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2007-12-04 02:08李小宁
西部教育参考 2007年6期
关键词:灵魂心灵文学

李小宁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常识、养成一定阅读与写作习惯、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基础上的再教育,所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形成较为全面的文学素养,从而使之向着人之为人的方向全面发展,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文学教育无疑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根本途径。这就奠定了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还是戏剧,都是人对自身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好关照与肯定,也是人生最本质的需要。文学教育的作用是使人认识到自身生存的困境,从而寻求一种诗意的栖居方式;文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阐释这种诗意——即生命的本真、生存的光华,从而“达到心灵的冥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钱理群语)。所以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作为文学教育的方向,把对人类的关爱作为人格培养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唤醒人的自觉。文学教育的坚持,就是人的自觉坚持。

事实上,现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偏重于单纯知识的传授,轻视文学审美的培养。这种轻视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情感教育方式的看法,与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与世俗观念不无关系,特别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人类的自然性生存与社会性生存带来许多无法回避、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心灵的“超载”使人难以轻松超脱地“笑傲人生”。人们身心疲惫的感觉来得过早,不必说懵然无知的孩童时期,也不必说义务教育的“减负”时期,单是高中阶段来自于高考竞争的眠三更、起五更的“操练”,以及其后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竞争的“继续操练”,也足以使一个坚强的生命处于疲于应付的生存状态。那么,靠什么来慰藉我们疲惫的灵魂?惟有艺术,而艺术中最能使心灵纯美、灵魂高贵的当然要首推文学。

文学实际上是从个人倾诉的深渊里游上来的鱼,一旦离开世俗的水面就会变成灵魂高蹈的高贵之鸟。鸟之大必须靠气之厚来成全。善养浩然正气的作家,以个人的声音赢得思想的自由。自言自语是文学的原点,人把感受与思考注入语言,遂成为文学。文学就其根本而言乃是人对自身灵魂的一次内窥,观审其时、忖度其势,多少萌发出一缕照亮黑暗意识层次的光芒。

与人类文明同时诞生的语言乃是人类最上乘的结晶,犹如生命,奇妙而富于表现力。它精微、无孔不入,可以穿透个人的感知,把感知的主体与对立的世界关联起来,成为唤起他人痛苦、厌恶或是悲悯、眷顾的介质。作家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并挖掘语言的蕴藏的潜能。如同诅咒与祝福,语言拥有令人身心震荡的潜在力量,语言的艺术便在于陈述者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他人,而不仅仅是制造一个毫无意义的符号系统。如果忘了语言背后那个说话的人,那么对语义的演绎就很容易演变为智力游戏。语言不只是概念与观念的载体,同时还触动感觉与直觉,这也是其它符号与信息无法取代活人言语的根本缘故。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即人的语言活动就是人的思想活动。利奥塔说:“语言不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由用语的领域形成的群岛。”那么,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文学教育只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能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强化他们“不断使自己陷入重围的历险者”的身份,不囿于“作为成果的某种思想”的囹圄,使他们成为“使思想进行着”的具有“生存道德”的越狱者,抑或强渡者。这里并非有意强化文学语言所承担的祖传职责,即灵魂拯救的彼岸使命,而只是一句非常善意的提醒:物欲横流中,身心疲惫的人啊,你凭什么泅渡上岸?

文学教育必须处在高中语文教育的核心地位,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将要把自己呈现于世界之初的人的心灵空间的拓展,关系到人生境界的高下。一个人所拥有的人生世界的宽窄高低的空间即心灵空间,它的横轴指向于生存处境的日常感受和当代思潮的广泛接纳,纵轴指向于历史文化的认同与归属。一个人心灵空间的存储,即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它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从“小孩”过渡到“大人”的关键时期,承上启下的角色使他们匆忙得很少有时间一瞥路边的美丽风景,也很少有时间访问自己的心灵网页,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慰藉与关怀。特别是“在时尚化、功利化、商业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的今天,在科学成为新的意义上的宗教的今天,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定制生产‘大人的程序的今天”(程惠珊译《小王子》导读),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应该把“文学”的一花一草种植在他们的心田。“教育”也许能培养他们一点文学趣味,但永远培养不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须知,真正的文学家不是硬性培养出来的)。真正的文学会告诉“我们如何用一种更纯净的心态来面对这个凡尘的世界……如何保持我们的心灵永远年轻”。

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文学教育的持续可以使人永远保持高度的自洁而不沉沦,也可以使沉沦之人“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司马迁语)。文学教育的意义关系到一个人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识程度、自觉程度,该程度的高下决定人生境界的高下,这实在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灵魂心灵文学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灵魂树 等
文学小说
心灵小语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