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创新领军人彭星

2008-03-10 05:21钱友荣
决策与信息 2008年1期

王 爽 钱友荣

美国曼哈顿的第六大道,日本东京的银座,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意大利米兰的拿破仑大道……一个中国人的身影稳健地走在世界顶级的时尚之都,他要将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和时尚信息带回中国,他要在自己的土地上打造世界服饰帝国的奇迹!他就是——中国时装界的著名CEO彭星,他正在以青春、时尚的昂扬风采,引领着中国服装的创新风潮。

彭星创办的法派集团,从温州第一家向日本出口高档西服的企业,到第一家将专卖店开到国外的企业;从获得国家首个服装专利产品称号,到全国第一家取得“双绿色”认证和将三大国际管理体系整合为一的服饰企业;从参股组建全国第一家无地域限制的以“财团”命名的控股有限公司,到投资兴建全国最大的法派西部服装产业园;从聘请克林顿当形象大使,再到聘请法派员工当形象大使……十年来法派独领风骚,别具一格,在品牌大潮的风口浪尖挥斥方道,成为中国男装行业一缕璀璨的星光。

厚积薄发——鸿鹄之志筑法派

彭星,1970年出生;1997年创办法派服饰企业时只有27岁;10年后的2007年,时至法派创建10周年之际,37岁的彭星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7这个数字,在他的人生跨越点上闪烁着特有的光辉。

1998年的一天,彭星来到服饰帝国意大利的杰尼亚和阿玛尼工厂参观,让他震惊的不是车间壮观的场景,而是一台台比国内还要陈旧的机器,甚至比国内还要差的服装加工工艺和服装面料。而与这不相称的是鲜明的价格差:国内生产的高档西服最多只能卖到一二千元一套,而阿玛尼的产品却可以卖到二三万元一套,差距在哪里?思索之后,彭星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品牌问题。阿玛尼、杰尼亚等拥有自己世界顶级的服装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就是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标签!当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将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回国之后,彭星立刻决定在国内进行高档服饰品牌的推广,“做世界最好的品牌,创属于自己的世界名牌服饰帝国”,鸿鹄之志引领他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比起他19岁跨入服装行业的摸索前行,这一次,则是他眼力与实力的较量。他成立了法派服饰企业,同时在大陆、香港、意大利、法国等地分别注册了法派商标,梦想真正变成了现实。

诞生于意大利的法派服饰,无论从品牌渊源还是工艺设计,走的完全是意大利的风格。“法派”,法,意为效法、吸收、融汇国际众长;派,意为自成体系,塑造自己的产品个性、品牌个性。取意于此,彭星从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法派商标到在海外成立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从让百年洋企为法派贴牌加工到全球最高规格的服装展频繁出现,彭星的品牌塑造之路异乎寻常,他将法派定位于异常高端的国外市场,这正是他的高明和特色之处。

游走在高端时尚的群落,品味着服装之都的风情,彭星将法派服饰打造成“理想美感式”风格,将古希腊罗马时代所追求的“庄重与宁静”和现代的时尚与风情完美结合,以法派的性格魅力感动着男装世界的流行。1998年大连国际服装节,“法派金色年华”独树一帜;1999年CHIC(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法派世纪风”掀起狂飙;2000年CHIC,“法派创意展”称霸群雄;2001年CHIC,“法派情人”令参观者沉醉不已;2002年德国科隆展,法派被业内人士誉为顶级的品质,世界级的品牌;2003年德国多尔塞夫国际时装展,法派与众多国际大牌竞相亮相,再领风骚……

彭星似乎永远是未雨绸缪,并保持着一种从高处着眼的状态。对于一个温州企业家而言,他的生意经不仅是一个中国服装企业家的成功典范,更是可以引导中国服装企业一代人前进的旗帜。因为他坚信,只有精雕细琢的精品,才会吸引眼光独到的鉴赏家。

法派创立十年来,每年以35%的速度跨越式发展。产品远销日本、法国、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现已拥有遍布全国的30多个销售公司和400多家专卖店。在彭星的领导下,法派连续七年跻身全国服装行业“双百强”,连续六年跨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被业内誉为“中国的乔治·阿玛尼”,成为中国最具时尚价值的男装品牌企业之一。

擎旗潮头——一石激起千层浪

敢为人先,在彭星身上十分突显。2001年一件轰动世界传媒的营销事件,便是最好的佐证。

那一年,34岁的彭星,得知克林顿卸任后可能从事影视业,便立即给白宫去函表明合作意向。不久希拉里以白宫的名义回函,表示可进一步洽谈。力邀前总统克林顿当形象代言人,一时成为全球数千家媒体的头版新闻,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克林顿与彭星两次握手,更是将法派的“总统情缘”推向高潮。

