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明珠——“七一”冰川

2004-08-11 07:31顾建斌
中国民族 2004年8期
关键词:考察队七一冠名

顾建斌

“七一”冰川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文藏族乡祁文村辖地内,它是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冰川,距戈壁"钢城"嘉峪关市不足100公里,海拔约4000米左右。 据有关资料记载,"七一"冰川地带的冰川总面积为3.64平方公里,平均厚度在70米以上,最厚处可达120米,冰川体大部分被积雪覆盖。 "七一"冰川地处北祁连山褶皱地带的走廊南山西部北坡,为强烈褶皱纵横断层升降区,是该区域地势最高、切割最深的地区,也是冰川发育的主要区域。包括"七一"冰川在内,该区域冰川面积占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冰川面积的31%。 "七一"冰川为山谷冰川,约发育于前震旦亚代至晚古生代。

“七一”冰川的冠名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58年,根据《中苏友好援助协议》等条约,大批苏联专家到中国支援和帮助社会主义建设,其中有一支苏联地质专家和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的地质学者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对祁连山脉进行地形、地质、地貌等综合科学勘察。在1958年6月30日左右, 中苏联合考察队在黑大坂一带进行野外工作时,意外发现了大面积的冰川带。按照苏联专家的习惯,地质勘察的新发现要给予命名,且多以人名冠之,他们提议将新发现的冰川用考察队苏联专家的名字予以冠名。考察队的中国专家认为,新发现的冰川是中苏专家共同辛勤工作的结果,不是某个人单独勘察发现的,并且冰川在中国境内,对以苏联专家的名字为冰川冠名提出异议。鉴于此,中方地质专家们经商议,将发现新冰川带的情况和冠名争议的详情,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建议用"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生日为冰川命名。1958年7月, 中方对外公布了中苏联合考察队在祁连山科考中发现新冰川带的消息,冰川被冠名为“七一”冰川,一直沿用至今。发现"七一"冰川的确切时间应该是1958年6月30日。

走近冰川,你会看到一幅冰河浪卷入梦来的立体山水静物画,仿佛一条河流在迸发汹涌中蓦地定格,凝停住步,如同凝固了一段历史。可是,你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那一泻千里、滚滚向前的浩荡气势!冰川从山体奔流涌出,汇聚在山谷之中,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沧桑,风霜雪雨,在寒来暑往中此消彼长,化融凝结,雨积雪蓄,终于完成了这一大自然绝美奇观。手抚为"七一"冰川所立的"青山不老,为雪白头"的石碑,置身大自然冰清玉洁的世界,使人浮想冰川联翩。冰川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冰塔玲珑别致,雕栏玉砌,巧夺天工;冰锥破雾穿云,寒霜逼天;冰岩冰崖壁立嵯峨,刀削斧凿,嶙峋险陡。数十米的冰墙下,无数幽深的小冰洞内,渗漏出细细涓流,汇成条条小溪;冰崖下暗流淙淙,只闻其声,不见其踪,平添几分神秘的色彩。攀援冰川而上,在冰岩缝隙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冰山雪莲孤傲怒放,像清雅高贵的冰雪仙子,容不得半点亵渎和玷污,使人不忍采撷。高山雪鸡在冰川周围鸣叫,杂乱而又清晰的山鹿、藏羚羊的蹄迹遗留在溪水边。人声噪杂处,惊飞几只花色的水鸟,吓奔几只长尾的白狐或短尾的石兔。机警的黄鼬屈起前身直立转动,惊奇地四下张望,随后又嬉戏追逐。山下,芳草如茵,牛羊蠕动,牧人的歌声和吆喝声间起间落……这一切,浓缩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生物圈景观。

猜你喜欢
考察队七一冠名
火星考察队
第一次煮面
考察队遭抢记
数亿元抢综艺节目冠名,企业到底图啥
冠名:学生与企业相互的优先选择
动物爱耍伪装术
中超冠名重回“马上有钱”时代
标杆怎么会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