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泛和具体

2006-10-21 01:25陈宝贵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7期
关键词:求真事物文章

肖 龙 陈宝贵

记叙能力是写作中最基本的功夫,它最能见出学生写作的功底和对事物、语言的感觉。它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具体。如果说“准确”着眼的是词语表意方面的“恰切”与“独致”;“具体”则在词语达意的层面之外,还提出了整体呈示清晰、可感的要求。目前学生在记叙中所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蹈虚”,即空泛。

请先看学生写一段文字:

春天的风把我从睡梦中吹醒,不知何时学校便变得非常美丽了,校园里增添了假山、喷泉,使我们感到校园的诗情画意。

再看修改的文字:

花丛吹过细碎的风,我从沉醉中醒来,身边是婆娑的树影,柔软的草丝,还有清朗的月光,昏黄的灯火,这实在是一种人间稀有的偶合,一场永不会再现的梦境。不知何时,干荒的土地上增添了几分绿意,简单的风景素描里多了几许浓郁的色彩,想起了绛紫色的暮霭投注在静谧的校园中那份永远无法触及的美丽,还有假山池中喷薄而出化作无数繁星的泉涌,那一刻,就像是在猝然之间领受了沛然的气势,在静僻之中撞见绝美的音符,使人倍感充盈、饱满和安详。

两段文字都是写学校校园的变化及对变化的感受,原稿显然比较空泛,它的“非常美丽”、“诗情画意”都没有在文章中加以具体落实;而修改稿则具体得多,不仅写了“细碎的风”、“婆娑的树影”、“柔软的草丝”、“清朗的月光”、“昏黄的灯火”等具体可感的事物,而且也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整段文章便给人一种厚实的感觉。

空泛是对事物只做表面化的把握导致的,从写作主题者的角度来看,它既缺少一种整体感,也缺少一种投入和独特的感悟。具体到写作的层面,首先是在作文的训练中,还缺少一种寻求确切、具体的意识;其次缺乏最基本的创作的视野;第三缺少对生活的具体感受。一句话,写作的素养还有待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我们不认真对待这种最基本的环节,人们经常抱怨的读了十几年书连最基本的文章也不会写,就会成为无奈的现实。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具体是写好任何文章的基础,而如何使学生的写作有“蹈虚”走向具体呢?

一、表达具体的前提是“求真”思维

所谓“求真”思维是说文章写作中所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它的真实性、可感性。“求真”思维的具体体现是写人要抓住其特征,写物要突出其形态,写事要突出其发展过程等。如果学生在作文中有了这样明确的思维指向,作文蹈虚的情况就会大大改善。据我调查,不少学生写作根本没有这种思维意识,不少人只是想着写什么、如何完成字数的要求。我们可以想一想,在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对“具体”的分析强调应该是最多的,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偏偏在这种最基本的要求上达不到要求呢?我认为“求真”思维品质的培养落实不到位是其关键。“求真”思维的形成,一是在阅读中感悟,二是要注意对学生写作中空泛现象的细致矫正及正向例子的强化和引申等。当学生“求真”意识形成后,他就会逐步改变“蹈虚”的毛病,就是写作中遇到材料掌握、语言运用上的障碍,也会通过变换而达具体的目标。

二、占有材料是表达具体的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写作的具体,其前提是对材料的占有,没有对丰富的材料的占有,“具体”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当然“具体”有其构成的技巧,但任何技巧是以丰富的材料做支撑的 。比如我们让一个北方的高中生,写南方某公司生产规模的文章,他无论如何也是写不具体的。但我们在作文教学特别是高中作文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往往不是学生真得没有占有材料,而是明明知道他们占有大量的材料却不能表达得具体。目前不少老师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教材中的材料,并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类,这对学生充分使用教材确实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仔细观察学生在实际的作文中,运用课本中的材料还是很少。这里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地比较恰当的材料,大多是他们曾经感兴趣、经过思考的,而课本中大多数材料恰恰是和他们的生活联系不大的,学生们学习只有接受的单向作用,很少有引发思考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引导学生既思考社会上司空见惯的事物,又要思考他们手中已有的材料。思考的方法一是变角,二是追问,三是辐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丰富起来,文章写作也才能具体。变角在这里不仅仅对已知材料变换角度进行思考,更指在文章写作中对材料的巧妙运用。比如最近我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参与城市精神的讨论,由于学生对整个城市总貌以及能体现城市精神的宏观事件了解较少,写文章容易导致空泛。不少学生在材料的运用中,并不着眼于自己不熟悉的大事件,而是寻找较小的角度,自己较熟悉的从身边小事中来取材,这种变角收到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变角、追问、辐射是达到丰富占有材料的一种方法,当然它不仅指对静态材料的分析,更指对动态材料的驾驭和运用。

三、细致是表达具体的关键

具体不仅仅是“求真”思维、占有材料的问题,也是表达的问题,而表达的关键是细致。同样一则材料,有的同学写得形象可感,有的则写得空疏无物,其根本是表达粗疏和细致的差别。表达的细致,首先要观察的细致。进入高中以后,情景化的写作已经很少了,但也并不能说观察不再重要,观察是多向的,感觉同样是会迁移的,观察彼处的体会,会联想、唤起自己曾有的观察和积累。所谓观察的细致是指,对于人物就要注意音容笑貌、衣着打扮、举手投足、行为表征等,对于事物就要注意时空状态、声音色彩、各种变化、气味交杂等。其次体悟细致,体悟不细则很难深刻。不少同学在写作中,之所以写的不具体、不深刻,写得轻描淡写、不疼不痒,关键是没有把感觉体悟写出来。感觉就是触摸,感觉就是联想,对事物感受了、表达了,这种感受才真实,也才具体。

请看学生作文中的句子:

雪是什么?我只看到她地从天际飘落,停留在各个地方,当它奔入我掌心的刹那,它已不是雪。

慈溪,因近几年的飞速发展而备受全国瞩目,她是跨海大桥的桥头堡,是宁波2小时交通圈的中心地带,她是方太、帅康的孕育地。

第一段文字,如果没有“窸窸窣窣”之声的飘落之形,没有“奔入”的独特感受,就不具体。具体由于细致的感受而达成。第二段如果没有“跨海大桥”、“中心地带”、“孕育地”就不具体。具体是对事物的联想、印证所达成。在作文中如果注意了观察的细致,注意了表达出细致的感受,具体的特点就会充分地体现出来。

(肖龙 陈宝贵浙江省慈溪实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求真事物文章
张锦绣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奇妙事物用心看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