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光:该出手时就出手

2006-09-21 05:56朱红梅
旅伴 2006年9期
关键词:抓贼乘警次列车

朱红梅

12年的警察生涯,长沙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侦查员李向光抓获1300多个贼——足足可以装满一列火车。

第一次抓贼:“好激动,一下子就冲了上去。”

1994年,从湖南省体工队退役的李向光,选择了做一名铁路警察。

最初,他对自己的新工作感到“郁闷”。运动员凭比赛成绩论成败,警察凭抓贼破案论英雄。但贼在哪?怎么抓?他在车上,旅客的钱照样丢,甚至他前脚刚走,身后就发了案,贼也溜之大吉。贼的嚣张和失主的恸哭,让年轻气盛的李向光感到羞辱和愧疚。

11年后,回忆起第一次抓贼,李向光仍记忆犹新。那一天,他刚巡视了两节车厢,突然发现有三个贼,其中两个在望风,一个正在摸旅客的口袋。“干什么!”他大喊一声,“我好激动,感到血脉贲张,一下子就冲了上去”。令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他比贼紧张多了,被他一把拧住的贼反而朝着他笑。他气得发抖,三下两下把贼拖到了餐车,交给了乘警长。然而,更气的在后头。因为没有得手,没缴到作案工具,也没有失主指证,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贼扬长而去。这使他一夜无眠。他想:光有热情还远远不够,得琢磨抓贼的门道。

工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他熟悉和掌握了贼各种作案手法和伪装伎俩,不断有贼栽在他手下。1997年,乘警支队筹建一支反扒的“便衣小分队”。 李向光成为了小分队的首选。这一干就是12年。

“抓贼最要讲究时机。抓早了抓晚了都不行,就得抓住这个点。要让他想跑跑不掉,作案工具想丢丢不了,抓住了想赖赖不掉。” 这是李向光抓贼技巧的“精髓”。

要想多抓贼:“要做变色龙,做有耐心的猫头鹰。”

一次,在广州开往温州的列车上,除了车轮撞击铁轨的“哐当哐当”声,一切都进入了梦乡。一个胡子拉碴、农民工打扮的青年男子,头倚靠在椅背上,似睡非睡。

这时,一个矮个男子蹑手蹑脚从他身边走过,青年男子微眯的双眼突然睁大了,猛地伸脚一绊,起身将该矮个反手摁倒在地,一副手铐随即戴上手腕。然后,他从矮个的裤口袋里掏出340元钱和一张车票,满意地笑了。

因为常年从事便衣反扒,贼抓多了,湖南、湖北、广东甚至江西的贼都认识他。“隐蔽自己,才能更好地打击贼。当便衣警察的最高本领应该是‘变色龙,能够随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李向光说,“要想多抓贼,必须先防贼,要善于伪装,不能让贼看出你是警察”。

又一次,李向光和“铁鹰小分队”队员们在列车上穿便衣巡视。车到衡阳,同事突然低头小声告诉李向光:在过道里吸烟的一高一矮两个男青年,曾被自己抓过,搞不好已经被“惊醒”!李向光迅速与同事分开,并暗暗观察了这两人:神色悠然,正在吞云吐雾。

车厢里人不多,隐蔽条件不好。艺高人胆大。李向光突然做出了一个令同事目瞪口呆的举动!他像没事人一样将衣领立起来,直接走到车厢的尾部,用报纸一挡,一只手伸向了旅客的兜,然后迅速又缩了回来。这一切,自然被两名男青年看到。

果然,当李向光再次犹犹豫豫伸手的时候。高个子青年一下子走了过来,拨开了李向光的手,乐了:“哥们,刚湿水啊(刚出道的意思),手脚不利索。”李向光连忙说,“刚出道,请两位大哥多关照。”话一出口,两人立刻误以为李向光是一趟“浑水”的“同行”,完全放松了警惕。

当列车就要到达郴州时,一名女子要下车。高个青年趁人多拥挤之际,一个趔趄,一脚踩到了女子的高跟鞋。趁女子弯腰提鞋时,矮个子迅速伸手用刀片一划,随即将女子挂在脖子上的手机揣进了怀里。这一连串的动作,前后不到三秒,但被身后李向光尽收眼底。他一把钳住了矮个的手腕。矮个一惊,回头一看是李向光,急急地骂了一句,“你咯杂宝,搞么家伙罗?”李向光亮出警官证,两个贼一看傻了眼。

李向光说自己是暗夜里捕捉猎物的“猫头鹰”,而且是“一只非常有耐心的猫头鹰”。去年8月,为了抓捕两个跟车作案的嫌疑人,他顶着高温酷暑,连续跟了犯罪嫌疑人两天两夜,差不多从广州跟到了成都。到第三天凌晨,这家伙一出手便被逮了个正着。这时,他已是满脸污垢,衣服油光发亮,活脱脱一个“无业游民”。

不能让贼跑了:“贼是纸老虎,你强他就弱。”

