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制度:利剑直指腐败

2008-03-10 05:21
决策与信息 2008年1期
关键词:中组部中纪委巡视组

丁 煌 得 平

开展巡视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严肃党的纪律、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党内监督力度,从巡视制度的探索、建立、规范,直到写人党章,就是切实加强制度反腐工作的一个新突破和新创举。

巡视制度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据中纪委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省(部)级以上机关共制定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3000多项,其中中纪委监察部200多项。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和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重大法规制度,还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了要实施的118项制度,把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统一起来,重点突出党内监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提高监督的合力和实效。

经中央批准,1996年1月,中纪委六次全会作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选派部级干部到地方和部门巡视”的部署,2000年,党中央决定由中纪委和中组部联合成立巡视办公室,派出巡视组,对省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情况和廉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重大决策。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巡视工作首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2003年,中纪委、中组部正式组建专门的巡视工作机构。目前,中纪委、中组部共设立了11个巡视组,其中:5个地方巡视组、1个金融巡视组、3个企业巡视组和2个国家机关巡视组。为加强对巡视组工作的组织领导,中纪委、中组部还建立了巡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部署、组织、协调巡视工作,并下设中纪委、中组部巡视工作办公室。2003年到2004年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也先后组建了党委巡视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至此,形成了覆盖全党的党内巡视监督网络,并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对中央直接了解各省市党政主要领导的廉洁勤政的情况,对及早预防和及时发现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7年10月十七大通过了党章修正案,第十三条增写了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的内容。这是对建立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成效的总结和肯定,对于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巡视寻出一批腐败分子

权力监督是反腐败的重中之重,权力没能得到有效制衡,是近几年腐败向高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表现在:越来越多的位高权重的“一把手”掉进腐败的泥淖;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百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上亿元也不稀罕;串案、窝案的比例增加,有很多是围绕着地方的“一把手”展开的;“家庭腐败”、“集体腐败”已经成为腐败的新特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越来越多;卷资外逃官员增多,金额巨大,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结党营私,关系网密布,结成“生死利益同盟”,使反腐败斗争难度大大增加,成本大幅提高。

据中央纪委副书记、秘书长干以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说,截止2007年8月初,中纪委、中组部巡视组已完成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轮巡视,并对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第二轮巡视。同时,完成了对9家中央管理的银行、4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4家国有保险公司、2家国有证券公司,以及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巡视。另外,各省(区、市)巡视组已完成了对所辖市(地、州、盟)的第一轮巡视,并对293个省直部门、1218个县(市、区、旗)、59家国有企业和26所高校进行了巡视。

从巡视中发现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蛛丝蚂迹”,然后重点监控,选准突破口,顺藤摸瓜严惩腐败分子,这是党内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巡视制度的另一种企盼。2005年,中央巡视组到江苏省巡视时接到举报,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有卖官犯罪嫌疑,一笔交易竟高达200万元人民币,并把时间、地点、人物、金额等事件的来龙去脉说得比较清楚,因此,这一重大线索立刻引起巡视组的关注和重视,后经中纪委批准,有关部门开始秘密对此展开调查,很快,建国以来最大的一笔卖官案终于浮出水面,同时牵出了一批其他受贿案件,组织部长如此疯狂卖官震惊了中南海。徐国健受到了法律制裁。

2006年初,举报上海市劳保局违规使用32亿元社保基金案进入高潮,上海民怨沸腾。早在2005年下半年,中央巡视组在上海巡视时就已觉察到一些不正常迹象,2006年“两会”期间和之后,中央考虑到上海的特殊性,派员微服私访,考察民情,直到7月份才对时任上海劳保局长的祝均一“双规”,随着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开,展现了金融时代官商勾结的新图景,随后上海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如过江之鲫,一个接一个地浮出水面。9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免去陈良宇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职务。立案审查。2007年7月又被“双开”,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过程中还发现了山西省委原副书记侯伍杰、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等腐败问题的部分线索,使这些腐败案件得到及时查处,成为2006年反腐的经典案件。此外,各省(区、市)党委巡视组也在近年巡视中发现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的、涉及县处级以上干部的案件线索达900多件,对100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免谈话,督促他们及时纠正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预防腐败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巡视工作的特点和优势

开展巡视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严肃党的纪律、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主要内容是了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的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况,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情况,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情况。中央要求巡视的其他事项,并向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报告巡视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巡视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经常性的党内监督,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巡视工作重点是对下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抓住了关键;另外,巡视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所确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约束力,任何党的组织和党员都要严格遵守,无一例外。同时,巡视工作时间集中,方式灵活,能够广泛地接触干部和群众,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情况,增强巡视监督的效果。通过听取汇报、列席有关会议、召开座谈会、与有关人员个别谈话、查阅文件资料、受理群众来信来访、问卷调查、随机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因此,人们把巡视比作党内监督的“千里眼”“顺风耳”。

猜你喜欢
中组部中纪委巡视组
中组部在汉首次成为独立机构
中纪委“皮一下”
中组部划拨1.808亿元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
十一届省委第三轮巡视12个巡视组首批进驻完毕
巡视组吃过哪些“苦头”
县里来了巡视组
中纪委“打虎拍蝇”半年擒四虎
中组部如何管理“名单”上的干部
解密中组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