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

2008-03-10 06:01
中学生优秀作文·中考专刊 2008年9期
关键词:岳阳楼记岳阳楼洞庭湖

程 鸣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模样有点像男孩子,嘴巴棱角分明,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载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大家都注意听,这件事很重要。”程老师屈起食指轻轻敲着讲台。“区教育局第一次在我们班组织公开教学课,这关系到全校的荣誊问题,昨天发下去的讲义,你们都看了吗?”讲义上印的是一篇小说《万卡》,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京京看了好几遍。这个故事他喜欢极了。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huǎnghū)___________。

程老师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课上要求大家带表情朗读。大家把讲义拿出来。”

一阵(xī xī sū sū)____________的声音,每个人都拿出讲义,端端正正地摆在面前。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排版工人的疏忽,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两个错别字,请你帮忙找出来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语序不当,请在下面横线上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答题。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渔家傲》中直抒胸臆,写出将士们思乡报国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一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道出词人最高理想,反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3.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陈涉世家》是写陈胜的一篇传记,比较完整叙述了陈胜起义的过程。课文选自《史记》,作者是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B.《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写了唐雎受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坚持正义,勇抗强秦,终于使秦王威风扫地,胜利完成使命的故事。

C.《隆中对》叙写的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卓越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D.表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的一种名称,常见的有疏、表、奏章几种。表主要是用来议论的。

4.按下面设定的情景写话。

你的班主任吴老师对工作十分负责,对学生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躁了一点。

(1)请你用一句话委婉地向吴老师表达你的意见。

(2)同学们对班主任吴老师有情绪,请你以班长的身份,用一句话劝劝同学们。

5.阅读下列新闻,结合本段谈谈你对温家宝总理说的话的理解。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地震灾区。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总理面对参加救援的全体人员高声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力救援幸存者,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

6.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本体不变,选择新的喻体(不要求与原句的字数相同)。

示例:假如生命是雪,不要埋藏大地的温度,也不要冻结河水的奔腾,要化成水,缓缓地流淌沟渠,灌溉作物。

7.综合性学习。

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明确了2008年部分节假日的安排决定: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①你认为,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的目的何在?

②根据你所积累的相关知识,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二、综合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9~13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①!涉之为王沈沈者②!”……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夥颐:夥,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沈沈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8.解释加点字含义。

(1)与人佣耕()

(2)耕之垄上()

(3)为佣耕()

(4)陈胜凡六月()

(5)客出入愈发舒()

(6)说陈王曰()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0.甲段中点明陈胜社会地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表现他对现状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1.乙段中体现陈胜为王后践诺“苟富贵,无相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而从乙段的整个内容看,陈胜最终还是违背了这一诺言。

12.对“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小善大爱

马国福

①母亲常常告诫我们:看见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不能扶起来,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唧嘴巴发出声音炫耀,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过断桥,如果你不经过,但提醒一声也是善良。

②这些话是朴素的,如同泥土,却厚德载万物;这些举动是细小的,如同白雪,却颗粒晶莹衬高洁。

③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见别人践踏规则和公德,如果你无力抵抗,但恪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善良;_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一座高楼,如果不能建成丰碑样板,但不偷工减料,保持自警的心,为自己的良心负责,也是一种善良。

④这些,都是小小的善,就像在夕阳下随风缓缓流动的金色沙粒,尽管渺小,但它们流动的弧线却能交相辉映出晚霞中最美的波纹;这些小善,其实很简单,琐碎而又平常,世俗而又平凡,仅仅是付出那么一点点举手之劳,恪守那么一点点人生底线,容忍那么一点点小过错,保持那么一点点廉耻之心,秉承那么一点点古老传统即可。这些小善,宛如寒冬墙角的朵朵腊梅,唤起我们内心的希望,让我们对温暖的春天保持信仰和力量。

⑤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 A 。”古人还说“从善如登,B ”,这些小善是一种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如同台阶,一步一步把做人的美德送往高处;那些小恶,亦如隐藏在雪山中的一两块小石头,只要关键部位稍微有所松动,就能乘着歪风导致整座雪山的坍塌,心灵底线的溃烂。

⑥生活常常是这样,有时候你对一个人做十件善事,他不一定记得住,但是只要你有一件恶举,他或许就记住了你。这是本性使然。所以,一个人若要改变自我形象,当从改变内心开始,积累小善成大善;树立口碑,当从戒恶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即是此理。

⑦乾坤朗朗,芸芸众生,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生活的每时每刻与身边的人事、草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偶然和必然的联系。也可以这样说,看得见的小善,是让自己活得快乐的一种涓涓细流,也是让身边的人活得无忧的一种社会责任。自我的小善产生的小快乐,常常带动了周围世界的快乐,而周围世界的幸福也渲染和扩大了我们个体的幸福。

⑧小善是一种爱的衍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涟漪。善良,其实很简单,如同最简单的那道数学题“1+1=?”,在不同的心灵世界就能产生不同的答案,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每个人付出一份小善,我们就能得到多于两份的爱以及这些爱所散发出来的独特光辉。

13.“小善大爱”是本文所阐明的中心论点。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它的具体含义。

14.在第③段的横线处补写两个表现“小善大爱”的例子,要求运用“……如果……但……也……”这一组关联词语,注意上下文句式的协调统一。

15.在第⑤段的A、B两处将古人的话语补充完整,并说说此处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作用:

16.文章第④段“仅仅是付出那么一点点举手之劳,恪守那么一点点人生底线,容忍那么一点点小过错,保持那么一点点廉耻之心,秉承那么一点点古老传统即可”一句中连用五个“一点点”,是否有重复累赘之感?为什么?

