饭桌上摆三只碗,碗中放块酥油,注入滚烫的茯茶,热汽腾腾的茯茶上漂浮一层黄灿灿的酥油,茶香氤氲满屋。一家人吸吸溜溜喝酥油茶,几碗茶下肚,浑身精爽。把青稞炒面放入酥油茶中,左手端碗,右手中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0年5期2020-05-15

  • 茯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和对益生菌生长的影响
    021)0 引言茯茶是一种后发酵黑茶,具有降血脂、减肥、抗氧化和抗腹泻等[1-3]功效.以黑毛茶为原料经过毛茶筛分、汽蒸、渥堆、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和成品包装等工艺制成[4].“金花菌”是茯茶发酵中的优势菌群,是一种无毒无害,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并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菌群[5-7].茯茶中的活性多糖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保肝护肝、抗氧化、调节肠道微生态等生物活性[8,9].多糖的多种生物活性,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认为多糖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人体的新陈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1-07

  • 蛹虫草茯茶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046;2.咸阳茯茶生物工程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46)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会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高血糖和代谢紊乱的发生。此外,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也会导致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身体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尤其是眼、肾、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衰竭[2-3]。随着社会经济的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1期2019-12-24

  • 武夷岩茶原料加工岩茯茶的工艺研究
    砖茶工艺压制的岩茯茶;ZF表示经高压汽蒸渥堆处理的岩茯茶;FG表示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岩茯茶;ZFG表示经高压汽蒸渥堆和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岩茯茶。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以香高馥郁、滋味醇厚的品质特征而闻名,自身独特的品质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茶树品种以及精湛的加工工艺有关,极其讲究“岩韵”,是乌龙茶中最具代表的一类[1-3]。武夷岩茶加工工艺有晒青、晾青、摇青、炒青、热揉、初干、摊凉、再干、拣剔、焙火等工序,其中摇青是关键工序,焙火是加工特色[4]。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22期2019-11-28

  • “互联网+”背景下茶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
    解决措施。以泾阳茯茶为时尚推广点,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茯茶产地和各个店面,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大西安”构想,“一带一路”方针,系统分析研究年轻消费群体的时尚观念及其对传统茶叶的消费习惯,对泾阳茯茶进行产品创新,外部包装创新,便捷消费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引导年轻消费群体跨入茶饮品的第一步。同时顺应茶行业的发展趋势将茯茶的知名度扩大,增加产品效益。【关键词】年轻消费群体;创新;茯茶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升级的背景下,传统的茶行业迫切需要改革。而茶产业

    时代经贸 2019年18期2019-09-20

  • 响应面法优化茯茶提取工艺
    710021)茯茶以绿茶脚料为原料,经过放置、揉搓、发酵、干燥等特有工艺精制。在茯茶储存、发酵、生产中茶叶所含的化学成分如儿茶素类物质经氧化酶催化转变成茶红素等产物,形成独有的色泽、香型。本课题茯茶提取工艺,以茯茶中茶多酚含量做为提取工艺考察的质量控制指标,实验前进行了单因素考察,考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茶多酚含量影响,得到合适的因素和水平通过响应面方法优化茯茶提取工艺。1 材料1.1 材料茯茶,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批号20140925 110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2019-05-07

  • 喝透茯茶
    祁河三年前喝起了茯茶似乎上瘾,真有点一日不饮则滞,二日不饮则痛,三日不饮则病的感觉。说也神奇,自喝此茶后,竟再没有感冒过。清明小长假后下午,见家中存茶所剩无几,家人说去泾阳再买几块。说走便走,从城北上高速,闪过泾渭分明,远远看见崇文塔,二十来分钟,就到了近年来因茯砖茶火起来的泾阳县。电视剧《那年花好月正圆》孙俪饰演的周莹,不仅让甑糕、凉皮、扯面、肉夹馍成了吃货们的新宠,更让陕西茯茶成为追捧对象。这不连习近平夫妇招待英国首相梅姨访华茶叙,品的也是主席家乡的茯

