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尝试 成长

2006-12-30 07:54刘昕昱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9期
关键词:罗布泊环节课文

2005年4月,由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共同举办了“交往对话,同课异构”——京、深、珠“新课程、新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我有幸代表深圳市福田区担任其中语文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教学任务。为了准备这节课,我写了七次教案,在不同的班级上了三次实验课。多次改变教学思路,每一次的改变背后都有我深深的思考,每一回的新尝试都像一个个的台阶,见证了我的进步和成长。

第一次:追求原汁原味的语文特色

2004年,我刚好教过一次这篇课文,翻开去年的教案,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基本上是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内容进行的。先让同学们对比古今罗布泊的不同,然后在课文中找出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再拓展补充当今世界人类对大自然的疯狂索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由此大声呼吁:反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课后的教学反思上写着:“经过讨论,同学们很快找出了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对拓展的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都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不能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

看完这份教案,让我陷入深思:经过一堂语文课的学习,同学了解到“罗布泊消逝的原因”,“都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不能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这只是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同学们对拓展的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则说明同学们有旺盛的求知欲。那么,这堂课,这篇课文究竟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基础上,我能不能挖掘一些深层次的属于语文学科本身的东西呢?将兴趣点集中在“课外拓展”是不是舍本逐末了呢?语文教学如果被文章内容牵着鼻子走,那语文课有可能是思想政治课、班会课、环保教育课而偏偏不是语文课。这如同将《旅鼠之谜》处理成一堂数学课一样荒谬。于是我将这节课定位为追求原汁原味的语文特色,上出一点语文味来。

经过反复研究课文,我发现本文符合报告文学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不仅有大量真实的数据、史料,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逻辑严密的理性分析,而且通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决定不再在同学们通过阅读就能理解的课文内容方面多花力气了,而以报告文学的特点为切入点,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点,并通过筛选关键语句,分析归纳作者所使用的方法。我的教学思路如下:第一环节,“读一读”。采取四人小组互相检查交流的方式,让同学们交流自己课前已查的生字词,投影教师整理的容易读错的字让大家齐读。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检查预习,培养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第二环节,“说一说”。教师就课文内容设计了三道思考题请同学们回答。此环节的目的是在思考和交流中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第三环节,“找一找”。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先让同学们找出体现文章内容真实性的句子,再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归纳作者为了表达真实性所作的努力。这个环节的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步一步完成“找出现象——归纳总结”这个过程。第四个环节,“试一试”。要求同学运用刚刚在第三个环节所学的“找出现象——归纳总结”这个方法,通过先自学,再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完成对课文“文学性”的体会。

试讲之后,科组的老师们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容量太大,最后一个环节有点匆忙;有一些感情强烈的句子应该请同学们朗读;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过于单一且使用频繁;对主题的挖掘缺少一些深度……

第二次:授之以渔,深挖一点

吸取了上一次上课贪多求全的经验教训,我对教学方案做了如下调整:以品味揣摩语言为方法,以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为目的。深挖一点,追求一课一得。

整堂课分四个环节:导入部分以“仙湖”为关键词展开接龙,让同学们每人说一句描述性的话,然后出示几张精心挑选的罗布泊现在的图片,老师边放图片边直接引述课文中的句子,在对比中酝酿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带领同学们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引起他们深深的遗憾、沉痛之情。并选择《罗布泊,死寂的荒漠》、《消逝的仙湖——罗布泊》、《保护生态环境很重要》三个标题,展开 “换个标题好不好”的讨论,引导同学们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然后告诉同学们这节课将学习一种阅读方法——两步阅读法。自然过渡到第二个环节:两步阅读法中的第一步——粗知全篇。设计了“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两个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是不但使同学们整体感知全文,同时使他们了解该从哪个角度展开初读。第三个环节是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两步阅读法的第二步——深挖一点。我先介绍了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然后告诉大家接下来我们将以“文学性”为例尝试“深挖一点”的方法,先让同学们找出最能拨动自己心弦的句子进行赏析,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一起归纳作者为了突出文学性都用了哪些方法。第四个环节“小试身手”。要求“写一段话来替换文章的结尾,可以运用今天学习到的归纳方法,也可以用自己擅长而作者没有用到的方法,可以写一个结尾,也可以写几个。”这个环节旨在强化训练,活学活用,同时考虑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课后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期望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具体题目是:“请按照今天所学的“深挖一点”的方法品味本文“新闻性”这一特点。参考题目:1.新闻具有什么特点?2.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真实”?3.请归纳作者表现“真实”的方法。”

