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酶预处理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影响

2000-06-13 23:50邵政一朱毅芳
中国针灸 2000年3期
关键词:心包胶原降糖

●邵政一 朱毅芳 陈 霞

(南通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江苏226001)

摘要为探讨细胞外间质中某些胶原成分在穴位注药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应用不同剂量胶原酶Ⅰ、Ⅳ及混合胶原酶于"内关"穴上方5 mm心包经上预处理,30 min后观察"内关"穴注射胰岛素的初始降糖作用,并与心包经旁预处理组、蒸馏水经上预处理组相比较。结果:胶原酶Ⅳ心包经上预处理几乎完全阻断"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初始降糖作用,并且呈一定剂量相关性,大剂量混合胶原酶也能明显阻断该降糖作用,而心包经旁同样预处理没有阻断作用。

主题词穴,内关胰岛素/投药和剂量血糖胶原酶类

我们以往的实验研究发现,穴位注射后出现的快速、强大的药效作用与血药浓度、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无明显相关性[1-2]。穴位注药后强大的初始药效(吸收前或未达有效血药浓度)出现的机理及药物信息传递途径的探索有助于阐明穴位注药及经络的实质,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穴位注药后药物信息传递与细胞外间质中某些成分的关系,以期为探索经络实质作更深入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ICR小鼠20±2 g,雌雄各半,由南通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苏动质字97025号,苏动环97062)。胶原酶Ⅰ、胶原酶Ⅳ(Sigma公司生产)。混合胶原酶(胶原酶粗品,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生产)。One Touch Ⅱ血糖测定仪(美国强生公司产品)。胰岛素40 U/ml(南京生化制药厂生产,批号980403)

1.2方法

(1)*"胶原酶Ⅰ预处理对小鼠"内关"穴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的影响:已禁食18 h的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①小剂量预处理组:"内关"穴上方5 mm心包经上注射胶原酶Ⅰ 0.05 mg(0.02 ml),30 min后"内关"穴注射胰岛素0.05 ml(2 U);②大剂量预处理组:"内关"上方5 mm,心包经上注射胶原酶Ⅰ 0.1 mg(0.02 ml),30 min后"内关"穴注射胰岛0.05 ml(2 U);③大剂量经旁预处理组"内关"穴上方5 mm,心包经旁开2 mm处注射胶原酶Ⅰ 0.1 mg(0.02 ml),30 min后"内关"穴注射胰岛素0.05 ml(2 U);④对照组:"内关"穴上方5 mm,心包经上注射蒸馏水0.02 ml,30 min后"内关"穴注射等量胰岛素。上述各组均在预处理后即刻采各鼠眶后静脉血,用One Touch Ⅱ血糖测定仪测血糖,并在给药后5 min,15 min各测血糖,以观察各组的血糖下降百分率。

(2)*"胶原酶Ⅳ预处理对小鼠"内关"穴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的影响:取禁食18 h的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组及处理方式同(1)。1,2,3组分别用胶原酶Ⅳ 0.05 mg、0.1 mg、0.1 mg预处理。

(3)*"胶原酶(混合型粗品)预处理对小鼠"内关"穴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的影响:取已禁食18 h的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组及处理方式同(1)。1,2,3组分别用胶原酶(混合型粗品)0.05 mg、0.1 mg、0.1 mg预处理。

2结果

2.1胶原酶Ⅰ预处理对小鼠"内关"穴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用大、小剂量胶原酶Ⅰ在"内关"穴上方同一经上预处理能明显降低"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5 min的降糖作用,降糖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与穴位上方经旁预处理组无明显差异,而大剂量胶元酶Ⅰ在"内关"穴上方经旁预处理,并不影响"内关"穴注射胰岛素5 min后的降糖作用。上述各组在"内关"穴注射胰岛素15 min后的降糖作用无明显差异。

