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背后的故事

1999-06-14 01:48刘郎戴培
民间故事选刊·上 1999年10期
关键词:小峰继母王家

● 刘郎 文 戴培 图

我们还是先从案件本身说起。

1997年12月22日夜晚11时许,双流镇派出所的电话突然铃声大作。打电话的是住在镇东头的王建设。王在电话里声称,他13岁的儿子被人绑架了,请派出所赶紧到他家去看看。

案情如火,值班民警立即把住在镇政府家属区内的所长和指导员给叫了起来。前后不到一刻钟的工夫,派出所的同志已经站在了王建设家气派的小楼门前。

王建设是镇上数一数二的个体户,就因为财大气粗,平常连镇上的头头脑脑们他都不往眼里放。那天他却像换了个人似的,一见王所长等一干人马,二话不说,就和老婆一起“咚”地一声跪到了地上:“王所长哇犞灰能让我家小峰平平安安回来,你们需要多少破案经费,都算我的……”

王志云所长拉起王建设夫妻,让他们把孩子失踪前前后后的情况详详尽尽地介绍一下。王的妻子胡继巧说,当天晚上,她吩咐小保姆督促他们刚上初一的儿子王小峰好好做家庭作业。哪知等他们夫妻回家,才知小峰放学后压根儿就没有回来。“我一开始还以为他又到同学家玩去了,也就没在意,一直到走进卧室发现了这个,才知道孩子是被人绑架了……”胡继巧哭着,把一张纸递到了王所长面前。

这是一张从学生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片,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小字:

王建设:

你这几年挣了大钱,却为富不仁,所以我们绑架了你的宝贝儿子。请你3天之内把4600块钱送到学校对门的垃圾箱底下,不然,就别怪我们不讲情面

“这纸片是在你们夫妻卧室里发现的煛薄班拧牼驮诖餐饭裆系牡缁盎下面。”王建设答道。“照这么说,你们卧室的门一直是敞着的煛薄澳睦镅健犠源臃⑸了前一个小保姆偷东西的事后,出出进进的,我都特别留心锁门。”在胡继巧的引领下,王所长等走进卧室,仔细察看了房中的设置。他发现门上连一点撬动的痕迹都没有。“这门上的钥匙一共几把熚堇锒什么东西没有煛焙继巧回答:“一共3把,我们两口和孩子人手一把。”王所长听着,脑子里一下子闪过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莫非是家里人作案不成煛

王所长指出:“这桩案子里,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一是作案者竟然能够轻松入室,说明对王家的情况非常熟悉;二是进得卧室之后,竟然连床头柜上胡继巧的首饰都没动一下,再加上勒索的赎金数目不大,说明作案人可能不仅仅是为了钱财;三是那封敲诈信,在客客气气地用了一个‘请字之后,竟选了人来人往的学校门前作交钱地点,却又未指明是中学还是小学,这至少说明作案人不像常操此道的老手……”综合以上种种分析,他们制订了几套方案。

或许王志云所长自己都没曾料到,一桩看上去作案手段并不高明的案子,真正侦破起来,却是如此之难。他们会同公安局刑侦大队,首先对辖区所有嫌疑者进行了一番梳头式的排查,也未能发现任何疑点;其后,他们又对跟王家关系亲近者进行排队分析,也未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时间一点点推移,面对毫无进展的案子和似乎特别沉得住气的“绑匪”,干警们倒有点沉不住气了。王志云所长不得不把那个已在他心头翻滚了好多次的念头道了出来:“会不会是小孩子做的案熕档酶具体点,会不会是王小峰平常要好的同学或朋友绑架了他,然后用他手中的钥匙登堂入室,把那张纸片直接放到了王建设的卧室里煛

从王小峰小学和初中班主任的嘴里,干警们了解了王小峰的一些情况:“这孩子不仅聪明好学,还特别懂事,一直很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要说他会与谁结怨,我简直不敢相信。如果硬要给他找出些缺点的话,我看就是性格孤僻一点儿,才10多岁的一个毛孩儿,家庭条件又不错,可总给人一种郁郁寡欢的印象,好像心里盛了好多事儿似的……”

