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五大取向”

2008-03-10 05:21黄全权冯晓芳钱春弦
决策与信息 2008年1期
关键词:低收入宏观调控货币政策

黄全权 冯晓芳 钱春弦

2007年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将有“五大取向”。

“逼通胀”:成为巨大考验

尽管仍是“结构性上涨”,但当前物价的上涨态势仍给中国经济和公众生活带来较大压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人注目地提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稳物价”成为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的“基调”之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完成这一任务,国家将采取多种强有力措施,全力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一方面,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将得到加强,同时,储备体系.价格监测与市场监管也会得到加强和完善;另一方面,对受到物价上涨影响最大的低收入群众补助办法将迅速完善和落实。国家发改委表示,政府将采取12项措施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缓解低收入群体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压力。

货币政策“从紧”:影响将多处显现

已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今年正式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将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连续5次调高利率,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今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从紧,是基于政府对当前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突出问题作出的应对之策。

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对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产生诸多深刻影响,有利于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利于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但在货币政策转向“从紧”的同时,今年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这意味着,在一“稳”一“紧”的搭配之下,社会保障、改善民生、经济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将依然能够得到财政的大力支持。

关键一年:节能减排攻坚克难

“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公众耳熟能详的词汇,和身边随处可见的事实。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和环境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同时强调: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

根据会议精神,我国将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将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农村经济:将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将巩固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抓好农业生产,力争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让广大农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今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农村。包括路、水、电和燃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教育、文化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即农产品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均等化目标齐头并进。

专家指出,支农惠农政策的强化,突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等,将有效提高我国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而通过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将使广大农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低收入群体:将受到“格外关照”

在财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客观存在的背景下,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这两个途径,将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而通过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潜力将得到有效释放。

今年我国将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再次适当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对未纳入低保范围、但实际生活困难的城乡低收入居民,各地将采取临时补贴的措施救助。

猜你喜欢
低收入宏观调控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汤敏:低收入人群手里不是没有钱,企业要制造让他们买得起的产品
娶低收入老婆
赤壁市低收入农户及其家庭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