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江山

2007-04-25 20:01孙悦先
中国中小企业 2007年4期
关键词:同济管理区世博

孙悦先

上海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的建设。浦东开发的高速发展,世博园建设的有序进行等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无不显示了规划设计在重塑山河、建设和谐家园方面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建设和谐家园的进程中,如没有科学的规划设计,则只能是一盘没有杂乱无章的散沙,更谈不上人与自然的和谐了。人们往往赞美具有特色风格的建筑是奏响时代旋律的音符,但若没有规划严谨的总谱,这些音符将变得毫无生命力。因此,规划与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大至整个国家,小至区域建设,都离不开统筹规划,这已被无数的实例所证明。上海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的建设,浦东开发的高速发展,世博园建设的有序进行等,它们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无不显示了规划设计在重塑山河、建设和谐家园方面的重要性。为此,人们对在城市规划中颇有建树的规划设计单位及规划设计人员,油然产生了一种敬仰之情。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就是这样一个在规划设计领域颇有建树并在全国享有盛誉的行业佼佼者。

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10年来,以他们不断创新的理念和雄厚的实力,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旅游风景区规划等十几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完成了千余项规划设计和科研项目,确立了大规划、大环境、大手笔的新的规划思路。这一规划思路,在2006年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及“上海世博会世博村项目国际方案”中,再次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江山重塑和谐共鸣兴中华

神州大地,长江就象一条腾飞的巨龙,孕育了深厚的华夏文化。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为了缚住这条苍龙,让她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治理与防患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而出现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正逐步地在变为现实,毛泽东主席当年“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憧憬,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逐步建成,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夏南凯教授认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完工,不但能大大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危害,改善航运条件,同时能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巨大的电力能源,而且以三峡大坝为核心,会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旅游业发展。所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是立足三峡,放眼整个长江流域的保护、利用与开发,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

本着把长江的地势与文化结合在一起,把左岸的特色和自然地理结合在一起的宗旨,设计研究院形成了“天地一筑,高峡平湖,人文山水,时空明珠”的规划理念。夏南凯教授指出,整个长江流域,上游山势陡峻,气势雄伟,这一段应以自然保护为主;中游即从武汉到下游平原一段,这一段由于地势落差大,受长江的危害也就大,因而人文治理的痕迹也最重、最多;从南京一带至出海口是以平原为主的下游段,这儿是给中国带来最大财富的地方,因而也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若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按走向划分,则左岸体现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右岸则体现了长江的治理文化和人文概念。基于对长江流域整体的这种认识,所以整个规划设计方案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从大禹庙到三峡大坝及其下游,分成若干小段,每个小段都有自己特色的主题,这些不同的主题,对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大坝建成后周边怎么管理及怎样发挥它的特色和功能等,——进行了探索。为此,整个规划按不同功能类型分为:三峡管理区域发展专题;三峡坝区生态修复导引规划研究专题;三峡管理区场地及设施改造功能规划;三峡大坝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建设性研究;三峡管理区旅游专题。

透过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我们不仅可了解三峡管理区的现状,对周边的影响、幅射功能等,还能认识到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所产生的影响。整个规划方案,既具有高瞻远瞩的广度和深度,又可使原有的长江文化得到保护和提升。例如大禹庙,原是一般历史保护建筑,但和整个三峡旅游开发联系在一起,大禹庙则就可以提升到世界级保护建筑了。

和谐城市演绎以人为本“世博村”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已走过了155年历程了。由于世博会是展示科技、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舞台,因而被誉为经济领域的奥运会。在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极大地提高举办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所以,对世博会总体规划和项目规划特别是世博村的规划,要求就非常高,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是空前。

夏南凯教授告诉我们,在2004年的世博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中,以同济大学为主体,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德国AS&P建筑设计公司、日本日建株式会社共同完成的方案,在包括世界顶尖10家设计机构在内的40多个投标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三个优秀方案之一,而且是国内参赛单位的唯一入选方案。方案对世博会的未来、上海的未来、城市的未来将如何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城市的先进理念。在世博会规划项目中,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众多国内外同行一道并肩作战,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思想。

交谈中,夏南凯教授说在2006年同济规划院也参与了世博村项目方案的国际竞赛,并请研究院六所副所长俞静硕士作进一步介绍。通过俞静小姐的介绍,我们进一步感悟了“和谐城市”理念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真谛。

世博村是世博会的重要配套项目,它不但要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解决参展人员的住宿问题,还要解决世博会后该项目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的问题。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分别与德国HPP公司和法国AS公司组成联合团队参与了上海世博园区世博村国际方案征集,并分获第一名和第二名。

与法国AS公司的合作方案,实现了基地与城市和融合,基地与黄浦江的融合,既体现了法国浪漫唯美的设计理念,又体现了中国山水文化和精神,还很好地满足了本土的居住习惯。方案令人信服,得到评委的充分肯定。

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德国HPP公司的合作方案,主要是打造一个世博会期间及未来的国际性生活街区。为此,对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科学而大胆的规划设计,例如:如何演绎全球化和地方性的共融?如何将历史单一的工业基地改造复兴成未来上海城市新中心区内的国际街区?如何让不同国籍不同层次的各级人士都住得称心如意?世博会后,如何顺利实现角色的转换?等等。整个方案既有前瞻性,又考虑细致周到。

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村项目国际方案》来看,充分体现了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大规划、大环境、大手笔”的规划思路,也再一次展示了规划院雄厚的实力和社会责任感。为了重新安排山河,营造和谐城市,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扬鞭奋蹄,追赶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关链接: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1996年在原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1986年,研究所就成为全国拥有城市规划设计甲级资质的少数单位之一,更是全国大专院校获此资质的第一家。2002年,研究院通过建设部对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资质核查并予以换证。】

猜你喜欢
同济管理区世博
野有蔓草·新编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一)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国内石油企业技术管理新机制运行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运用生产管理信息化工程实现基础管理工作根本性改变
四年求学路,一生同济人
关于垦区基层管理区宣传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
给“世博”拍张照
迎世博:海宝带你游世博(六)荷兰馆和卢森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