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题作文的审题策略

2006-11-28 07:12范存儒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06年11期
关键词:偏题关键问题战胜

范存儒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形式。它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次对学生思想的松绑。就作文而言,审题时对写作要求(主要是对题目、文体、字数的规定)自然要看清;而对话题作文来说,更要紧的是细读话题材料与话题,思考文章的立意、取材乃至布局安排,这是审题要下的主要工夫。

一、看清话题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清,否则也有偏题的可能。

1999年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考生在文章中大写特写记忆到底能否移植,也有的写记忆移植的试验如何,完全脱离了话题规定的范围。话题中假设记忆可以移植,就是规定了的前提和范围,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写作文,再去讨论能否移植的问题,也就越出了话题的范围,写另外的题目了。

再如题目: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灯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面对诱惑,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呢?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话题,也可以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如果忽略了“战胜”二字,大写特写“诱惑”的种类、危害以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文章也许可以写得很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却肯定是偏出去了。

二、抓住关键问题

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角度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文就难免或浅或偏。

2000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说的是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会上一位学者以4个图形的实例说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个要讲述的道理就是这次话题的内容。这个话题,也就是我们构思文章的前提。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什么思想感受,想到些什么,想怎么办,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些关键问题去思考立意,就容易写出一定深度。如果停留在为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补充例证,虽然并不偏题,但文章立意容易偏浅(话题材料已说明此意)。

再举一例:

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界在不停地变,社会在不停地变,人在不停地变。有位哲人说:世上惟一永恒的事情就是变化。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变化”上。话题材料已经说明了世界是变化的,再停留在这一点上便不符合命题要求。要紧紧抓住话题材料提出的问题“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来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如“以变应变”、“与时俱进”等,以及我们不仅要适应世界的变化,更要探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去改变世界等。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有了深度。

三、切中命题意图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

我曾经让学生写过这样的一篇话题作文:

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的,有时需要战胜懒惰;有时需要战胜自私;有时需要战胜挫折;有时需要战胜自满;有时需要战胜平庸;有时需要战胜自卑……请以“战胜自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没有好好领会“引导语”中“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的”这句话,用大量的篇幅来写自己的“自卑”或“自私”,但就是没有写出“战胜”的过程,那么就体现不出自己的“成长”了,其实就是偏题了。

再看题目:

人生充满了种种喝彩,有时候,一声不经意的喝彩,会给一个丧失了前进信心和生活勇气的人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这题看似宽泛,好象只要谈“喝彩”,无论从哪个角度写都可以,但其中的一句关键性的提示语“一声不经意的喝彩,会给一个丧失了前进信心和生活勇气的人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却起着定向作用,限定了考生的行文不得天马行空,只能写喝彩给逆境中人的鼓舞力量方面的内容。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童店初中)

编辑/李莉

E-mail:lili79928@163.com

猜你喜欢
偏题关键问题战胜
战胜假日忧郁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我战胜了自己
NFV技术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解决好改革关键问题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战胜美军“绞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