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职教育发展“透视”

2006-12-16 07:33党继农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年11期
关键词:透视人才职业

党继农

中国的高职教育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职业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时间的经纬度划至21世纪的坐标时,西部高职教育所呈现的多重特质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就几种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发展做一下梳理。

历史语境下的西部高职教育

西部的高职在起步阶段并不落后于中部与东部沿海地区。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例。1985年,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建成,走过20余年光阴,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20年中,靠5万元起家,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3亿元的高职高专院校。

改革开放初期,西部地区的一些资源大省依靠其丰厚的资源优势,曾经一度在经济发展的快速路上崭露头角。例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因盛产最为基本的能源、生活物质——石油、棉花,依托这一“白”一“黑”的蕴藏丰富资源优势,曾经以经济增长速度而领跑于全国各省区。作为新疆首府的乌鲁木齐,当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大批各类技能型应用人才,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提出了创办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的设想。可以说,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的创建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催生、区域经济的要求、深化改革的产物,也是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创始人社会使命与创业胆识的生动写照。

但历史开启希望之门露出一条缝隙后又重新关闭,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西部地区原有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致使西部和东部的差别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但无可辩解的事实是人才的极度匮乏——尤其是实用型技术人才缺乏,使原有的发展优势无法向深层次延伸。高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与西部经济同步发生改变,总体上落后于中部和东部。

探讨这个问题就必然需要提到二次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的职业教育。日本前文相奥野诚亮在《产业教育90年史》中深有体会地说:“战后我国的复兴和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有赖于产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德国、日本二战后之所以能在一片废墟上迅速恢复经济,并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就是他们依靠了职业教育这一强大的“秘密武器”。美国学者伯纳德·L·温斯坦博士在观察、研究西方国家发展的普遍规律时指出:“西方的经验有力地证明,一个健全的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比高等教育还要关键的因素。”

因此,在西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必需转变观念,确立职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重新认识职业技术教育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西部开发语境下的西部高职教育

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1月16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展开。西部大开发的范围涉及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约3.72亿人。

西部大开发需要各级、各类人才。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级实用人才。高级人才既可以培养,也可以引进;但西部在现有条件下,大量引进既不现实,在经济上也无法承受。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正是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中级实用型人才。因此说,西部大开发,高职教育要先行。现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高职教育先行最主要是表现在办学思路上要有新的突破,要根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紧密联系西部地区的实际,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突破职业技术教育旧的办学思路。乌鲁木齐职业学院的创业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创办伊始,以“三自主—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国有民办”办学体制,促使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高校的办学之路。确立了“依托一体两翼,发挥三大功能,实现三位一体”的办学思路,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以继续教育和中职教育为两翼,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相互协调,三位一体共同发展。

近年来,西部的高职学校绝大多数是由普通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合并升格而来的。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需求,不能很好地实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缺乏应有的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导致了社会认同不高、生源素质差、就业率低下等种种问题和困难。尤其是普通高校扩大招生后,高职教育的处境就更为艰难。

高职教育在此语境下,注定了必须走适应市场需求,灵活办学,开放办学和产学研结合之路。坚持突出实践教学,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坚持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突出技能教学,做到不仅要“对口”更要“接口”,实现教学内容和岗位要求“零距离”。

产业结构调整语境下的西部高职教育

产业梯度转移背景下思考

当前,西部许多地区纷纷提出要接轨沿海发达地区,争做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基地。这一思路所依据的是经济学中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此理论架构为: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先发展起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之后,一些低层次的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因当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再具备竞争优势而渐次向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转移,从而带动所有地区的共同发展。

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区位和一定规模的经济技术积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必须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必须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

随着产业转移的逐渐实现,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将向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倾斜。西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是制造业的发展,大量的东部制造业随着西部开发的脚步而走入、落户于西部地区。有关专家预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将由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将由2000年的 38%增加至2010年的39%和2020年的40%。由制造业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的目标,急需两种人才,一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二是持有原创技术的人员。这也就要求我们既要大力培养从事产品和技术研发的学术型人才,又要大量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和在生产一线从事操作的高级技术工人。这为西部高职的教学重点划定了最为主要和精髓的部分,这也是夯实西部高职教育基础的工作之一。

如今,就业困难已经成为社会共同的话题。很多大学生去应聘,一般的单位看不上,大中型企业又没有自己合适的位置,参加计算机培训和各种各样的资格考试,学习外语,有的甚至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凭而报考研究生,可就业依然不能如愿。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广告,聘高级技工,年薪30万元。前去应聘的人很多,可真正让企业满意的人只是少数,甚至没有。

现如今,西部所缺的不是大学生,而是高级技工,简而言之,西部缺的不是文凭,而是能力。高级技工的缺乏已经影响到西部经济的发展,越是高科技企业的职工,就越难招上,因此,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好好地培养高级实用人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其次是以航空、航天、生物、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到2010年,我国将发展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强国。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投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使我国迅速融人世界高新技术链条中,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基地,与此同时,我国也将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巨大的人才培养任务。

第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占GDP的比重还不到36%,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70%~80%。加入WTO后.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承诺及外国公司的进入.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未来五年我国将新增就业岗位数上千万个,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这些必然导致人才的市场形成,人才缺少实际上为高职教育最为具体化的生源、课程设置、毕业流向形成了较直观的前景。

西部专业设置的多样性选择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突出区域分工特色,在不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全局的情况下,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避免出现产业结构趋同化。

高职教育在开设专业上要有新的突破。目前西部地区绝大多数高职学校开设的专业相对类同,缺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色,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吸引力。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高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量,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与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相适应。首先,大力发展林果、畜牧及相关的专业,充分挖掘西部在林业及畜牧业资源的潜能;其次,依托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专业,这包括导游、宾馆服务、民族工艺品加工制作、民族特色建筑等专业;第三,加速与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的发展,除了常设的国际商贸专业等,要加速如物流、电子商务、通讯技术、印刷技术、社区与物业等专业的建设。

政治语境下的西部高职教育

这里所说的政治,是广义的、国际政治概念,确切地说是地缘政治对西部高职教育产生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前苏联及东欧的政治变革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意识形态格局划分,进而使该地区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变化;90年代的后期,阿富汗及一些独联体国家相继成为美国及北约势力影响下的敏感地区,经济模式也逐渐受到巨大的影响。

上述大部地区与中国西部接壤,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近10年来中国各项政策均已适度地做出调整,对西部的高职教育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西部高职教育在地缘政治的语境下,必然需要整个地区的高职教育在当下及未来的走向上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调整。高职教育归根结底是对应于经济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考察高职教育的从业者不仅对国内经济的判断,也考察其对国际气候的准确把握。注重与国内、国际间院校交流,加强对外联合办学,通过广泛合作和学术的交流,会使高职毕业生进入国际人才市场中进行竞争,而经济全球化将使这种国际间人才竞争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国加入WTO,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将是一篇大文章。高等职业院校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主动向境外开放,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关照以上多重语境下的西部高职教育,需要面对的挑战和机遇都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市、自治区。这些地区在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在经济上已“初见成效”,西部地区GDP六年翻一番。这里可以肯定的是,西部高职教育在近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所培养和造就的高职人才为西部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育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保证,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国当前正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人们对教育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对教育的品位要求也更高。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所有这些都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猜你喜欢
透视人才职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我爱的职业
户外写生课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透视”近视
五花八门的职业
音乐剧《变身怪医》中杰克角色的演唱与情感特点透视
毛遂自荐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