2.2胶原酶Ⅳ预处理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大、小剂量胶元酶Ⅳ"内关"穴上方同经上预处理能明显阻断"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5 min的降糖作用,该作用明显强于用胶原酶Ⅰ相同的预处理。小剂量胶原酶Ⅳ同经上预处理对"内关"给药后15 min的降糖作用仍有一定的影响。大剂量胶原酶Ⅳ"内关"穴上方经旁预处理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的降糖作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2.3混合胶原酶(粗品)预处理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知大剂量混合胶原酶"内关"穴上方同经上预处理,可明显降低"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5 min的降糖作用,而小剂量同经上或大剂量经旁预处理,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5min后的降糖作用均无明显影响,大、小剂量同经上预处理组间,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15 min后降糖作用的影响亦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穴位注药不仅存在着药物的特异性[3],而且还存在穴位的相对特异性[2,4]。穴位注药后出现的初始药效不仅迅速而且强大,这与穴位区药物吸收速率、血药浓度、靶器官药物浓度以及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无相关性[1-2],一些药物的特殊拮抗剂不能完全拮抗该药穴位注药的初始药效(如纳络酮对吗啡之镇痛)。因而研究穴位注药后到初始药效出现的中间环节即穴位药效的作用机理既可丰富药理学的内容,亦可能是阐明经络本质的一个途径。

本研究应用胶原酶(粗品)、胶原酶Ⅰ及胶原酶Ⅳ在心包经上或心包经旁预处理,然后观察"内关"穴位注射胰岛素后初始降糖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剂量(0.1 mg/鼠)混合胶原酶"内关"穴上方心包经上预处理能明显阻断"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的初始降血糖作用,并对15 min的降糖作用也有影响,而同剂量"内关"穴上方心包经旁预处理无此作用。(2)大、小剂量胶原酶Ⅰ"内关"穴上方心包经上预处理,能明显降减"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初始降糖作用,但该作用与心包经旁预处理组无明显差异,经旁预处理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3)大、小剂量胶原酶Ⅳ"内关"穴上方心包经上预处理能完全阻断"内关"穴注射胰岛素的初始降糖作用,与大剂量胶原酶Ⅳ心包经旁预处理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01)。(4)除小剂量胶原酶Ⅳ经上预处理可影响给药后15 min的降糖作用外,所有各预处理组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15 min的降糖作用均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提示了"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初始降糖作用与胶原Ⅳ有着密切关系,表明穴位给药后在未被吸收或血浓度未达有效浓度前其药物信息传递可能通过胶原Ⅳ介导的。至于胶原Ⅳ产生何种理化改变,是否会释放某种递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外间质(ECM)如胶原蛋白等绝不仅仅是细胞外的一种惰性填充物,这类大分子具有活跃的生物活性,它不仅参与了细胞的运动、增殖和分化等细胞行为,而且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生物分子间的作用,从而在胚胎发育和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胶原蛋白是ECM的主要组成成分,分布于几乎一切组织中[6]。根据胶原存在的部位和可能的作用,我们选择Ⅰ、Ⅳ型胶原作为研究对象,从实验结果来看,心包经上穴位注药后信息传递与Ⅳ型胶原(基膜胶原)有着密切关系,至于该胶原受刺激后通过何种信息传递进行细胞间或细胞内外信息交换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不同经脉线上的信息传递是否都与Ⅳ型胶原有关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穴位受刺激(如针、灸、药物)后其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不同经脉线上信息传递物质构成成分间是否存在着质或量方面的差异,这既有利于了解穴位注药--这一新的给药途径药理作用机理的特点,为传统药理学增添新的内容,又可为经穴相对特异性、经穴归经理论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4参考文献

1邵政一,刘祖舜,丁斐,等."内关"穴位注射胰岛素对去臂丛神经小鼠STZ蔡悄虿⌒∈蟮慕堤亲饔眉捌涠砸雀哐糖素拮抗作用的影响.现代应用药学,1987;4(4):7.

2邵政一,凌祥,周爱玲,等.经穴类半导体性的药理学实验研究.中国针灸,1998;18(2):121

3周爱玲.小鼠穴位注药的药物特异性初探.南通医学院学报,1991,11(3):207

4周爱玲,邵政一,刘祖舜.小鼠穴位特异性本质的继续探讨.针刺研究,1994:19(2):60

5刘秉慈.细胞外间质.生理科学进展,1996;27(3):221

6Van der Rest,M.and Garrone.R.Gollagen Family of Protein.FASEB.J.1991;5:2814

(收稿日期:19990326,齐淑兰发稿)

猜你喜欢
心包胶原降糖
要命的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有些人需要强化降糖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胶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组织工程角膜载体支架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角膜载体支架研究进展
微等离子体与点阵Er:YAG激光(2940nm)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比较
最方便的健身
卡姿兰金致胶原美芯唇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