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设计例说

2006-10-21 01:25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7期
关键词:里科夫项链课文

何 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培养的主要渠道,如何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每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课堂教学的整个程序和具体环节所作的预期,从某种角度而言,它也是老师将自己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分解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并试图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去完成的任务和计划。针对如何进行语文教学的创新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和语文教师通过认真地探索,找到了不少富有创意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对语文传统教法进行挖掘和改造

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如果依据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取其精华,弃其不足,既能吸纳语文传统教法的先进因子,又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吟诵法在我国历史悠久,宋朝陆象山就曾经说过:“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时至今日,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还时常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熟悉文本、体味文意,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使用这一教学手段时却显得目标单一、层次肤浅且缺乏新意。余映潮先生推介的朗读教学诗意设计手法却新颖独到、颇有见地。下面就是他对《口技》一文设计的“朗读课”教学流程:

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以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示范,学生学读。主要用于表现文中的气氛,为全文的朗读定下一个基调。

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 、三段,同时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读:读得有情有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体味文中情境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

第五次读:读得有急有缓——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景,读出段中层次。

余先生充分发掘吟诵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功能,并将其作为文意感知、理解、品味的一种手段,目标明确,步骤细腻,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二、以独特的手法和角度对课文加以解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摒弃了解作者、背景、逐段讲析、归纳主题等呆板的操作程式和解读方法,选取独特的手法和新颖的角度来切入文本,也许会起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效果。王守诚、石翠青二位老师在高中《语文》第四册(人教版)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单元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章回教法”——要求学生根据情节划分课文层次,并以编写回目的方式加上小标题,既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能力。又如重庆的一位老师在教读小说《项链》时,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角度就有些不同凡响。

首先,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文章中的一个语段:“要是那时没有丢失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景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作者的这番“感慨”,针对的是课文中的什么人和什么事? ②项链为什么会丢失?③如果她没有项链,就不会丢失。她哪来的项链?④她为什么要借项链?⑤这是什么思想在作怪?⑥如果她不参加舞会,就不会借项链。她为什么要去参加舞会呢?⑦要是没有丢失那挂项链会怎么样呢?她的人生悲剧能够避免吗?

高中英语教材有《项链》一文节选,学生对故事情节较为熟悉。这位老师由此切入,突出了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小说的内涵,探究悲剧发生的思想根源之重点,简洁明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依据文本特点进行拓展创编

这里的“文本”是指教材中形式各异的课文,它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交织着作者爱恨悲喜的情感,回荡着作者对人生聚散离合的倾诉,展示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认同与追寻。作者不同,其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能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加以拓展创编,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刊载于《语文教学通讯》03年第5期上的《登泰山记》一课课堂教学设计就显得非常新颖。

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重组课文内容,请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泰山,为游客设计登山线路,安排行程起居,介绍重点景观。其教学过程主要为以下六个步骤:

(1)导语激趣。用以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教学要求。

(2)广告激兴。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3)设计线路。根据课文第二段内容,让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两条登山线路。

(4)安排游程。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好冬季二日游。

(5)重点景观介绍。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留连忘返。①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②泰山日出图。(要求学生找出姚鼐的描述,在改用现代散文语言进行描述)

(6)送客(要求学生设计导游与游客的告别词)。

让学生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对教材进行创编,将艰深的古文学习与丰富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既利于教材内容的把握,又利于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和创新能力。形式鲜活,别具匠心,富于时代气息。

四、组织独具创意的语文实践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并通过活动来发展、巩固和完善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很多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如果设计新颖,方法得当,的确是实现语文课堂创新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下面这位老师要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开“追悼会”就显得有些新鲜。

①全体肃静,奏哀乐(同时以旁白或投影的形式介绍相关的背景)。②由别里科夫的亲戚介绍别里科夫生平事迹。③由别里科夫生前所在中学的校长致悼辞(要求体现人物性格)。④设计挽联(注意揭示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和小说主题)。⑤师生点评(点评要点:①故事情节梳理是否清楚;②人物形象把握是否准确;③挽联内容是否得当、形式是否精美)。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的小说⑤名篇,别里科夫亦为世界文学画廊独特鲜活又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之一。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自是课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该“追悼会”突出重点,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活动形式新颖,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且编写挽联的训练设计正和当下考题中常见的要学生拟写对联的测试要求一致。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术前准备”。教师应尽可能地依据文本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创造性设计。要力求凸显个性、闪耀独特的思维火花,要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变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锻炼其批判和求索的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陶冶其思想情操的乐园,才能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何科四川省绵阳市芦溪中学)

猜你喜欢
里科夫项链课文
丢失的项链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找项链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相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