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风范留回乡

2004-08-11 07:31
中国民族 2004年8期
关键词:回族邓小平宁夏

宁 朵

宁夏回乡的500多万回汉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纪伟人邓小平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深切关注着“塞上江南”,曾先后4次来到宁夏,留下了光辉的业绩和高尚的风范。

1926年,我国正处在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这一年,风华正茂的邓小平(当时名为邓希贤)第一次踏上了宁夏这块塞上热土。年初,邓小平离法赴苏,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学习。岁末,他接到党的指示,回国到冯玉祥将军领导的国民军联军中开展工作。1927年初,他和王涤亚、朱逸尘由原苏联经蒙古库伦(今乌兰巴托),骑骆驼经过大沙漠,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塞上古城银川。

邓小平和接待处处长王一飞(共产党员)一起谈论宁夏地理风土人情,分析国内外形势。他们不久后骑马途经吴忠、灵武、同心、固原等地,于3月底到达西安。

这次宁夏之行,给邓小平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事过半个世纪后,他还饶有兴致地回忆起这件事。

邓小平第二次去宁夏是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1935年10月初,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率领陕甘支队即红一方面军去到宁夏,途经宁夏南部六盘山区。时任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的邓小平也随军第二次去到宁夏。每到一地,他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党的主张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广泛开展革命活动。

1936年5月,邓小平作为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随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这是他第三次去到宁夏。

为了保护西征作战的顺利进行,西征红军在对东北军进行争取工作的同时,还针对宁夏是回民地区的特点,努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红军在此期间制定了许多民族政策,散发了对回族工作的指示、宣言、布告、标语、口号、决定、训令、守则、纪律和注意事项,尤其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发出的《关于回民工作中的指示》和以毛泽东主席名义发表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两个重要文件,使邓小平等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方向。面对宁夏的军阀统治者在政治上推行专制独裁统治,在经济上大量盘剥勒索人民,在思想上极力挑拨回汉关系,说什么共产党“共产共妻”、“灭回灭教”的现实,邓小平与政治部的其他同志深入实际,制定对策,在所属部队进一步加强了政治思想和民族政策教育。要求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回汉民族的联合与团结,发动回族群众反对国民党军阀政治压迫和苛捐杂税,大力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群众工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回民解放道路的主张,从思想上提高了回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全面正确认识,并用红军的一系列实际行动感化回族群众。

1964年3月9日,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第四次去到宁夏。听完汇报以后,邓小平对宁夏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宁夏的社会主义建设。宁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海固地区,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回汉人民团结起来,把宁夏建设好。邓小平等还挤出时间,在杨静仁办公室查看了宁夏贺兰山防空图,与杨静仁、李景林,宁夏军区政委江波,共同分析了贺兰山天然屏障和现有防空设施的特点,及在防空与未来战事中的重要意义。指示要进一步加强防空设施的配套与维护,保证一有情况,能派上用场。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直深切关注着宁夏的规划与发展。他老人家在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于1983年3月2日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要有全盘的更具体的规划,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要有自己的具体规划,做到心中有数。”他还特别强调“落后的地区,如宁夏、青海、甘肃如何搞法,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小平同志对欠发达地区的关注,使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倍受鼓舞。

猜你喜欢
回族邓小平宁夏
宁夏
宁夏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宁夏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