“心里盛了好多事儿熓裁词露煛蓖踔驹扑长决定再找王建设夫妻好好谈谈。“家里不愁吃不愁穿的,他要星星我们不给月亮,他又怎么可能郁郁寡欢煛蓖跣》宓母改付岳鲜λ说的大表惊奇。

案子陷入了胶着状态。

眼见着就是12月25号的傍晚了,这可是作案者规定交钱的最后期限啊。就在干警们感到揪心而又无从下手之际,王建设突然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派出所的小院,然后把一张纸条递到了王所长手上。这是作案人写来的第二封敲诈信。

那张纸片是胡继巧在厨房的菜板上发现的。看过了王家高高的院墙,再看了厨房结实的门窗和纤毫无损的门锁,王所长一下有了主意。他先是把王建设夫妻和小保姆都叫到了客厅里,然后才抓起对讲机,要求正在分头寻找侦破线索的干警们,火速赶到王家集结。

当晚8点20分,眼见干警们已经悄悄完成了对王家的包围,王志云这才向王建设摊了牌:“请你允许我们对你家进行一次彻底的搜查。我怀疑绑匪和孩子就在你们这座宅院里面……”一听这话,王建设夫妻禁不住又惊又怕:“找来找去,绑匪和孩子原来竟都在自己身边煛

搜查是仔细的。但搜过前后院子的角角落落,却连一点可疑的地方也没发现。王所长禁不住又犯起嘀咕:“难道我的推断错了不成煛本驮诟删们纷纷涌进客厅,准备对王家那幢3层小楼来个彻底搜查时,意外的情况突然出现了:紧挨着客厅的一扇小门突然大开,已经被“绑架”了整整3天的王小峰,竟勾着头畏畏缩缩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人们怎么也不愿相信,就是眼前这个清瘦俊气的13岁男孩,别出心裁地自编自演了这么一出“绑票”闹剧,以至于让一干智商不低的大人,足足地被折腾了3天3夜。

听说是儿子自己“绑架”了自己,几天来一直把心弦绷得紧紧的王建设,禁不住双腿一软,瘫在地上。

王小峰被带到了派出所。

面对一双双探究的目光,王小峰对他编演这出闹剧的每个细节都供认不讳,却唯独对作案动机三缄其口。这一点,又恰恰是王志云他们最想知道的。王所长只好派人找到学校,把王小峰最敬佩、最信赖的班主任老师请了来。

40多岁的女老师刘欣敏拉住王小峰那冰凉的小手,眼圈一下子红了起来:“小峰啊,在老师眼里,你一直是一位诚实懂事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之所以做出这奇怪的举动,肯定有你自己的理由;那么,你也应该相信老师,把心里话跟老师说说……”望着老师那泪光盈盈的双眼,王小峰被打动了。他一边抽泣一边开了口。他说,他只是想逼爸爸妈妈拿出点小钱,好去救一救他那正在忍受病痛折磨的奶奶……

“小峰的奶奶怎么啦煛蓖跛长把疑惑的目光投注到了王建设的脸上。听到儿子吐露的心事和王所长的询问,一直在一旁伤心抹泪的王建设夫妇,如遇雷击似的迅速对视了一眼,脸上立即涨满了羞愧难当的红潮。

“绑架案”背后那一段令人尴尬难言的故事,就这样被抖了出来--

在双流镇,大凡上些年纪的人都十分清楚,时下在人前风光毕现的“王老板”王建设,原本也是一个小苦孩。

王建设的老爹王振基,原是双流镇供销社的一位负责人。在后来的一次次政治运动中屡遭磨难。王建设4岁那年,原本顶了一顶“右派”帽子的王振基又被升了一格,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就那么三番五次地折腾下来,他的结发之妻受不了了,于是,便撇下正需要母爱的儿子,跟他离了婚。

继母郭趁兰悄悄地走进了他们父子的生活里,她用一个女人的贤惠和吃苦耐劳挡住了岁月的风雨。因为不能生育而被前夫逐出家门的郭趁兰,一进王家就把小建设视为己生。王振基“畏罪自杀”之后,为了把王建设教育成人,她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