近几年来,铁道部公安局多次抽调全国铁路反扒精英组成“铁鹰小分队”,开展交叉“打流反扒”专项行动。李向光始终是“铁鹰”小分队的主力队员,他的威猛让很多贼闻风丧胆。

长年吸毒的王少波,经常在广州至广州北区间抢夺旅客钱物。如遇旅客反抗或民警抓捕,常以自己有艾滋病恐吓他人。2004年11月,王少波从韶关上了长沙至广州的5361次列车。在广州北站停车时,抢了旅客一个装了2000多元的钱包后,从车窗一跃而下。失主跟着跳车将其抓住。相持之下,王少波玩了一个“金蝉脱壳”的把戏,佯装将钱包退还给失主。上车心切的失主拿着钱包就上了车,结果发现被“掏了心”。激愤不已的失主向乘警报案,强烈要求警方破案。

案卷材料传到了广州北站。“20多岁,皮肤白净,长得比较标致,讲一口祁东话。”李向光将失主反映的嫌疑人特征默念了三次,心里有数了。

三天后的晚上8点多,汉中开往广州的2269次和佛山开往岳阳的5364次列车同时停在广州北站。“5364次上了两个嫌疑人。”说完,两名同事上了车。

“2269次是空调车底,车窗开不了,应该不好抢”,李向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上这趟车。刚上车,他心里就一阵兴奋:王少波正在车上!他马上上前表明身份,铐住了王少波一只手。出乎意料的是,传闻中凶暴狂妄的王少波,没有丝毫反抗,顺从地跟着他往车下走。

可刚到车门口,王少波突然往地下一倒,顺势就朝车底下钻。始料不及的李向光一下子被摔倒在站台上,一起滚到车底。折腾了一阵,见逃脱不掉,王少波将手撞出了血:“我有艾滋病,你不怕死?”李向光说:“死也要抓住你!”见这一招没有唬住警察,丧心病狂的王少波,捡起道碴就往李向光身上砸。这时,火车缓解,风管里传出“哼哧哼哧”的声音。大惊失色的王少波吓得赶快钻出车底,乖乖地伸出另一只手。

刚刚爬出铁道,车轮已经启动。这时,两个膝盖被道碴磕得鲜血淋漓、全身多处被划破的李向光,一把将王少波反扛在肩膀上,拖到了二站台。

“到手的贼,不能让他跑了。贼是纸老虎,你强他就弱。”李向光又加重语气说,“尽量不要跟贼硬碰硬,要智取。”

要让贼知道:“只要他们下手,肯定跑不了。”

有很多的偷盗团伙,是大案不犯,小案不断,因为经常跟警察交手,所以滑得像泥鳅。王先彪就在同伴前吹嘘:“这些警察,你搞十次他能抓到你一次就不错了。反正我们做的是无本生意,万一被抓到,大不了蹲几天,够本了”。可令他想不到的是,他竟有这么“霉”:在50天里只偷到78元钱,却连续栽倒在李向光手下3次,被治安拘留了45天。

2005年1月29日凌晨,李向光发现了曾多次被打击处理过的王先彪,在湘乡上了广州至邵阳的N743次列车。因为王先彪和李向光彼此已经很“熟悉”,所以他只是远远地监视着王。开车后不久,趁旅客睡觉之机,王先彪从一个旅客口袋里掏出了一包东西,转身欲逃时,被李向光抓获。这一次,自恃只偷到一包餐巾纸的王先彪认为“警察拿我不能怎么样”。然而,李向光凭借扎实的旁证材料,硬是让他心服口服在“行政拘留告知书”上签了名。

17天后,刚从拘留所出来的王先彪发誓要把“损失”补回来,又从株洲窜上了N743次列车伺机作案。有过教训的王先彪更加警觉,左看右看没有便衣,就伸手掏了旅客60元钱。这时,坐在一个编织袋上打瞌睡的“服装贩子”突然一跃而起,将他的手拽住。他定睛一看,又是李向光。王先彪因此案又被拘留了15天。

出来后,一提“李向光”就哆嗦的王先彪“惹不起,躲得起”,干脆“转战”长沙至张家界的N733次车。李向光决心把他再逮回来。为了抓他,李向光穿上了中学时的一件旧毛衣,戴了一顶鸭舌帽。3月7日,当王先彪从湘潭上了N733次列车,在车门口掏出旅客18元钱时,却发现李向光“从天而降”。王顿时大惊失色,自叹倒霉,老老实实伸出双手套上手铐。此案他又被拘留15天。此后,列车上再也不见了王先彪的踪影。据说他已“金盆洗手”,做起了小本生意。

随着各种银行卡、信用卡的普及,携带大量现金出行的人已经不多,被盗的往往是安全意识相对淡薄的农民工,就算被盗三、五十块钱,对他们仍是切肤之痛。对这一点,李向光说:“重要的不是抓几个贼,破多少案子,缴多少赃物,重要的是要贼知道我们在,只要他们下手,就肯定跑不了。”

猜你喜欢
抓贼乘警次列车
谁是贼
最佳榜样
抓贼记
乘坐火车丢手机,乘警热心解难题
夫妻争饼
图片故事
抓贼啊~!!神出鬼没的减法故事
一元一次方程式考点精析
在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