    金秋 2019年11期2019-01-13

  • 刍议陕西茯茶文化的媒介呈现与传播策略
    710065)茯茶是陕西省的代表性茶叶,拥有600年以上的历史,也是陕西省各级政府着重引导和扶植的新兴产业,茯茶文化的传播对区域文化的传播、丝路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意义。1 陕西茯茶与地域文化1.1 陕西茯茶简要历史茯茶发源于陕西泾阳,其发展伴随着关中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兴盛,是经丝绸之路运往西域的重要茶种。北宋时期茯茶自原产地湖南安化打包运送,在泾阳加工后运往西域,有工人曾不慎将茶包掉入水中,茶叶因此发酵霉变之后的香气与口感却大受欢迎,茯茶由此而生。在明代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2019-01-07

  • 咸阳市泾阳县茯茶小镇特色饮食文化研究
    化学院一、泾阳县茯茶小镇的文化引缘泾阳县茯茶小镇以“茶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对茶文化进行拓展与发挥,从特色小镇为实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宣传,让消费者来通晓、认识、体会泾阳县的茯茶文化。让茶文化与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相结合,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努力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形成了一种以茶文化为主导,集旅游、观光、娱乐、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特色风情园。泾阳茯茶小镇已经成为以茯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小镇,最大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传承了百年的茯茶历史技艺。现代消费者日益重视绿色健康、环

    长江丛刊 2018年31期2018-11-14

  • 关中古道茶事新
    在陕西省泾阳县的茯茶镇,特色小镇真正的内涵却不止于此,其“乡村旅游+产能聚合”的组合式“建镇”方法,不仅吸引了外出打工村民回家创业就业,更为“茯茶”这张传统名片注入了新活力。600年前,在陕甘茶马古道上,有着“黑色黄金”之称的茯砖茶从陕西泾阳源源不断运送到边塞,茶马互市,造就了当时的繁荣盛景。600年后,这一缕茶香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被重新发掘,在茯茶的发源地,打造出一座茯茶镇,与正在重新焕发生机的古丝绸之路一道,绽放出独有的瑰丽斑斓。日前,国家旅游局下发文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8年4期2018-06-11

  • 茯茶功效研究进展
    安710068)茯茶是黑茶中的珍贵品种,《明史.茶法》有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年间,茯茶就被定为运往西北少数民数的官茶,时至今日,在我国西北地区仍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茯茶以其独特的功效,被著名的茶道专家松下智先生称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各民族生命之茶”。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有陕西茯茶和湖南茯茶两种。1 茯茶概况1.1 茯茶产地据史料记载,茯茶最早诞生于陕西省泾阳县,陕西、甘肃商人到湖南安化采买黑毛茶,运往陕西泾阳,再用特殊的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9期2018-05-15

  • 关中古道茶事新 ——陕西泾阳县茯茶小镇转型观察
    在陕西省泾阳县的茯茶镇,特色小镇真正的内涵却不止于此,其“乡村旅游+产能聚合”的组合式“建镇”方法,不仅吸引了外出打工村民回家创业就业,更为“茯茶”这张传统名片注入了新活力。600年前,在陕甘茶马古道上,有着“黑色黄金”之称的茯砖茶从陕西泾阳源源不断运送到边塞,茶马互市,造就了当时的繁荣盛景。600年后,这一缕茶香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被重新发掘,在茯茶的发源地,打造出一座茯茶镇,与正在重新焕发生机的古丝绸之路一道,绽放出独有的瑰丽斑斓。日前,国家旅游局下发文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7期2018-04-10

  • 茯茶文化对外推介电子文本翻译策略
    麻玉乔【摘要】茯茶,又稱“茯砖茶”,是发酵型黑茶的一种。本文深度探讨了茯茶名称的起源,关中茯茶文化起源与发展,茯茶对外推介文本类型及其翻译策略。【关键词】茯茶茯茶文化;对外推介文本;翻译策略【作者简介】王翠英,赵佳,咸阳师范学院;麻玉乔,陆军边海防学院。【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2017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视阈下关中茯茶文化双语宣传研究”研究成果(项目号2017093)。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互联网+时代地方文化融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12期2018-02-26

  • 陕西泾阳县茯茶研究
    出现了最早的散状茯茶。明清时期“陕引”(茯砖茶)制作技艺发展成熟,从湖南安化采购原料,运至泾阳重新加工制作,发酵成有“金花”的砖茶,畅销于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泾阳一直是茶叶汇集、加工和销售的中转站。1 茯茶名称的由来及其发展历史1.1 茯茶名称的由来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的得名或与地域有关,或与季节、制法、品类、地方文化、历史人物有关,但茯茶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自茯茶被重新挖掘再造以来,其名字的由来成为人们品茶之余讨论的重要话题。1.1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2-25

