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卸甲晚妆红

2006-03-03 07:55罗庆生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2期
关键词:建功立业小乔怀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豪放盖世,流传千古。唯“小乔初嫁了”一句颇具争议,有谓闲笔者,有谓败笔者。如清代沈时栋《古今词选·选略》第二则论选词标准云:

是集雄奇香艳者具录,惟或粗或俗,间有败笔者置之。即名作不登选者,犹所不免。如坡公“大江东去”,虽上下千古,脍炙牙齿,然公谨当年,奚待小乔初嫁尔后雄姿英发耶?是亦此词白璧微瑕也。四方同志,幸勿以强作解事见诮。

沈氏从逻辑角度认定:“小乔初嫁了”一句是败笔。笔者认为,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家,写景、抒怀几达炉火纯青之境界。“小乔初嫁了”表面上看似离题稍远,实则对全词的主题和风格起着密切映衬的积极作用。

我们先来看史实,《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是岁,建安三年也。……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由史实可知:①“瑜纳小乔”是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②(建安三年)“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追怀的赤壁之战则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据此,现在还有人认为“周瑜在赤壁之战时已三十四岁,……,‘小乔初嫁了句看起来既无意义又不尊重事实”。非也。小乔没有参加赤壁之战,这一点苏轼不可能不知道,他之所以拿小乔入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小乔“光焰万丈”的美貌及小乔与周瑜、吴国的关系。小乔之美在三国时代是天下尽知,即使远在北方的曹操也曾吟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我们先从文学角度来说,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在人物的取舍上,特定的场合,作者只会考虑特定的人物,以便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只要在艺术上能够成立,就是最大的真实。苏轼因此在周瑜的身边,有意勾画了小乔的美丽倩影,并以此作为烘托,让周瑜风流俊雅的形象变得更加清晰。同时也和开头的“风流人物”相照应。如果我们再联系唐代诗人杜牧《赤壁怀古》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从中就可以体会到:这是和吴国同休戚、共命运的英雄儿女,而决不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了。我们再说“遥想……,小乔初嫁了”句,作者并非篡改了小乔的婚龄,关键在于“遥想”二字,这是虚指,是模糊数,非确数;再者,句末一个“了”字,点明了此时既不是尚未嫁时,也不是正在嫁时,先说“初嫁”,后说“了”,表明英雄美女此时尚处在人生幸福之际、春风得意之时,周郎如何不“雄姿英发”?所以,“小乔初嫁了”句非败笔也,更非闲笔。其目的在于以小乔的貌美来衬托周瑜的年轻、风流,是为塑造周瑜的人物形象服务的,从而表达作者对周瑜的羡慕之情,寄托自身的人生理想。

纵观全词,“小乔初嫁了”句在文本结构中有三重功能:

其一、“小乔初嫁了”句旨在塑造“风流人物”周瑜的形象。

1.借“小乔初嫁了”,突出表现了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的年轻有为。赤壁之战时的周瑜新婚燕尔,少年英俊,妻子小乔国色天香,婚姻可谓幸福美满;赤壁之战中的周瑜气定神闲,少年老成,破曹于谈笑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事业可谓功成名就。周瑜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形象立即跃然纸上。周瑜所建立的功业,更让华发早生的苏轼羡慕不已,也衬托出苏轼自身的坎坷命运。

2.美人配英雄,使周瑜的形象更加丰满多姿。在这里,“小乔是宾,恭谨是主,借宾定主,寓主子宾”,美人小乔是为了给“雄姿英发”的公瑾打底色,是陪衬、是绿叶。小乔的美貌,公瑾的风流;小乔的柔情,公瑾的英气;小乔的颖慧,公瑾的文韬……。琴瑟相和,举案齐眉,感情笃厚。一个举国美女,一个功德巨子,这应该是一个绝配了。清代有位诗人《咏周瑜》:“大帝誓师江水绿,小乔卸甲晚装红”,为人传诵。美人配英雄,使“风流人物”周瑜青春少年、风流倜傥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光芒四射。

3.借小乔表明周瑜建功立业有一个重要条件。“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小乔之姊大乔乃孙权之嫂,所以周瑜跟孙权虽外托君臣之义,而内实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周瑜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而这正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这也能补证作者之所以仰慕周瑜的原因。

其二、“小乔初嫁了”与作者“早生华发”之强烈而巨大的反差,观照出作者对自己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与冷酷现实的焦虑。

《东坡题跋》卷一记李邦语:“周瑜二十四经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饭,贤愚相远如此。”苏轼对此颇有感触。“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个“雄姿英发”,一个“早生华发”,对时间流逝、芳华易去的感叹,正反照出苏轼对理想与现实的焦虑和无奈。本来四十六七岁,人生正值盛年,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但是,冷酷、无奈的现实使自己鬓染霜雪,自己建功立业的前景渺茫不可知。华发“早”生,表明“华发”非因自然因素而产生,而是由于心理劳顿太重而导致的生理衰老太过。作者在这里所感受到的时间,是于自然时间之外,作为生命个体所体验到的生命时间,并且是在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观照下的生命时间。苏轼挣扎在理想和现实的生存困境中,挣扎在宇宙时空无垠和个体生命有限的不可调适的矛盾中,挣扎在历史人物和自身的巨大反差中。

其三、对全词的艺术表现具有重要作用。

1.借宾喧主,魅力无穷。全词正面描写周瑜个人气度的仅“雄姿英发”四个字,“小乔初嫁了”与这四个字一起,不仅在有限的文本空间里塑造了一个生动饱满、令人倾羡的周瑜形象,而且给予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由读者自行完成对周瑜形象的具体勾勒,这使得周瑜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过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所具有的魅力正在于此。

2.刚柔有致,旷中见婉。小乔是一位容貌倾城倾国、貌若天仙的女子,与周瑜新婚不久,儿女情事,缠绵悱恻,微露香艳之气。“小乔初嫁了”使《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豪迈大气的怀古词情怀荡漾,刚柔有致,体现出苏轼词“外刚健而内婀娜、若豪放而实谐婉”的审美特征。

(罗庆生,河南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建功立业小乔怀古
小乔的平底鞋
培养思维能力
竹叶沟怀古
油田企业工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意义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探究
以生产经营任务为中心引导女工发挥“半边天”作用
念奴娇
裴怀古的“诚”字诀
为企业高技能操作人才提供建功立业宽广舞台探索
《洛神赋》企慕主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