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我们对历史的态度

2007-05-14 13:37崔永元
杂文选刊 2007年1期
关键词:历史课黑色态度

崔永元

我上中学的时候,历史学得不错。我的历史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教学有方。比如,他用彩色笔来表现历史进程,红色是革命的,黑色是反革命的,红色是进步的,黑色是退步的,红色是扬眉吐气的,黑色是灰头土脸的。除此之外,还有位置记忆,具体方式我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高考前夕我班同学可以随口告诉你正确答案在某页的什么位置。当时,我发挥了一下,把关于巴黎公社的答案糊在了自己家的屋顶上,每天一睁眼就可以看一遍。高考时卷子发下来,我一眼就能发现没这道题。不管怎么说,中外历史格式化以后,被我们跌跌撞撞地记住了。

大学上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历史知识突然不见了。后来终于意识到应试教育是专管考试的。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历史就是历史课。历史课上的历史因简练而具有实用性,易背好记。比如,你记住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人的名字,你就知道社会由哪朝换到哪代,而“井田制”、“安史之乱”、“天朝田亩制度”不是故事是名词解释,你不用娓娓道来,只需倒背如流。年代也是要死记硬背的,条约背诵时也无需添加感情,开放多少港口,割让多少地只是个先后的技术性问题。

除去历史课,国人还有学习和熟悉历史的另一捷径——看电视剧。实践证明,电视剧在使大众对历史饶有趣味方面是有奇效的,那些在史书上沉寂成百上千年的人与事,一经成为时下电视剧的主题便很快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被谈得昏天黑地。史学家坐不住了,指责如此这般会混淆视听,以讹传讹。艺术家回应史学家不懂艺术,过于保守。

争论不休时,总会有中间人站出来调停,不能以历史研究者的眼光去看艺术创作,那样太过认真;也不能用纯艺术的手法去描述历史,那样过于随意。跟没说一样。

我注意到,诸多的“黄金周”也是传播历史知识的好机会,学术上叫“田野考察”。可惜了这份考察,被“上车睡觉,下车撒尿,互相拍照”代替了,导游、讲解员也修炼得猴精,去伪存真,直奔主题,什么景点都归纳到“求签生子,升官发财”上,实实在在,广受欢迎。在烧香磕头的氛围中,历史灰飞烟灭。

斥责公民对历史的漠然态度实在是一件言之有物的事情,有理有据,解恨解气,但又实在是一件缺乏公平的事情。一来因山河变幻,历史从没站稳过。历史教材又被某些人根据需要加进了过多的政治派别色彩,与客观历史事实有了缝隙。实实在在的历史,一经涂抹,便成了传奇与演义,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因为它失却了历史本该有的严谨与严肃。

视一些教材中标准答案为真历史的书生,一旦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眼界大开,回头望去,就发觉不对了。他们的感觉传播开来,影响了周边更多的人对历史的态度。时下盛行的庸俗历史剧正在毒害着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在他们历史知识结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离奇的情节吊着他们的口味,也改变着他们的态度。崇拜皇帝和喜爱格格,也许会从一种好奇好玩变成一种深入人心的历史观。

【原载2006年11月5日《大家文摘报》】

插图/刘仲良

猜你喜欢
历史课黑色态度
浅谈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几点看法
黑色食品为什么受欢迎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漆黑一片
黑色灵光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