  • 泾阳茯茶沉浮记
    建玲编者按:泾阳茯茶在明清时期曾经一度声名显赫,之后逐渐沉寂。如今,随着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泾阳茯茶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趁着这股热风,泾阳茯茶登上了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舞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和消费者面前揭开了身上“神秘”的面纱。“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这个坊间流传的说法,道出了陕西泾阳这片土地的神奇。泾阳茯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39期2017-12-13

  • 凉州美食“三套车”
    是指行面、腊肉、茯茶三样食品,它们是组合起来的,如三驾马车一样,缺一不可。精工细做的行面是“三套车”的主食,由优质面粉加少许盐,拌水和成行面硬团发酵后,再由做面的师傅用手掌按成扁扁的长条,巧用劈手,凌空一弹,一条长可过米又薄又匀的面条拉成了。行面入锅煮熟,盛入碗中再加预先配备好的卤汤。臘肉则是由新鲜猪肉或猪肚加入传统腊汁及炖肉调料,经特殊烹调工艺制成,肉质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肉色金黄。做卤肉的多是祖传的手艺,看着他们用娴熟的刀法切出的纸一样薄的肉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7年4期2017-05-26

  • 茶中“金花”
    繁多。近几年安化茯茶凭借其独有的“金花”及保健功能异军突起,那茯茶里的“金花”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功效呢?与致癌的毒黄曲霉素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先来大概了解一下茯茶茯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的特色产品,是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茯茶作为黑茶中的“贵子”,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具有的“金花”成分。所谓“金花”,就是在原料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发花这一特殊的程序,专门在黑茶的砖块中培养出的一种叫做“冠突散囊菌”的冠突曲霉物质,俗称“金花”。茯茶中的“金花”含量与茶叶品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7年11期2017-02-27

  • 关中茯茶发展嬗变史
    12000)关中茯茶发展嬗变史王翠英1,崔艳玲2(1.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学校,陕西咸阳 712000)陕西泾阳是茯茶的发源地。本文首先概括了茯茶之名的两个起源,然后总结了陕西泾阳茯茶的发展演变史,接着分析了关中茯茶的文化特点,再后分析关中茯茶文化在物质条件、文化意象、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嬗变,最后指出关中茯茶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走向。茯茶;泾阳;茯茶文化;嬗变茯茶,又称茯砖茶,边茶、边销茶。茯茶因其具有便于携带、运输和储藏,

    福建茶叶 2017年8期2017-02-05

  • 认知茯砖茶
    趋势。目前市场上茯茶品种琳琅满目,有以红茶、绿茶“发花”的茯茶,更多的是高档嫩叶黑茶原叶“发花”的茯茶。哪种茯茶真正具有茯茶品质风格呢?“国标”要求茯茶无涩味茯砖茶《国标(GB/T9833.3-2013)》4.1章中的感官品质标准与消费者关系显得更为密切,其内质: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滋味纯和,无涩味;外形:砖面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黄褐色,“发花”(冠突散囊菌)普遍,砖内无黑霉、白霉、青霉、红霉等杂菌。国标6.3章判定规则:按第4章要求的项目,任一

    中国茶叶 2017年10期2017-01-12

  • 泾渭茯茶: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力向前。这是泾渭茯茶的品牌商标,它取材于一个清代陕西官茶插票上的古老标志,马背上驮的是官印,代表执行着官府的使命,太阳和波涛代表着泾渭之滨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勇往直前的奔马则彰显着英勇笃实的秦商精神,碑刻形状,象征泾溜茯茶的诞生是陕西茯茶重生的历史丰碑,也是中国茶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泾渭”谐音“经纬”寓意纵横交错无处不在。国家商标局前局长安青虎先生在参观研判后评价:“这是一个文化、历史、图形、读音都很好的商标”。明初,陕西腹地的泾渭之滨,凭借独特

