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物理教学中“情景”的设置

2006-12-27 03:44黄义肖
中学理科园地 2006年3期
关键词:情景物理实验

黄义肖

对学生来说,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学生头脑中缺乏清晰的物理情景,导致对物理概念、规律难以准确、深刻理解,不善于以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科学的手段,通过某些物理现象的再现,物理图象的分析使学生经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再进行分析、推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取物理知识、规律,进而达到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意志情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在“物理情景”之中体会、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本文就物理教学中的情景设置谈些做法。

一、利用故事、寓言,描绘情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教师在新课导人时有目的地,恰当地利用故事、寓言,描绘出物理情景,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愉快的事,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例如:讲授“参照物”时,课前我引入一则一战期间的小故事,“在一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2000米高空中飞行;突然觉得耳边有点痒;他就顺手一抓,使他非常惊讶的是,他竟然抓到一颗从德国飞来的子弹。故事一讲完,同学们个个目瞪口呆,飞行员为什么会抓得住子弹?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时老师就要“趁热打铁”,给学生设疑,飞行员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接着引入新课,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物体相对运动的知识说明子弹的速度和飞机差不多。又如: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对“惯性”概念较难理解,我就在课前引入一则小故事,在一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前后站着一时髦少女和一斯文的小伙子,该车突然急刹车,致使小伙子向前碰到少女。少女大怒,“啪”就是一个大耳光并瞪着小伙子说;“瞧你这幅德性”,顿时气氛紧张,全车人都看着他俩,只见涨红了脸的小伙子说:“小姐,这不是德性,而是惯性。”这时候乘客都哄笑,而该少女变得灰溜溜的。这样开始新课,容易引人人胜,学生能较长时间,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

二、重视实验,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情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方法是物理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一个物理实验就是一个完整的物理情景,让学生亲眼看一些物理现象,亲手做一些物理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亲身体验与理论学习相对照、验证来加深理解,以形成正确的物理情景。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通过实验情景的观察,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我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用两个密封较佳的皮碗替代马德堡半球),让他们亲自体验物理情景,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知物理现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物理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又如:在“声音的传播”一课中我利用自己设计的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导语:“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个囚禁声音的实验”学生听后就引起骚动。满脸是好奇、渴望,看实验过程个个兴趣盎然(因为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实验完后,每个小组纷纷提出问题并进入小组讨论阶段(情景引发了认知研究),他们对声音为什么消失了特别感兴趣,也有学生对实验过程提出质疑,并对实验装置重新检验一番,看是否做了手脚。教师适时引导:“看来声音的传播需要特定条件。”学生通过教材的阅读、实验现象联系,有效的形成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概念。学生还提出声音在水中、课桌上会传播吗?课后他们纷纷在实验中寻找答案。

三、运用电教手段,再现物理情景

采用电教媒体,借助幻灯、录像、电影及电脑多媒体技术,以生动、形象、鲜明的视听效果,模拟再现一些物理过程。将瞬间即逝的短暂过程延缓:拉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应用这种再现的教学新隋景,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在兴趣盎然、轻轻松松的环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不仅使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很好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多普勒效应”时,预先录制了生活中的多种多普勒效应的声音:放礼花、飞机(汽车)急驰而过、火车鸣笛声呼啸而过……,让学生亲身领略声音频率的改变,大大地增加了多普勒效应的直观性,可读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是那么的贴近,只要你有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好习惯,你会发现物理就在你身边。又如,在组织教学“人造地球卫星”这一节内容时。通过课件模拟当年牛顿在高山顶上以不同速度平抛物体的场景,速度越大,落地点离抛出点越远。还播放了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行模拟图,,使学生对很抽象的天体的运动倍感亲切,拉近了与学生学习心理间的距离。再如,在讲授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专题时,播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环绕地球圆周运动、回收等视频,使学生对“超重”、“失重”、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能展示我们祖国的伟大形象,使学生为此而骄傲。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利用现场教具、学习用品,模拟物理情景

物理问题的解决,是与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紧密相连的,讲习题、做练习,若能掌握其所处的物理情景,往往会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许多学习用品和身边的工具往往可以用来模拟物理过程,创设物理情景。书、文具盒等可用来模拟物体的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铅笔、钢笔等可用来模拟通电直导线,笔尖指向表示为电流方向,用于分析磁场及安培力。橡皮擦配以细绳(《圭带)等可用来分析单摆,圆锥摆,及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等等。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设置好物理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简化解题过程。教师在讲课中如果根据讲授内容,精心设计,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柯永晶)

猜你喜欢
情景物理实验
留言板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楼梯间 要小心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
把美留在心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