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战局的“土豆心理战”

1999-03-24 08:35郭明妹
知识窗 1999年1期
关键词:盟军德军土豆

郭明妹

1941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胶着状态,实力雄厚的美国正不断地向英伦三岛输送战争物资。大西洋上漫长的物资供应线使海上的防卫工作困难重重,德军潜艇部队的“狼群战术”和大型战舰的“孤狼游猎战术”使英国海军损失惨重。这使盟国海军的高级将领们为“如何削弱德军的海战潜力”而伤透了脑筋。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他们突然接到情报部门送来的五份消息——德国因农业欠收,德军面临严重的食品供给困难,德国当局不得不将千方百计收集起来的数千吨土豆转运至狼群在大西洋上的主要出发地——德海军挪威基地冷冻起来,以作为德军海上作战部队越冬的主要食物。

接到这一消息后,盟军将领们主张立即集结海、空精锐部队,对德军的军需库实施突袭,以绝其粮路。然而,他们不得不在双方客观力量的对比中权衡利弊,顿觉实施突袭的代价太高,而且取胜的把握太小,为了几千吨土豆而损失上百架飞机,上万吨的炸弹,得不偿失。就在决策者们举棋不定时,盟军总部的心理专家们对这一情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慎重分析,他们向总部提交了一个很有创建性的建议,并很快被采纳。

不几天,多家备受欧洲民众信赖的医学报刊和电台节目,陆续地向人们透露了一份冬季流行疾病的权威调查报告:“入秋以来,在欧洲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渔民、船员和水兵中,发现一种似感冒又似鼠疫的怪病。病发者头痛、咳嗽、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发烧虚脱,直至最后死亡。此病危险性大、传染性强、潜伏期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此病完全是由于人们食用了一种冷冻马铃薯所致。”许多报刊还连续发表了在欧美享有盛誉的医学权威和流行病防治专家们的评论或研究文章,证实这份疫情调查报告的准确性和这种目前尚不能遏制和医治的疫情的严重性,医学权威和专家们还给此病取名为“马铃薯感冒症”,专门向人们讲解和分析这种“马铃薯感冒症”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在与海洋打交道的人们当中多发的原因。“好心”的医生们一再提醒人们:一定不要食用冷冻马铃薯,尤其是出海作业的渔民、船员和海军官兵们,要禁食马铃薯,而且要提防这种病毒的传染。

这一系列令人不敢不信的“调查”、“论证”和“忠告”,在德国海军官兵中引起了恐慌和焦虑。不论军官还是士兵,一旦得了诸如头痛、发烧之类的常见小病,就被周围的战友认为是“马铃薯感冒症”,避而远之。就连生病者自己也深信不疑,认为是患了绝症,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时间德军挪威基地人人心神不安,对上级官员怒目而视,认为自己出力作战,结果却换来这么个结局。于是,德军军心开始产生动摇,很多德军士兵宁肯挨饿,也拒不吃冷冻马铃薯。

盟军这一精心策划和导演的“土豆心理战”,诱使德军官兵卡住自己的食管,守着几千吨土豆甘心挨饿,使好不容易运来这么多土豆的德国后勤部门无计可施。但由于国内粮食奇缺,盟军封锁又严,所以一直无法再向该基地的德军官兵提供其它种类的食物。结果,在战争初期优势明显的德军,在食不饱腹、怨声载道的困境中萎靡不振,元气大伤,战力锐减。而盟国海军却得到了一个良好的调整、补充机会,大批武器装备和其它物资得以从德军海上防卫的真空区源源不断地运往英国,迅速改变了双方在海上力量的对比,为最终战胜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林超)

猜你喜欢
盟军德军土豆
走亲连心享童年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德国外交官改变二战格局
土豆喝水
土豆的问题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发芽土豆带着毒
土豆发芽
日军步兵第四联队与中国远征军交战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