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胃肠反应疗效观察

2000-06-13 23:50冯继萍马东芹马东兴
中国针灸 2000年6期
关键词:羟色胺恶心穴位

冯继萍 马东芹 马东兴

(淄博铁路医院,山东255026;1山东临朐县冶源中心院)摘要对7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反应的控制,运用穴位注射恩丹西酮与常规肌肉注射恩丹西酮对比发现,两者对恶心呕吐的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1.3%和89.5%,P>0.05。但穴注组和对照组毒副反应分别为10.0%和31.6%,P<0.05。说明两者疗效无差异,毒副反应穴位组比对照组明显少。

主题词恩丹西酮场』疗反应/穴位疗法胃肠疾病/穴位疗法水针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过程中常出现较为严重的恶心呕吐症状,是病人中断化疗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于1996年10月以来对40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穴位注射恩丹西酮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并与肌肉注射的38例做疗效对照,疗效满意,副作用少。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8例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男52例,女26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46岁。胃癌16例,肺癌30例,乳腺癌12例,恶性淋巴瘤4例,结肠癌4例,食管癌5例,肝癌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

1.2化疗方案

胃癌、结肠癌、食管癌、肝癌以5-氟嘧啶、丝裂霉素、顺氯氨铂(或阿霉素)为主;肺癌以环磷酰胺、阿霉素、顺氯氨铂和足叶乙甙、顺氯氨铂为主;恶性淋巴瘤以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为主;乳腺癌以环磷酰胺、氨甲喋呤(或阿霉素)、5-氟嘧啶为主。以上方案中顺氯氨铂80~100 mg/m2(分3天给予,适当水化),阿霉素30~40 mg/m2(第1天给予),环磷酰胺600~800 mg/m2(第1,8天给予)。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

化疗前20分钟取恩丹西酮8 mg,取双侧足三里,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1.5~2.0 cm,待病人感到胀麻酸痛时,回抽无血,分别注入药液各半。

2.2对照组

化疗前20分钟肌肉注射恩丹西酮8 mg。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1)恶心分度无:无恶心;轻度:轻度恶心,不影响正常生活及进食;中度:明显恶心,影响正常生活;重度:严重恶心,需卧床休息。

(2)呕吐分度0度:无呕吐;Ⅰ度:1~2次/日;Ⅱ度:2~4次/日;Ⅲ~Ⅳ度:5次/日以上。

(3)毒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烦躁不安、便秘、腹部不适等。

根据以上指标,将疗效定为完全缓解(CR):无恶心及呕吐;部分缓解(PR):轻度恶心,呕吐1~2次/日;轻度缓解(MR):重度恶心,呕吐3~5次/日;无效(F):重度恶心,呕吐5次/日以上。CR+PR为有效率。

3.2治疗结果

两组恶心反应程度见表1,止吐效果见表2,毒副反应见表3。

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控制恶心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9.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急性呕吐的有效率观察组92.5%,对照组89.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观察组4例,占10.0%;对照组12例,占31.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

4讨论

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可刺激5-羟色胺的大量释放,与5-羟色胺受体结合激活呕吐反射中枢而引起呕吐。恩丹西酮为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地阻滞5-羟色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化学受体感受器和上消化道传入迷走神经上的5-羟色胺受体结合,使之不发生呕吐,但存在一定的毒副反应。本组观察结果表明,两组对恶心呕吐的控制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分析观察组疗效高、毒副反应少的原因可能与下列作用有关,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经络之气由此入里与脏腑之气结合之处。因此,针刺该穴既能激发经络之气,又能调动胃腑之气,起到健脾和胃,扶正培本、降逆止呕及强壮保健之功效。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既起到针刺止吐作用又起到药物止吐作用,又能防止药物的毒副反应。

(收稿日期:1999-06-27,成平发稿)

猜你喜欢
羟色胺恶心穴位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撞树养生不可靠
题出的太恶心
做题做恶心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害虫啃过的水稻变得更好吃
缓解抑郁 多晒太阳
四季在大脑中的物质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