2003年11月,克林顿与彭星在北京第一次握手,共进午餐,并欣然接受彭星馈赠的符合其形象气质的法派经典西服、衬衫、皮鞋、领带系列产品。由此,法派开创了让美国总统穿上中国制造的服饰产品的先河!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民族工业走向国际市场开创了一条可借鉴的成功之路。

2005年9月9日,彭星再次受邀赴新疆与克林顿会面,并将法派新上市的高档皮衣和羊毛衫送予克林顿,克林顿不仅对法派服饰的品质予以赞赏,并为法派进军国际市场支招。

邀请美国前总统为自己的品牌代言,可谓是妙不可言的奇招。

有专家直言,中国的男装企业要“做大做强”,不是简单地扩大规模,而是把品牌做大做强,是一种品质、品位的提升。而彭星的志向与此倡言不谋而合。有人称“彭星是善于炒作的标兵”,而彭星却说:“该吆喝的时候吆喝,该静下心来做事的时候踏踏实实地做事,这就是我做企业的道理”。毋庸置疑,彭星是品牌塑造和营销的成功典范。早在2002年,已有专家就此事作了评估,认为该事件给法派带来了近两亿元的品牌宣传效果。由此可见,法派是经济学上“快鱼吃慢鱼”的成功案例。

这还仅仅是一浪,回望彭星的品牌之路,大浪不断,且每一次都是出奇招、引奇效,成为中国服装业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2000年4月20日,法派网上“裁缝店”开张。消费者可在“网上定做、量体裁衣”,这是一件在服装业引领潮流的举措,时至今日,网上裁缝店依然引领着业界的风标。

2000年8月,法派邀请梁家辉、张柏芝做法派形象代言人,倾情演绎法派情人,此举首开服装界请男女影星做企业形象代言人的先河,迅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2002年6月,法派把市场做到台湾,成为温州市第一家与台湾有贸易往来的企业,并以精细的做工赢得了台湾白领人士的欢迎。

2004年4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上,老布什欣然接受法派为其特制的西服、衬衫。因其面料、版型、工艺、制作精美,得到了老布什的赞誉。

2005年3月,法派牵手荷兰服装企业百年巨头迈克斯公司、克拉勃公司正式组建三力控股有限公司,全面拓展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市场。百年洋企为法派贴牌加工,这不仅是法派应对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一项

积极举措,更是将中周服装带向世界的扬眉之举。

2006年7月,法派另辟蹊径,聘请本企业员工作为其职业装的形象代言人,这种打破常规、出奇制胜的理念,成为代言人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有专家担忧,面对产品过剩和国际化竞争,如果服装品牌的经营不能始终走在品牌消费的前面,不能对自身及产品有明确的定位,不能通过设计文化提高品牌的原创性竞争能力,是难以将自己融入国际竞争市场经济体系之中的。在服装界打拼多年的彭星深知行业的前途和困境,“创新才是出路”是他坚信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也正是凭借这种信念和动力,法派绕开常规的误区,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仅十年的时间,便驶进世界知名品牌领地,成为世界服装界的闪亮新星。

“人如品牌,品牌如人”,是彭星经营企业的原则。品牌不仅仅是—个名字,更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而它们皆源自企业家自身的素质。轰轰烈烈过去,繁华喧嚣的背后,思想的力量让前人无敌,而走出去这一连串“花式舞步”的法派,脚步从未停歇,因为彭星一直在路上。

独善其身——心底无私天地宽

对于彭星而言,2001年4月的一天,或许是对法派人的决心和信念的最好诠释。

那天,在法派会议室,堆积如山的西服、衬衫、大衣等,法派的三位老总当着质检部、技术部、生产部等部门的经理和一线员工的面,用几十把剪刀将其剪成废布,总经理彭星剪下第一刀,现场所有的人为之震动,不少员工悄悄抹泪。

百万元的“次品”瞬间成为废布,损失和教训成为员工铭记于心的烙印。而对于视质量为企业生命的彭星而言,不生产一件不合格、不环保的产品,才符合法派“人如品牌,品牌如人”的理念。对于细节的追求,精致的彭星从不放过,他不仅有要求,更有苛求;不仅有标准,更有超标准……每一件作品都精致完美,哪怕一针一线,一领一袋,一钮一袖都流露出精巧的技艺。

