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智

2004-06-12 09:29赵丽
人民教育 2004年14期
关键词:老狼大公鸡坏人

赵丽

教材说明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爱我家》主题二“注意安全”的内容。

学生分析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复杂,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其父母多为自由职业或经商者,不可能有充裕、固定的时间照顾他们,客观条件决定了对学生自我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这是其一。其二,一年级学生由幼儿园相对封闭的环境过渡到小学有相对独立和自由支配时间的环境,社会上还有种种对儿童可能造成身心危害的不安全因素,对他们进行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活动目标

1,体会、理解木偶表演中狼的狡猾和大公鸡的机智,遇到事情会动脑筋,想办法。

2.在具体情境中能分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排练好木偶表演。

2.准备活动中所需道具。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答问题。

1.学生看木偶表演“老狼和大公鸡”。

(1)(老师藏在幕后,左右手分别执木偶老狼和大公鸡。学叫“喔喔喔——”)

师:同学们,猜猜看这是谁家的门口?

生:大公鸡。

师:大公鸡站在自己家门口。“吧嗒!吧嗒!”谁过来了?(生:老狼。)

一只老狼走了过来,说:“好朋友,你上哪儿去啊?”

公鸡说:“看朋友去。”

老狼说:“我们俩一起去好吗?”

公鸡说:“怎么是两个?后面还有一条狗呢!”老狼一听夹着尾巴飞快地跑了。(学生拍手,哈哈大笑。从神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很满意这样的结局,但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并没有关注和理解。)

(2)师:请小朋友再看一遍。认真听一听公鸡和老狼之间的对话,想一想明白了什么道理。(在表演处理“人物”对话时,老师有意停顿,引起学生随声附和对话的兴趣。)

【点评:角色表演活动是为了使儿童对某种事物产生直接体验而创设的情景。“斗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努力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分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师采用木偶表演“老狼和大公鸡”的故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一年级儿童侧重形象记忆的特点,教师用两次表演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了解,并在第二次表演中提醒学生注意听“公鸡与老狼”之间的对话,引发儿童思考其中的道理。由此可见:要使角色表演起到实效,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

2.提问,分组讨论后,个别回答。

(1)师:老狼看见公鸡后,心里怎么想,嘴上又是怎么说的?

甲生:老狼想一口吃掉公鸡,嘴上却说是“好朋友,o

乙生:老狼很馋,心里想吃公鸡,可是它说得很好听,说公鸡是它的朋友。

丙生:老狼做坏事,想的和说的不一样,会伪装。

师:这个小朋友讲得非常好。可是老狼为什么要伪装呢?

甲生:想骗个好印象。

乙生:讨好公鸡,让公鸡相信它。

丙生:麻痹公鸡,好让公鸡上当。

丁生:想不费力吃掉公鸡。

师:这些说明老狼怎么样?

甲生:很狡猾。

乙生:很聪明。(话音未落,引起喧哗。个别学生握着拳头,强烈反对,发言的学生则满脸通红。)

师:为什么不能说老狼聪明呢?

生:坏蛋出的是坏主意,只能用狡猾。聪明只能用在好人身上。

师:他这种说法大家同意吗?(众答:“同意。”老师举手赞同。说老狼聪明的学生则似懂非懂地点头,一脸的迷茫。)

(2)师:公鸡听了老狼的话相信吗?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

生:不信,肯定不信。(异口同声地回答。)

甲生:老狼准没安好心。

乙生:平时它老欺负小动物,公鸡怎么会和它是好朋友?

丙生:不怕,想个对付它的办法。公鸡说,怎么是两个?后面还有一条狗呢!

(3)师:老狠怎么样?公鸡聪明吗?

甲生:老狼很凶恶、狡猾。公鸡很机智。

师:你从哪里看出公鸡很机智?

