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的启示

2001-04-28 10:13本刊评论员
人民教育 2001年9期
关键词:农村改革发展

本刊评论员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是当前基础教育战线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行动起来,组织学习贯彻《决定》和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具体措施和工作步骤,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加快实施素质教育步伐。这必将进一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重点、难点也在农村。如何深化农村基礎教育改革?《决定》》指出:农村中学的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等项改革。黑龙江省呼兰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20世纪80年代,呼兰县迈出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艰难而可贵的第一步,他们从改革课程结构与办学模式入手,实施“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形成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和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农村社区终身学习机制。十几年来,呼兰坚持走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首先,呼兰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因为端正了教育思想、转变了教育观念和对农村教育的任务有了正确的认识。呼兰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真正认识到农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心系农业、农村、农民,顺应了农民脱贫致富,追求幸福、文明生活的要求。

其次,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必须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呼兰的经验,一是统筹抓好三类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二是统筹解决“三教”所需的经费、校舍和其他办学设施;三是对“三教”师资做到统筹安排、配备和培训提高;四是对“三教”统筹进行评估,引导“三教”健康发展。在呼兰,已经改变了“三教”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当地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人才匮乏的矛盾开始缓解,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呼兰的实践还说明,农科教结合反映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的必然产物,也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呼兰的同志将农科教结合形象地比喻为修教育渠,引科技水,灌农业田,结富民果。农科教结合,关键是如何结合,呼兰的做法是坚持教委主管,农委、科委协调,政府统筹的原则,突出政府统筹的作用,教育改革已由教育部门的行为上升到了政府行为。农科教结合,在教育、科技和农村经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不仅解决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外部条件,成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而且找到了一条依靠教育,运用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新路子,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四,呼兰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呼兰县政府真正担负起了发展农村教育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了县在管理农村教育方面的主要作用。呼兰县委、县政府把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列入各级领导“一把手”工程,制定规划,建立制度,确保投入,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了一个必要的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愿呼兰经验之花在更广阔的田野开放。

猜你喜欢
农村改革发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区域发展篇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图说共享发展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