    西部大开发 2016年7期2016-12-26

  • 茯茶飘香咸阳城
    赟 梁军青 杨佳茯茶 丝绸之路上的生命之茶“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与粮、奶、肉—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矬活的必需品,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黑黄金、神秘之茶、生命之荼。据史料考证,从唐代起就开始了丝茶路上茶叶与马匹之间的交易。至明代初年,这种贸易更是达到了国家垄断经营的程度。到了明代中叶,陕西商人发现,由于陕南绿茶味淡、产量有限,加之不是紧压茶,不便于包装、运转和长期保存,不

    西部大开发 2016年7期2016-12-26

  • 纪晓明 行于人先再造茯茶传奇
    晓明的这篇《泾渭茯茶赋》道出了陕西茯茶的前世今生,尽显茯茶的品位、内涵和陕西茶人的人生理想。走进泾渭茯茶,人们总是跟着他看、听着他讲、被他“点燃”。纪晓明对茶的挚爱,对陕茶事业的痴狂可谓著名。谈笑间,他那句“我是因茶而生、也会为茶而死”的戏谑,触痛了不少人心房。执着追梦三十年,复产陕西茯茶2013午70月26日,央视二套《中国财经报道》播出了一期《老茶之谜》节目,重点报道了纪晓明和陕西泾渭茯茶产业发展,引起了业界对陕西泾渭茯茶的聚焦。茯茶起源于陕西,距今约

    西部大开发 2016年7期2016-12-26

  • 醇化时间对茯茶品质的影响
    娟,醇化时间对茯茶品质的影响黄 静1,钟 妮1,2,刘武嫦2,刘姝娟1,2(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为探究醇化时间对茯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湖南益阳某茶厂2005年、2007年和2009年生产的一级茯茶为原料,对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可溶性糖等呈味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

    茶叶通讯 2016年2期2016-09-06

  • 泾阳县多重举措大力发展茯砖茶产业
    展市场,全力推动茯茶产业复兴。截至2015年底,茯砖茶生产加工企业达33家,销售企业53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茯砖茶产量突破1万吨,实现产值12.4亿元。计划到2017年茯茶产量达到2万吨,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开展“中国·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从2014年9月19日开始,泾阳县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中国·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重走丝绸之路。截至2015年10月11日,驼队行走5000余公里、经过18个主要城市、24

    新西部 2016年5期2016-06-29

  • 茯茶镇田园与都市的现代传奇
    杜尚儒茯茶镇—是近一年在关中平原声名鹊起的一个旅游景点,是地图上很容易找到的一个新地名。仅仅半年的开发建设,茯茶镇已成为陕西茯茶文化的一张名片,已成为可资借鉴的优美小镇示范样板。2015年8月19日,茯茶镇正式开园,开园当日即呈现火爆的场面,一度取得单日客流量40万人次的记录;2016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共接待游客315万人次。坐落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泾大道与茶马大道交汇处的茯茶镇,近半年来在关中平原声名鹊起,在地图上很容易找到。茯茶镇到底是怎样一

    新西部 2016年4期2016-04-29

  • 贾根社的茯茶人生
    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茯茶,一边缓缓讲述着自己鲜为人知的“茯茶人生”。贾根社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泾阳砖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之一,他称自己是第十二代传人。据贾根社说,他的父亲解放前就是茶厂老板,生意做得很大,在泾阳县和西安城里都有店铺,在湖南安化购置有茶园。抗战之前,泾阳县有茶厂60多家,建国后公私合营,成立了泾阳人民茯茶厂,继续生产茯砖茶。当时,泾阳生产的“人民牌”、“红星牌”等茯砖茶享誉西北。1958年,党和国家实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

    新西部 2016年4期2016-04-29

  • 整合茯茶资源开展标准产销、品牌标注建设
    □文/周毓辉整合茯茶资源开展标准产销、品牌标注建设□文/周毓辉咸阳茯茶跻身黑茶家族六朵金花之列,但是,市场占有率不高,影响咸阳茯茶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各自为战不利于茯茶品牌发展;质量标准不统一影响产业发展;宣传推介急功近利误导社会。陕西省咸阳茯茶生产历史悠久,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随着茯茶生产恢复和研究,咸阳茯茶由供应边民扩展到大众健康饮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咸阳茯茶的发展,前景看好,但遇到多方挤压的困境。2007年,咸阳市供销合作社与泾渭茯茶

