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癫狂心理美学分析

2008-03-12 05:39米学军
中州学刊 2008年1期
关键词:艺术家

米学军

摘 要:艺术家心理结构与精神病患者心理结构具有同构性,主要表现在非理性、固着性、幻觉和变态。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之所以产生癫狂心理,有一定的生理、心理基础。艺术家的癫狂不是精神性疾病所带来的病态心理,而是艺术家反抗世俗、超越世俗所采取的一种方式。因此,艺术家的癫狂对于抵御人类社会过度世俗化、理性化功利化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艺术家;癫狂心理;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1—0251—03

西方有句名言:“天才类似癫狂”,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诗人都是疯子”。这两者意思都是指艺术家的心理、言辞、行为不同于常人,比较怪异。癫狂本来是指由精神病所引起的言语或行为异常,但文艺学家在谈论艺术家的时候,常常把艺术家与癫狂联系起来。最早将艺术家与癫狂联系起来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他说:“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作,就不能作诗或代神说话。……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①柏拉图的这一观点后来被奥斯本、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等很多学者接受和继承,弗洛伊德甚至得出了“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病性质的”结论。美国心理学家贾米森通过研究,列出了一张患有躁郁性精神病的艺术家的名单,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名列其中:如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小说家巴尔扎克、弗吉尼亚·沃尔夫、罗斯金、海明威;诗人拜伦、雪莱、柯勒律治、库柏……贾米森的研究还表明,许多为精神疾病所困扰的艺术家拒绝治疗,理由是随着疾病症状的消失,他们的创作力也随之消失。许多人在发病高峰时觉得特别敏锐、冲动、热情和富于创造力。类似的见解在中国也时有所见。曹雪芹所谓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对艺术家创作时的癫狂心理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说明。文学史的诸多事实表明,许多优秀的艺术家的确有癫狂行为。但艺术家的癫狂与精神病患者的病态症状是一样的吗?艺术家为什么常常表现出癫狂症状?艺术家的癫狂有没有社会意义?本文将对这三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艺术家心理结构与精神病患者心理结构的同构分析

艺术家心理结构与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结构的同构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非理性

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言辞和行为常常是非理性的。而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心理、言辞和行为常常也是非理性的。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非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举止的非理性;二是艺术描写的非理性。郭沫若曾饶有趣味地谈到他创作《地球,我的母亲》时的情景:“那天上半天跑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突然受到诗兴的袭击,便出了馆,在馆后的石子路上……赤着脚踱来踱去。时而又索性倒在路上睡着想亲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受她的皮肤、感受她的拥抱。……现在想起来,觉得是有点发狂,然而在当时却委实是感受到迫切。”②曹禺也曾谈到自己创作《日出》的癫狂表现:“在情绪的爆发当中,我曾经摔碎了许多可纪念的东西……我绝望地嘶嘎着,那时我愿望一切都毁灭了吧,我如一只负了伤的兽扑在地上,啮着咸丝丝的涩口的地壤。”③这些都属于行为举止的非理性。在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违反传统社会规范的、非理性的情节、情景、言辞、行为、思想以及模糊朦胧的潜意识。所以,别林斯基说:“对于艺术的天性来说,理智是消失在才能、创作幻想里面的,因此,在作品里,作为诗人看,他们是非常智慧的,然而作为人看,狭隘的,几乎是愚蠢的。”④

(二)固着性

精神病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言语和行为一般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执拗和固着,而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固着与精神病患者相似。弗洛伊德在研究了艺术家的创作心理以后认为,艺术家追寻压抑的宣泄或力比多的转移具有强烈的固着性(fixation)。荣格在分析梵·高的时候说,梵·高把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献给了艺术,他就像被某种东西支配着,牺牲了一切,包括自己的健康以至生命。荣格把艺术家的这种固着性称作“对于艺术的残酷的激情”,艺术家这种对于艺术创作的“残酷的激情”使“他命定要牺牲幸福和一切普通人生活中的乐趣”⑤。这种分析可用于一切优秀的艺术家。路遥在谈到自己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情景时说:“在接近六年的时光中,我一直处在漫长而无期的苦役中。”“在日复一日的激烈工作中,我曾有过的最大渴望就是能到外面的院子里晒晒太阳。”“几年来久居室内,很少接触阳光,看到阳光就抑制不住激动,经常想象沐浴在它温暖光芒中的快乐。”“但是,这简直是一种奢望。阳光最好的时候,也常常是工作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候,根本不敢去实现这个梦想。”⑥作家对艺术是如此固着与痴情,以至于连到外面的院子里看看太阳都成了不敢去实现的梦想。艺术家这种对艺术的执拗、痴情与固着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三)幻觉

