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导学初探

2006-12-27 03:44鄢长生
中学理科园地 2006年3期
关键词:导人科学实验

鄢长生

科学探究教学,或称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和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科学探究教学痛改了教师自导自演的单一讲授式课堂结构,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如何进行导学,才能很好完成一堂科学探究教学的任务呢?

一、课前引导,精心设疑

在引入新课时,良好的开端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课堂教学气氛,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搞好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大纲和教材的目的要求。收集、整理有关材料,取生活、生产中一些现象及事例,通过巧妙设疑、创设悬念形成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达到“愤俳”的状态,而渐入佳境,有探究欲。新课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导入方法,但目的都相同。因此,教师应力求以新颖、有趣、有创造性的导人方法。第一,可以设计一些简单“魔术性”的实验,设置悬念,引入课题。例如:“水的沸腾”,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可先把一张干燥的纸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纸立刻燃烧。再把一张湿纸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纸稍后也会燃烧。让学生先人为主,认为不管是干燥的还是湿纸都能在火上燃烧。教师把准备好的纸片当即叠成小纸锅,然后加入一些水,仍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并末燃烧(学生愕然)。同时让学生观察有何现象(学生观察到水沸腾了)。纸锅烧开水,而纸却不燃烧,同学生们去探究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入课题。又如:“简单磁现象”的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在小车上放一磁体,然后悄悄把磁体藏入衣袖中。首先,让学生不接触小车,问:用手能否推拉小车?让学生上讲台演示,诚然不行。然后,教师模仿学生动作,,J、车运动了,学生被吸引了,以为教师有气功,从而引出新课题。以“魔术”的形式设疑,学生有更强烈的欲望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自然学生被魔力吸引到快乐的探究中去。第二,可以设计生活小实验,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使其感受失败和成功的疑惑,引入课题。例如:“光的折射”的科学探究教学中,让各组学生取小桶一只,加入适量的水,把数条“小鱼”通过细线绑在石头上,浸入水中,使“鱼”潜入水中较深的位置,各组学生用细铁丝当鱼叉快速向“鱼”刺去,有的学生成功,大部分学生失败。如何能成功叉到“鱼”呢?把学生引到探究中去。第三。可以设计小品,从生活走向物理,让学生感受真实生活,从而导人新课。例如:“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科学探究教学中,模拟到商店买电线的真实生活情景,教师扮演售货员,请一名学生扮演顾客,将各种型号的钢线、铝线、银线、铁线挂在一块小黑板上。

师:请问你买什么?

生:我想买电线。

师:你想买哪一种?

生:请您介绍一下您这里有什么型号的电线?

师: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粗细的。有不同材料的。有不同价格的,你需要哪一种?

(这位顾客面露难色,不知该买哪一种好。下面的同学议论纷纷,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谁也说服不了谁,个别同学还想用拳头解决问题。)

生:我不知道该买哪一种好?

师:我们该怎样帮助他呢?

生(甲):老师您是学物理的,您说了算。

生(乙):我们来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生(丙):我们得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

师:我们应该采用丙的意见。(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引入还有诗歌型导人,练习型导人,提纲型导入。诱发型导人等。

二、课堂指导,探究有序

引入新课后,教师要组织好探究活动,特别要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之所以要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因此其过程富含意义。教学中教师要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活动,即让每一个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并遵守科学的活动程序。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分工合作,学生观察、记录、描述都要实事求是。科学探究的流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例如:“光的传播”科学探究教学中,提出问题:灯发出光是以什么样的传播路径进入我们的眼睛。猜想:可能是直的,可能是射线,还可能是弯的。设计实验:激光手电,一杯水,一块蚊香,火柴,暗箱,一块玻璃砖,一块白纸板,(学生自选器材,自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分析与论证: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启发并补充学生回答不完善的地方。探究结论: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的,在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弯的。评价:适时对小组或个人的探究过程及结论进行表扬和鼓励。应用结论:激光准直,解释影子的形成,解释日食、月食的形成。探究过程主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指导:

1、学生的自主活动的重点要明确。

2、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方面要清楚。

3、教师对某些问题要巧妙引导。

4、教师要恰如其分地介入。

5、教师要掌握介入的时间。

6、教师要有益指导,不做不必要的指导。

7、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推荐一些参考资料,并适时用多媒体。

三、以情互导,愉快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智力发展离不开细腻的感情和内心体验,离不开对周围事物和自身情绪的审美态度。教师要更新观念,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爱护、尊重和信任学生,唤起学生感情共鸣,激起思维的涟漪,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也就是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遵其嘱”,反过来,会更加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两者相得益彰。只有重视师生问的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很好地完成探究教学任务。反之,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滋味。久之,学生没有兴趣,教师没有激情。造成学生厌学,教师烦教。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做到:1、以笑相迎,和蔼地对待学生。2、充分发挥肢体语言,温情地对待学生。3、耐心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疑问,真诚地对待学生。4、多鼓励,少批评,友情地对待学生。5、尽量保持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接触,平等地对待学生。

四、探后辅导,总结提高

探后辅导主要是学生在探究结束后。教师进行理顺、归纳探究结论,及加深结论应用的辅导。目的在于巩固探究的知识,承上启下,总结提高,并注意分类推进。防止分化。探后辅导包括科学探究完毕和课余时间的辅导。探后辅导总结的主要方式有:

1、结构式总结,回忆探究。例如:“光的直线传播”科学探究后。可进行如下总结。

2、练习反馈式总结,贴近生活。例如:“浮力”科学探究后,可以出这样的题目。能利用浮力测量盐水的密度吗?若能。请举出需要的器材,需测量的物理量及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3、学生实践式总结,走进社会。例如:“研究电磁铁”科学探究后,要求学生,找一找,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电磁铁?在什么地方使用电磁铁能使生活更方便?请大家课后去生活中寻找。

总之,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真情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索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索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新观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雷洪,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陈光明)

猜你喜欢
导人科学实验
优化导入方式,让英语课堂多姿多彩
沉迷钱色,何以“导人”
点击科学
英语课导入方法的探讨
科学大爆炸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
科学拔牙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