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达:别样锡壶韵味长

2007-07-10 02:04萧孟梁
商界·时尚 2007年6期
关键词:藏品

萧孟梁

每一种收藏爱好,都隐藏着藏家最真诚的人生乐趣,年代越久远,时光越悠长,遐想越深远……

对高博达来说,收藏锡壶是一种别样人生,每一件收藏品,都是历史的使者。

玩家档案 高博达:北京博达瑞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古玩业商会理事,中国锡器研究会会长,北京收藏家协会古玩专业委员会主任兼常务理事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呼锡壶!”传说中,这副曾难倒苏东坡的千古绝对,至今仍无人能对出下联。而“锡壶”这一古人日常生活所用之物,也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本以为,珍贵的锡壶就此散落民间,幸好有惜壶之人慧眼识珠,早费无数心血将其中珍品一一收藏,使之免受颠沛流离或明珠暗投之苦,而其中大家,则非高博达莫属。

作为中国锡壶收藏家中的NO.1,高博达现收藏锡壶400余把,多以明清年间作品为主。逐一欣赏,每一把的做工都堪称精巧细致,令人叹为观止。

锡器传世岁月长

高博达出身收藏世家,祖父曾为京城著名瓷器、字画收藏家,长期耳濡目染,他对收藏产生了浓厚兴趣。然而,高先生却未承父志,成为一名瓷器和字画收藏大家,反而成了一名锡壶收藏家。高博达说:“这一切都是天意……有时候,真的不可不信缘。”之前他也很喜欢瓷器与字画,1990年代初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古物市场的一次邂逅,改变了他收藏的志向。一把六面内饰玻璃画执壶,让高博达对其一见钟情。“我之前一直以为锡壶不过只是质地与寻常酒壶相比略有不同而已,看到它后才知道原来锡壶还可以做成这样。”高博达如是说。

其实,锡壶远非我们想象中那般简单。锡器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1580-1350年的埃及第十八王朝时,就已有锡手镯和锡瓶问世,它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锡制品。在我国古代金石类文物中,锡器可谓凤毛麟角。在青铜器时代,锡已被广泛运用于器物制作。只因锡性脆弱,极易折损,再加上当时技术条件所限,所以很少用纯粹的锡做器,而是多用于合金。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锡器制造技术已不断进步及完善,至明清时期,已然盛行,且多以壶为主。其造壶之术有八大工序:将优质锡料熔化、压片、造型、刮光、雕刻等,最后成品色泽如银,光亮如镜,兼有防潮、保温、耐酸、耐碱之优点。当时的锡壶制作名家不光是注重壶之功用,还常集诗书画于一体,巧用雕刻和镶嵌工艺,因此锡壶品质普遍提升,不再仅局限于日用,更成为不少文人雅客收藏把玩之物。到了民国时期,一把质地良好、做工精细、造型美观的锡壶,要价已在4个大洋以上。这个价钱,在当时已够穷苦人家过了好几个月的温饱生活。

一片冰心在锡壶

随着高博达对锡壶的了解日益深入,他对锡壶的感情亦由喜爱逐渐变成了痴迷,既而一发不可收拾,遂决定开始收藏锡壶。

“你知道吗?刚开始那会儿没少走弯路,做起事来,也常常是事倍功半……”回忆起那段往事,高博达不禁有些感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图书馆里,但由于相关资料实在太少,能有只言片语的相关内容已是万幸,好不容易在一些过期报纸上找到一个小“豆腐块”,上面也多半是介绍‘锡矿的全国分布地点,而非‘锡壶的相关资料。不过虽然困难重重,但他并没有气馁,他开始亲自分别走访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懂得锡壶制作民间老艺人,并一一虚心地向他们取经讨教,另外再加上不断及时总结自己在淘买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就这样,他逐渐掌握了锡壶专业收藏及鉴赏知识,从而令自己对锡壶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有了如此扎实深厚的锡壶专业收藏及鉴赏功底,高博达再淘起锡壶来就容易多了。任何锡壶只要一经他眼,假货固然无所遁形,珍品亦不再有蒙尘之叹。在他的诸多藏品中,有一把锡壶外表造型普通,古朴有余,奇特不足。放在柜中,与其他造型千奇百怪的藏品相比,很容易就被人忽视。然而就是这一把壶,却是高博达最心爱的藏品之一。初时还以为其除了锡之外,还含有某种特殊材质而优于其他锡壶,高博达却笑着摇头,也不多语,掀开壶盖让我们一窥端倪——原来壶内另有乾坤:壶身暗分两半,且分别上开小眼,并与壶盖底部小眼相对应,这样倒酒时只需暗中转动壶盖,启动壶内机关,便可随心所欲随时倒出不同的两种酒……而这,正是《书剑恩仇录》等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的鸳鸯壶。据高博达介绍,此类壶由于用途并不单纯,所以极少能流传于世,十几年来,他费尽周章想多淘几把,但终不可得,而这一把,是他偶然路过某天桥地摊处以3000元的价格从一白发老者手中购得——须知以他行家的眼光来看,此壶的价值至少在万元以上。

