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县级台的核心竞争力

2006-06-06 18:25王美娥金志华
新闻爱好者 2006年5期
关键词:广播电台听众竞争力

王美娥 金志华

一、县市级广播电台核心竞争力分析

新闻集团的默多克在2001年的总裁述职中指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曾经让新闻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媒介公司的基本经营技巧和资本实力。基于这种理解,媒介核心能力被理解成一种独特的整合能力,能够调动媒介组织的各种资源,培育出自身不同于其他媒介的最根本的竞争优势,来持续地满足媒介产品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传媒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动态的能力资源,支持着传媒业现在以及未来在市场中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发展,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传媒整合各种资源和各方面能力的结果。

作为一个媒介企业或者媒介市场竞争实体,县市级广播电台的核心竞争力与一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只是概念的具体化。县市级广播电台核心竞争力可以阐释为:县市级广播电台所拥有的、能创造独特价值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与核心能力。县市级广播电台应以此为轴心,通过整合配置自身各种资源,形成不同于其他媒体的最根本的、不易被模仿的、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保持和增强自身持续发展的潜力。

具体地说,它是指县市级广播电台传媒长期积累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社会效益,并能在众多传媒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那些资源和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这些资源和能力应具有明显的、独特的优势,而且是竞争对手难以企及和模仿的。

二、提高县市级广播电台核心竞争力策略之一——丰富广播节目样式

广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节目表现形式的丰富和创新。创新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突出独特个性。

随着电视在农村的普及,广播的核心听众越来越由乡村转向城市,在城市中又越来越集中到移动中的人们,听众——或者说当今听众的主体,正迅速集中到“动众”。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现代人越来越成为“多重程序并行的消费者”,他同时做几件事,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人想做的事太多,而时间越来越不够,越来越昂贵。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越是城市化、现代化,生活节奏越紧张,时间也就越昂贵;而广播,是唯一可以增加“听”这一“程序”却几乎不干扰其他程序的,因而成了最节约时间的接收信息方式。而这也就意味着,越是城市化、现代化,动众就会越来越成为听众的主体。如何通过新颖的播报节目,提供“短而活”的信息,让听众人耳人心,也就成了广播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近几年,许多广播电台精心包装、丰富广播节目形式,尽可能使节目更精彩、鲜活、生动,更便于听众接受。比如,南京电台、北京电台尝试在“背景音乐映衬下插播新闻”,还可以“新闻+谈话”,他们认为,既然广播是“贴身媒介”,娓娓道来当然比高高在上来得亲切自然。比如,在播报新闻故事时,加入适宜的音响效果,使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这种演绎,使节目“活”了起来,可听性自然更强;还比如,变“播”新闻为“说”新闻,简单的一字之变,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

湖北楚天电台的《事事关心》节目,“关心身边事,听我说新闻”,改“播”为“说”,把都市新闻说给听众,使广播新闻变得更加贴近听众。节目中,主持人有时运用武汉口语和流行词语,措辞讲究、幽默,有时适当地加以评论。如一篇报道说,一辆运猪的卡车在路上坏了,猪从车上跳下来满街乱窜,交警忙着抓猪。主持人用幽默的语言将这一新闻故事说得惟妙惟肖。这样以幽默风格说新闻,关注社会,关怀民生,既服务广大听众,也满足了都市人耳朵的需求。

保定电台的微型广播剧——《老保定一家》,以老保定夫妇、儿子、女儿为固定人物,以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内容,茶余饭后,千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发生在身边的热点问题,批评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在节目形式上,有旁白,有音效,剧中人物都由本台主持人演播,为了更有地方特色,有时还适当加些方言,听起来更贴近、更亲切。老保定一家,是家庭、社会的缩影,他们的所思、所议是群众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

三门峡电台的《谁是谁非》节目,采用投诉方、被投诉方和主持人三方通话或有听众参与的多方通话方式,接受消费者投诉,讨论谁是谁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节目给听众提供了言论讲坛,只要打个电话就能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不仅可以当场解决消费纠纷问题,也对广大听众进行了法律知识宣传。这种节目表现形式新颖、活泼,提高了听众参与性。

由此可见,只有根据广播特点和社会需求不断创新节目表现形式,才能使节目拥有更多听众,使广播的魅力历久弥新。

三、提高县市级广播电台核心竞争力策略之二——创新广播节目播出方式

除了广播节目形态不断丰富之外,随着听众鉴赏水平的提高,采用什么样的播出形式吸引听众,也是地市级广播电台增强影响力、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1989年,广东新闻台率先实行了每半小时一次的新闻“滚动播出”,这种播出形式受到普遍欢迎,迅速普及开来。上海台的《早新闻》更是几分钟一遍地滚动播出,最大限度地运用了新闻信息资源。滚动播出摒弃了那种随意处理新闻信息的简单做法,使新闻随着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采用短周期、高密度、快节奏的编排方法对新闻客体进行快速、多面、全方位的报道,使新闻信息产生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系统关系,有效地提高了广播新闻的整体功能。新闻“滚动播出”是一种观念更新,一是照顾了不同时间段收听广播的听众需求,二是实现了广播新闻的优化系统。

新闻的现场报道使广播发展到户外直播,这种播出形式进一步贴近了受众。河南经济台开办的《亚细亚直播间》节目,主持人手拿话筒,在亚细亚百货大楼内,或播报商品信息,或与顾客交谈,把直播室移到了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或事件发生地。这一变化,引起了广播受众的变化,由单一的听众变为听众和观众双重受众群体,节目内容现场感极强,参与群众多,还可以为收音机前的听众提供参与节目的机会,给听众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增强了广播的亲和力。以往,主持人与听众只能通过无线电波传递的声音交流,听众对主持人有一种距离感,户外直播打破了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局面,为广播人与听众的直接交流架起了桥梁,提供了契机。

综上所述,县市级广播电台应不断挖掘、创新节目形态和播出形式,提高节目价值,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星:《试论我国广播业生存空间的拓展策略》,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74页。

2.李幸、刘荃:《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广播电影电视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3.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地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页。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广播电台)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广播电台听众竞争力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城市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探讨
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