甲生:它小,它打不过老狼,可是它会动脑筋。老狼怕狗,公鸡就用狗来吓它。

乙生:老狠很会骗人、伪装。公鸡非常聪明,它说和狗在一起,吓得老狼夹着尾巴逃跑了。

丙生:公鸡没费事,就把老狼吓跑了。

3.教师小结:老狼尽管凶恶、狡猾,但是大公鸡更加聪明、机智,它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真的很了不起。(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

【點评: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的活动形式。讨论活动既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发表自己的想法,还可锻炼儿童的表达能力。但讨论是否成功,教师点拨、评价是关键。本课教师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问题及时引领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最后教师的小结也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二、情境表演,引发思考。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像老狼一样狡猾、凶恶的坏人,你能像这只聪明的大公鸡那样巧妙脱险吗?(群情激昂地回答:“能!”)

老师读题;第一题,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第二题,放学路上。

第三题,带钥匙的孩子。

提出要求:(1)读一读题目。(2)议一议可能会发生什么事。(3)演一演对话。主要表现出坏蛋的狡猾和你的聪明机智。

活动方式:自由结合,到指定场地。(整个教室沸腾了,足足三分钟才变得有秩序。从人员分布上看,近一半学生对第一题“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很感兴趣,其他两题人员几乎均分。无疑,老师把对第一组的指导列为重点。)

2.学生排练,老师巡回指导。

第一组;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由于人多,七嘴八舌,显得有点乱。看到学生谈兴正浓,老师并没打断,只是旁听。讲的情节大多是一人在家,有的是修水管的敲门、有的是查天然气的敲门、有的是找人的敲门……总之,就是不开门。这时,脾气暴躁的衡子扬小朋友忍不住喊了起来:“暂停!不开门是什么本事!我就面对面地把坏蛋吓跑过。”霎时,安静下来。老师忙接过话:“赶快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没料想,他反倒卖起关子来:“不就是公鸡吓老狼的方法嘛。”老师当即决定由他负责编排,其他人献计献策辅助。)

第二组:放学路上。(因为这组有班长的加入,很快有实质性的进展。他们正在商量如何使对话更精彩,神神秘秘的样子,好像不希望有人打扰。老师只好悄悄离去。)

第三组:带钥匙的孩子。(学生积极踊跃,情绪热烈,男女生明显分为两派,正在为分配角色争执不下。经询问方知,这组学生“阴盛阳衰”,女生占主动,表演角色都由女生担任,引起男生不满。老师建议女生演狡猾的骗子,考考男生是否能顺利脱险。话音刚落,赢得震耳欲聋的欢呼。巧妙設置对手,激起竞争欲望。)

3.提供表演道具,小组自选,简装准备。(学生一般都是把扮演坏人的演员在外表上打扮得很丑,很邋遢,有的故意把头发弄得很乱;有的在嘴角画上胡子,叼着烟卷:有的敞着衣服,模样怪里怪气的。他们尽可能将对坏人的印象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一做法惹恼了一位扮演骗子的女生。她提出不能扮这么丑,不然的话就换人。这一现象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不过老师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观察学生们如何解决。由于这一女生平时在班上有较高威信,说话有号召力,其他人只好照她的要求去做,将弄乱的头发重新梳好,她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4.情境表演,师生点评。

第一组: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大概情节:女生甲在写作业,男生甲提一大皮包扮骗子敲门,声称是老家的亲戚,从很远的地方来,并且带来许多好吃的。女生问对方,老家在什么地方,骗子回答不对。女生想想,忙大声喊:“爸爸,老家来人了!”吓得骗子连忙逃跑。(由于扮骗子的衡子扬小朋友将骗子逃跑时的样子很夸张地表现出来,引得哄堂大笑。)

师:衡子扬小朋友很了不起,他曾经真的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坏人吓跑过。我们要向他学习,遇事不慌张,沉着应对,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第二组:放学路上。

一男生扮骗子,其他人排队放学。“骗子”走到男生甲面前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他在单位有急事,让我来接你。”男甲:“好哇,你的手机让我用一下,先跟我爸说句话。”骗子说:“手机没有电,打不成。”男甲:“那你说我爸姓什么、叫什么?我叫什么名字?骗子张口结舌。伸手来拉男甲,其他同学围过来:“骗人!”“大骗子!”“找警察抓他!”骗子吓跑了。(同学们很喜欢这个小品,给以热烈掌声。)

师:你觉得这个小品好在哪儿?

