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游戏中的竞争战略

2004-09-23 07:34博可可
中国市场 2004年9期
关键词:印第安巫师狩猎

博可可

类型:战略管理

关键词:竞争 同质化

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身兼宝洁、杜邦、英特尔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独立董事和战略顾问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阐述竞争战略时,曾讲过一个关于印第安部落的寓言故事:加拿大的原住民地区活跃着几支部落,他们均以狩猎为生。经过长时间的生存博弈之后,最后只剩下一支印第安部落得以存留。这支部落成为幸存者的原因令人匪夷所思:其他部落在狩猎之前,都会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然后选择最可能获取猎物的方向全力出击;而这支印第安部落却是请巫师作法,在仪式上焚烧鹿骨,然后根据鹿骨上的纹路确定出击的方向。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通过竞争生存下来的强者是焚烧鹿骨和巫师作法的那个印第安部落,而看似准备充分的部落最终销声匿迹。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故事的重点不在于科学与迷信之间,而在于几个部落的竞争战略。故事中所提到的几个部落所制定的狩猎计划虽然很科学,但是这只是停留在战术层面,如果从战略层面上稍加分析,你就会发觉,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结果是多么地必然。对于现代企业仍有借鉴意义。

从整体市场环境来看,当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竞争变得异常充分时,企业之间相互模仿的速度定会骤然加快,进而催生“战略同质化”现象。“战略同质化”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企业战略的缺位,每一家企业事实上都没有战略,大家只是在战术层面拼命厮杀,玩一场看不见未来的“狩猎游戏”。

可以想象一下,那些“理性”的部落是如何被淘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之间对猎物的竞争不断加剧,而他们每天狩猎的方向经过“分析”后变得渐趋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部落看重的不是制定行之有效的战略,而是高效地完成预定任务。最后,大家只好在同样的狩猎区域杀个鱼死网破,“输”途同归。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战略定位意味着运营活动有别于竞争对手,或者虽然类似,但是其实施方式有别于竞争对手。焚烧鹿骨和巫师作法的那个印第安部落的竞争战略虽然在战术上出现了很明显的错误,但是它生存下来的核心因素——竞争战略,却是明显的有优于其竞争对手。

中国的企业界流传有很多经典的说法:“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两三年。”近日,某品牌专家向海尔、联想等中国名牌发出预警,因同质化沦为“大路货”正成为中国品牌的命运,努力避免差异化方面的缺失,是该品牌产品获得更高定价主动权的关键。该专家说,品牌缺乏差异化直接导致了品牌定价上的劣势,从而使市场上“杀价”成风,价格战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种同质化的品牌“惰性”,使得相当多的本土品牌价值呈下降状态。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品牌竞争最激烈的国家之一,在产品日趋饱和的市场条件下,让品牌在众多杂音中发出清晰而独特的声音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竞争态势下,仅仅靠某个创意和某种直觉来决定品牌的经营策略,难以获得持久的成功。

作为社会经济最活跃的成分,企业原本应该是个体创造力的产物,而差异化竞争,才是企业群落存在的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印第安巫师狩猎
懒巫师的谢礼
神秘的北部巫师
带上巫师的魔法书,开启一场奇幻之旅
谁动了巫师的魔药?
试论早期美国印第安口头文学的特征
狩猎还是偷猎
论《痕迹》中的印第安生态文化
狩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