盘旋往复半生缘

认识高博达的人都知道,他爱(锡)壶成痴,只要符合他“奇、特、绝”三大收藏标准的锡壶,他都会千方百计不计代价地淘来,因此在他的藏品中,买进的价格高低不等,悬殊最大的可高达数万元。但他在摆放及护理上除非藏品本身有特殊需要,否则不会厚此薄彼,基本上一视同仁。他不会因为某一把锡壶进价贵就万千宠爱集其一身,更不会因为某一把锡壶进价便宜就随意束之高阁。“价格,只是商家的利益体现,却未必是真正价值的衡量标准。所以评判一把锡壶品质的优劣绝不能单纯以买价的高低来判定。”高博达望着自己的藏品时,眼中满是温柔与爱意,“它们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手心手背都是肉——在我眼中,它们全都是独一无二的,全都是都珍贵的!”几年前,曾有行家出价300多万收购他的锡壶,但他始终不为所动。“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我没把收藏锡壶当作一种投资手段——它对于我而言,已经是一种人生的乐趣。”

高博达所说的乐趣一是于在淘买的过程。如能在逛古玩市场或相关地方邂逅自己的心仪的锡壶,他定会一连几天都喜笑颜开,高兴不已。不过对于这个过程,他也坦承很多时候亦不得不看自己与某把锡壶的缘分。若是有缘,纵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也会“得来全不费功夫”;若是无缘,即便有幸遇见了,最终也还是会失之交臂。

几年前,高博达曾在天津沈阳道古物市场意外发现一把锡制的四鱼球形太极八卦沿异形壶,当下一眼中的,爱不释手,遂花费两万的价格买下。交易成功后,此事本该告一段落,但通过和卖家闲聊,他得知此壶不是一把,其实是一对,另一把底部也是呈四鱼球形,但顶部边沿则制成太阳光放射状,乃民国年间某一国民党高官庆寿,地方乡绅为巴结讨好,特意请当时民间顶级的锡壶制作艺人专门打造的祝寿贺礼,因此世间只此一对,绝无雷同,不过可惜因年代久远,两把锡壶分别流落民间,目前卖家手上只有刚卖给高博达的那把,而另一把却不知所踪……高博达不听此话还好,一听之下心痒难熬,誓要找到另外那把!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去打探另一把锡壶的下落,但两年过去了,他却始终毫无头绪……本都已不做他想,但没想到有一天他在自己公司附近的潘家园旧货古物市场发现了那把四鱼球形太阳光沿异形壶!当时他在判定其属真品之后,便二话没说毫不犹豫地买下此壶并捧回家中,于是这对失散多年的异形壶终于在他家得以“重逢”。

乐趣的另一表现在于赏玩藏品时的惬意。闲暇之时,高博达喜欢独处。沏一壶碧螺春,伴着袅袅茶香,小心翼翼地拿过几把锡壶把玩琢磨,即便之前的心情再怎么浮躁,此刻也会变得莫名的平静。而那形态各异的壶形,流畅自然的弧线,精雕细琢的花纹,古朴细腻的质地,动人离奇的传说……每一样,都令他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如时间够长,他还会用干净的鬃毛刷仔细地清除壶内外缝隙之中的灰尘,然后再用质地柔软的干布将其一一擦拭一番。对锡壶的万般情意,尽在不言之中。

无限勾留在此壶

为了便于更好的管理与维护,对于自己目前已有的400多件锡壶藏品,高博达将它们分别分成属相、乐器、吸管、异形、本色、倒流、包镶、工艺、功用、动物文房、人物鎏金等11大系列。

分类容易找寻难。为了集齐各大系列,高博达费尽心血。其他的系列暂且不提,仅以“12生肖”系列为例,他前后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花费无数,直到最近一年才收集全。

问其有无感到辛苦,他却言道:“辛苦是一定的,不过只要能淘到自己想要的锡壶,纵是辛苦又何妨?”如此有毅力,难怪就连我国当代著名史学家、文物鉴定家史树青老先生都被其感动,在其2001年举办个人收藏锡壶精品展时,特题诗一首:“玉做肌肤锡作身,最宜茶酒得温存。世间绝品称奇宝,我慕收藏养护人。别样锡壶韵味长,摩挲照眼泛青光。得来精品共欣赏,神物清心有茶香。”

对于未来,高博达亦早有筹划。除了要继续收藏更多更好的锡壶之外,他还计划在今年出一本关于锡壶的书。“目前市面上关于介绍锡壶的书籍及资料实在太少,所以我想出这本书,借此跟对锡壶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藏心得及体会,让更多的人知道锡壶,了解锡壶,喜爱锡壶——我觉得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猜你喜欢
藏品
藏品见证香港回归
"苏州码子"藏品选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张新生藏品
聂延林藏品
刘培坤藏品
盛源斋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