精神病患者总是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生活在摆不脱的幻觉中。艺术家何尝不是生活在自己所建构的幻影与梦幻世界中?莎士比亚曾这样写道:“疯子、情人和诗人,都是满脑子结结实实的想象,疯子看见的鬼比广大的地狱里所能容纳的还多。……诗人转动着眼睛,眼睛里带着精妙的疯狂,从天上看到地下,地下看到天上。”⑦弗洛伊德曾把作家与梦幻者、作品与白日梦相提并论,认为“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⑧。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发生幻觉和错觉,正像有的学者所描述的那样:“艺术家当他们熟悉了自己的创作对象,进入艺术构思时,往往如醉如痴,萌生幻觉,陷入变态,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但觉得现实生活和幻觉世界一起流失,两者又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交融、交错,由此创造出美的世界。”可以这样说,一个缺乏幻想、幻觉能力的人,是成不了优秀的艺术家的。

(四)变态

一些艺术家在生活和艺术创作过程中,其心理、言辞、行为常常表现出与精神病患者相似的某些怪异和变态,这主要表现在放浪形骸、不拘小节、我行我素、鼓吹所谓的“异端邪说”等。在常人看来,这些就是变态。因此,“在十九世纪中叶,当那些有教养的人发现,像济慈和彭斯这样的痞子竟然是伟大的诗人时,他们感到十分惊奇”⑨。的确,以常人的眼光来看,屈原、阮籍、嵇康、李白、苏轼、曹雪芹、鲁迅、郭沫若……哪个艺术家身上没有怪异之处和变态行为呢?正因为艺术家身上存在着某种怪异和变态,人们才常常用“奇人”、“怪人”、“疯子”、“奇书”、“怪书”等来评判艺术家和艺术家作品。还有一种情况,由于种种原因,艺术家确已患上某种精神性疾病,但患病并没有影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这也加深了人们对艺术家怪异和变态心理、行为的认识和印象。但绝大多数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癫狂并不是真正的病态癫狂,而是一时的如痴如狂。

因此,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癫狂心理与精神病患者的病态心理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艺术家还能从癫狂中再次回到常态、回到现实,而精神病患者则完全失去了再次返回现实的能力;艺术家的癫狂往往是艺术家对抗世俗、超越世俗的一种方式,因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病态心理则是无意义、无价值的。“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时,虽然进入了高度的专注状态,如痴如狂,像患了精神病似的,但他始终有一种理智在控制着自己的神经系统,不至于堕入精神病的深渊。”⑩

二、艺术家癫狂心理产生的心理机制

艺术家作为一个正常的、有益于社会的、智商较高的社会群体,为什么会常常出现癫狂心理和癫狂行为?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与普通人的心理结构是否存在着某种不同?

从生理、心理结构来看,艺术家的生理、心理结构与普通人确有不同。正是这种不同,使艺术家在生活和创作中常常产生心理、行为的变态和异常。

许多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左半球支配着理解力,说、写、计算等都由左半球调节。右半球支配着想象力,音乐、绘画、知觉空间等都由右半球分管。”巴甫洛夫曾经指出,人的高级神经有不同的类型。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的是艺术型,这种类型的人形象记忆能力强,富于想象,情感活跃,在艺术创作中表现较为突出;第二信号系统占优势的是分析型,这种类型的人抽象概括的能力强,善于逻辑推理,在理论研究中较为突出。因此,可以这样说,大脑左半球发育较好的人,较为理性,属于理智型的人,当情感与理性发生冲突的时候,常常理智战胜情感,这类人易于从事科学研究;大脑右半球发育较好的人,则易于冲动,易于失去理性,属于情感型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情中人”,当情感与理性发生冲突的时候,常常情感战胜理智,这类人易于从事艺术创作。考察中外艺术史和科学史,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艺术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这种情况在科学家中则较为少见。因为艺术家易于冲动,易于失去理性,而科学家则较为理性。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家在生活和创作中时常发生癫狂行为是有其生理基础的。