试教下来,应该说课堂效果相当不错,导入部分引人入胜,震撼人心。“深挖一点”时同学们热情高涨,主动性很强,对语言的品味和揣摩细致深入,甚至有一些是我读了几遍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比如说,有位同学指出赫文斯定的“不远处有几只野鸭……”,他认为这几只野鸭正好体现出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发现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但是我对这节课仍十分不满意,正如我的同事们在评课时所指出的:虽然学法指导较有特点,操作性也很强,可是“这一篇”的特色不突出,这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作用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亦没有突出,更重要的是学生活动虽然很多,发言也很积极,可是都有表面繁荣的嫌疑,很多重要的知识都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不是通过自己的体会感悟得来,学生的思考表达始终处在较低的层次,教师像一个溺爱孩子的家长,常常大包大揽,没有给孩子真正锻炼的机会。

第三节:柳暗花明新尝试

这个小标题不用“第三次”是因为教学内容并不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而是第二单元巴金的《短文两篇》,但这节课对最终的定稿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不可不作交待。

因为是大型的教研活动,区教育局教研室对此非常重视,在我试教完第二次思路,苦心冥想尚无出路之时,教研员陶印宝老师问了我两个问题:一、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你的设计有没有体现出自读课文的特色?二、有没有在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突然明白了之前的种种思路总是不能让我内心踏实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一直都在考虑“我该如何教”,而不是聚焦“学生该如何学”;我一直在追求展示教师的个人风采,而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我一直在营造课堂的热闹好看,而忘记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工具。更可怕的是我已经陷入一种新的思维桎梏——语文课一定得品味语言,而品味语言一定得通过朗读这种方式;新课标下的新课堂一定要体现自主探究,而自主探究就是分组讨论……我突然看破了备课时隐藏在自己思想中的“保守”二字,也看到了自己对“学生主体”认识的肤浅。可是该如何改变呢?陶老师摘抄的一段话点燃了我思维的火花,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的一段话:“在少年时期,特别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思考者,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掌握者。许多学生在童年时期学习得很顺利,而到了少年期,据一些教师鉴定说,却变得愚蠢,没有才能,对知识漠不关心了。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正是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头脑需要思考、推论和研究的时候,他却被‘剔除了思考的任务。教师想出了各种巧妙的方法,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学生对掌握教材的困难。结果得出一种很荒诞的情况,按教师的本意应该是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办法,却在实质上却把学生教得不会从事脑力劳动了。”

新的方案有了!我决定增大信息量,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思考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

可是我有点不自信,也不敢肯定突然放手的学生会不会不知所措。我决定试一试。正好第二单元还有一只“拦路虎”——我对巴金《短文两篇》中的《月》总是有点不理解,因为对教学参考书上语焉不详的表述不认可,也不想随便糊弄过去,因此教学时跳过此课上新课了,不如就以此课作一次大胆的尝试。

课堂上,我非常真诚地对同学们说:“这篇课文迟迟没上是因为老师对其中的一篇课文的理解遇到了一些障碍,虽然绞尽脑汁仍然没有进展,我今天要向各位同学求教,我先不告诉你们哪句话我不理解,想先请你们自己多读几遍,互相交流讨论一下,然后各小组阐述讨论结果,集体的智慧一定不同凡响,我相信你们的见解一定会给我很大的启发。”全班同学立刻兴奋起来,并很快开始埋头读书了。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老师,你能不能介绍一下时代背景?”不一会,四人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很快有人主动要求发言:“老师,你不懂的一定是《月》,因为《日》很简单……”仅三名同学发言,《日》已经分析地很透彻了,从上课铃响至此仅20分钟,我除了在同学表述观点时提了几个问题外,没有灌输任何东西。同学们越来越有斗志,后半节课的学习中不时有同学举手:“老师,你是不是不理解这句话?我认为它的意思是……”“这篇文章是不是想表达……”“老师你先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有不少同学就是这样启发我的)……下课了,还有三五个同学拿着书要和我继续探讨,除了分析期中期末试卷,很少有同学下课后还穷追不舍地问我问题,兴奋中,我坚定了对新方案的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与学生的交流与碰撞,我的心中灯光大亮,也完全理解了《月》。这次尝试让我身心愉快,因为这不仅是一个难题得到解答,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正确的观点的形成。