在磨难中长大的王建设,是争气的,也曾向继母捧出过一颗火烫的孝子之心。为了买回继母想吃的几块柿饼,他曾踏雪十几里找上小贩的家门;为了让跌伤的继母开心,他曾背着她到几里外的村子里赶场子看大戏。为此,他曾在双流镇一带赢得了“好儿子”的美名。但是,王建设最终还是变了。据知情者讲,王建设之所以由一个“孝子”变成了不孝不义之人,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娶了一个刻薄刁蛮的女人。

胡继巧是王建设高中时的同班同学,还在学生时代,就是出了名的“人精”。当初,为了能够顺顺当当当上王家媳妇,她也曾在郭趁兰面前极尽乖顺。谁知一旦登堂入室,随着身份的改变,本相便渐渐地露了出来。她先是嫌婆婆的脚不利索,后又怨老人多嘴多舌,最后实在找不到啥数落的借口了,就去揭婆婆的伤疤,说老人生就的断子绝孙命,如果继续在家里呆下去,肯定会克后人……

对妻子的枕边风,王建设起始还是有些主见的,怎奈时间一长,他也慢慢地冷漠起来。发展到后来,妻子对继母动辄秽语相加,他居然能够置若罔闻……可怜那满头白发的郭趁兰老太太,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实指望老有所依,哪曾想倾尽血汗喂大的竟会是一个不孝不义之人呢熗纯喙橥纯,老人却从不愿在人前表露出来,她甚至一边抹眼泪一边还在贴心贴肝地呵护着小孙孙。

1995年秋天,眼见着小峰上学再也不需要奶奶接送了,王建设听信了胡继巧的谎言,硬以老人手脚不干净为借口,以分家另过的名义,把她赶出了家门。起初,他们还为老人租了一间小屋,后来干脆连那少得可怜的房费也不愿付了。郭老太太只好哭着搬进了敬老院,成了一个有子有孙的“五保户”。这下,算是给了王建设夫妻以口实了,他们指责老人不该故意丢后人的脸,并从此对老人不管不问……

王建设跟胡继巧的忤逆之举,深深地刺痛了一个孩子纯洁的童心。几乎是在奶奶的怀抱里长大的王小峰,对奶奶的遭遇非常同情。他曾哭着闹着要爸妈把奶奶接回来,在遭到拒绝之后,便开始尽自己所能,偷偷地向奶奶敬献一个孩子的孝心。隔三岔五,他总要瞒着爸妈去敬老院里看奶奶,而且每次都要用爸妈给的零花钱,给奶奶买点小礼品。看到奶奶眼中的泪,小小少年每每要难过半天,他曾不止一次地劝奶奶好好活着:“等小峰长大了,再好好孝敬您……”

1997年12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王小峰又偷偷地去看奶奶,发现奶奶又犯起了心口痛的老毛病。听一位老人说奶奶的病在县医院就可治好,他一下子心动,忙问那得多少钱。“我的一位亲戚就患这种病,满打满算才花了4600块钱,就治断根了牎蹦俏焕先怂婵谟Φ馈D翘,王小峰是哭着离开敬老院的。一连几天,他再也没法专注于学业了。他总在打主意:怎样才能叫爸爸妈妈乖乖地拿出4600块钱来,好早一点帮奶奶解除痛苦呢熛胙较氲,也不知他怎么一下子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侦探小说,于是一个大胆而又离奇的计划,渐渐地在他心中酝酿成熟了。又经过一番仔细认真的准备之后,他终于推出了本文前面所介绍的一幕……

记者补述:王小峰的故事,不仅在整个双流镇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王建设、胡继巧好一阵子难以在人前抬头。孩子的举动就是无声的谴责,终于唤得了他们良知的复苏。1997年春节前夕,他们双双跪到继母跟前请求老人给他们一次机会……

选自《祝你幸福》1998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小峰继母王家
My Favorite Photo
王家新的诗
捏捏冻耳朵
单子伊 王家璇 潘铭泽
也无风雨也无晴
朋友杀夫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
朋友杀夫
爱从不卑微
继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