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美观照 散发人文光彩

2006-04-06 12:53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0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课学科

陈 筑

最近几年,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积极开展教改活动,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改进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相应地有所突破,这是令人欣慰的,但就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仍有一些老问题亟待解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过于理性化,过分强调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文学性以及自我表现的逸乐娱悦功能;二是将语文学科有意神秘化、高雅化,使之成为高深莫测、可望不可及的学问;三是偏重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培养与传授,而忽视其本身的文学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生不能“继其志”,智力没有提高,技能没有掌握,学习被动,教学质量怎样能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让语文离我们不再遥远,让语文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我在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加强对语文学科功能性的认识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表现形式,具有逸乐、审美、启迪、社交和传承的功能,然而人们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始终局限于语言文字的形式追求与语言基础技能的传授之上,或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政治功能、教育意义。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更多的审美特征在教学中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一个个统一的模式:“本文通过……讴歌了……表现了……”。或者简单运用多媒体弄几张图片进行所谓的课改,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便也仅限于此,这样的语文课,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从基础教育入手,将语文课列入灵活、开放的教学系统,进而渗透美育思想,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要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语文课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课的讲授中,有的教师在分析文章时,往往会拔高文章的主旨,强调其思想性,而忽略了文章的审美意蕴。文学不是政治,语文也不是政治课,文学是人学,其最大的特征是审美,语文固然也要育人,但它的这种教育不是枯燥的说教,不是理论的分析,而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真挚高尚的情感来打动人,感染人,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的讲授不应只侧重思想性,而应该注重对文本层次的分析,从话语层面到形象层面再到意蕴层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在阅读作品时,能够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与世界观,从而具备分析美丑的能力。

二、提高对语文课教学目的的认识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教学的目的是联系生活、扎实、灵活、有序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基于此,首先,必须改变学生眼中语文学科的神秘感与枯燥感,揭开其头上美丽的面纱,使人们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知道它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之一,语文的概念是相当广泛、具体、极富感染力的,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高难艰深,我们不是培养文学家,而是希望学生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进行有效交流、沟通思想,具有一定审美情操与审美感受力的人。其次,改变旧有单纯的教学模式。语文的天地是极其广博的,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审美化的课堂教学,即愉悦教学能取得较好效果,因为学生的愉悦心理来自兴趣和成功,而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中学生的思想奔放无羁,少受束缚,其形象思维和想象力是非常强的,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正确引导,他们对语文的理解与兴趣就会与日俱增。高水平的教学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精神追求,从而使学生沉浸在一种无比愉悦的精神境界中,这是高层次、高品位的愉悦,即审美愉悦。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课程的结尾,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引起联想和继续学习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和心理都会不复存在,就会以苦为乐,达到悦神、悦意、悦志的审美的境界。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完善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比较全面地掌握专业理论体系,对专业知识不仅要进行精深的研究,而且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的课题去钻研。

构建与相关学科共通的知识体系,这并非简单地要求教师既会语文,又会数学,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科之间的必然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我想经过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陈筑贵州省桐梓县太平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语文课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超学科”来啦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