第四、五次课:相信学生一定行

新的方案决定突出自读课文的特点,以学生自学为主,重在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发挥此篇课文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对比阅读,学习并尝试一种自学方法。2.通过对比,体会并总结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的教师动了很多脑筋,力求把自己所讲解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明白易懂、毫无困难,使得学生往往用不着进行思考。这种课如果就教师的讲课情况来说,可以说是好课;如果就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来说,只能说这种课很平庸。既然教师已经把学生的脑力劳动减轻到了极限,那就没有掌握知识可言了。只有当知识对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触动他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去进行探索,使他产生需要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时,才能说这是掌握知识。掌握--这个词意味着对事实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事物、事实、现象抱研究的态度。”“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我决定在课堂上只给学生提供一些精心挑选的材料——“砖头、灰浆”,让他们自己砌垒起一幢房屋。

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异类比较。让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速读课文及两篇补充材料(《青海湖的水》和《“输液”的月牙泉》),并投影明确的指导:方法:从不同角度作比较。要求:快速阅读,粗知文意。任务:找出其中不同类的一篇文章,并说明理由。在同学们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科学文艺作品的两大特点——科学性和文学性。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同学们意识到异类比较可以使各自的特点更为突出。第二环节,同类比较。让同学们默读两篇同类型的文章——课文和《“输液”的月牙泉》,通过比较,找出并归纳作者为突出文学性和科学性都用了哪些方法。同时投影:方法:边读边思,边读边勾划圈点。要求:独立、快速完成。任务:找出相同点并将你的结论写下来。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同类比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同类作品的共同点以及一些可遵循的规律,同时锻炼学生将现象归纳整理、概括抽象化的一种思维能力。“将结论写下来”则训练“写”的能力。第三环节,灵感对对碰。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体会,同时投影:方法:各抒己见,归纳整理。要求: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任务:指定本小组的发言人,写好发言提纲。交流是思想的碰撞,碰撞会产生灵感的火花,并且交流不仅仅形式活泼,参与面广,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形式中学生能够锻炼听说能力,能在倾听中受到启发,在争鸣中更加敏锐,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需求,使得他们获得成功感,这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写发言提纲则是为了训练学生养成有条理、有准备的发言习惯。在对小组发言进行点评和小结之后,教师出示一组画面,逐一展示罗布泊的荒凉死寂、月牙泉的濒临干涸以及青海湖如诗如画的美丽,将本节课阅读材料中的严峻的现实直接推向学生,强烈的对比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课外作业的设计是:请按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写一篇关于深圳淡水资源的文章。要求:拟一个令人难忘的标题。查阅有关资料,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运用多种方法,突出文学性。目的是强化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同时给同学们实战的机会,让他们在写作中消化所学的知识,在具体的运用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试讲之前我就知道,由于课堂容量大,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和对个别词句的品味揣摩便无法一一展示,课堂的好看程度便会降低。并且这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属于学生的,他们在速读、默读、比较、思考、讨论,做为公开课,听讲的老师也许会感到很闷。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一定会产生大量的生成性的问题,也许会令我手忙脚乱。可是,对于一堂课而言,没有什么比高效地学习更重要,对于学习而言,没有什么比主动积极地思考更重要。

试讲的结果使我信心大增,同学们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阅读速度、学习质量以及思考的积极性再一次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论断是正确的。

(刘昕昱 广东省深圳市上步中学)

猜你喜欢
罗布泊环节课文
三千年前新疆罗布泊的神秘部落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背课文的小偷
传奇罗布泊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