生1:男甲很机灵。

生2:对话有意思,说了很多句。

生3;人多力量大,以后放学还是排路队回家安全。

第三组:带钥匙的孩子。

同学们正在玩游戏,女生扮骗子走到男甲面前,指着他脖子上挂的钥匙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你真行,小小年纪就能当家。我是电视台的,想拍一段你在家爱劳动的镜头,你带我去你家吧!”男甲:“阿姨,你怎么一个人,扛摄像机的人呢?”“一会儿就到。咱们俩先去吧。”男甲:“我想看看你的证件。”“小孩,这么啰嗦,忘带了。”男甲:“今天,我爸正好在家,让我的好朋友先给我爸通报一下,他准高兴。”女骗子吓得瘫在地上。大家一哄而上,扭送她去找老师。(老师带头鼓掌,说:“真是太精彩了!男生、女生合作得非常好。”)

师:你觉得哪些地方精彩?

生1:编的故事很好玩,很有意思。

生2:女骗子很狡猾,很会说瞎话,容易让人上当。

生3:小朋友很聪明,战胜了骗子。

生4:女骗子很漂亮。(说这话的是本组的一位女生,她目睹了刚才女骗子不想把自己打扮丑的一幕。)

师:“是的,‘骗子经常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脸上笑眯眯的,说得很好听。为什么呢?”(学生:更好骗人,取得别人信任。)所以,我们不能以外表的丑与美来划分坏人。坏人不只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几种,生活中的坏人各式各样,希望同学们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点评:情景模拟表演是让儿童亲身经历仿真性演习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为了调动每个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设了三种情景,让儿童自由组合,讨论交流,并提出相关要求同时提供表演道具。在学生准备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在学生表演中教师及时点评。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中儿童的表演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自编自导自演的生活体验中,获得了相关的自我保护知识与技能,道德情感得到升华,识别能力在增强,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

在笑声中结束活动。(同学们意犹未尽,自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还在继续讲述,续编历险记。)

课后反思

由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木偶表演形式导入,通过对故事中“人物”、对话的设问、分析,自然过渡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像老狼一样狡猾、凶恶的坏蛋,你是否会像大公鸡一样机智、巧妙地脱险呢?”引发思考,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演欲望,为下一环节作准备。在自编、自导、自演的情境创设中,发挥想像、张扬个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各层面的主动性。他们对坏蛋的憎恶和机智、巧妙地揭穿骗局后的喜悦,在整个活动中此起彼伏、淋漓尽致。道德认识、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得到强化,初步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从而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对学生们健康、安全地成长,着实起到了积极、有价值的指导作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津津有味地久久沉浸在本次活动所带来的惊险、刺激的情感体验中,他们不停地讲给家长和周围人听,把坏人编得更坏、更狡猾,把自己想成智勇双全的斗士,信心倍增。这一显著变化,引起家长关注。有一位家长反映说,他家离学校较远,孩子上学、放学的安全成了一块心病。老师在《品德与生活》中的有关安全方面的教育,给帮了大忙。通过讲解、演示、表演等活动形式,帮助孩子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教孩子遇到坏人和意外如何脱险,提高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另外一位家长说,平时我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安全方面由保姆接送,很少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那天在饭桌上,孩子兴致勃勃地聊起他参加编排“斗智”的趣事,猛地在我心头敲响了警钟,感谢老师及时给孩子补上这一课。珍爱生命,提高防范能力,健康、安全地生活比什么都重要。还有一位家长说,我们原来教育孩子,总是告戒他:以不变应万变。不管陌生人说什么好听的,要有老主意,就是不跟他走。可是后来听孩子给我们讲“斗智”的故事,我就寻思着自己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儿跟不上趟……

猜你喜欢
老狼大公鸡坏人
大公鸡
坏人长什么样
老狼叔叔想吃鸡
大公鸡亨利
警察教你识坏人
漂亮的大公鸡
父与子
叼烟斗的老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