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新闻的深度与时效性

2006-06-06 18:25郝平山
新闻爱好者 2006年5期
关键词:民工时效性电视新闻

郝平山

如今,在信息爆炸时代,新闻传播(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发生了质的飞跃——传播信息不仅要快,同时,受众又往往被眼前漫天飞舞的信息“轰”得眼花缭乱。这就要求记者,在重大新闻面前必须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视性,努力把第一落地时间的新闻做新,把第二落地时间的新闻做深。笔者作为一名电视记者,下面想着重谈一下电视新闻的深度与时效性。

从现代传播学的效果看,电视在各种传播媒介中效果最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具有题材多样、声画并茂、视听兼备、内容丰富、时效性强等特点。电视所特有的表现形式,说明加强电视深度挖掘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电视新闻又极受栏目时间限制,目前电视台的单条新闻大都只有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钟,在这么有限的时段内做出深度,确属一件不容易的事。笔者以为,要抓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较强的理性思辨色彩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首要特点。

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人们在看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时,那些一般性、简单化、孤立式的报道方式,已不能满足受众收视的需要。人们需要的是多层面、多角度地透视一些社会现象,这就需要记者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对党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的了解,通过对采访来的大量素材和事件的认真分析,仔细疏理,通过弘扬主旋律,或叙或议、或点或评,把新闻背后的故事挖掘展现出来,吸引观众收视,深化新闻主题,从而使所报道的主题从个别扩展到一般,从微观扩展到宏观,以此来歌颂真、善、美。

例如:对讨欠民工工资的报道,屡屡见诸于屏幕,但是,不少电视报道所反映的、给人的印象是:弱势群体受欺,电视记者在奋力代为民工讨薪,高喊“还民工血汗钱广仿佛我们的社会到处充满了压榨。这样做,自然容易引起进城务工农民恶性对待纷争,激化矛盾。去年,山西太原电视台在《真实的故事》栏目中,报道一起拖欠民工工资时,在客观揭露问题的同时,对欠薪的纠纷原因作了深刻分析,介绍一些好的企业或单位解决欠薪问题的有效措施,探讨并帮助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这样做,及时化解了矛盾冲突,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的效果。

二是选择最适用电视新闻形式表现的题材,用画面、声音感染观众。

如今,大多数观众看电视可以说是为了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毫不夸张地说,观众已经对当今电视新闻这一改革的产物,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在意识深处有了更高要求的欲望。

对于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它与广泛、迅速、简要地传递新闻信息的消息类不同,它应该是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地报道事态。在这样高的条件下,如何把握受众心理,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呢?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好电视的特点和长处,为所要报道的主题服务。

三是让记者或主持人出镜,挖掘电视声、画并茂的张力特性,缩短新闻事件与观众心理距离。

由于电视新闻主要以画面形象为主,易于表现直观的物质层面的报道特性,报道主题很容易陷入就事论事、平铺直叙之中。然而,当前在新闻节目改革中,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充分发挥电视特有的长处,纷纷让记者或主持人出镜,让报道的新闻人物与他们在屏幕上对话,情感交流,带给人们的是真实的、直观的感受,表现力比纸媒更丰富,对观众产生的吸引作用和冲击作用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它的思想深度可以更加充分体现。

比如,2005年4月25日和5月14日,中央电视台对台湾“连战、宋楚瑜大陆行”的电视报道,通过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康辉和台湾东森电视台主持人的出镜,穿插组合,让观众明白了“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行程的具体安排,访问现场实况的进展情况;并通过他们对图像新闻进行“画外解说”,大大增强了新闻现场播报的亲和力和拉动力。特别是对新闻现场直播恰当时机的把握,对演播室中的嘉宾进行访谈,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了正在进行事件的背景,了解了事件中的主要新闻人物,了解了台湾的文化以及海峡两岸交往的历史。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这则新闻通过对我国台湾东森电视台以及对英国、美国和港澳地区电视台观众的时空连线采访,从而使得电视机前的受众直接体会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民众对“连战、宋楚瑜大陆行”的具体感受,使报道收到了淋漓尽致的效果。

另外,当前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有的记者还注重了“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由于大量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很难正好处在现场,或者是几分钟内及时赶到,为了还原当时的情景,一些电视台新闻栏目开始尝试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去表现新闻。在完全尊重事实真实的前提下,即在现场通过对人和景的重新布设模拟当时情景,有助观众深入了解新闻内涵,加深主题对社会的影响力。同时,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还应该特别注重镜头细节的运用。屏幕上一个细节生动、形象的镜头,往往会凝聚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些手法运用恰当,会起到出神人化、小中见大的作用,提升整个报道的新闻价值。

谈到新闻的深度报道与时效性,有人说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还有人认为尽管它们“血缘”相近,但有很大的“排异性”。新闻要抢“新”、讲究时效性,报道功夫就不可能“深”,就不可能给观众留下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

实际上,独立的新闻价值取决于新闻的独创能力和策划能力。客观讲,在没有“独家新闻、只有独家策划”的今天,从地方台到中央台都面临着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既要靠新闻的深度报道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又必须关注新闻的时效性,来扩大自己栏目的影响力。传媒学理论认为,受众对某些“议题”、新闻事件是否重视,一般都会受到两个方面原因的制约。媒体对新闻事件报道得越深,时效性越强,观众对这一“议题”重视的程度就会越大;相反,媒体对新闻事件反映得肤浅,时效性不强,是些“老掉牙”的旧话重提,可以肯定,观众对这一“议题”就会漠然置之。今天,有不少记者便把时效性、抢“新”做“深”,作为电视新闻的生命。

实践证明,重大新闻事件时效性和深度报道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提升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极大地增强在众多媒体竞争之中的核心力。

(作者为河南电视台主任记者)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民工时效性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谁更老实?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浅析“新闻民工”现象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