    中国合作经济 2015年6期2015-11-26

  • 品鉴传统文化 聚焦传世茯茶——陕西画报社开展“迎五四”茯茶文化主题摄影实践活动
    统文化 聚焦传世茯茶——陕西画报社开展“迎五四”茯茶文化主题摄影实践活动摄影报道/胡李霞 行向辉 郑飞 李方园 张瑞芬 周凤娇 张思雨 沈黎黎 李文品茯茶,领略其文化内涵陕西画报社开展“迎五四”茯茶文化主题摄影实践活动5月4日,由陕西画报社团支部组织的“品鉴传统文化聚焦传世茯茶”——“迎五四”茯茶文化主题摄影实践活动在泾渭茯茶园区展开,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我社团员青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为深入了解泾渭茯茶的制作过程及文化背景搭

    陕西画报 2015年3期2015-03-11

  • 茯茶何以名“茯”
    lowers1 茯茶名称的提出中国茶的取名是极有讲究的。茶的得名,或者以季节名,或者以出产的地域名,或者以制造方法名,或者以茶的内容名,或者以流传的故事名。唯有茯茶,这一个“茯”字,往往莫知缘由。自从茯茶再造以来,渐渐地又被人提说起来。而关于茯茶的话题,最被人关心的就是茶名中的“茯”字,不得其解。于是有人揣测,茯茶即“附茶”;有人将茯茶的“茯”和“浮”混为一谈,以为茯茶也是浮茶;有人说是因为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又有人认为因其药效似土茯苓,美称为“茯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01

  • 泾渭茯茶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30036)泾渭茯茶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张 宁,宛晓春,周 杰,张 梁(安徽农业大学 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6)【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泾渭茯茶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以描述泾渭茯茶化学成分的整体特性。【方法】 利用HPLC法分析26个泾渭茯茶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对照品,结合HPLC-MS多级质谱裂解规律,指认泾渭茯茶指纹图谱的主要色谱峰。以乙腈-0.4%(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梯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9期2015-01-07

  • 马上就能喝的茯茶
    》吴裕泰茶庄雕塑茯茶,这朵“金花”随着黑茶文化与收藏的兴起,逐渐为人所知,但对于茯茶的机理及功效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黑茶专家蔡正安教授曾说过:“目前由于研究方法不完善以及研究样本的严重缺乏都是制约成果的硬性条件,真正认清黑茶还需要至少五十年的时间。”当下黑茶市场的火爆是人们对珍爱生命的理想和对恶劣环境的认知而产生的养生需求,但文化研究与生活现实存在一定矛盾,等待“老茶”样本耗费时间,而百姓养生则是即刻开始。一般理解喝黑茶,最好是喝陈放了一定年限的“老茶”,

    茶博览 2013年11期2013-09-25

  • 讲道理的茶
    品类,其中尤以“茯茶”被称为“讲道理的茶”深入人心、广为传颂。调理身心益健康茯茶是国家产品标准中唯一具有“冠突散囊菌”,俗 称“金 花”的 茶 品。冠 突 散 囊 菌(Eurotium cristatum),属于散囊菌目发菌科散囊菌属的一种真菌,该菌属于厌氧菌,现最常见的是在茯茶砖内生长。由于茯茶加工过程中,既有湿热条件下的物理机械作用,又有冠突散囊菌等益生菌和茶叶内源酶等生物化学作用,致使茶叶中特有的儿茶素、咖啡碱、以及糖苷、纤维素等物质发生降解,产生茯

    茶博览 2013年5期2013-01-04

  • 朴实无华老茯茶
    —行面、驴肉、老茯茶中,即有茶占了一席。爷爷辈喜欢喝茶,父亲辈也喜欢喝茶,到了我们这代人更喜欢喝茶。记得我第一次喝茶时,就被芳香四溢、香气扑鼻的浓茶陶醉了。那是一个夏天,正值麦收季节,奶奶用一个大茶壶熬了满满一壶老茯茶,在茶中放了大黄。茶熬好后,奶奶在一个白色的玻璃杯里倒了一杯,还放了几勺白糖,先让我喝,并说,剩下的茶水要留给大人们喝。因为我少不更事,第一次喝到香甜可口的茶水,就不肯罢手,奶奶怎么拦也拦不住。不让我喝茶吧,又怕我哭闹;干活去吧,又怕我自己偷

    饮食科学 2009年6期200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