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考点精析及能力训练

2008-04-15 10:54马莉莉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8年2期
关键词:事物

马莉莉

【考点解读】

一、课标解读:掌握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八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解读:1.能在不同比例尺和形式各异的经纬网图上判定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八国。

2.能运用地形剖面图描述以上八个国家的地形特征。

3.能运用地理原理解释以上八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

4.能运用区位理论解释、评价以上八个国家的人文地理特征。

5.能运用比较法分析某两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知识网络构建】

【高考真题赏析】

例1.(2002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36题)读右图,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立方米(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立方米),回答:

(1)丙河的汛期在_______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______、______。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_____、__________,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_______(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其原因是______。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_______。

思路点拨:(1)首先要根据图中信息确定该区的位置。①经纬度: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该地中部的纬度为44°,经度大致为74°~84°;根据76°、80°、84°三条经线南宽北窄的走向判定该地区位于北半球。②湖泊、河流、山脉等自然地理事物:在该图中,巴尔喀什湖尤其具有代表性。③国界线:从国界线的走向判定其东部是我国新疆。由此可知丙河地处内陆,其补给主要靠高山冰川融水和甲地雨水,所以汛期在夏季。丁地所在国为哈萨克斯坦。(2)根据“降水多”,推断出该地深居内陆的降水类型一定是地形雨。回归教材“中亚的地形区”:①南有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②东部有中国一系列高山阻拦,太平洋的水汽也难以深入;③西侧欧洲平原广阔,且没有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水汽容易到达;④北边俄罗斯西部多平原,北冰洋的水汽也易到达。所以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3)根据“盐度高”,推断出该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联系乙湖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可知该地是干旱的沙漠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再根据结果“盐度低”,推断出该湖盐度降低的主要因素一定是有淡水河注入,从图中不难发现其西部有河流流入,对该湖的西部有稀释作用,所以盐度相对东部较低。

参考答案:(1)夏 雨水 高山冰川融水 (2)北冰洋 大西洋 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 (3)东部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西部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到了稀释作用 (4)哈萨克斯坦

例2.(2006年高考文综天津卷第40题)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有着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北战争后,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带。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在全国所占比例,从1860年前的80%下降到1890年的58%,原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方面超过了东北部。

(1)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现状,说明美国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相对较小的原因。

(2)说明美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社会经济原因。

(3)与美国相比,德国的人口分布有何不同?

思路点拨:(1)本题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指水运,美国河运有南北向的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海运有东部的大西洋沿岸、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和南部的墨西哥湾沿岸。“资源开发”主要指矿产资源,其中石油和天然气集中在南部的墨西哥湾沿岸,可通过管道运输。(2)社会经济原因应从经济发展程度、城市规模和数量、开发历史长短三方面分析作答。(3)联系课本,德国人口分布最大的特点就是均匀。

参考答案:(1)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条件优越,腹地广阔,河运量大;大陆东西两侧濒临海洋,多良港,海运便利;南部石油资源丰富,主要依靠管道运输。 (2)土地利用以农林牧业为主;大城市数量少;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人口少);开发较晚。 (3)德国人口分布比美国均匀。

例3.(2006年高考地理江苏卷第32题)我国政府将2006年定为中国的“俄罗斯年”。右图是“俄罗斯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__山脉;②______河;③______港口;④_______工业区。

(2)莫斯科市的道路网表现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俄罗斯矿产资源状况,中俄两国最适宜在__________领域加强经贸合作,试分析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思路点拨:(1)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俄罗斯的基础知识。(2)环行——有利于周遍地区的联系,减轻对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和环境问题;放射式——有利于周遍地区与市中心的联系。(3)本题关键是审清题。一是“矿产资源”方面,所以应该是石油、天然气;二是“对双方的意义”,所以应从输出地区——俄罗斯、输入地区——中国两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1)乌拉尔 伏尔加 摩尔曼斯克 新西伯利亚 (2)有利于市中心与周围地区的交通联系;避免市中心交通拥堵 (3)石油(油气、能源) 对中国而言:有利于缓解石油紧张局面;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运费较低,安全性较高。对俄罗斯而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扩大石油出口渠道;降低东部地区石油出口成本。

【考点归纳】

一、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的方法:①经纬度定位;②海陆轮廓或位置定位;③典型地理事物定位;④地理特征定位;⑤相对位置定位;⑥特殊注记定位。

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0°: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30°E: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东侧)、莫斯科(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60°E:穿过亚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90°E:穿过亚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120°E: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上海(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等。

150°E: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

180°:穿过太平洋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等。

30°W:穿过大西洋中部。

60°W: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等。

90°W:穿过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中美洲等。

120°W:穿过北美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等。

150°W:穿过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2.主要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0°:穿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

23°26′N:穿过北非、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地区、台湾岛、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等。

66°34′N: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

23°26′S: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澳大利亚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等。

66°34′S:南极大陆外围。

二、区域特征

1.区域特征构建

2.区域特征学法——综合比较法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读右图,回答1~3题。

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2.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3.在右图所示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与首批经济特区分布,据图中信息回答4~5题。

4.与俄罗斯首批经济特区集中分布地的区位条件不符的是()

A.科技基础雄厚B.人口密度较大

C.石油资源丰富D.交通运输便利

5.火车以200千米 / 小时的速度将②地的工业原料运到①地,所需时间约为()

A.16小时 B.12小时

C.10小时 D.8小时

读“世界上某四个重要工业城市图”,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中,工业兴起最早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

7.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中,主要工业部门是()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激光工业

二、综合题

8.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

(3)读图乙,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5)该河下游流经国家的特色农业是______________,经济支柱有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列举该国旅游资源(至少三例),并说明其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

9.右图为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和______。

(2)两地发展农业相似的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

(3)与甲地相比,乙地农业具有的显著优点是____。

10.读德国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填注莱茵河,分析其航运业发达的原因。

(2)从图中可以看出,德国的交通运输网主要由______和_____构成。

(3)用图例A在图上圈出鲁尔区。城市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

(4)完成下表的比较。

11.读印度洋及周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南方、北方、青藏和西北等地区中,酸雨现象较严重的是_____地区。

(2)印度洋中许多低平岛屿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其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3)非洲北部沙漠化土地扩大的最主要趋势是向________(方向)发展。

(4)澳大利亚墨累河下游地区盐碱化严重,使得土壤退化。该现象最为严重的季节及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D 6.D 7.B

8.(1)尼罗河 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受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和地形(高原山地迎风坡降水)因素影响。 (3)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性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70年代河流流量变化小,各月流量相差不大。(阿斯旺)水坝建成后,流量得到人为调节。 (4)分布特点: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降低 原因:上游来水量减少,海水入侵,不合理灌溉。 (5)灌溉农业 石油 运河 侨汇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苏伊士运河、尼罗河沿岸风光和沙漠奇观等旅游资源。区位优势:游览价值高;距离经济发达的欧洲市场较近;海陆空交通便捷;地区接待能力强;环境承载量大。

9.(1)小麦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政府扶持 (3)良性的农场生态系统;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灵活适应市场

10.(1)填图略 水量大且稳定,水流平稳;流经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各答出一点即可) (2)铁路运输 内河运输 (3)画图略斯图加特 慕尼黑

11.(1)南方 (2)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坏森林,导致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南 (4)夏季。因为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蒸发强。

猜你喜欢
事物
单独中的洞见
春的消息(节选)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