人生活在社会中,其自我需求与外在需求、自我意识与角色意识是时常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所谓角色意识,是指特定的社会境遇、职业、理想人格、趋同心理、文化认同等因素在人的内心世界中所形成的种种规范和原则。它盘踞在人的意识层面,并居高临下地监督约束着其他心理活动。这样人的心理活动就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植根于个体生命存在,一部分来自于社会指令。“前者作为自我体验要求对内在需求、情感积累加以真实地把握;后者作为角色意识要求以某种观念和准则去规范、梳理内心世界。前者要求使被再度体验的情感和欲望按其本然状态来显现;后者要求内心世界按照理性原则的设计去显现。对于这两者,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称之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认为前者是富于创新性的能动的自我,后者是因循守旧、由外在力量控制的自我。勒温则以其独特的术语称二者为‘自身力和‘诱导力,一个来自生命个体的自身的需求,一个来自他人的需求。”在日常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人们的角色意识都居于绝对统治的地位,它力图使人理性化、去个性化。因此,当自我需求与外在需求、自我意识与角色意识,也就是米德所谓的“主体我”和“客体我”,勒温所谓的“自身力”和“诱导力”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多数人通常是服从外在需求、角色意识、“客体我”、“诱导力”的指令,以此来压抑自我需求、自我意识、“主体我”、“自身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弗洛伊德所说的任何文明都是对个体本能的压抑,文明史即是压抑史的观点是不无道理的。艺术家作为社会的成员,也需要理性化、社会化、去个性化,但当自我需求与外在需求、自我意识与角色意识、“主体我”和“客体我”、“自身力”和“诱导力”发生冲突的时候,因其生理、心理的原因,他们通常是听从自我需求、自我意识、“主体我”、“诱导力”的召唤,结果是情感战胜理智,随性所欲、率性而为、一吐为快、不计后果。因此,艺术家的癫狂应当说是艺术家反抗世俗、超越世俗所采取的一种方式。人们说“天才类似癫狂”、“诗人都是疯子”,并不是说艺术家真的“癫狂”、真是“疯子”。

三、艺术家癫狂心理对世俗心理超越的意义

由于艺术家的癫狂不是精神性疾病所带来的病态心理,而是艺术家反抗世俗、超越世俗所采取的一种方式,因此艺术家的癫狂对于人类社会、对于艺术创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纵观人类的艺术史,我们可以发现,一部人类的艺术史,就是一部艺术家癫狂心理与世俗心理进行抗争的历史。世俗心理所体现的主要是社会对人的外在需求、角色意识,它要求人们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理性化、去个性化,它力图使个体相信内在需求、自我意识是有害的和无价值的。在世俗心理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人会变得理性、世故、功利和虚伪。癫狂心理所体现的主要是个体的内在需求、自我意识,当内在需求、自我意识冲破外在需求、角色意识的压抑而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人就会超越世俗、超越功利而表现出真诚、率真、灵性和诗意的一面。如果没有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癫狂,这个世界将到处充满着世故、功利和虚伪。试想,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那将是多么枯燥、乏味、无聊和痛苦。正因为有了艺术家的癫狂,艺术作品才在到处充满世俗的世界中为人们营造一片纯净美好的天空。正像有的学者所描述的:“它们(指艺术)像星光,闪烁在我们单纯生存的黑暗天穹;它们像节日,使我们长途跋涉后为我们提供憩息和安居。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勃勃的兴致和甜美的慰藉,才感到生活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美好的、值得一过的。”因此,艺术家的癫狂对于抵御人类社会过度世俗化、理性化、功利化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就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发展的无数事实表明,当艺术家的内在需求、自我意识冲破外在需求、角色意识的压抑,癫狂心理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艺术作品就充满着创意、生机、灵性和诗意;而当外在需求、角色意识压倒内在需求、自我意识,世俗心理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艺术作品就循规蹈矩,缺乏创意、生机、灵性和诗意。有的学者曾作过这样描述:“自我体验使人处于一种高度和谐、毫无阻滞的心理状态中,人的各种心理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想象自由翱翔、情感任意伸张。这是真正的审美境界。在角色意识的控制下,人的精神处在严密的自我监视之下,不敢越雷池一步。创作主体只去想应该如何如何,而不去想需要如何如何。”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家保持一份癫狂之心,无论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还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注释

①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7—8页。②郭沫若:《我的作诗经过》,《郭沫若谈创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8页。③曹禺:《日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第3页。④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442页。⑤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术语详解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68页。⑥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文集》(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65页。⑦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3页。⑧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43页。⑨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184页。⑩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6页。李鹰:《现代心理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26页。曹廷华:《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94页。童庆炳:《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1页。人文艺术编委会:《人文艺术》(1),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责任编辑:一 鸣

猜你喜欢
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