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题词 亲切的教诲

2004-08-15 14:54赵心愚张立辉
中国民族 2004年7期
关键词:开学典礼题词西南

赵心愚 张立辉

西南民族大学(原西南民族学院)是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建立的。

邓小平同志为西南民族大学的题词共有两次。第一次题词,是1951年6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祝贺学校的成立而题写的。

据记载,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在成都举行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大会。来自西南各地区的藏、彝、回、傣、羌、白、满、佤、汉、土家、布依、纳西、景颇、蒙古、哈尼、傈僳等24个民族的500多名学生,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建校庆祝大会。川西区、成都市党、政、军、群众团体、民主党派负责人共140余人到会祝贺。大会宣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和川西人民行政公署的贺电,王维舟同志到会并讲了话。他在讲话中指出,西南民院的任务是培养大量少数民族干部和适量志愿为各兄弟民族服务的汉民族干部,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进行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建立各民族的人民武装,保卫各民族的解放。西南民族大学的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创建的首批民族高等学校,是培养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各类干部的摇篮。这对西南地区的民族工作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十分关心重视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邓小平同志,立即为西南民族大学的成立题词:“各兄弟民族团结在毛泽东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围,建设一个独立强盛繁荣幸福的新中国”。

《川西日报》于第二天辟专版祝贺,头条刊登了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同志的题词。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及西南各省区报刊也都对西南民族学院成立作了报道。

这是邓小平同志第一次为西南民族大学题词。当时,小平同志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公务繁忙,未能到校,但从这一题词中,可以看到小平同志建国初期对民族工作的重视和对西南民族大学各族师生的殷切希望。

邓小平同志为西南民族大学的第二次题词,是在1952年。是年7月,中共中央已决定调邓小平到北京工作,任政务院副总理。

翻开1952年7月10日出版的《西南民院》(西南民族大学原校报)创刊号,其头版刊登了邓小平同志当天为西南民族大学的题词:“团结各民族于祖国大家庭的中心关键之一,是在于各民族都有一批热爱祖国,并能联系群众的干部”。这一题词是邓小平同志在他即将离开西南之际,兴致勃勃地参加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在川西行署大礼堂举行的第二期开学典礼时题写的。邓小平同志当时不仅为学校题了词,而且还在开学典礼上向各族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勉励各民族师生要互相帮助,努力学习,为各族人民服务。小平同志说: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工作是国家根本工作之一。把各民族团结在祖国大家庭里,团结在毛主席的旗帜下,才说得上祖国的强盛,国防的巩固,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邓小平同志向师生员工阐述了党的民族政策,他说:“民族团结日趋巩固,各民族生活日趋美好,主要就是由于毛主席政策的正确和伟大。这一政策根本不同于历代反动王朝和国民党蒋介石的大民族主义的政策。这一政策是民族平等的政策,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也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同时又是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政策。我们要养成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风气”。

在讲到如何开展民族工作时,小平同志说:“要有一批各民族自己的干部和自愿为兄弟民族服务的汉民族干部。这些干部必须是热爱祖国、联系群众、懂得政策的,这才能为各民族人民好好服务。”

最后,邓小平同志要求西南民族大学的各族同学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毕业回去后,要好好为各族人民服务”。

邓小平同志为西南民族大学的第二次题词和亲切讲话,使参加西南民族大学第二期开学典礼的师生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学生们增添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教师们既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大,又感到从事党的民族工作无比光荣。

邓小平同志的两次题词和重要讲话,指引西南民族大学在几十年来的办学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精神,并通过不断地倡导、丰富、发展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以“和合偕习”为特点的办学精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各民族莘莘学子,帮助他们成长为推动民族地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为西部服务特别是在西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的两次题词和重要讲话,指引西南民族大学紧紧围绕“为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以自身独特、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大力弘扬“和合偕习”精神,不断推动各民族文化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融汇升华。在“和合偕习”的校园氛围中,西南民族大学的各民族师生员工平等团结,和睦共处,互相尊重,共同进步,“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观念深入人心。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各民族斑斓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相互交融,并成为西南民族大学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活跃广大师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各民族学子的情操。

邓小平同志的两次题词和重要讲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西南民大人,他们忠诚党的民族教育事业,辛勤工作在民族高等教育第一线,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人才。几十年来,西南民族大学的各族师生员工在学校的每一个大发展时期,都能以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谱写民族高等教育的新篇章,使学校成为一所办学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优势,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民族高等学府。

邓小平同志建国初期为西南民族大学的两次题词和在西南民族大学的重要讲话,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猜你喜欢
开学典礼题词西南
古城西南两座桥
和冬奥一起向未来
“潮”就这么说
开学典礼
Country Driving
首页题词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Stereotypes and Diversity
惠水县老年大学举行秋季开学典礼
西班牙政客怕挨骂缺席开学典礼 学生痛斥政府
题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