17.本文善用修辞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对下列句子做一点赏析。

这些,都是小小的善,就像在夕阳下随风缓缓流动的金色沙粒,尽管渺小,但它们流动的弧线都能交错辉映出晚霞中最美的波纹。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生命的本质

楚女

①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②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妇,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③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地在夜幕降临之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④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有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形容,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⑤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束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的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砖瓦窑,我30年前下放的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却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的?

⑥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⑦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一代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18.通读全文,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个事例,并回答这两个事例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揭示主题的?在表现主题上有什么相通之处?

19.对于那对残疾夫妻,“我”的情感曾经发生哪些变化?

20.文章第④四段中说“只有用火的舞蹈形容,才恰如其分。”为什么“只有用火的舞蹈形容”这群残疾人的生活“才恰如其分”?

21.概括文章第⑥段“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一句中“两种形式的生命的舞蹈”的具体内容,并回答“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果真是上苍的“有意安排”吗?为什么?

22.文章第七段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该段在全文起怎样的作用?

23.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

(1)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2)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岳阳楼记

汪曾祺

①岳阳楼值得一看。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

②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中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印象里,它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若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岳阳楼,有那么多人对它向往。《岳阳楼记》(以下简称《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 ”这两句名言。可以这样说:岳阳楼是由于这两句名言而名闻天下的。这两句话哺育了很多后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

③写这篇《记》的时候,范仲淹不在岳阳,他被贬在邓州,即今延安,而且听说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岳阳,《记》中对岳阳楼四周景色的描写,完全出诸想象。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他没有到过岳阳,可是比许多久住岳阳的人看到的还要真切。岳阳的景色是想象的,但是《记》中的思想却是久经考虑,出于胸臆的,真实的、深刻的。看来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独特的思想,才能调动想象,才能把在别处所得到的印象概括集中起来。范仲淹虽可能没有看到过洞庭湖,但是他看到过很多巨浸大泽。他是吴县人,太湖是一定看过的。我深疑他对洞庭湖的描写,有些是从太湖印象中借用过来的。

④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⑤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方。“滕王高阁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则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长出来的,挡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个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

⑥我们登岳阳楼那天下雨,游人不多。有三四级风,洞庭湖里的浪不大,没有起白花。本地人说不起白花的是“波”,起白花的是“涌”。“波”和“涌”有这样的区别,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可以增加对于“洞庭波涌连天雪”的一点新的理解。

⑦夜读《岳阳楼诗词选》。读多了,有千篇一律之感。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那一联,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化大境界为小景,另辟蹊径。吕洞宾的绝句“朝游岳鄂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很有点仙气,但我怀疑这是伪造的。写得最美的,还是屈大夫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话,把洞庭湖就写完了!

(本文有删改)

24.通读全文, 依据文意,概括出“岳阳楼值得一看”的理由(至少3条)。

25.文章第②段有一句话准确地阐述了滕子京、范仲淹和岳阳楼三者关系,请你将这句话找出来。该段所提到的《岳阳楼记》中“尤其为人传诵”的“两句名言”是哪两句?请你写出来。

26.作者在文章第②段结尾感叹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你能再举一例来证明作者这个观点吗?

27.文章第③自然段“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

28.怎样理解文章第⑤自然段“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这句话的意思?

29.文章第⑤段中插入了对滕王阁、黄鹤楼的描写,这些描写是否偏离了题意?为什么?

30.试比较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汪曾祺的《岳阳楼记》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只需谈一点。

三、交流与表达。

3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请以“那件事是我做的不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线索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2)写出“我”对这件事的认识、判断、决定的过程; (3)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二)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一间中学在入学考试中出了这么一个题目:

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它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学生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后来,比尔·盖茨在给该校的回函中写了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钥匙。

请以“人生的钥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1)恍惚 窸窸窣窣 (2)斩钉载铁——斩钉截铁荣誊——荣誉(3)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嘴巴棱角分明,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头发剪得短短的,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2.(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长河落日圆(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D【解析】表主要是用来陈情的。

4.(1)吴老师,您对我们十分负责,十分关心,我们非常感谢您,如果您脾气再温和一点,那就更好了。

(2)同学们, 吴老师虽然脾气急躁了一点,但他的用心是好的,是为我们负责,希望大家理解老师。

5.总理的话深刻地表明人民群众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是一切财富之源,是富国之本。同时也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的关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参考示例:(1)假如生命是云,不要炫耀色彩的绚丽,也不要放浪地漂游,要化作雨,无声地洒向大地,滋润万物。(2)假如生命是花,不要炫耀色彩的鲜艳,也不要无为地凋谢,要化成蜜,献给蜜蜂,甜蜜世界。(3)假如生命是笔,不要埋怨墨汁污染了五脏六腑,也不要埋怨脑袋磨得痛苦,要化成文字,献给作者,传给他人。(4)假如生命是伞,不要在风和日丽时挺身炫耀,也不要在烈日暴雨时紧缩身躯,要迎难而上,遮风挡雨,造福人民。(5)假如生命是草,不要炫耀自己的常绿,也不要自卑,要默默地坚守大地,绿化世界。(6)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只在港湾避风浪,也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朝着人们尚未到达的海域前进。

