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警察

2007-05-14 13:37从维熙
杂文选刊 2007年1期
关键词:匪徒沙坑野猫

从维熙

三次在美停留,以我的直观印象和亲身经历,发现美国警察的工作确是一种十分耐人寻味的职业。

在美国,一个家庭买了只公鸡,黎明时打鸣不停,街坊便给警察打电话说是受到了惊吓,警察是有责任来调查,并拿出意见来的。当然,处理这琐碎的事情很难,可是再难也得调查解决。中国有句古话,“清官难断家务事”。公鸡打鸣的是是非非,该如何解决?

我孩子家院里篮球场旁,有个锻炼身体跳远用的沙坑,一只野猫专爱到沙坑里拉屎,孩子找到警察,警察让孩子到管界警察所,去领一把诱捕野猫的网罩。这一招确实很灵,野猫抓住了,但是苦于没法处置,想来想去最后还是交给警察。警察说要想办法找到野猫的主人,要进行罚款。

这些琐碎而烦人的工作,确实是美国警察生活的一个侧影。其正面的标准影像,则是一张张不苟言笑的面孔。一天黄昏,孩子和我从死火山公园开车回来,行驶在十七号公路上,身后突然响起警笛声,孩子立刻停下车来。一个身材魁梧的白人警察,出现在车窗口,示意摇下车窗。他先让打开车里的灯,然后目光严厉地向车里巡视一周,这期间,他的另一只手始终没离开腰上的手枪。之后,他要走孩子的驾驶证,拿到警车的电脑里进行核查,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才归还了驾驶证。

事后知道,这儿地靠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近日毒品交易猖獗,那警察大概怀疑我们是毒品贩子,便一路跟了过来。他没让我们马上停车,大概是想碰到另一辆警车一块对付我们。可是在漫长的夜路上,他再没有碰上另一辆警车,便也只好独自下手了。这是否是美国警察生活的另一种表情?在我的认知里,他们可以装作视而不见的事情,几乎是零。

另一次难忘的历险一也是在墨西哥与美国交界处发生的事情。因为美国入境墨西哥不用签证,孩子便带我到墨西哥边城玩玩。我们已然步入边境海关,想不到的麻烦事来了:一个人高马大的美国边防警察,看看我的护照对我说:“我可以放你去墨西哥,但是你不许再进入美国!此外,我现在就可以把你送到移民局,他们有权勒令你立刻返回中国。”警察态度十分严肃,他那双蓝蓝的眼睛死盯着我。在这短短瞬间,不仅我吓出了一身冷汗,连我孩子也吃了一惊。警察是有理的——原来我护照上签署在美停留的日子已超过了期限,我已然是在美国非法滞留了。我终于想出事情的原委:中国作家代表团过美国海关签证时,随团翻译阴差阳错地把我和赵大年在美停留的日期张冠李戴了,而我还一直认为归期未到。

孩子解释了这些情况,似乎并没能说服他。我儿媳忽然从她的背包里拿出一张华文报纸,上面虽然没有让警察能读懂的英文,但是印有我的一张照片——那是洛杉矶《世界日报》的记者,采访我后发表于该报上的。警察把我和报上的人像核对好一会,脸上冰霜才渐渐融化,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他确信我并非有意滞留,把护照交还给我,说,“请原谅——这是我的工作。”

美国允许私人有枪,无形中增加了美国警察的危险系数。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再次到美国的前些天,一个佛罗里达州的犯人越狱逃跑,亚历桑纳州的交警当时并不知他是逃犯,只因他的汽车超速,便开着警车追了上去,并勒令停车。逃犯倒是把车停了下来,可是当警察上前,还没等接近,那逃犯就开了枪。警察虽然身穿防弹背心,也没能幸免于难——子弹打在警察脖子的动脉上,那位交警的鲜血流淌在车辆如织的60号高速公路上。美国各州的众多电视台都有法制专栏节目。有一天,我无意间打开亚历桑纳州的电视,看见了酷似好莱坞警匪格斗片的真实镜头:在城市的高速公路上,一组警车正追击匪徒的汽车;匪徒掉转车头突然开向了逆行车道,那警察立刻也掉转车头——“呼”的一声,匪徒的车子与迎面驶来的汽车撞在一起,公路上长龙般的汽车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那三个匪徒也真算命硬,居然没有撞伤,他们跳下车来向旷野逃窜,警察也从车上跳了出来,一边鸣枪示警,一边追了过去。这时直升飞机飞来了,在飞机轰鸣声和一片枪战声中,结束了这场追捕。最后,屏幕上出现了歹徒被制服了的场景——但在这场枪战中,有一个警察罹难殉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然,英勇献身是各国警察的共性。但是美国电影大片中警察的献身精神,并不都出自影城的浪漫;警察的枪弹百发百中,倒下的永远是歹徒,则是好莱坞编造的神话了……

【原载2006年11月16日《羊城晚报·花地》】

插图/刘可

猜你喜欢
匪徒沙坑野猫
等一会儿
沙坑训练到底是不是坑?
地理还是历史
野猫的城市
蚁狮沙坑
对小学跳远沙坑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其使用策略
香港“乐坛小野猫”到访!
不能忍
野猫引出的怪事
蚁狮的绝密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