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要在语言实践中发展

2004-06-12 09:29高洪德张志清
人民教育 2004年14期
关键词:新课程技能语言

高洪德 张志清

自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在课改实验区的课堂,既闪烁着新课程的光彩,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传统习惯的痕迹。现以The Sports Meeting单元教学为例,谈几点感受。

首先,从教学设计看,这堂课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宗旨,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对教学客体(语言材料)和教学主体(学生)认真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和不同层次的任务,借助多种媒体,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当然也可以看出,执教者对教材的分析还不够透彻,对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认知、技能、情感基础未加分析。

其次,从教学过程看,教师注意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原则,能让学生围绕本话题进行语言准备,注意了导入过程的情景化和趣味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发现副词比较级的表现形式,既有模仿性操练,也有真实任务设计与实施,由易而难,渐进安排,符合语言技能形成和语言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任务型语言教学”作为重视学习过程的教学途径之一,得到了重视和应用。需注意的是,本课例中过早地对语言知识进行归纳,将听说活动后置,不利于语言技能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语言规则的感悟。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主动、积极参与语言活动方面表现不足,“教师主导”有些过度。

第三,从教学效益看,如能实现设计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学习策略也会有所长进。同时也可看出,课堂上较多的时间用于解决语言形式,学生技能的发展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影响,较真实的“任务三”只能由部分学生完成。

透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这是新课程催生的果实,也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大量的成功尝试,例如,通过充足的语言实践渐进掌握语言知识就是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都需要教师去创造。让新课程理念融于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实践,是比推出新的理念更有创造性的活动。

对于新课程理念,不能止于理解或认同,要用心去感悟、去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如有的课堂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抄学生写,导致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太少,无法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课堂上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和探究的舞台。這需要教师有专业后劲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进,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

猜你喜欢
新课程技能语言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