7. ①示例:近年来,西方节日盛行,导致国人重视传统节日程度不够。国家希望通过法定节日这种形式来强化大家的传统节日意识,同时也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因为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②寓意: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

时间:农历五月五日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习惯:吃月饼诗词:千里共婵娟

二、综合阅读。

(一)

8.(1)曾经 (2)停止(3)你 (4)称王(5)更加(6)有人

9.① 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 ②从此,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10.尝与人佣耕 怅恨久之

11.陈胜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12.用“燕雀”烘托“鸿鹄”,说明陈胜与众不同,少年时代就有理想、有抱负。

【参考译文】

乙: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被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个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二)13.只要每个人付出一份小善,我们就能得到多于两份的爱以及这些爱所散发出来的独特光辉。

14.示例:看见一只小鸟受伤,如果你不能治疗,但能把它轻轻放回原野,也是一种善良;身为人师,如果不能满腹经纶,但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此题为开放题,要求运用“如果……但……也……”这一组关联词语。内容紧扣“小善大爱”这一中心论点,句式与上下文协调统一即可。)

15.A.勿以善小而不为B.从恶如崩

作用:规劝人们要行“小善”,切勿行“小恶”;行“小善”能成就人的美德,而行“小恶”将使人道德沦落。

16.没有重复累赘之感,连用五个“一点点”意在强调“小善”蕴含“大爱”,进一步突出中心。

1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小的善”比作“夕阳下随风缓缓流动的金色沙粒”,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善”所表现出来的美德。(指出修辞方法与含义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三)18.(1)事例:残疾夫妻在集会中热情舞蹈;小女孩在艰苦的条件下快乐地生活劳动。(2)角度:第一个事例从身体的残疾角度揭示主题;第二个事例从境遇的艰辛角度揭示主题。(3)相通之处:都是生命中遭遇的挫折。

19.“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怜悯——吃惊——感动。

20.用“火的舞蹈”能形象地形容残疾人舞蹈的忘情、热烈,也能极形象地表现出残疾人积极、乐观的生命张力。

21.(1)一种是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积极、乐观、忘情、热烈舞蹈。一种是面对家境贫寒,劳动艰辛,却全无一点悲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劳动的欢舞。(2)并不是上苍有意安排的,而是作者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其实只要我们留意,生活中类似这样的“舞蹈”是很多的。

22.议论。该段是对上文两个事例的思考与总结,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同时表明作者从平凡的故事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人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会歌唱,都会欢乐,就如舞蹈,生命不止,舞蹈不息。

23.(1)这里的“燃体”比喻人的生命,“火的舞蹈”比喻蓬勃、快乐的生活。人只有全身心投入到蓬勃、欢乐、火热的生活中去,才能够体现生命的价值。生命不息,蓬勃、欢乐、火热的生活就不能停止。

(2)“红舞鞋”指的是像火一样的热情,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中的每个人从降生的那天起就穿上一双火红的舞鞋,也正是有了这双鞋,我们才能战胜艰难险阻。生命的舞蹈就是生命的本质。

(四)24.①“长江三胜”只剩下岳阳楼。②有传诵千古的《岳阳楼记》。③岳阳楼结构精巧,端庄浑厚,很有气魄。④楼湖一体,景色壮美。⑤有关于岳阳楼的许多名家诗篇。

25.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6.示例:周恩来从小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他的这句话不仅影响了他,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座右铭。(答案不求同一,只要能论证“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即可。)

27.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却能够凭想象真切地描写出岳阳楼的景色。

“不可思议”是“无法想象,难以理解”的意思。

28.因为有洞庭湖的烟波浩淼,才有了岳阳楼的宏大气魄;因为有了岳阳楼丰富的人文内涵,才使洞庭湖名声大振。(意思正确即可,或从其他角度来谈,只要合理也可以。)

29.没有偏离题意。描写滕王阁、黄鹤楼,是为了与岳阳楼形成对比,凸显岳阳楼所在的位置美,说明岳阳楼与洞庭湖浑然一体。

30.(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写景入手,再抒情,议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汪曾祺的《岳阳楼记》则紧扣人文内涵,叙事、说明、评论。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写景抒情的“记”,汪曾祺的《岳阳楼记》是文化游览的“记”。

三、交流与表达

31.略。

猜你喜欢
岳阳楼记岳阳楼洞庭湖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孙高华
拥有一种“超能力”
诗“画”岳阳楼
观五朝岳阳楼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基于语料库的《岳阳楼记》英译本译者风格分析
《岳阳楼记》三美
不经意诞生的经典
美丽的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