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永暑礁

1997-03-31 08:03
知识窗 1997年10期
关键词:观测站南沙群岛南沙

吴 海

南沙群岛位于我国南梅的最南端,是我国南海诸岛中岛礁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群岛。她犹如灿烂的群星,棋布在8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忠实地守护着中国的门户。

南沙群岛,原名团沙群岛,在我国历代史书中均有记载。如在唐代,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她历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南沙群岛西邻越南,东近菲律宾,南望马来西亚和文莱。涨潮时淹没,退潮时露出的暗礁、暗沙占二百余个,露出海面的岛屿只有二、三十个,周围都由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珊瑚礁环绕。海中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海底的油气矿藏量极其丰厚,其地理位置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星罗棋布的南沙群岛中,有一个露出水面仅一张桌面大的暗礁——永暑礁,则是我国人民在南海点燃的一盏明灯,建成了我国最南端的现代海洋观测站。

永暑礁距离祖国大陆约740海里(1370公里),离西沙群岛的永兴岛有440海里(815公里),在太平岛至南威岛之间,位于南海中央航线南华水道交汇处。在这里建立一个现代化海洋观测站,在国际上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是预测预报热带、亚热带海洋风暴、热带气旋等气候的理想场所。

南沙海洋观测站是我国最现代化的海洋观测站,装备了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自动观测系统和从国外引进的自动观测系统,进行潮汐、波浪、水温、风速、风向、气压、温度、湿度及其他气象要素的观测。从采样分析到数据处理、报表制作、资料分析与发布,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所获得的数据,通过无线电台及时传送到各所需部门。海洋观测站上还装有卫星通讯发射机,可以将资料通过卫星传回大陆。

那么,在只有一张桌面大的永暑礁上是怎样建立现代海洋观测站的呢?

1986年,国家海洋局严宏谟局长在联合国海洋学委员会的会议上提议:为了进行全球性的海平面联测,应该在我国南沙海域设立一个海洋观测站。这一提议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并很快被世界海洋组织所采纳,将该站定为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的第74号站。1987年5月15日,由44名海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南沙群岛考察队,乘“向阳红五号”海洋科学调查船。赴南沙海域进行海洋站选点勘察。海上考察工作持续了23天,行程达2163海里(4000余公里),对海底地形和地质、海洋水文、气象、化学、生物等方面作了详细调查。根据勘探数据综合分析,永暑礁的建站条件得天独厚。该礁常露水面的面积虽小,但地处海上交通要冲,海区宽阔,水下礁盘平坦,呈长椭圆形,且地质底基坚实,礁沿均有成排或片状珊瑚礁石林立,起到消波削浪作用。此外,在礁盘南部,可以抛锚系泊,确是建立海洋观测站的好地方。考察人员兴奋不已,在南沙永暑礁上立下了镌刻着“中国国家海洋局考察南沙永暑礁”字样的主权碑,安置了测量水位的水准标志。

1987年年底,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南沙群岛永暑礁建设有人驻守的海洋观测站,从事海洋观测。

在这一弹丸之地上建立一个设施完善的海洋观测站,并非一件易事,也使西方国家看到了中国海洋工程的高科技风光。

1988年2月,建设南沙海洋观测站的工程正式动工。海洋工程建设人员在礁石上搭起了高脚屋,他们顶狂风,战恶浪,夜以继日地抓紧施工。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在这个桌面大的露水礁上建起了一块4个篮球场大小的人造陆地和一座5000吨级的深水码头。以及1000多平方米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楼房。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建站人员还从海南岛运来了椰子树苗和泥土,在环岛防波堤内种下了椰子树。经过十年的成长,如今永暑礁是椰树成荫。

南沙海洋观测站于1988年全面竣工,并于7月10日成功地发射了南沙站海洋水文气象观测资料讯号,向联合国的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中心发送宝贵的资料,为我国海洋事业写下了新的篇章。1988年8月2日,我国在南沙永暑礁举行了海洋站落成典礼。

南沙海洋站建成后,担任守卫任务的人民海军守礁官兵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观测人员定期轮换上岛工作。岛上的工作十分艰苦,既要经受酷热高温的考验,又要受到台风的袭击。就在建成后的当年11月,就经受了十二级台风袭击的考验,大风伴着山一般的巨浪疯狂地冲向岛上。在如此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是很难获得风暴潮的实测资料的。但海洋站中的各种观测工作一直坚持正常进行,获得了准确可靠的海洋环境状况资料。这一组数据极其珍贵,对研究大洋台风浪,海洋大气环流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南沙海洋观测站的建立,是中国政府根据联合国海委会的要求作出的决定,这是中国行使主权在南沙海域建立的第一个海洋站,它将在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南沙的事业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南沙海洋站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丰功伟绩将载人中华英雄儿女的史册。

(题图摄影:章汉事/责任编辑:丰霖)

猜你喜欢
观测站南沙群岛南沙
“强芯九条”护航芯片项目落地广州南沙
四川省甘孜州:航拍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广州市南沙区星海小学作品集
荷兰 哈林维利特水闸 “TIJ”蛋形鸟类观测站
我国美济礁引种植物调查
太原观象台站址迁移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分析
谈《美丽的南沙群岛》的改动建议
海洋划界中远洋岛屿法律效力分析
加快南沙自贸区建设
松滋核电气象站与国家观测站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