让中国的服装品牌树立于世界名牌服饰之林,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彭星却用短短十年的时间创造了中国服饰走向世界的奇迹,这不仅仅是对品牌定位的精确判断,是由外而内品牌战略的精明理念,更是对品牌嵌人时机的精准把握。

1997年2月,日本铃木美秀女士要求预定6万套西服,加工费高于市场价,如果合作愉快,第二年再加12万套,但要求用日本品牌。面对诱惑,法派放弃了这个机会。一个企业做几件标志性的事件不难,难的是绕过眼前的陷阱和诱惑,只专注走自己的路。

1998年法派产品已在国内卖得不错,但彭星仍决定投入大笔资金,引进特殊的生产线,做日本名古屋深井缝式会社的贴牌加工。因为工艺和管理都不成熟,一开始常被退货或索赔,直到亏损一年后,贴牌加工业务才开始盈利,但被“抠”出来的这套流程和管理,却成为一笔宝贵财富被“复制”到了法派体内。

一路走来,彭星理性而清醒,收与放,弃与留在他心里盘算得异常清晰。

他知道,创新和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他更知道,这一切都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一批优秀的人才去遵守和践行。对人才的爱惜,对人性的关注,他从不忽视。他坦率而真诚地道出一个领导者对员工的深深责任感:“踏上这条路,无法停止,也不想停止。那么多人一起和我打江山,我要安置好他们,对得起自己的创业股东,对得起自己的员工,让他们感到幸福和快乐。这是最原始的做人则。”

在法派,总监、副总级都有小车、洋房;经理级的最起码是小康生活。彭星又投入近4000万元,将所有员工宿舍和生产中心都安装了空调,如果按成本计算,每小时要2万元的支出,肯定是赔本的。但彭星却说:“大家过得好,我也很幸福,不在乎多花一点钱。”

法派还非常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法派集团总裁办职员陈东平,在“温州第二届旅游形象大使”比赛中,一举夺冠。法派特意举行仪式,除了鲜花、奖金,还为她颁发了“法派e时代职业装”形象代言人的聘书。在比赛期间,法派还特地组织了亲友团为其呐喊助威。法派将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同公司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企业的典范。

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企业才能做强做大。法派对人才的福利不断提升,投入重金培训人才,让人才在法派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平台。为了方便员工上下班,法派除了给中层干部发放“购车补贴”外,还特地添置了好几辆大巴、中巴接送員工上下班。同时,法派重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组建了企业党支部、工会和团委,定期组织读书会,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独善其身,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行动,是一种不断提升、自律于心的品质,是一种心胸宽广、心地无私的敞亮,更是一个企业家心怀天地的大气与磅礴。这一切,彭星做到了。

兼济天下——情系慈善报国心

“领导风格不能刻意伪装本性,有损人性,企业要懂得回报社会,挥洒千金只为报效国家。”

“文革”前的温州,穷苦的人很多,一位做小本生意的老人,经常在过节的时候施粥,每每这个时刻,温州市的贫困群众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而这位老人,却舍不得为自己换一双皮鞋,他就是彭星的祖父。每当想起祖父,彭星感慨万千,“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成了他的人生准则。

达则兼济天下。随着法派事业的蒸蒸日上,彭星投身公益事业的大气势、大手笔,可圈可点:

2004年3月30日,法派捐资1000万成立“全国青年人才开发法派基金会”,以鼓励更多的有为青年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团中央原第一书记周强对法派这一大手笔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6年7月,为了让广大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青少年能够享受到高质量初级教育,彭星向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捐资30万元。

2006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袭击温州市苍南县,法派先后四次向灾区捐款捐物达430万元,展现出了“患难与共,和衷共济”的企业家情怀。

2007年4月,彭星捐资1000万成立“中国青少年绿色家园法派建设基金”,以增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团中央第一书记胡春华的充分肯定。

多年来,彭星和他领导的法派集团每年都向希望工程、贫困地区和灾区捐献现金和物资,还经常组织专班慰问消防、武警和边关战士,被温州市政府授予“人民不会忘记”的金牌。

至今,法派集团已捐助、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累计达4000多万元。彭星先后荣登“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胡润2006年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人们谈及这些,他很低调,祖父的话常常萦绕耳畔:“做善事不能太高调,不能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

彭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兴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法派在四川省简阳市兴建的中西部服装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70亿元。法派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投资厂矿企业项目金额达5亿元,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5年7月22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彭星和全体青联委员、学联代表们一起,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激动地说:“投身伟大时代,承担历史重任,矢志报效祖国,民营企业家特别光荣。”

他精彩,因为他智慧;他成功,因为他明智;他被爱,因为他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